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Zei
09-20
以前对
$特斯拉(TSLA)$
的高估值不理解,这篇文章解释地很好,逻辑和内容并重 [你懂的]
@美股投资网:
美股 特斯拉放弃造新车?背后惊人布局曝光!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1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480523201590144,"tweetId":"480523201590144","gmtCreate":1758339238398,"gmtModify":1758339240387,"author":{"id":4095633757582630,"idStr":"4095633757582630","authorId":4095633757582630,"authorIdStr":"4095633757582630","name":"BaoZei","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e7f7ce85cdba8f4aee92072f8246677","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8,"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html":"<html><head></head><body>以前对<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 $特斯拉(TSLA)$ </a>的高估值不理解,这篇文章解释地很好,逻辑和内容并重 [你懂的]</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以前对<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 $特斯拉(TSLA)$ </a>的高估值不理解,这篇文章解释地很好,逻辑和内容并重 [你懂的]</body></html>","text":"以前对 $特斯拉(TSLA)$ 的高估值不理解,这篇文章解释地很好,逻辑和内容并重 [你懂的]","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0523201590144","repostId":480168879919656,"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480168879919656,"tweetId":"480168879919656","gmtCreate":1758252555538,"gmtModify":1758262584437,"author":{"id":3478213283465426,"idStr":"3478213283465426","authorId":3478213283465426,"authorIdStr":"3478213283465426","name":"美股投资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1bfd2cf1aa240d7058795c83d419510","vip":6,"userType":6,"introduction":"美股投资网","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21017,"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themeId":"63ac199db39c410f83f787df8aa0f153","categoryId":"d316d8bd4a714fab9ea15fd7157c45e7","name":"特斯拉股价反弹!今年能上$500吗?","type":0,"rnLink":"https://laohu8.com/RN?name=RNTheme&page=/theme/detail&rndata={\"themeId\":63ac199db39c410f83f787df8aa0f153}&rnconfig={\"headerBarHidden\": true}","description":"23日周四特斯拉低开高走,上涨2.28%,领涨科技七巨头。【特斯拉“最黑暗的时刻”是否已经过去?你看好今年股价突破$500吗?】","image":"https://static.tigerbbs.com/8eb43c3355b1894005041e1a7be41f91"}],"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02fc1d72fe24a7eefcd3c9332e109ee","width":"640","height":"39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815121a06978a4c0db17d36183a5d3d","width":"1080","height":"56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3180e356f093b95d9fc583cb5af3a6f","width":"693","height":"31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699a7e817ad8c523f0bc85f631f7607","width":"640","height":"45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eb7197eab8f47da445d517cfddb02a8","width":"793","height":"37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f88e214aca1c67efd00ddcfe2b09609","width":"507","height":"8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91db0bafe9b66b8dd7098276d844f14","width":"1000","height":"56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dfa54c429ec65e013a321766573085b","width":"500","height":"22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7987a65b677ac7a5754c41b90d49b0f","width":"643","height":"17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8e8b90094e483b02587e3fb85313adb","width":"635","height":"183"}],"cover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02fc1d72fe24a7eefcd3c9332e109ee","width":"640","height":"39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815121a06978a4c0db17d36183a5d3d","width":"1080","height":"56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3180e356f093b95d9fc583cb5af3a6f","width":"693","height":"314"}],"title":"美股 特斯拉放弃造新车?