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大会吴泳铭演讲后,阿里股价随之大涨,市场究竟在捕捉哪些信息呢?
从长期来看,大模型的竞争远未结束,根据阿里云的AI路线图,将大模型路径分为:
第一阶段:“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
第三阶段:“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并实现自学习,最终实现“超越人”。
当前行业正处于第二阶段,大模型只是作为人类工具存在,距离终点尚有相当长距离。
中期来看,阿里云在大模型时代选择了怎样的路径。
过去几年间,关于大模型的技术路径多有分歧,如OpenAI,谷歌,百度以闭源大模型为主,META,阿里云则坚持开源路线。中间闭源模型光芒一度超过开源,让行业一度摇摆。
DeepSeek,以及千问新一代模型崛起之后,开源路线已经被市场认可(李彦宏公开转向开源),阿里云“押对”了路线(当然不是运气),吴泳铭今天继续强调,通义千问大模型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安卓)”,开发者来推进大模型生态的完善和健康。
短期来,阿里云最大的壁垒是什么?
之前我们说的都是技术,除此之外阿里云最大的壁垒乃是巨大的财务支撑。年初阿里云要三年投资3800亿在AI(购买GPU,建设数据中心等等),此次吴泳铭要“计划追加更大的投入”,简单来说在大模型投入方面阿里云不设上限。
过去几年,阿里集团在业务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舍去非主业资产),ROIC重新回到双位数,资本市场给予了积极肯定(股价大涨),这为以后追加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
股价是估值的锚,其实也是资本投入的护城河。
$阿里巴巴(BABA)$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