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前行
09-22
很幸运,参加了线下调研,收获很多!
$重塑能源(02570)$
@胖虎福利:
【活动回顾】走进重塑能源:氢能商业化加速落地,探索绿色能源新未来!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3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481210779489128,"tweetId":"481210779489128","gmtCreate":1758507294530,"gmtModify":1758507296359,"author":{"id":3455444995871800,"idStr":"3455444995871800","authorId":3455444995871800,"authorIdStr":"3455444995871800","name":"知行前行","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72f96285baec96cd76b702d0b17eda3","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6,"crmLevelSwitch":0,"currentWearingBadge":{"badgeId":"976c19eed35f4cd78f17501c2e99ef37-1","templateUuid":"976c19eed35f4cd78f17501c2e99ef37","name":"博闻投资者","description":"累计交易超过10只正股","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e74cc24115c4fbae6154ec1b1041bf4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d48265cbfd97c57f9048db29f22227b0","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76c6d6898b073c77e1c537ebe9ac1c57","redirectLinkEnabled":0,"hasAllocated":1,"isWearing":1,"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1.12.21","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1334,"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html":"<html><head></head><body>很幸运,参加了线下调研,收获很多!<a href=\"https://laohu8.com/S/02570\"> $重塑能源(02570)$ </a></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很幸运,参加了线下调研,收获很多!<a href=\"https://laohu8.com/S/02570\"> $重塑能源(02570)$ </a></body></html>","text":"很幸运,参加了线下调研,收获很多! $重塑能源(02570)$","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3,"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1210779489128","repostId":477385706315872,"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477385706315872,"tweetId":"477385706315872","gmtCreate":1757553116451,"gmtModify":1757553484699,"author":{"id":3527667568191018,"idStr":"3527667568191018","authorId":3527667568191018,"authorIdStr":"3527667568191018","name":"胖虎福利","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733bbf790057cc91c5e0b1aa5569977c","vip":4,"userType":4,"introduction":"想要多多福利?关注胖虎,马上发车~","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currentWearingBadge":{"badgeId":"d7351beae51a4ecebc8205a3623751f3-1","templateUuid":"d7351beae51a4ecebc8205a3623751f3","name":"小虎调研团","description":"官方认证小虎调研团成员","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8ac6a6849665f8f6c8329932c8573b3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2f8b7f84eed1e2bff70c58b0e6b464c5","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330b9bf3468bc99f878a1e2bc5e4877d","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https://laohu8.com/TW/665394520","hasAllocated":1,"isWearing":1,"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11.02","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14671,"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d82cb48a8c13c41823bda748e6277dd","width":"865","height":"57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c0cdd47f34e14d8eb0174361ef824d3","width":"865","height":"57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81bef132238cabe9963da9073217eaa","width":"865","height":"57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dff3ee0b9aff370a50ceefe540b753b","width":"865","height":"57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77b67741f8f1794e1ceea275e1e1039","width":"865","height":"57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295afb06b02f37749982dd8ec9e4e13","width":"865","height":"576"}],"cover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c0cdd47f34e14d8eb0174361ef824d3"}],"title":"【活动回顾】走进重塑能源:氢能商业化加速落地,探索绿色能源新未来!","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9月5日上午,小虎调研团一行成员来到了位于江苏常熟的江苏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开启了一场深度的氢能产业链调研之旅。