背后惊人布局曝光!","html":"<html><head></head><body><p>你有没有发现, <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特斯拉(TSLA)$</a> 已经整整五年没发布全新车型了。 就连迟到多年的 Cybertruck,其实也是 2019 年就亮相的。更令人意外的是,在最新的《宏图规划第四部分》中,马斯克竟然一辆新车都没提!马斯克到底在憋什么大招?</p>\n<p>我们美股投资网专访了在几位硅谷的科技大佬,得到的答案惊人:</p>\n<p>特斯拉并不是像苹果iPhone一样创新停滞,而是特斯拉在酝酿一场彻底的颠覆。</p>\n<p>当其他车企还在拼续航、比配置时,马斯克已经盯上了更高的维度——下一款车,要么不出,一旦推出,就没有方向盘,它将完全摆脱人类驾驶,车内设计被彻底重构,开启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全新篇章。</p>\n<p>那么,马斯克要如何把这个全新的故事讲给华尔街听?</p>\n<p>特斯拉的战略如何从“造车公司”转向“AI机器人 + 储能帝国”?</p>\n<p>对散户投资者来说,这将带来怎样的潜在回报?</p>\n<h2>特斯拉想要退出汽车行业</h2>\n<p>如果只看“卖车”,特斯拉的处境确实不好看。</p>\n<p>在全球主要市场,特斯拉的份额都在下滑。2025 年 8 月,它在美国电动车市场的占有率跌至 38%,创下 2017 年以来的新低。在欧洲,德国和英国的上牌量同比几乎腰斩。而在中国,2025年8月的市场份额仅为5.1%,远低于比亚迪的27.8%。</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02fc1d72fe24a7eefcd3c9332e109ee\" tg-width=\"640\" tg-height=\"397\"></p>\n<p>这些数据共同指向一个结论:</p>\n<p>单纯依靠“多卖车”这条路,特斯拉已经很难重现过去的辉煌了。</p>\n<p>问题来了:销量这么差,为什么特斯拉不干脆回头造一款更便宜、配置更豪华的平价车,把市场重新抢回来?毕竟,凭借超级工厂的规模化生产和全球最成熟的供应链,特斯拉完全有能力这么做。</p>\n<p><strong>这背后,其实是特斯拉一个非常核心的战略考量:它根本不想沦为一家大众化车企。</strong></p>\n<p>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残酷的现实:造便宜的平价车,利润低得可怜。这个市场早已陷入了激烈的价格战,竞争白热化。许多车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牺牲利润空间。</p>\n<p>以比亚迪为例,今年5月23日,比亚迪宣布对近二十款车型推出以旧换新优惠,折扣幅度最高达34%,其中最便宜的智能驾驶车型“海鸥”换购后起售价仅为55,800元人民币,降幅达20%。</p>\n<p>2025年第二季度,比亚迪的毛利率跌至16.3%,是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剔除比亚迪电子的利润贡献后,其汽车业务的单车利润在第二季度仅为4800元,远低于第一季度的8800元,回到了2022年以来的最低点。</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815121a06978a4c0db17d36183a5d3d\" tg-width=\"1080\" tg-height=\"568\"></p>\n<p>如果特斯拉贸然陷入低端市场的价格战,那将是一场危险的豪赌。这时候特斯拉铁粉可能会跳起来反驳:“特斯拉能和国内车比吗?”——确实不能比。但问题是,国内消费者未必有这种清晰认知,他们很容易被铺天盖地的地铁广告和营销话术左右了购买决策。</p>\n<p>特斯拉目前的毛利率为17.2%本身就不高,一旦陷入价格战,利润空间将再次被压缩。为了维持低价,特斯拉必须在供应链和生产工艺上做出妥协,长此以往,公司的财务健康将受损,更关键的是,它赖以生存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也会被拖累,从而削弱其核心技术优势。这无异于“釜底抽薪”,断送了未来发展。</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93180e356f093b95d9fc583cb5af3a6f\" tg-width=\"693\" tg-height=\"314\"></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699a7e817ad8c523f0bc85f631f7607\" tg-width=\"640\" tg-height=\"454\"></p>\n<p>对于华尔街来说,估值标准完全不同。汽车公司主要看利润、销量和市场份额,而科技公司更关注增长潜力、技术壁垒和市场领导力。如果特斯拉为了销量牺牲利润,它将不再被视作高速增长的科技公司,而是与大众、丰田等传统车企并列。这就像一个曾经的“科技新贵”因迎合大众市场而失去独特身份,最终被拉下神坛,<strong>特斯拉的高估值将被彻底摧毁</strong>。</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eb7197eab8f47da445d517cfddb02a8\" tg-width=\"793\" tg-height=\"377\"></p>\n<p>此外特斯拉的品牌形象会受到毁灭性打击。这就像一个奢侈品牌为了销量开始卖廉价商品,不仅会失去那些原本愿意为高端技术和独特设计买单的客户,还会让自己的品牌价值大打折扣。曾经看中特斯拉创新的消费者,可能会转向其他更具性价比的品牌。特斯拉的“领先者”光环一旦褪去,其市场领导地位将岌岌可危。</p>\n<p>现在可以这么说,<strong>特斯拉的未来,从来都不在于多卖几辆车。它的战略,是在构建一个横跨交通、能源和人工智能的综合性生态系统。</strong>在这个蓝图中,汽车只是一个入口,未来的利润增长点在于自动驾驶、储能系统、机器人等高价值业务。