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NVDA)$ 拿出 50亿美元买 $英特尔(INTC)$ 约4.5%的股份,同时两家公司宣布联合开发 x86 GPU系统,同时。消息一出,市场立刻炸锅, $英特尔(INTC)$ 一度暴涨30%![财迷]很多声音都说这是英特尔的大反攻。
但我看这笔交易的角度却截然不同:一方面,它确实是英特尔难得的“托底剂”;另一方面,它又是英伟达典型的“借船出海”。我的看法是:这是利好,但绝对不是翻盘的逆转点。
英伟达赢得漂亮,英特尔干得辛苦
首先,分工很微妙。英伟达的GPU架构和NVLink互联不用做任何调整,它的黑威尔(Blackwell)GPU本来就很成熟了。真正的辛苦活在英特尔这边:
在数据中心:要为英伟达量身定制CPU,能直接塞进NVL72这类AI算力机架中。
在PC端:要搞出全新的SoC,把自家CPU和英伟达RTX GPU用硅片拼到一块,卖给高端消费者。
这就像一场婚姻:英伟达坐着不动,把自己优势资源摆上桌,英特尔要端茶倒水、勤快伺候。看似合作,实则权力相差悬殊。
来一发英伟达强制爱英特尔
数据中心市场:收入规模撑不起翻盘
很多人关心的第一个问题是:会不会让英特尔在AI数据中心“咸鱼翻身”?我仔细算了一下账,答案很残酷:不够看。
一台英伟达GB200 NVL72机架需要36个CPU和72个GPU。若未来客户换成英特尔定制CPU,单机架能给英特尔带来14万到28万美元收入,毛利大约6万到12万。听上去不小,但对比英特尔一年 530亿美金营收,这点增量几乎就是杯水车薪。
更现实的问题:大数据中心建设周期动辄几年,现有订单基本都锁给了ARM架构的方案。要指望全行业大规模切换到x86-英伟达平台,短期几乎没有可能。它更像是“补充产品”,而不是“颠覆者”。
PC市场:英特尔借英伟达的光,但风险也大
另一端市场是PC。合作明确提出,英特尔要推出带有RTX GPU的新SoC,专打高端PC市场。如果能切下全球销量的10%高端份额,那就是2600万台,收入规模可能达到百亿美元级别,利润空间看起来诱人。
但问题是:AI PC这个概念已经喊了两三年,消费者依然没兴奋起来。英特尔的Core Ultra系列贴上“AI”标签,结果也只是卖得中规中矩。此次把英伟达品牌强行绑到PC CPU上,确实能增添噱头,但能不能从营销热闹走向真实销量 —— 这是个问号。更何况,高端PC市场拼的不是卖点,而是用户钱包和实际需求。
代工业务:真正的黑洞
讨论这么多,到底英特尔的心腹大患是什么?很简单:代工业务的大出血。
仅2025年第二季度,Foundry就亏了 32亿美元,过去12个月合计亏损更是高达 135亿美元。这是一个吞金黑洞,合作并没有触碰到这块业务。无论是在AI数据中心还是高端PC,英特尔确实能多一些收入和利润,但这些新增部分完全不足以填掉Foundry的亏损窟窿。
换句话说,即便这次合作短期能点燃故事热度,老问题依旧压在账面上。
这是东山再起,还是体面的缓兵?
那么,这次合作到底意味着什么?我的理解是:
对英伟达而言,这是一次“全版图战略”的自然延伸,ARM遇到阻力,就顺势接入x86生态,把可能存在的空白市场全部收入囊中。它花50亿美元买股份,本质上是买了一个进入x86世界的超级跳板。
对英特尔而言,这是一次“缓兵之计”。有了英伟达的背书,至少能让市场对英特尔的AI未来再耐心几年。但要真说能翻盘?谈不上。台积电、三星在代工上的优势依旧不可撼动,英特尔的基本问题没有解决。
我给的结论:留仓可以,但千万别加仓
如果你是投资者,我的建议是:
继续持有 —— 这合作毕竟是真金白银的事,英伟达确实愿意买账,能避免英特尔彻底边缘化。
不要急着加仓 —— 利好的天花板太低,本质问题没解,长期依旧有下行风险。
一句话总结:这更像是一针体面的麻醉剂,而不是翻盘的解药。英特尔值得留,但不值得加。
各位虎友:
你认为英特尔会凭借此真正翻身吗?当前你的操作又会是什么?
一起在评论区聊聊吧[你懂的][你懂的]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