整个活动环节丰富,涵盖了展厅参观、生产车间考察、高管分享与问答交流,以及加氢站和氢燃料电池公交的现场体验。 <a data-mention-id=\"02570\" class=\"teditor-mention\" data-mention-name=\"重塑能源\" href=\"https://laohu8.com/S/02570\">$重塑能源(02570)$</a> </p><p>在公司经理的引领下,调研团成员首先参观了展厅与生产车间,全面了解了重塑能源自2015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产业布局和产品迭代情况。展厅中展示了公司在燃料电池系统与制氢装备领域的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布局,而在车间现场,大家直观感受到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与质量管控。</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d82cb48a8c13c41823bda748e6277dd\" tg-width=\"865\" tg-height=\"576\"></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c0cdd47f34e14d8eb0174361ef824d3\" tg-width=\"865\" tg-height=\"576\"></p><p>随后,重塑能源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郑重先生带来主题分享,深入解读了氢能产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他提到,氢能已纳入《能源法》,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未来将成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塑能源面向能源生态构建了“电-氢-电”商业模式,打造从制氢装备到燃料电池应用的闭环商业模式,累计推广车辆超6100台,总行驶里程超2.7亿公里,重卡领域系统销量和功率均居行业首位。公司未来将持续推动氢能商业化落地,拓展国际市场,并在制氢端及例如工程机械、固定式发电及离网超充等领域寻求新的增长机遇。</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81bef132238cabe9963da9073217eaa\" tg-width=\"865\" tg-height=\"576\"></p><p>在问答环节,投资人就公司战略规划、商业模式及财务数据等话题展开提问。公司方逐一作出详尽解答,强调公司已提前布局非补贴市场、积极改善现金流与盈利能力,并与中石化集团、一汽解放集团、正泰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携手拓展全球市场。</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dff3ee0b9aff370a50ceefe540b753b\" tg-width=\"865\" tg-height=\"576\"></p><p>午餐休息后,调研团前往嘉化加氢站实地参观调研,并现场乘坐搭载重塑能源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公交车,亲身体验氢能绿色出行的舒适与环保。</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77b67741f8f1794e1ceea275e1e1039\" tg-width=\"865\" tg-height=\"576\"></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295afb06b02f37749982dd8ec9e4e13\" tg-width=\"865\" tg-height=\"576\"></p><p>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投资人对氢能行业和重塑能源的核心竞争力有了更深刻认识,也展示了氢能在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域中的广阔前景。未来,随着氢能商业化的持续推进,重塑能源有望在氢能科技领域继续保持全球领先。</p><p><u>以下摘录部分问答内容:</u></p><p><u>Q1:</u><strong>为什么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分散的工厂和售后服务中心,而不是集中建设?</strong></p><p><u>A1:</u>我们的制造环节是相对集中的,目前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常熟及嘉兴,距离上海总部仅一个多小时车程,便于研发与制造的联动。之所以选择常熟及嘉兴,是因为上海土地成本较高,而常熟及嘉兴地理位置接近上海,交通便利。<br>售后服务则根据车辆运营分布情况而设立。由于燃料电池重卡等商用车辆运营线路分散,客户群体既有大型车队,也有小规模车队甚至个体运营者,因此我们需要在车辆保有量较大的区域建立服务中心。例如,郑州、佛山和上海的车辆保有量均超过1,000台,因此在这些区域建立了集中售后中心。对于一些车辆较分散的区域,如河南省内其他城市、山西、陕西、内蒙古等,我们更多依托与当地原有的重卡服务站合作,由我们提供技术培训或委托合作方承担服务工作。这一模式更契合商用车的运营特点。</p><p><u>Q2:</u><strong>能否介绍一下公司未来中长期的战略规划?</strong></p><p><u>A2:</u>我们对产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目前氢能产业正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市场化驱动转型的阶段。补贴的作用逐渐减弱,现在更多是“扶上马、送一程”,帮助产业实现商业化的关键阶段。<br>短期内,我们将继续聚焦最先具备商业化条件的场景,主要是交通领域,尤其是重卡。该领域在氢气价格、基础设施以及系统成本方面的接受度相对较高。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开拓非道路交通领域的应用,例如离网超充设备。随着电动车渗透率提升以及更高电压平台的普及,电网负荷不断加大,氢燃料电池系统在大功率、离网储能方面的优势将更加突出。<br>此外,我们高度重视制氢端的发展。目前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已大幅下降,但氢气价格和基础设施仍是制约应用规模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加大制氢装备的布局,推动便宜氢气规模化,以降低成本。<br>最后,海外市场是公司重点战略方向之一。海外在政策和补贴力度上不逊于国内,但整车厂在产品推出上相对滞后,这为我们创造了3年左右的窗口期。近年来,海外收入持续增长,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在海外的投入和拓展。<br>总体而言,我们的战略方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推动重卡等交通场景率先商业化;二是拓展多场景应用;三是加快制氢装备布局;四是把握海外市场窗口期。</p><p><u>Q3:</u><strong>请问公司固定式发电业务的电力成本情况如何?</strong></p><p><u>A3:</u>在厂区发电场景中,通常客户本身在生产过程中会副产氢气,例如化工企业。过去这些氢气往往直接排空燃烧,未被利用。通过在园区配置燃料电池系统,企业可以将氢气转化为电力自用,同时实现削峰填谷,提高经济效益。