</p>\n<p>这在特斯拉最新发布“第四版总体规划”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该规划并未提及任何正在研发的新型电动汽车,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更具前瞻性的领域。</p>\n<p>规划中的配图也暗示了这一点:一家人在玩叠叠乐,而特斯拉机器人正在身后给植物浇水,<strong>这预示着其未来的业务核心是AI驱动的家庭服务机器人,而非传统汽车。</strong></p>\n<p></p>\n<p>马斯克其实很早就为这个宏大的计划埋下了伏笔。早在2016年,他就畅想过未来的全自动驾驶汽车能为人们创造被动收入。最新版本的规划则更进一步,将重心完全转向了AI。</p>\n<p>如果特斯拉为了短期销量陷入低端价格战,那将耗费大量精力在低利润的业务上,从而无暇顾及更具价值的未来布局。这无异于舍本逐末,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放弃了成为一个未来时代巨头的机会。</p>\n<p>所以,与其说特斯拉卖车不行了,不如说它根本就不想只卖车了。它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而我们现在看到的销量下滑,正是其战略转型的必然结果。</p>\n<h2>Robotaxi:特斯拉的下一个万亿级蓝海</h2>\n<p>特斯拉的宏大蓝图,核心是将汽车转变为能持续创造现金流“机器人资产”。传统车企的商业模式是“造车-卖车”,一次性赚钱;而特斯拉的目标是让每一辆车都成为一个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员工”,通过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来赚取持续的、高利润的收入。这才是其商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p>\n<p>马斯克去年明确表示,如果一辆2.5万美元的平价车不具备全自动驾驶功能,那么它的生产将是“毫无意义的”。这意味着,特斯拉的下一款车将不再是需要驾驶员的传统汽车,而是完全无人驾驶的自动出租车——Robotaxi。</p>\n<p>特斯拉的核心优势在于成本控制。与Waymo等竞争对手相比,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FSD)是基于已经量产的车型开发的,这使得其整车制造成本显著低于对手。</p>\n<p>一辆特斯拉FSD车型的售价仅在5万到6万美元之间,而Waymo的车辆预估售价高达20万美元,价格是特斯拉的三倍。这一巨大优势让特斯拉可以用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Robotaxi服务,从而快速抢占市场。</p>\n<p></p>\n<p>如果这个计划成功,其潜在的财务回报是惊人的。想象一下,如果特斯拉在全球部署100万辆Robotaxi,每辆车每年能创造超过4万美元的净收入,这将为公司带来高达400亿美元的年度现金流。</p>\n<p>华尔街对此预期极高,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甚至预测,到2040年全球无人出租车市场将达到万亿美元级别。如果特斯拉能占据其中30%到35%的市场份额,其Robotaxi业务的年收入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为公司增加数万亿美元的市值。</p>\n<p>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斯拉已经付诸行动。2025年9月11日,特斯拉获得了内华达州机动车管理局的批准,可以在公共道路上测试其自动驾驶技术。内华达州对自动驾驶友好,特斯拉此前在奥斯汀和加州湾区有试运营经验。</p>\n<p>马斯克表示有信心在2025年底前覆盖美国一半人口这表明,Robotaxi不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一个正在逐步实现的、将改变整个交通和出行行业的宏大计划。</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f88e214aca1c67efd00ddcfe2b09609\" tg-width=\"507\" tg-height=\"82\"></p>\n<h2>Optimus或撑起特斯拉80%价值</h2>\n<p>如果说特斯拉的Robotaxi瞄准的是“颠覆出行”,那么Optimus人形机器人则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它想把智能化的触手,从马路延伸到工厂、仓库、甚至我们的家里。</p>\n<p>按照马斯克的设想,Optimus不仅仅是一个效率工具,它更是一场社会革命的种子。当机器人能扛起那些无聊、重复、高强度的体力活,人类就能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有创造性的工作。</p>\n<p><strong>马斯克已经公开说过,特斯拉未来 80% 的价值都可能来自 Optimus</strong>,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想想看,特斯拉现在靠卖电动车市值已经近万亿美元了,马斯克却说一个尚未量产的机器人,未来价值会是汽车业务的几倍。这背后,是他对机器人市场潜力的极度乐观。</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91db0bafe9b66b8dd7098276d844f14\" tg-width=\"1000\" tg-height=\"563\"></p>\n<p>根据公司规划,Optimus 3 原型机将在 2025 年底亮相,并于 2026 年启动量产。<strong>每台机器人的目标成本大概在2-3万美元</strong>,这个价格与一辆中档车相当,意味着 Optimus 将成为面向大众市场的“智能工具”。</p>\n<p>但真正的想象力,不在卖机器人本身,而在“卖服务”。<strong>如果按照薪酬目标-十年交付100万台计算,硬件销售额可达250亿美元。</strong>但这些机器人需要持续的软件升级、算力支持和行业定制。<strong>假设每台机器人每年能带来1,000-2,000美元的服务收入,100万台就是10-20亿美元的经常性收入</strong>。而且,随着机器人数量的指数级增长,这笔收入将成为特斯拉稳定且高利润的现金流。</p>\n<p>华尔街对人形机器人的市场空间判断也非常乐观。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5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能超过5万亿美元。</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dfa54c429ec65e013a321766573085b\" tg-width=\"500\" tg-height=\"226\"></p>\n<p>如果 Optimus 能够成功量产并推广,特斯拉将可能复刻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成功,打造一个通用硬件平台。