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资产代币化(rwa上链)科普与风险提示

富哥only
09-25

关于最近火热的rwa,我看了一下,好像没几个人说在点子上

接下来我给同学们科普实践链条注意点——rwa实操下来呢,其实是2种模式,一种是跨境发债:发abs或者发rice,比如说曹操专车,协鑫,这是一种,一般是上市公司在玩,另一种其实就是海外发币,那这个就是要cio,ieo,sto,屡试不爽,只是现在换了新名词叫rwq其实,这就是目前关于rwa 的现状,这里面呢一定要注意相应的法律风险。

第一种,这种上市公司跨境发债,严格意义上来说跟rwa没有太大的关联性,因为他跟所谓的区块链有结合的点无非就数据上链,rwa发的这个债,锚定的底层的资产,比如说新能源充电桩可以通过lot的技术实时了解所谓的底层资产实时的收益情况,每分每秒投资人都能看到这个锚定资产的变动情况,这就是唯一创新之处,但是我们要知道在数据上链之前,如果出现造假也会有很多问题,但是呢我们理解的rwa,本质上因为rwa(real world asset)是指的真实的资产通过web3这样的一个领域去完成融资的行为,那么这个创新呢,其实跟本质相离的还是有一些距离,甚至很大的距离,因为他没有在币圈完成融资,也就是底层资产上链,仅仅是从信用这一块,然后让投资人可以看的到,但是这个资产呢还是卖给了这种比如说在香港卖给了卷商,卷商最后卖给了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玩的这一套rwa,也就是披着rwa的外衣来完成传统卷商融资的行为,

而从融资成本的角度上来考虑的话,这个融资也极其的不划算,因为太贵了成本,比如前期境内资产的律师尽调,出法律意见,境外律师撰写关于rwa的法律意见,基金公司做相依的rwa 的基金的相应注册管理,一系列流程,包括再就是资产上链,还有就是卷商承销,在卷商承销之前我了解的一些实操案例,这个费用一般来说整套下来包括会计审计不会低于500w港币,这一套流程做完,还有卷商的承销费用,而这个承销费用也比传统的要贵一些,还有投资人的成本,投资人的收益预期,你再少也得10%+年化不是,所以正常来说你发一笔比如1亿的rwa的融资比如债,跨境债这个成本整个算下来可能要20%去了,20%几,因为还有关于rwa相应的对卷商的担保这一块,对投资人担保的这一块费用,再整理下,从律师,卷商,会计,审计,基金注册。上链等等,再加上卷商的承销,资产的担保,这以1亿为例成本拉2千万了,这是极其不划算的,但是为什么上市公司还这么热衷的去这个尝试创新,你们看股价就知道了,这一波web3的这个风口,币股联动带来的提振股价还是很有力的推动的,这就是常讲了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种rwa跟普通投资人是没有关联的,想在这个上面创新你得有这个项目,有上市公司,然后最终能够有很好的转化这么高成本,最后也能不亏,

第二个rwa呢,说白了就是现在炒的火热的发币,所谓的海外资产,铆定什么底层资产。也就是白皮书说的那一套,但这跟5年前玩的一样不是,只不过借这个热度,借这些上市公司通过披着rwa去发债的这套故事,以为国家放开了相应的尺度,但是其实并没有,所以有很多关于培训机构给小企业在培训说资产要出海要可以发币,然后投资人要去买,将来会有怎样的回报,这里面肯定会有一地鸡毛。攒局,发币的人大概率就会惹上刑事官司——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因为发币为什么有问题,即使你铆定了底层资产,即使用了清晰的路径去走———有好几个风险点,1你是中国人,2你是拿中国资产发的,3你发行后币圈的卷商愿不愿意去买,第四能不能上到一个不向中国用户开放的这样的一个cex中心化的交易所,如果全能做,从理论上才可以做到合规,一个错,法律上你就是涉嫌在中国境内面对中国境内投资人去发币,而这个情况一但发生,那你这不就是非法集资,重一点叫集资诈骗,这就难搞,吃几十年牢饭,当然了,实操肯定有巨大的利润,所以也只是风险提示,让同学们知道你们在干什么

科技核心圈
讨论半导体公司和行业动态,寻找投资机会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尖沙咀啵嘴
    09-25
    尖沙咀啵嘴
    富哥平常炒这个吗
    • 富哥only
      嗯,业务流跟高频量化流都做,这玩意确实来钱的,差不多100倍+年化吧应该,与这股票差不多的
  • 辛德瑞拉的眼泪
    09-25
    辛德瑞拉的眼泪
    这个市场风险太大,小心别被套了
发表看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