<br>在电动车充电场景中,由于超充站对速度和效率要求高,燃料电池可提供快速、稳定的离网电力支持。与传统充电桩相比,每度电的价格略高,大致在2元至2.5元之间,但能够满足商业体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高峰充电需求,具备竞争力。</p><p><u>Q4:</u><strong>从长期来看,公司理想的业务形态是什么?最终希望为用户和行业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strong></p><p><u>A4:</u>从短期来看,我们在燃料电池系统方面的定位,是为整车厂和客户提供稳定的系统解决方案与核心零部件。即便未来部分整车厂具备自主集成能力,我们依然可以依托自身在核心零部件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产品支持。在非道路交通领域,我们不仅提供装备,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确保项目经济可行。在制氢端,公司既是装备供应商,也在积极参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整体方案设计。通过为客户找到适合的氢气消纳场景,例如重卡运输,我们可以帮助项目形成闭环,实现经济性。</p><p>长期来看,随着行业成熟,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公司有可能进一步涉足绿色物流或氢电供应等拥有稳定现金流的业务。但在现阶段,我们的重点仍是通过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产业商业化。</p><p><u>Q5:</u><strong>随着政策补贴的逐步退坡,公司未来的商业模式与之前依赖补贴的模式相比,将会有哪些变化?</strong></p><p><u>A5:</u>补贴退坡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像电动车行业一样,不可能长期依赖补贴。实际上,我们早在五六年前就已在管理思路中考虑这一点。<br>在早期,由于没有补贴订单,企业难以生存,因此主要依靠公交、轻卡等补贴车型维持运营。随着示范城市群的推进,有些地区有补贴,有些则没有,公司逐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非补贴区域,帮助客户通过经济测算证明氢能重卡的可行性。在这些市场中,客户购车时没有补贴,因此我们必须通过降低产品成本、优化上下游合作(如寻找低价氢气、建设加氢站)来保证整体经济性。<br>因此,公司在研发迭代、供应商选择、成本控制等方面始终考虑未来无补贴环境下的竞争力。当前我们在示范城市群以外的订单比例不断提升,销售模式也从单纯卖产品转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br>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补贴逐步退坡,但政策支持并未消失。能源局和相关部委仍在研究下一阶段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产业发展的确定性依然是明朗的。</p><p><u>Q6:</u><strong>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strong></p><p><u>A6:</u>氢能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产业链分工和价值分配尚未成熟,企业需要协调更多环节的工作。例如,在2020年之前,为了推动一批车辆运营,公司不仅要协助找到终端客户,还要与整车厂合作卖车,同时还要协调加氢站的建设和氢气供应。早期氢气来源不稳定,价格和纯度波动较大,导致客户体验不佳。那时甚至出现过“双十一”等电商高峰期间,加氢站24小时不够用、车辆排队等情况。<br>相比之下,传统柴油机企业无需承担如此复杂的链条。这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经过程。随着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企业逐步承担起基础设施建设责任,氢气的经济价值也被更多企业认识,情况已大为改善。公司也因此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降本增效、产品迭代和市场开拓上。</p><p><u>Q7:</u><strong>公司在国内的区域布局是如何考虑的?会优先选择哪些市场?</strong></p><p><u>A7:</u>在有政策支持的区域,公司会有选择性地进入,但不会盲目全面铺开。与此同时,我们更重视那些既有便宜氢气又具备合适应用场景的区域,因为这类市场在经济模型上更容易实现商业化。例如,在部分地区,高速公路减免通行费或提供运营补贴,就能极大提升车辆运营的经济性。<br>布局方式主要是人员和精力的投入,而不是大规模建厂。开拓订单往往需要完整方案,包括车辆、氢气供应、加氢站选址等,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推进。<br>此外,新疆、宁夏、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区在资源禀赋上具备优势,是未来发展制氢的重要基地。考虑到东部沿海的能源需求,未来“西氢东送”的格局也是可预期的。</p><p><u>Q8:</u><strong>请问公司应收账款比例较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善?另外,常熟和嘉兴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如何?</strong></p><p><u>A8:</u>应收账款较高的根本原因在于补贴模式。部分区域的补贴直接拨给车企或我们,需要经过车辆上牌、运营里程达到要求、工信部验收、材料逐级上报和财政拨付等环节,周期普遍超过两年。因此应收账款规模偏大。<br>产能方面,常熟工厂氢燃料电池系统年产能约5,000套,利用率约50%。嘉兴工厂主要承担双极板零部件生产。<br>在手订单方面,公司内部并不以“在手订单”作为安排产能的主要指标,而是根据年度销售预测和重点区域布局来安排产能。订单集中度受政策和终端场景落地影响较大,具有一定随机性。</p><p><u>Q9:</u><strong>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下降,未来是否有明确计划确保收入恢复增长?</strong></p><p><u>A9:</u>不能对未来收入做绝对承诺,但我们有明确目标。从结构上看,今年上半年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差异主要源于订单结构不同。去年上半年收入更多来自前一年订单的零部件配套,而今年上半年新增系统订单比例更高,因此收入确认节奏不同。<br>下半年起,公司收入结构将更健康。驱动增长的因素包括:一是多个城市群的新订单落地;二是海外市场业务扩展,涵盖东南亚、中东和欧洲多个国家;三是制氢装备业务发力。综合来看,今年整体收入预计将超过去年。</p><p><u>Q10:</u><strong>如果公司收入与支出暂时不平衡,如何保障长期稳定运行?融资渠道主要有哪些?</strong></p><p><u>A10:</u>目前氢能行业普遍研发投入强度高,尚未普遍盈利。公司早期主要依靠股权融资维持发展,但目标是实现自我造血。经营目标包括经营性现金流转正和净利润转正。<br>为此,我们一方面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收入;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同时在业务选择上更加注重现金流回款周期,优先选择市场化订单,以改善财务结构。<br>2023年起,公司现金流已显著改善,经营性现金流由过去每年六七亿元净流出,转为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流入约1亿元,预计今年全年有望打平甚至超额完成目标。