届时,无数开发者将基于此平台开发各种应用,从工厂生产线到家庭服务,应用场景将无限延伸,盈利空间也将被彻底打开。</p>\n<h2>能源业务:被低估的“现金奶牛”</h2>\n<p>如果说 Robotaxi 和 Optimus 是特斯拉未来的“巨大想象力”,那么能源业务则是公司当下最稳健、最强劲的现金流发动机。它不像汽车业务那样受制于价格战和市场波动,而是一门与电网深度绑定、长期且稳定的生意。</p>\n<p>2024年,特斯拉能源业务收入突破 100 亿美元,储能交付量翻倍至 31.4 GWh。这个规模相当于一个中型国家的年储能水平。随着特斯拉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的 Megapack 工厂持续扩产,其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将储能规模推升到 100 GWh+。</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7987a65b677ac7a5754c41b90d49b0f\" tg-width=\"643\" tg-height=\"174\"></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8e8b90094e483b02587e3fb85313adb\" tg-width=\"635\" tg-height=\"183\"></p>\n<p>这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如果按照平均每 35万美元每兆瓦时的价格计算,达到 100 GWh 的规模,意味着能源业务的年收入将高达 350 亿美元。</p>\n<p>更重要的是,这个业务的毛利率正在持续提升。<strong>目前,它的毛利率已从去年的 20% 跃升至 24.4%,高于汽车业务的 18.2%。</strong>如果能稳定在 25% 以上,仅储能板块未来每年就能为特斯拉贡献近 90 亿美元的净利润。</p>\n<p>为了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特斯拉在技术上持续投入。今年9月9日,特斯拉发布了新一代储能产品 Mega Pack Three 及全新的 Mega Block 系统。据分析师评估,新产品将安装速度提升了 23%,同时将成本降低了 40%,这可能颠覆整个储能行业。</p>\n<p></p>\n<p>此外,马斯克还宣布,特斯拉自主研发的变压器已投产,这标志着公司在储能业务上的垂直整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大降低了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并成为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p>\n<h2>总结</h2>\n<p>看到这里,你会发现特斯拉的估值逻辑远不止于卖车。它是由三条曲线叠加而成的:</p>\n<p>Robotaxi: 代表未来的出行革命,是潜在的巨大现金流机器。</p>\n<p>Optimus: 可能重塑全球劳动力市场的“通用硬件”平台。</p>\n<p>能源储能: 正在成为全球能源系统的基石,是当下最稳健的利润增长极。</p>\n<p>这三根支柱构成了特斯拉市值的坚实基础。哪怕短期汽车销量承压,只要其中任何一条曲线能够持续兑现,特斯拉的估值故事就依然成立。马斯克和特斯拉讲述的,从来就不是一个关于“一辆车”的故事,而是一场关于出行、能源和劳动力的全局革命。销量决定今天的输赢,而这些平台业务,正在决定特斯拉明天的版图。</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你有没有发现, <a href=\"https://laohu8.com/S/TSLA\">$特斯拉(TSLA)$</a> 已经整整五年没发布全新车型了。 就连迟到多年的 Cybertruck,其实也是 2019 年就亮相的。更令人意外的是,在最新的《宏图规划第四部分》中,马斯克竟然一辆新车都没提!马斯克到底在憋什么大招?</p>\n<p>我们美股投资网专访了在几位硅谷的科技大佬,得到的答案惊人:</p>\n<p>特斯拉并不是像苹果iPhone一样创新停滞,而是特斯拉在酝酿一场彻底的颠覆。</p>\n<p>当其他车企还在拼续航、比配置时,马斯克已经盯上了更高的维度——下一款车,要么不出,一旦推出,就没有方向盘,它将完全摆脱人类驾驶,车内设计被彻底重构,开启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全新篇章。</p>\n<p>那么,马斯克要如何把这个全新的故事讲给华尔街听?</p>\n<p>特斯拉的战略如何从“造车公司”转向“AI机器人 + 储能帝国”?</p>\n<p>对散户投资者来说,这将带来怎样的潜在回报?</p>\n<h2>特斯拉想要退出汽车行业</h2>\n<p>如果只看“卖车”,特斯拉的处境确实不好看。</p>\n<p>在全球主要市场,特斯拉的份额都在下滑。2025 年 8 月,它在美国电动车市场的占有率跌至 38%,创下 2017 年以来的新低。在欧洲,德国和英国的上牌量同比几乎腰斩。而在中国,2025年8月的市场份额仅为5.1%,远低于比亚迪的27.8%。</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02fc1d72fe24a7eefcd3c9332e109ee\" tg-width=\"640\" tg-height=\"397\"></p>\n<p>这些数据共同指向一个结论:</p>\n<p>单纯依靠“多卖车”这条路,特斯拉已经很难重现过去的辉煌了。</p>\n<p>问题来了:销量这么差,为什么特斯拉不干脆回头造一款更便宜、配置更豪华的平价车,把市场重新抢回来?毕竟,凭借超级工厂的规模化生产和全球最成熟的供应链,特斯拉完全有能力这么做。</p>\n<p><strong>这背后,其实是特斯拉一个非常核心的战略考量:它根本不想沦为一家大众化车企。</strong></p>\n<p>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残酷的现实:造便宜的平价车,利润低得可怜。这个市场早已陷入了激烈的价格战,竞争白热化。许多车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牺牲利润空间。</p>\n<p>以比亚迪为例,今年5月23日,比亚迪宣布对近二十款车型推出以旧换新优惠,折扣幅度最高达34%,其中最便宜的智能驾驶车型“海鸥”换购后起售价仅为55,800元人民币,降幅达20%。</p>\n<p>2025年第二季度,比亚迪的毛利率跌至16.3%,是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剔除比亚迪电子的利润贡献后,其汽车业务的单车利润在第二季度仅为4800元,远低于第一季度的8800元,回到了2022年以来的最低点。