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会不会复制银行的长牛之路?
2023 年以来,银行股大幅逆周期上涨,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一齐创新高,演绎了系统性价值重估。
复盘发现,银行股的底部反转始于“低估值+高股息”,盈利韧性+稳定分红是行情的催化剂,保险等长线资金的增配则是推波助澜。
以此为参照,火电的经营环境改善,是否同样要价值重估?
历史上,火电板块的业绩周期波动。但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火电商业模式的多元化为火电带来更加丰富的盈利选项;此外,在双碳目标下,火电公司的多元业务布局平滑业绩。为火电公司业绩稳定性的增强提供了保障。
稳健盈利是稳定分红的前提,此前,脆弱盈利基础与高额资本开支,限制了火电公司分红能力。
国电电力近期的高额分红承诺,印证了火电正迎来分红能力与分红意愿的提升。
低估值+高股息是银行股行情启动初期的特征。
当前火电板块的PE 达到相对低位,市场对于火电盈利稳定性及业绩兑现度仍存在质疑;
火电板块PB 处于相对高位,但2022 年以来板块PB 并没有趋势性提升,即虽然火电公司自身持续甩脱包袱、提升资产盈利能力,但在估值端的体现并不充分。
息差维度来看,主要火电公司平均股息率为3.42%,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利差处于2018 年以来的94.90%分位点。
银行股的底部反转,有赖于保险等长线资金的增配。保险对高股息资产投资力度的加大,在火电板块同样有体现。
以银行为鉴,火电板块正在形成与银行股相似的系统性重估的基础,盈利韧性与分红稳定性的增强,可能催化火电板块估值锚从“盈利增速”切换至“盈利稳定性与分红可预期性”,重视火电公司的红利价值。
关注优质转型火电运营商华电国际、华润电力、华能国际、国电电力、中国电力、福能股份和部分广东地区火电运营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