<br>未来在融资方面,公司也会利用上市平台保持股权融资渠道的活跃度,必要时开展相关动作,但已不再像上市前主要依赖股权融资维持生存,而是更加注重市场化盈利能力。</p><p><u>Q11:</u><strong>关于氢能安全性,氢燃料电池车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否避免火灾或爆炸?</strong></p><p><u>A11:</u>在交通事故中,氢能车的安全性较高。以往确有车辆发生严重事故,但未出现爆炸或自燃。氢瓶经过过枪击等极端测试,仍能保证安全。车辆还配备氢浓度传感器和阀门,若出现泄漏,会自动断气断电,系统立即停止工作。整体安全性甚至高于电动车。</p><p><u>Q12:</u><strong>公司已参股制氢装备企业,请问年底前这一部分的业绩贡献有多大?</strong></p><p><u>A12:</u>今年我们预计在制氢装备收入中,会有部分贡献来自参股企业。目前我们在多条制氢技术路线均有布局,收入不会局限于单一技术路线。</p><p><u>Q13:</u><strong>作为股东,中石化是否在项目获取上给予公司支持?</strong></p><p><u>A13:</u>作为股东,中石化确实为公司提供了资源和机会,尤其在参与部分项目时给予便利。目前具体订单数量尚未完全确定,但可以肯定,股东背景对公司拓展制氢项目具有积极作用。</p><p><u>Q14:</u><strong>氢气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存在峰值调节不足、价格偏高的问题,公司未来业务重点是否会更多转向制氢装备,而非应用?</strong></p><p><u>A14:</u>应用与制氢是并行发展的。应用端的发展取决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例如“三桶油”正在布局输氢管道,这将显著改善应用端的便利性。制氢端方面,随着电解槽成本下降和政策放开,制氢可更贴近应用场景甚至现场制取。未来制出的氢气也可通过合成氨、甲醇等形式进入化工领域,运输和应用将更便利。总体来看,交通领域未来占比或在20%至30%,而氢作为储能介质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将更突出。</p><p><u>Q15:</u><strong>相比宁德时代、欣旺达等储能电池企业,公司的制氢设备优势在哪里?能否分享当前的转化效率水平?</strong></p><p><u>A15:</u>我们目前的重点是持续提升制氢设备性能、降低成本。氢能在灵活调度和储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暂时不考虑与这些公司直接对标。就转化效率而言,目前行业平均在50%至60%之间,公司产品也在这一水平,未来有望提升至70%至80%。</p><p>老虎社区|企业号一直以来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机会,欢迎社区的投资者们与我们一同分享投资乐趣,加入小虎调研团,共同探索更多新兴产业的未来前景。</p><p><strong>投资机遇就在身边,深入调研者更有发言权。</strong></p><p>我们将继续策划更多深入的实地调研活动,成为投资者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我们将以更专业的态度和丰富的呈现方式,让投资者们更准确、更快捷、更直观地感受到投资价值。</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9月5日上午,小虎调研团一行成员来到了位于江苏常熟的江苏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开启了一场深度的氢能产业链调研之旅。整个活动环节丰富,涵盖了展厅参观、生产车间考察、高管分享与问答交流,以及加氢站和氢燃料电池公交的现场体验。 <a data-mention-id=\"02570\" class=\"teditor-mention\" data-mention-name=\"重塑能源\" href=\"https://laohu8.com/S/02570\">$重塑能源(02570)$</a> </p><p>在公司经理的引领下,调研团成员首先参观了展厅与生产车间,全面了解了重塑能源自2015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产业布局和产品迭代情况。展厅中展示了公司在燃料电池系统与制氢装备领域的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布局,而在车间现场,大家直观感受到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与质量管控。</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2d82cb48a8c13c41823bda748e6277dd\" tg-width=\"865\" tg-height=\"576\"></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ec0cdd47f34e14d8eb0174361ef824d3\" tg-width=\"865\" tg-height=\"576\"></p><p>随后,重塑能源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郑重先生带来主题分享,深入解读了氢能产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他提到,氢能已纳入《能源法》,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未来将成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塑能源面向能源生态构建了“电-氢-电”商业模式,打造从制氢装备到燃料电池应用的闭环商业模式,累计推广车辆超6100台,总行驶里程超2.7亿公里,重卡领域系统销量和功率均居行业首位。公司未来将持续推动氢能商业化落地,拓展国际市场,并在制氢端及例如工程机械、固定式发电及离网超充等领域寻求新的增长机遇。</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81bef132238cabe9963da9073217eaa\" tg-width=\"865\" tg-height=\"576\"></p><p>在问答环节,投资人就公司战略规划、商业模式及财务数据等话题展开提问。公司方逐一作出详尽解答,强调公司已提前布局非补贴市场、积极改善现金流与盈利能力,并与中石化集团、一汽解放集团、正泰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携手拓展全球市场。</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6dff3ee0b9aff370a50ceefe540b753b\" tg-width=\"865\" tg-height=\"576\"></p><p>午餐休息后,调研团前往嘉化加氢站实地参观调研,并现场乘坐搭载重塑能源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公交车,亲身体验氢能绿色出行的舒适与环保。</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577b67741f8f1794e1ceea275e1e1039\" tg-width=\"865\" tg-height=\"576\"></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f295afb06b02f37749982dd8ec9e4e13\" tg-width=\"865\" tg-height=\"576\"></p><p>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投资人对氢能行业和重塑能源的核心竞争力有了更深刻认识,也展示了氢能在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域中的广阔前景。