</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4815121a06978a4c0db17d36183a5d3d\" tg-width=\"1080\" tg-height=\"568\"></p>\n<p>如果特斯拉贸然陷入低端市场的价格战,那将是一场危险的豪赌。这时候特斯拉铁粉可能会跳起来反驳:“特斯拉能和国内车比吗?”——确实不能比。但问题是,国内消费者未必有这种清晰认知,他们很容易被铺天盖地的地铁广告和营销话术左右了购买决策。</p>\n<p>特斯拉目前的毛利率为17.2%本身就不高,一旦陷入价格战,利润空间将再次被压缩。为了维持低价,特斯拉必须在供应链和生产工艺上做出妥协,长此以往,公司的财务健康将受损,更关键的是,它赖以生存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也会被拖累,从而削弱其核心技术优势。这无异于“釜底抽薪”,断送了未来发展。</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93180e356f093b95d9fc583cb5af3a6f\" tg-width=\"693\" tg-height=\"314\"></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c699a7e817ad8c523f0bc85f631f7607\" tg-width=\"640\" tg-height=\"454\"></p>\n<p>对于华尔街来说,估值标准完全不同。汽车公司主要看利润、销量和市场份额,而科技公司更关注增长潜力、技术壁垒和市场领导力。如果特斯拉为了销量牺牲利润,它将不再被视作高速增长的科技公司,而是与大众、丰田等传统车企并列。这就像一个曾经的“科技新贵”因迎合大众市场而失去独特身份,最终被拉下神坛,<strong>特斯拉的高估值将被彻底摧毁</strong>。</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aeb7197eab8f47da445d517cfddb02a8\" tg-width=\"793\" tg-height=\"377\"></p>\n<p>此外特斯拉的品牌形象会受到毁灭性打击。这就像一个奢侈品牌为了销量开始卖廉价商品,不仅会失去那些原本愿意为高端技术和独特设计买单的客户,还会让自己的品牌价值大打折扣。曾经看中特斯拉创新的消费者,可能会转向其他更具性价比的品牌。特斯拉的“领先者”光环一旦褪去,其市场领导地位将岌岌可危。</p>\n<p>现在可以这么说,<strong>特斯拉的未来,从来都不在于多卖几辆车。它的战略,是在构建一个横跨交通、能源和人工智能的综合性生态系统。</strong>在这个蓝图中,汽车只是一个入口,未来的利润增长点在于自动驾驶、储能系统、机器人等高价值业务。</p>\n<p>这在特斯拉最新发布“第四版总体规划”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该规划并未提及任何正在研发的新型电动汽车,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更具前瞻性的领域。</p>\n<p>规划中的配图也暗示了这一点:一家人在玩叠叠乐,而特斯拉机器人正在身后给植物浇水,<strong>这预示着其未来的业务核心是AI驱动的家庭服务机器人,而非传统汽车。</strong></p>\n<p></p>\n<p>马斯克其实很早就为这个宏大的计划埋下了伏笔。早在2016年,他就畅想过未来的全自动驾驶汽车能为人们创造被动收入。最新版本的规划则更进一步,将重心完全转向了AI。</p>\n<p>如果特斯拉为了短期销量陷入低端价格战,那将耗费大量精力在低利润的业务上,从而无暇顾及更具价值的未来布局。这无异于舍本逐末,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放弃了成为一个未来时代巨头的机会。</p>\n<p>所以,与其说特斯拉卖车不行了,不如说它根本就不想只卖车了。它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而我们现在看到的销量下滑,正是其战略转型的必然结果。</p>\n<h2>Robotaxi:特斯拉的下一个万亿级蓝海</h2>\n<p>特斯拉的宏大蓝图,核心是将汽车转变为能持续创造现金流“机器人资产”。传统车企的商业模式是“造车-卖车”,一次性赚钱;而特斯拉的目标是让每一辆车都成为一个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员工”,通过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来赚取持续的、高利润的收入。这才是其商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p>\n<p>马斯克去年明确表示,如果一辆2.5万美元的平价车不具备全自动驾驶功能,那么它的生产将是“毫无意义的”。这意味着,特斯拉的下一款车将不再是需要驾驶员的传统汽车,而是完全无人驾驶的自动出租车——Robotaxi。</p>\n<p>特斯拉的核心优势在于成本控制。与Waymo等竞争对手相比,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FSD)是基于已经量产的车型开发的,这使得其整车制造成本显著低于对手。</p>\n<p>一辆特斯拉FSD车型的售价仅在5万到6万美元之间,而Waymo的车辆预估售价高达20万美元,价格是特斯拉的三倍。这一巨大优势让特斯拉可以用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Robotaxi服务,从而快速抢占市场。</p>\n<p></p>\n<p>如果这个计划成功,其潜在的财务回报是惊人的。想象一下,如果特斯拉在全球部署100万辆Robotaxi,每辆车每年能创造超过4万美元的净收入,这将为公司带来高达400亿美元的年度现金流。</p>\n<p>华尔街对此预期极高,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甚至预测,到2040年全球无人出租车市场将达到万亿美元级别。如果特斯拉能占据其中30%到35%的市场份额,其Robotaxi业务的年收入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为公司增加数万亿美元的市值。</p>\n<p>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斯拉已经付诸行动。2025年9月11日,特斯拉获得了内华达州机动车管理局的批准,可以在公共道路上测试其自动驾驶技术。内华达州对自动驾驶友好,特斯拉此前在奥斯汀和加州湾区有试运营经验。</p>\n<p>马斯克表示有信心在2025年底前覆盖美国一半人口这表明,Robotaxi不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一个正在逐步实现的、将改变整个交通和出行行业的宏大计划。