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新政:稀土自主化全面开战,美股矿企机会来了  

Brant0402
10-07

最近几天,美国媒体被一系列“关键矿产与稀土”新闻刷屏。特朗普政府这次不再只是喊口号,而是直接动真格:行政令、投资入股、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多线开战。

这不仅是资源布局问题,更是中美博弈下,美国重夺供应链主导权的信号。而对投资者来说,美股矿业板块的机会,正在浮现。

 

核心战略:从补贴到控股,国家力量全面介入

 

特朗普在10月签署行政令,批准建设长达211英里的阿拉斯加Ambler工业道路,打通偏远矿区与主干路网。这个在拜登时期被环保诉讼叫停的项目,如今重启,被视为释放北美矿产潜能的重要一步。

媒体分析指出,这条道路未来将带动铜、钴、稀土等关键资源的开发。

 

与此同时,白宫宣布以约3560万美元入股Trilogy Metals,持股约10%。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盘后暴涨逾两倍。这是美国政府首次以“战略股东”身份介入民营矿企,也意味着从财政补贴到资本控股的政策升级。

 

关键矿企频频受益:稀土、自主矿产链重构

 

MP Materials(MP):获国防部4亿美元投资,取得15%股权,并承诺长期购销与价格底线。其从“矿山—提炼—磁体”的完整产业链正在美国本土重建。

 

Lithium Americas(LAC):美国政府以认股权形式入股其Thacker Pass锂矿项目,强化电动车与储能领域的自主供应链。

 

Critical Metals 与 Greenland Tanbreez 稀土项目:正与美方谈判,拟将格陵兰稀土纳入战略控制范围。

 

USA Rare Earth(USAR):在德州和俄克拉荷马州布局稀土与磁体项目,已与白宫保持紧密沟通,被视为潜在的下一个重点扶持对象。

 

此外,美国政府还计划建立稀土、铀、关键金属的价格保障机制(Price Floor),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吸引资本长期布局。

 

这些公司代表了美国重塑战略矿业版图的核心力量。从稀土到锂,从基础金属到磁体制造,它们正成为新的政策风口。

 

小结:战略窗口正打开,但风险同样存在

 

特朗普的新稀土战略,标志着美国以资本、政策、基础设施三重手段切入关键资源领域。未来几年,中美在能源、材料、AI与国防链条上的竞争将进一步升温。

对投资者而言,这是矿业股重估的窗口期,但同时也充满风险:项目审批、环保压力、成本控制与技术突破,都可能左右这些公司的成败。

 

理性而言,分散配置、密切跟踪政府入股与项目进展,是当前更稳健的策略。

一句话总结:

特朗普的稀土行动,不只是资源争夺,更是“资本主权”的战争。能真正落地、有产出的矿企,或许就是下一个席卷美股的黑马。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发表看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