未来,随着氢能商业化的持续推进,重塑能源有望在氢能科技领域继续保持全球领先。</p><p><u>以下摘录部分问答内容:</u></p><p><u>Q1:</u><strong>为什么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分散的工厂和售后服务中心,而不是集中建设?</strong></p><p><u>A1:</u>我们的制造环节是相对集中的,目前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常熟及嘉兴,距离上海总部仅一个多小时车程,便于研发与制造的联动。之所以选择常熟及嘉兴,是因为上海土地成本较高,而常熟及嘉兴地理位置接近上海,交通便利。<br>售后服务则根据车辆运营分布情况而设立。由于燃料电池重卡等商用车辆运营线路分散,客户群体既有大型车队,也有小规模车队甚至个体运营者,因此我们需要在车辆保有量较大的区域建立服务中心。例如,郑州、佛山和上海的车辆保有量均超过1,000台,因此在这些区域建立了集中售后中心。对于一些车辆较分散的区域,如河南省内其他城市、山西、陕西、内蒙古等,我们更多依托与当地原有的重卡服务站合作,由我们提供技术培训或委托合作方承担服务工作。这一模式更契合商用车的运营特点。</p><p><u>Q2:</u><strong>能否介绍一下公司未来中长期的战略规划?</strong></p><p><u>A2:</u>我们对产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目前氢能产业正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市场化驱动转型的阶段。补贴的作用逐渐减弱,现在更多是“扶上马、送一程”,帮助产业实现商业化的关键阶段。<br>短期内,我们将继续聚焦最先具备商业化条件的场景,主要是交通领域,尤其是重卡。该领域在氢气价格、基础设施以及系统成本方面的接受度相对较高。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开拓非道路交通领域的应用,例如离网超充设备。随着电动车渗透率提升以及更高电压平台的普及,电网负荷不断加大,氢燃料电池系统在大功率、离网储能方面的优势将更加突出。<br>此外,我们高度重视制氢端的发展。目前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已大幅下降,但氢气价格和基础设施仍是制约应用规模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加大制氢装备的布局,推动便宜氢气规模化,以降低成本。<br>最后,海外市场是公司重点战略方向之一。海外在政策和补贴力度上不逊于国内,但整车厂在产品推出上相对滞后,这为我们创造了3年左右的窗口期。近年来,海外收入持续增长,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在海外的投入和拓展。<br>总体而言,我们的战略方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推动重卡等交通场景率先商业化;二是拓展多场景应用;三是加快制氢装备布局;四是把握海外市场窗口期。</p><p><u>Q3:</u><strong>请问公司固定式发电业务的电力成本情况如何?</strong></p><p><u>A3:</u>在厂区发电场景中,通常客户本身在生产过程中会副产氢气,例如化工企业。过去这些氢气往往直接排空燃烧,未被利用。通过在园区配置燃料电池系统,企业可以将氢气转化为电力自用,同时实现削峰填谷,提高经济效益。<br>在电动车充电场景中,由于超充站对速度和效率要求高,燃料电池可提供快速、稳定的离网电力支持。与传统充电桩相比,每度电的价格略高,大致在2元至2.5元之间,但能够满足商业体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高峰充电需求,具备竞争力。</p><p><u>Q4:</u><strong>从长期来看,公司理想的业务形态是什么?最终希望为用户和行业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strong></p><p><u>A4:</u>从短期来看,我们在燃料电池系统方面的定位,是为整车厂和客户提供稳定的系统解决方案与核心零部件。即便未来部分整车厂具备自主集成能力,我们依然可以依托自身在核心零部件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产品支持。在非道路交通领域,我们不仅提供装备,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确保项目经济可行。在制氢端,公司既是装备供应商,也在积极参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整体方案设计。通过为客户找到适合的氢气消纳场景,例如重卡运输,我们可以帮助项目形成闭环,实现经济性。</p><p>长期来看,随着行业成熟,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公司有可能进一步涉足绿色物流或氢电供应等拥有稳定现金流的业务。但在现阶段,我们的重点仍是通过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产业商业化。</p><p><u>Q5:</u><strong>随着政策补贴的逐步退坡,公司未来的商业模式与之前依赖补贴的模式相比,将会有哪些变化?</strong></p><p><u>A5:</u>补贴退坡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像电动车行业一样,不可能长期依赖补贴。实际上,我们早在五六年前就已在管理思路中考虑这一点。<br>在早期,由于没有补贴订单,企业难以生存,因此主要依靠公交、轻卡等补贴车型维持运营。随着示范城市群的推进,有些地区有补贴,有些则没有,公司逐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非补贴区域,帮助客户通过经济测算证明氢能重卡的可行性。在这些市场中,客户购车时没有补贴,因此我们必须通过降低产品成本、优化上下游合作(如寻找低价氢气、建设加氢站)来保证整体经济性。<br>因此,公司在研发迭代、供应商选择、成本控制等方面始终考虑未来无补贴环境下的竞争力。当前我们在示范城市群以外的订单比例不断提升,销售模式也从单纯卖产品转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br>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补贴逐步退坡,但政策支持并未消失。能源局和相关部委仍在研究下一阶段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产业发展的确定性依然是明朗的。</p><p><u>Q6:</u><strong>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strong></p><p><u>A6:</u>氢能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产业链分工和价值分配尚未成熟,企业需要协调更多环节的工作。例如,在2020年之前,为了推动一批车辆运营,公司不仅要协助找到终端客户,还要与整车厂合作卖车,同时还要协调加氢站的建设和氢气供应。早期氢气来源不稳定,价格和纯度波动较大,导致客户体验不佳。那时甚至出现过“双十一”等电商高峰期间,加氢站24小时不够用、车辆排队等情况。<br>相比之下,传统柴油机企业无需承担如此复杂的链条。这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经过程。随着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企业逐步承担起基础设施建设责任,氢气的经济价值也被更多企业认识,情况已大为改善。公司也因此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降本增效、产品迭代和市场开拓上。