</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f88e214aca1c67efd00ddcfe2b09609\" tg-width=\"507\" tg-height=\"82\"></p>\n<h2>Optimus或撑起特斯拉80%价值</h2>\n<p>如果说特斯拉的Robotaxi瞄准的是“颠覆出行”,那么Optimus人形机器人则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它想把智能化的触手,从马路延伸到工厂、仓库、甚至我们的家里。</p>\n<p>按照马斯克的设想,Optimus不仅仅是一个效率工具,它更是一场社会革命的种子。当机器人能扛起那些无聊、重复、高强度的体力活,人类就能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有创造性的工作。</p>\n<p><strong>马斯克已经公开说过,特斯拉未来 80% 的价值都可能来自 Optimus</strong>,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想想看,特斯拉现在靠卖电动车市值已经近万亿美元了,马斯克却说一个尚未量产的机器人,未来价值会是汽车业务的几倍。这背后,是他对机器人市场潜力的极度乐观。</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91db0bafe9b66b8dd7098276d844f14\" tg-width=\"1000\" tg-height=\"563\"></p>\n<p>根据公司规划,Optimus 3 原型机将在 2025 年底亮相,并于 2026 年启动量产。<strong>每台机器人的目标成本大概在2-3万美元</strong>,这个价格与一辆中档车相当,意味着 Optimus 将成为面向大众市场的“智能工具”。</p>\n<p>但真正的想象力,不在卖机器人本身,而在“卖服务”。<strong>如果按照薪酬目标-十年交付100万台计算,硬件销售额可达250亿美元。</strong>但这些机器人需要持续的软件升级、算力支持和行业定制。<strong>假设每台机器人每年能带来1,000-2,000美元的服务收入,100万台就是10-20亿美元的经常性收入</strong>。而且,随着机器人数量的指数级增长,这笔收入将成为特斯拉稳定且高利润的现金流。</p>\n<p>华尔街对人形机器人的市场空间判断也非常乐观。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5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能超过5万亿美元。</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dfa54c429ec65e013a321766573085b\" tg-width=\"500\" tg-height=\"226\"></p>\n<p>如果 Optimus 能够成功量产并推广,特斯拉将可能复刻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成功,打造一个通用硬件平台。届时,无数开发者将基于此平台开发各种应用,从工厂生产线到家庭服务,应用场景将无限延伸,盈利空间也将被彻底打开。</p>\n<h2>能源业务:被低估的“现金奶牛”</h2>\n<p>如果说 Robotaxi 和 Optimus 是特斯拉未来的“巨大想象力”,那么能源业务则是公司当下最稳健、最强劲的现金流发动机。它不像汽车业务那样受制于价格战和市场波动,而是一门与电网深度绑定、长期且稳定的生意。</p>\n<p>2024年,特斯拉能源业务收入突破 100 亿美元,储能交付量翻倍至 31.4 GWh。这个规模相当于一个中型国家的年储能水平。随着特斯拉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的 Megapack 工厂持续扩产,其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将储能规模推升到 100 GWh+。</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37987a65b677ac7a5754c41b90d49b0f\" tg-width=\"643\" tg-height=\"174\"></p>\n<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78e8b90094e483b02587e3fb85313adb\" tg-width=\"635\" tg-height=\"183\"></p>\n<p>这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如果按照平均每 35万美元每兆瓦时的价格计算,达到 100 GWh 的规模,意味着能源业务的年收入将高达 350 亿美元。</p>\n<p>更重要的是,这个业务的毛利率正在持续提升。<strong>目前,它的毛利率已从去年的 20% 跃升至 24.4%,高于汽车业务的 18.2%。</strong>如果能稳定在 25% 以上,仅储能板块未来每年就能为特斯拉贡献近 90 亿美元的净利润。</p>\n<p>为了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特斯拉在技术上持续投入。今年9月9日,特斯拉发布了新一代储能产品 Mega Pack Three 及全新的 Mega Block 系统。据分析师评估,新产品将安装速度提升了 23%,同时将成本降低了 40%,这可能颠覆整个储能行业。</p>\n<p></p>\n<p>此外,马斯克还宣布,特斯拉自主研发的变压器已投产,这标志着公司在储能业务上的垂直整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大降低了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并成为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p>\n<h2>总结</h2>\n<p>看到这里,你会发现特斯拉的估值逻辑远不止于卖车。它是由三条曲线叠加而成的:</p>\n<p>Robotaxi: 代表未来的出行革命,是潜在的巨大现金流机器。</p>\n<p>Optimus: 可能重塑全球劳动力市场的“通用硬件”平台。</p>\n<p>能源储能: 正在成为全球能源系统的基石,是当下最稳健的利润增长极。</p>\n<p>这三根支柱构成了特斯拉市值的坚实基础。哪怕短期汽车销量承压,只要其中任何一条曲线能够持续兑现,特斯拉的估值故事就依然成立。马斯克和特斯拉讲述的,从来就不是一个关于“一辆车”的故事,而是一场关于出行、能源和劳动力的全局革命。销量决定今天的输赢,而这些平台业务,正在决定特斯拉明天的版图。</p></body></html>","text":"你有没有发现, $特斯拉(TSLA)$ 已经整整五年没发布全新车型了。 