我们正站在一场深刻变革的起点。从工厂中精准舞动的机械臂,到生活中提供服务的智能机器人,再到科幻照进现实的“人形机器人”,机器人技术不再局限于概念,正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有望重塑生产与生活模式。
机器人产业:多重动力正驱动产业高速成长
机器人产业,是衡量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多重动力正驱动产业高速成长。
政策强力支持: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将机器人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提供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倾斜。宇树已开始上市辅导。
顶尖企业布局:马斯克称未来特斯拉将主要靠机器人业务。
9月16日,美国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宣布在C轮融资筹集了超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亿元),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74亿元)。英伟达、英特尔高通等行业巨头参投。
腾讯、京东等通过投资等方式布局机器人行业。
技术突破融合:大模型、人工智能(AI)、机器视觉、传感器等技术飞速发展并与机器人深度融合,使其变得更“聪明”、更灵活、更易用。
应用场景拓展:从传统的制造延伸至电子、物流、医疗、农业、商业服务乃至个人家庭,应用边界不断拓宽。
“如果哪天我们在场馆里看到一个机器人走来走去,随意和机器人说一句话它就能帮我们干一些事情,才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临界点。”王兴兴说。
总之,虽然人形机器人目前看起来还在快速发展和需要商业化和普及化的阶段,但是在各方的巨大投入下,未来可期。
为何选择机器人相关ETF?——分散风险,布局未来
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但个人投资者面临挑战:技术门槛高、个股研究难、细分领域众多且竞争格局复杂。押注单一技术路线或公司风险较高,跟踪机器人相关指数的ETF应运而生。
一键布局,省心省力:紧密跟踪机器人相关指数(如中证机器人指数、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等),一篮子买入数十只产业链核心公司股票,覆盖“零部件-本体-集成应用”全环节。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12日
分散投资,降低风险:有效规避因单个公司技术研发失败、经营波动或政策变化带来的“黑天鹅”风险。分享的是整个产业成长的平均收益和龙头红利。
弹性优势,跑赢大盘:2025年至今人形机器人涨幅超过大盘,其中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涨幅领先同类指数。年初至今中证机器人指数上涨30.7%,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34.5%,同期上证指数上涨13.6%;7月以来中证机器人指数上涨19.6%,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20.7%,同期上证指数上涨10.5%;即便在9月至今的调整阶段,机器人板块相对上证指数仍有超额收益。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近期涨幅显著高于同类指数,主要原因在于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人形机器人含量更高、近八成,在ETF跟踪的指数中排第一,因此在弹性上具备相对优势。
其中,跟踪该指数规模第一的ETF为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近期有较多资金流入,截至9月16日规模已突破百亿元,流动性较为充裕。
结论
机器人技术浪潮已至。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联接A/C:020972/020973)等相关指数基金成为普通投资者参与这场宏大叙事、把握未来机遇的便捷工具。无论是着眼于工业升级的确定性,还是憧憬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无限可能,都有机会在这场智能变革中,与世界顶尖科技共同成长,共享时代赋予的投资机遇。
(温馨提示:本文仅为信息介绍,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投资者详细阅读基金法律文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