</p><p><u>Q7:</u><strong>公司在国内的区域布局是如何考虑的?会优先选择哪些市场?</strong></p><p><u>A7:</u>在有政策支持的区域,公司会有选择性地进入,但不会盲目全面铺开。与此同时,我们更重视那些既有便宜氢气又具备合适应用场景的区域,因为这类市场在经济模型上更容易实现商业化。例如,在部分地区,高速公路减免通行费或提供运营补贴,就能极大提升车辆运营的经济性。<br>布局方式主要是人员和精力的投入,而不是大规模建厂。开拓订单往往需要完整方案,包括车辆、氢气供应、加氢站选址等,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推进。<br>此外,新疆、宁夏、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区在资源禀赋上具备优势,是未来发展制氢的重要基地。考虑到东部沿海的能源需求,未来“西氢东送”的格局也是可预期的。</p><p><u>Q8:</u><strong>请问公司应收账款比例较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善?另外,常熟和嘉兴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如何?</strong></p><p><u>A8:</u>应收账款较高的根本原因在于补贴模式。部分区域的补贴直接拨给车企或我们,需要经过车辆上牌、运营里程达到要求、工信部验收、材料逐级上报和财政拨付等环节,周期普遍超过两年。因此应收账款规模偏大。<br>产能方面,常熟工厂氢燃料电池系统年产能约5,000套,利用率约50%。嘉兴工厂主要承担双极板零部件生产。<br>在手订单方面,公司内部并不以“在手订单”作为安排产能的主要指标,而是根据年度销售预测和重点区域布局来安排产能。订单集中度受政策和终端场景落地影响较大,具有一定随机性。</p><p><u>Q9:</u><strong>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下降,未来是否有明确计划确保收入恢复增长?</strong></p><p><u>A9:</u>不能对未来收入做绝对承诺,但我们有明确目标。从结构上看,今年上半年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差异主要源于订单结构不同。去年上半年收入更多来自前一年订单的零部件配套,而今年上半年新增系统订单比例更高,因此收入确认节奏不同。<br>下半年起,公司收入结构将更健康。驱动增长的因素包括:一是多个城市群的新订单落地;二是海外市场业务扩展,涵盖东南亚、中东和欧洲多个国家;三是制氢装备业务发力。综合来看,今年整体收入预计将超过去年。</p><p><u>Q10:</u><strong>如果公司收入与支出暂时不平衡,如何保障长期稳定运行?融资渠道主要有哪些?</strong></p><p><u>A10:</u>目前氢能行业普遍研发投入强度高,尚未普遍盈利。公司早期主要依靠股权融资维持发展,但目标是实现自我造血。经营目标包括经营性现金流转正和净利润转正。<br>为此,我们一方面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收入;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同时在业务选择上更加注重现金流回款周期,优先选择市场化订单,以改善财务结构。<br>2023年起,公司现金流已显著改善,经营性现金流由过去每年六七亿元净流出,转为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流入约1亿元,预计今年全年有望打平甚至超额完成目标。<br>未来在融资方面,公司也会利用上市平台保持股权融资渠道的活跃度,必要时开展相关动作,但已不再像上市前主要依赖股权融资维持生存,而是更加注重市场化盈利能力。</p><p><u>Q11:</u><strong>关于氢能安全性,氢燃料电池车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否避免火灾或爆炸?</strong></p><p><u>A11:</u>在交通事故中,氢能车的安全性较高。以往确有车辆发生严重事故,但未出现爆炸或自燃。氢瓶经过过枪击等极端测试,仍能保证安全。车辆还配备氢浓度传感器和阀门,若出现泄漏,会自动断气断电,系统立即停止工作。整体安全性甚至高于电动车。</p><p><u>Q12:</u><strong>公司已参股制氢装备企业,请问年底前这一部分的业绩贡献有多大?</strong></p><p><u>A12:</u>今年我们预计在制氢装备收入中,会有部分贡献来自参股企业。目前我们在多条制氢技术路线均有布局,收入不会局限于单一技术路线。</p><p><u>Q13:</u><strong>作为股东,中石化是否在项目获取上给予公司支持?</strong></p><p><u>A13:</u>作为股东,中石化确实为公司提供了资源和机会,尤其在参与部分项目时给予便利。目前具体订单数量尚未完全确定,但可以肯定,股东背景对公司拓展制氢项目具有积极作用。</p><p><u>Q14:</u><strong>氢气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存在峰值调节不足、价格偏高的问题,公司未来业务重点是否会更多转向制氢装备,而非应用?</strong></p><p><u>A14:</u>应用与制氢是并行发展的。应用端的发展取决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例如“三桶油”正在布局输氢管道,这将显著改善应用端的便利性。制氢端方面,随着电解槽成本下降和政策放开,制氢可更贴近应用场景甚至现场制取。未来制出的氢气也可通过合成氨、甲醇等形式进入化工领域,运输和应用将更便利。总体来看,交通领域未来占比或在20%至30%,而氢作为储能介质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将更突出。</p><p><u>Q15:</u><strong>相比宁德时代、欣旺达等储能电池企业,公司的制氢设备优势在哪里?能否分享当前的转化效率水平?</strong></p><p><u>A15:</u>我们目前的重点是持续提升制氢设备性能、降低成本。氢能在灵活调度和储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暂时不考虑与这些公司直接对标。就转化效率而言,目前行业平均在50%至60%之间,公司产品也在这一水平,未来有望提升至70%至80%。</p><p>老虎社区|企业号一直以来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机会,欢迎社区的投资者们与我们一同分享投资乐趣,加入小虎调研团,共同探索更多新兴产业的未来前景。</p><p><strong>投资机遇就在身边,深入调研者更有发言权。</strong></p><p>我们将继续策划更多深入的实地调研活动,成为投资者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我们将以更专业的态度和丰富的呈现方式,让投资者们更准确、更快捷、更直观地感受到投资价值。</p></body></html>","text":"9月5日上午,小虎调研团一行成员来到了位于江苏常熟的江苏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开启了一场深度的氢能产业链调研之旅。整个活动环节丰富,涵盖了展厅参观、生产车间考察、高管分享与问答交流,以及加氢站和氢燃料电池公交的现场体验。 $重塑能源(02570)$ 在公司经理的引领下,调研团成员首先参观了展厅与生产车间,全面了解了重塑能源自2015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产业布局和产品迭代情况。展厅中展示了公司在燃料电池系统与制氢装备领域的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布局,而在车间现场,大家直观感受到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与质量管控。 