就连迟到多年的 Cybertruck,其实也是 2019 年就亮相的。更令人意外的是,在最新的《宏图规划第四部分》中,马斯克竟然一辆新车都没提!马斯克到底在憋什么大招? 我们美股投资网专访了在几位硅谷的科技大佬,得到的答案惊人: 特斯拉并不是像苹果iPhone一样创新停滞,而是特斯拉在酝酿一场彻底的颠覆。 当其他车企还在拼续航、比配置时,马斯克已经盯上了更高的维度——下一款车,要么不出,一旦推出,就没有方向盘,它将完全摆脱人类驾驶,车内设计被彻底重构,开启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全新篇章。 那么,马斯克要如何把这个全新的故事讲给华尔街听? 特斯拉的战略如何从“造车公司”转向“AI机器人 + 储能帝国”? 对散户投资者来说,这将带来怎样的潜在回报? 特斯拉想要退出汽车行业 如果只看“卖车”,特斯拉的处境确实不好看。 在全球主要市场,特斯拉的份额都在下滑。2025 年 8 月,它在美国电动车市场的占有率跌至 38%,创下 2017 年以来的新低。在欧洲,德国和英国的上牌量同比几乎腰斩。而在中国,2025年8月的市场份额仅为5.1%,远低于比亚迪的27.8%。 这些数据共同指向一个结论: 单纯依靠“多卖车”这条路,特斯拉已经很难重现过去的辉煌了。 问题来了:销量这么差,为什么特斯拉不干脆回头造一款更便宜、配置更豪华的平价车,把市场重新抢回来?毕竟,凭借超级工厂的规模化生产和全球最成熟的供应链,特斯拉完全有能力这么做。 这背后,其实是特斯拉一个非常核心的战略考量:它根本不想沦为一家大众化车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残酷的现实:造便宜的平价车,利润低得可怜。这个市场早已陷入了激烈的价格战,竞争白热化。许多车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牺牲利润空间。 以比亚迪为例,今年5月23日,比亚迪宣布对近二十款车型推出以旧换新优惠,折扣幅度最高达34%,其中最便宜的智能驾驶车型“海鸥”换购后起售价仅为55,800元人民币,降幅达20%。 2025年第二季度,比亚迪的毛利率跌至16.3%,是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剔除比亚迪电子的利润贡献后,其汽车业务的单车利润在第二季度仅为4800元,远低于第一季度的8800元,回到了2022年以来的最低点。 如果特斯拉贸然陷入低端市场的价格战,那将是一场危险的豪赌。这时候特斯拉铁粉可能会跳起来反驳:“特斯拉能和国内车比吗?”——确实不能比。但问题是,国内消费者未必有这种清晰认知,他们很容易被铺天盖地的地铁广告和营销话术左右了购买决策。 特斯拉目前的毛利率为17.2%本身就不高,一旦陷入价格战,利润空间将再次被压缩。为了维持低价,特斯拉必须在供应链和生产工艺上做出妥协,长此以往,公司的财务健康将受损,更关键的是,它赖以生存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也会被拖累,从而削弱其核心技术优势。这无异于“釜底抽薪”,断送了未来发展。 对于华尔街来说,估值标准完全不同。汽车公司主要看利润、销量和市场份额,而科技公司更关注增长潜力、技术壁垒和市场领导力。如果特斯拉为了销量牺牲利润,它将不再被视作高速增长的科技公司,而是与大众、丰田等传统车企并列。这就像一个曾经的“科技新贵”因迎合大众市场而失去独特身份,最终被拉下神坛,特斯拉的高估值将被彻底摧毁。 此外特斯拉的品牌形象会受到毁灭性打击。这就像一个奢侈品牌为了销量开始卖廉价商品,不仅会失去那些原本愿意为高端技术和独特设计买单的客户,还会让自己的品牌价值大打折扣。曾经看中特斯拉创新的消费者,可能会转向其他更具性价比的品牌。特斯拉的“领先者”光环一旦褪去,其市场领导地位将岌岌可危。 现在可以这么说,特斯拉的未来,从来都不在于多卖几辆车。它的战略,是在构建一个横跨交通、能源和人工智能的综合性生态系统。在这个蓝图中,汽车只是一个入口,未来的利润增长点在于自动驾驶、储能系统、机器人等高价值业务。 这在特斯拉最新发布“第四版总体规划”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该规划并未提及任何正在研发的新型电动汽车,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更具前瞻性的领域。 规划中的配图也暗示了这一点:一家人在玩叠叠乐,而特斯拉机器人正在身后给植物浇水,这预示着其未来的业务核心是AI驱动的家庭服务机器人,而非传统汽车。 马斯克其实很早就为这个宏大的计划埋下了伏笔。早在2016年,他就畅想过未来的全自动驾驶汽车能为人们创造被动收入。最新版本的规划则更进一步,将重心完全转向了AI。 如果特斯拉为了短期销量陷入低端价格战,那将耗费大量精力在低利润的业务上,从而无暇顾及更具价值的未来布局。这无异于舍本逐末,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放弃了成为一个未来时代巨头的机会。 所以,与其说特斯拉卖车不行了,不如说它根本就不想只卖车了。它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而我们现在看到的销量下滑,正是其战略转型的必然结果。 Robotaxi:特斯拉的下一个万亿级蓝海 特斯拉的宏大蓝图,核心是将汽车转变为能持续创造现金流“机器人资产”。传统车企的商业模式是“造车-卖车”,一次性赚钱;而特斯拉的目标是让每一辆车都成为一个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员工”,通过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来赚取持续的、高利润的收入。这才是其商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马斯克去年明确表示,如果一辆2.5万美元的平价车不具备全自动驾驶功能,那么它的生产将是“毫无意义的”。这意味着,特斯拉的下一款车将不再是需要驾驶员的传统汽车,而是完全无人驾驶的自动出租车——Robotaxi。 特斯拉的核心优势在于成本控制。与Waymo等竞争对手相比,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FSD)是基于已经量产的车型开发的,这使得其整车制造成本显著低于对手。 一辆特斯拉FSD车型的售价仅在5万到6万美元之间,而Waymo的车辆预估售价高达20万美元,价格是特斯拉的三倍。这一巨大优势让特斯拉可以用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Robotaxi服务,从而快速抢占市场。 如果这个计划成功,其潜在的财务回报是惊人的。想象一下,如果特斯拉在全球部署100万辆Robotaxi,每辆车每年能创造超过4万美元的净收入,这将为公司带来高达400亿美元的年度现金流。 华尔街对此预期极高,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甚至预测,到2040年全球无人出租车市场将达到万亿美元级别。