随后,重塑能源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郑重先生带来主题分享,深入解读了氢能产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他提到,氢能已纳入《能源法》,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未来将成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塑能源面向能源生态构建了“电-氢-电”商业模式,打造从制氢装备到燃料电池应用的闭环商业模式,累计推广车辆超6100台,总行驶里程超2.7亿公里,重卡领域系统销量和功率均居行业首位。公司未来将持续推动氢能商业化落地,拓展国际市场,并在制氢端及例如工程机械、固定式发电及离网超充等领域寻求新的增长机遇。 在问答环节,投资人就公司战略规划、商业模式及财务数据等话题展开提问。公司方逐一作出详尽解答,强调公司已提前布局非补贴市场、积极改善现金流与盈利能力,并与中石化集团、一汽解放集团、正泰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携手拓展全球市场。 午餐休息后,调研团前往嘉化加氢站实地参观调研,并现场乘坐搭载重塑能源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公交车,亲身体验氢能绿色出行的舒适与环保。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投资人对氢能行业和重塑能源的核心竞争力有了更深刻认识,也展示了氢能在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域中的广阔前景。未来,随着氢能商业化的持续推进,重塑能源有望在氢能科技领域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以下摘录部分问答内容: Q1:为什么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分散的工厂和售后服务中心,而不是集中建设? A1:我们的制造环节是相对集中的,目前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常熟及嘉兴,距离上海总部仅一个多小时车程,便于研发与制造的联动。之所以选择常熟及嘉兴,是因为上海土地成本较高,而常熟及嘉兴地理位置接近上海,交通便利。 售后服务则根据车辆运营分布情况而设立。由于燃料电池重卡等商用车辆运营线路分散,客户群体既有大型车队,也有小规模车队甚至个体运营者,因此我们需要在车辆保有量较大的区域建立服务中心。例如,郑州、佛山和上海的车辆保有量均超过1,000台,因此在这些区域建立了集中售后中心。对于一些车辆较分散的区域,如河南省内其他城市、山西、陕西、内蒙古等,我们更多依托与当地原有的重卡服务站合作,由我们提供技术培训或委托合作方承担服务工作。这一模式更契合商用车的运营特点。 Q2:能否介绍一下公司未来中长期的战略规划? A2:我们对产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目前氢能产业正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市场化驱动转型的阶段。补贴的作用逐渐减弱,现在更多是“扶上马、送一程”,帮助产业实现商业化的关键阶段。 短期内,我们将继续聚焦最先具备商业化条件的场景,主要是交通领域,尤其是重卡。该领域在氢气价格、基础设施以及系统成本方面的接受度相对较高。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开拓非道路交通领域的应用,例如离网超充设备。随着电动车渗透率提升以及更高电压平台的普及,电网负荷不断加大,氢燃料电池系统在大功率、离网储能方面的优势将更加突出。 此外,我们高度重视制氢端的发展。目前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已大幅下降,但氢气价格和基础设施仍是制约应用规模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加大制氢装备的布局,推动便宜氢气规模化,以降低成本。 最后,海外市场是公司重点战略方向之一。海外在政策和补贴力度上不逊于国内,但整车厂在产品推出上相对滞后,这为我们创造了3年左右的窗口期。近年来,海外收入持续增长,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在海外的投入和拓展。 总体而言,我们的战略方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推动重卡等交通场景率先商业化;二是拓展多场景应用;三是加快制氢装备布局;四是把握海外市场窗口期。 Q3:请问公司固定式发电业务的电力成本情况如何? A3:在厂区发电场景中,通常客户本身在生产过程中会副产氢气,例如化工企业。过去这些氢气往往直接排空燃烧,未被利用。通过在园区配置燃料电池系统,企业可以将氢气转化为电力自用,同时实现削峰填谷,提高经济效益。 在电动车充电场景中,由于超充站对速度和效率要求高,燃料电池可提供快速、稳定的离网电力支持。与传统充电桩相比,每度电的价格略高,大致在2元至2.5元之间,但能够满足商业体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高峰充电需求,具备竞争力。 Q4:从长期来看,公司理想的业务形态是什么?最终希望为用户和行业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 A4:从短期来看,我们在燃料电池系统方面的定位,是为整车厂和客户提供稳定的系统解决方案与核心零部件。即便未来部分整车厂具备自主集成能力,我们依然可以依托自身在核心零部件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产品支持。在非道路交通领域,我们不仅提供装备,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确保项目经济可行。在制氢端,公司既是装备供应商,也在积极参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整体方案设计。通过为客户找到适合的氢气消纳场景,例如重卡运输,我们可以帮助项目形成闭环,实现经济性。 长期来看,随着行业成熟,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公司有可能进一步涉足绿色物流或氢电供应等拥有稳定现金流的业务。但在现阶段,我们的重点仍是通过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产业商业化。 Q5:随着政策补贴的逐步退坡,公司未来的商业模式与之前依赖补贴的模式相比,将会有哪些变化? A5:补贴退坡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像电动车行业一样,不可能长期依赖补贴。实际上,我们早在五六年前就已在管理思路中考虑这一点。 在早期,由于没有补贴订单,企业难以生存,因此主要依靠公交、轻卡等补贴车型维持运营。随着示范城市群的推进,有些地区有补贴,有些则没有,公司逐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非补贴区域,帮助客户通过经济测算证明氢能重卡的可行性。在这些市场中,客户购车时没有补贴,因此我们必须通过降低产品成本、优化上下游合作(如寻找低价氢气、建设加氢站)来保证整体经济性。 因此,公司在研发迭代、供应商选择、成本控制等方面始终考虑未来无补贴环境下的竞争力。当前我们在示范城市群以外的订单比例不断提升,销售模式也从单纯卖产品转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补贴逐步退坡,但政策支持并未消失。能源局和相关部委仍在研究下一阶段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产业发展的确定性依然是明朗的。 Q6: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A6:氢能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产业链分工和价值分配尚未成熟,企业需要协调更多环节的工作。