如果特斯拉能占据其中30%到35%的市场份额,其Robotaxi业务的年收入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为公司增加数万亿美元的市值。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斯拉已经付诸行动。2025年9月11日,特斯拉获得了内华达州机动车管理局的批准,可以在公共道路上测试其自动驾驶技术。内华达州对自动驾驶友好,特斯拉此前在奥斯汀和加州湾区有试运营经验。 马斯克表示有信心在2025年底前覆盖美国一半人口这表明,Robotaxi不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一个正在逐步实现的、将改变整个交通和出行行业的宏大计划。 Optimus或撑起特斯拉80%价值 如果说特斯拉的Robotaxi瞄准的是“颠覆出行”,那么Optimus人形机器人则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它想把智能化的触手,从马路延伸到工厂、仓库、甚至我们的家里。 按照马斯克的设想,Optimus不仅仅是一个效率工具,它更是一场社会革命的种子。当机器人能扛起那些无聊、重复、高强度的体力活,人类就能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有创造性的工作。 马斯克已经公开说过,特斯拉未来 80% 的价值都可能来自 Optimus,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想想看,特斯拉现在靠卖电动车市值已经近万亿美元了,马斯克却说一个尚未量产的机器人,未来价值会是汽车业务的几倍。这背后,是他对机器人市场潜力的极度乐观。 根据公司规划,Optimus 3 原型机将在 2025 年底亮相,并于 2026 年启动量产。每台机器人的目标成本大概在2-3万美元,这个价格与一辆中档车相当,意味着 Optimus 将成为面向大众市场的“智能工具”。 但真正的想象力,不在卖机器人本身,而在“卖服务”。如果按照薪酬目标-十年交付100万台计算,硬件销售额可达250亿美元。但这些机器人需要持续的软件升级、算力支持和行业定制。假设每台机器人每年能带来1,000-2,000美元的服务收入,100万台就是10-20亿美元的经常性收入。而且,随着机器人数量的指数级增长,这笔收入将成为特斯拉稳定且高利润的现金流。 华尔街对人形机器人的市场空间判断也非常乐观。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5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能超过5万亿美元。 如果 Optimus 能够成功量产并推广,特斯拉将可能复刻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成功,打造一个通用硬件平台。届时,无数开发者将基于此平台开发各种应用,从工厂生产线到家庭服务,应用场景将无限延伸,盈利空间也将被彻底打开。 能源业务:被低估的“现金奶牛” 如果说 Robotaxi 和 Optimus 是特斯拉未来的“巨大想象力”,那么能源业务则是公司当下最稳健、最强劲的现金流发动机。它不像汽车业务那样受制于价格战和市场波动,而是一门与电网深度绑定、长期且稳定的生意。 2024年,特斯拉能源业务收入突破 100 亿美元,储能交付量翻倍至 31.4 GWh。这个规模相当于一个中型国家的年储能水平。随着特斯拉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的 Megapack 工厂持续扩产,其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将储能规模推升到 100 GWh+。 这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如果按照平均每 35万美元每兆瓦时的价格计算,达到 100 GWh 的规模,意味着能源业务的年收入将高达 350 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这个业务的毛利率正在持续提升。目前,它的毛利率已从去年的 20% 跃升至 24.4%,高于汽车业务的 18.2%。如果能稳定在 25% 以上,仅储能板块未来每年就能为特斯拉贡献近 90 亿美元的净利润。 为了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特斯拉在技术上持续投入。今年9月9日,特斯拉发布了新一代储能产品 Mega Pack Three 及全新的 Mega Block 系统。据分析师评估,新产品将安装速度提升了 23%,同时将成本降低了 40%,这可能颠覆整个储能行业。 此外,马斯克还宣布,特斯拉自主研发的变压器已投产,这标志着公司在储能业务上的垂直整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大降低了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并成为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 总结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特斯拉的估值逻辑远不止于卖车。它是由三条曲线叠加而成的: Robotaxi: 代表未来的出行革命,是潜在的巨大现金流机器。 Optimus: 可能重塑全球劳动力市场的“通用硬件”平台。 能源储能: 正在成为全球能源系统的基石,是当下最稳健的利润增长极。 这三根支柱构成了特斯拉市值的坚实基础。哪怕短期汽车销量承压,只要其中任何一条曲线能够持续兑现,特斯拉的估值故事就依然成立。马斯克和特斯拉讲述的,从来就不是一个关于“一辆车”的故事,而是一场关于出行、能源和劳动力的全局革命。销量决定今天的输赢,而这些平台业务,正在决定特斯拉明天的版图。","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480168879919656","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TSLA"],"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true,"length":8032,"optionInvolvedFlag":false,"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58,"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TSLA"],"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76,"optionInvolvedFlag":false,"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480523201590144"}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