例如,在2020年之前,为了推动一批车辆运营,公司不仅要协助找到终端客户,还要与整车厂合作卖车,同时还要协调加氢站的建设和氢气供应。早期氢气来源不稳定,价格和纯度波动较大,导致客户体验不佳。那时甚至出现过“双十一”等电商高峰期间,加氢站24小时不够用、车辆排队等情况。 相比之下,传统柴油机企业无需承担如此复杂的链条。这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经过程。随着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企业逐步承担起基础设施建设责任,氢气的经济价值也被更多企业认识,情况已大为改善。公司也因此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降本增效、产品迭代和市场开拓上。 Q7:公司在国内的区域布局是如何考虑的?会优先选择哪些市场? A7:在有政策支持的区域,公司会有选择性地进入,但不会盲目全面铺开。与此同时,我们更重视那些既有便宜氢气又具备合适应用场景的区域,因为这类市场在经济模型上更容易实现商业化。例如,在部分地区,高速公路减免通行费或提供运营补贴,就能极大提升车辆运营的经济性。 布局方式主要是人员和精力的投入,而不是大规模建厂。开拓订单往往需要完整方案,包括车辆、氢气供应、加氢站选址等,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推进。 此外,新疆、宁夏、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区在资源禀赋上具备优势,是未来发展制氢的重要基地。考虑到东部沿海的能源需求,未来“西氢东送”的格局也是可预期的。 Q8:请问公司应收账款比例较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善?另外,常熟和嘉兴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如何? A8:应收账款较高的根本原因在于补贴模式。部分区域的补贴直接拨给车企或我们,需要经过车辆上牌、运营里程达到要求、工信部验收、材料逐级上报和财政拨付等环节,周期普遍超过两年。因此应收账款规模偏大。 产能方面,常熟工厂氢燃料电池系统年产能约5,000套,利用率约50%。嘉兴工厂主要承担双极板零部件生产。 在手订单方面,公司内部并不以“在手订单”作为安排产能的主要指标,而是根据年度销售预测和重点区域布局来安排产能。订单集中度受政策和终端场景落地影响较大,具有一定随机性。 Q9: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下降,未来是否有明确计划确保收入恢复增长? A9:不能对未来收入做绝对承诺,但我们有明确目标。从结构上看,今年上半年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差异主要源于订单结构不同。去年上半年收入更多来自前一年订单的零部件配套,而今年上半年新增系统订单比例更高,因此收入确认节奏不同。 下半年起,公司收入结构将更健康。驱动增长的因素包括:一是多个城市群的新订单落地;二是海外市场业务扩展,涵盖东南亚、中东和欧洲多个国家;三是制氢装备业务发力。综合来看,今年整体收入预计将超过去年。 Q10:如果公司收入与支出暂时不平衡,如何保障长期稳定运行?融资渠道主要有哪些? A10:目前氢能行业普遍研发投入强度高,尚未普遍盈利。公司早期主要依靠股权融资维持发展,但目标是实现自我造血。经营目标包括经营性现金流转正和净利润转正。 为此,我们一方面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收入;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同时在业务选择上更加注重现金流回款周期,优先选择市场化订单,以改善财务结构。 2023年起,公司现金流已显著改善,经营性现金流由过去每年六七亿元净流出,转为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流入约1亿元,预计今年全年有望打平甚至超额完成目标。 未来在融资方面,公司也会利用上市平台保持股权融资渠道的活跃度,必要时开展相关动作,但已不再像上市前主要依赖股权融资维持生存,而是更加注重市场化盈利能力。 Q11:关于氢能安全性,氢燃料电池车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否避免火灾或爆炸? A11:在交通事故中,氢能车的安全性较高。以往确有车辆发生严重事故,但未出现爆炸或自燃。氢瓶经过过枪击等极端测试,仍能保证安全。车辆还配备氢浓度传感器和阀门,若出现泄漏,会自动断气断电,系统立即停止工作。整体安全性甚至高于电动车。 Q12:公司已参股制氢装备企业,请问年底前这一部分的业绩贡献有多大? A12:今年我们预计在制氢装备收入中,会有部分贡献来自参股企业。目前我们在多条制氢技术路线均有布局,收入不会局限于单一技术路线。 Q13:作为股东,中石化是否在项目获取上给予公司支持? A13:作为股东,中石化确实为公司提供了资源和机会,尤其在参与部分项目时给予便利。目前具体订单数量尚未完全确定,但可以肯定,股东背景对公司拓展制氢项目具有积极作用。 Q14:氢气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存在峰值调节不足、价格偏高的问题,公司未来业务重点是否会更多转向制氢装备,而非应用? A14:应用与制氢是并行发展的。应用端的发展取决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例如“三桶油”正在布局输氢管道,这将显著改善应用端的便利性。制氢端方面,随着电解槽成本下降和政策放开,制氢可更贴近应用场景甚至现场制取。未来制出的氢气也可通过合成氨、甲醇等形式进入化工领域,运输和应用将更便利。总体来看,交通领域未来占比或在20%至30%,而氢作为储能介质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将更突出。 Q15:相比宁德时代、欣旺达等储能电池企业,公司的制氢设备优势在哪里?能否分享当前的转化效率水平? A15:我们目前的重点是持续提升制氢设备性能、降低成本。氢能在灵活调度和储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暂时不考虑与这些公司直接对标。就转化效率而言,目前行业平均在50%至60%之间,公司产品也在这一水平,未来有望提升至70%至80%。 老虎社区|企业号一直以来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机会,欢迎社区的投资者们与我们一同分享投资乐趣,加入小虎调研团,共同探索更多新兴产业的未来前景。 投资机遇就在身边,深入调研者更有发言权。 我们将继续策划更多深入的实地调研活动,成为投资者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我们将以更专业的态度和丰富的呈现方式,让投资者们更准确、更快捷、更直观地感受到投资价值。","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477385706315872","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02570"],"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true,"length":9675,"optionInvolvedFlag":false,"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04,"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02570"],"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48,"optionInvolvedFlag":false,"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481210779489128"}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