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腾讯和茅台,谈理性投资

博实
10-09

价值投资,是实践的学问。

上学期间的数理化等各学科知识之所以比价值投资简单,是因为这些知识是在一定的假设和框架内在传授一些固定的知识。

而价值投资,其核心是基于实践经验、人类各学科智慧的、具有个性化特点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行为。

所以,姜国华老师说价值投资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指出以价值投资方式生活的人不一定都是价值投资者,但价值投资者都是以价值投资方式生活的人。

上面都是理论,下面我们还是结合腾讯和茅台的案例,来聊聊理性投资

理性投资,实际上对应的是格雷厄姆提出的市场先生的理论。

而应对市场先生这种情绪导致的股价过高或过低的理性的方法,就是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不一定那么容易哦。

以腾讯为例。腾讯上一次到775是2021年,上一次到200是2022年。775的时候,当时市场上主流的声音和观点就是腾讯云和金融支付这部分未来空间无可限量,再加上当时腾讯包括投资利润的总利润规模近2000亿,且理论增速很高,无论是看数据的,还是看未来前景的都得到的很充分的想象力和支撑。

而腾讯200的时候,利润有同比下降,同时面对游戏版号、疫情等广告周期波动的影响。之前想象的他腾讯云和金融支付业务的空间基本被市场主流的声音抹杀了。

我觉得腾讯这家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业务复杂,社交、游戏、广告、内容生态、金融支付、企业服务、AI与大模型等。不仅仅是行业外的人很难把这些业务说清楚,即使是从业者,其实也很难把这些业务的关键点说和发展规律说明白,所以,这家公司每个人的理解和观点差异非常大。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腾讯跌的时候低到离谱,涨的时候也能涨到离谱。

所以,从腾讯这个案例上能看到两个点。第一,就是市场先生情绪波动非常大,以腾讯为例,最低200,最高775,跌幅达到70%以上。当然,从200到现在675,涨幅达到230%以上。这就是腾讯这家公司包含了情绪波动的市场先生的范围。

第二,面对市场先生,想做到理性投资,本质上是需要对企业业务有更深度的认知的。腾讯作为一个业务相对复杂的企业,如果连从业者都说不清,对于行业外的投资者来说,其实调研成本和难度是相当高的。

就拿当下腾讯投入巨额资金进入大模型这个经营行为来看,实际上市场主流声音是非常看好的,但实际上,目前我还没有看到过有特别扎实的分析,能预判未来腾讯在大模型上的投入到底有多大的收益。

当然,作为腾讯公司,坚决投入大模型这个经营行为我是非常能理解的。但是,对于投资者非常看好腾讯大模型业务这个观点和行为,我是没有看到足够理性的支撑的。

但是,这就是人性

以前,我喜欢说克制和控制人性。但我现在不喜欢这么说了。

我最早是期待建立一套体系,让自己失去这种人性,后来通过尝试我觉得很难,因为人性没有对错,人性的某个特点,需要看前提和场景。

比如一个人很容易生气,反应很激烈,路怒在现代社会不一定很好。但是如果这个人在野外,有可能一个应激反应,就保住了性命。所以,对人性没必要去过度评判和解读。

后来,我更多使用觉察,就像照镜子。观察到自己的人性,照见自己的人性。

比如,我500的价格卖出腾讯以后。腾讯从500涨到670的过程,我能察觉到自己有患得患失的想法,比如,我是不是应该持有到600再卖?

然后,我的理性思考会告诉我,自己还是需要系统的再将腾讯的业务分析一遍,能否判断腾讯的价值到底是多少,判断到多少,是否能支撑我持有到600。

可以看到,患得患失的心态出现其实是一种正常的,不用非要克制他,最重要的是能看到他,并且能理性的面对他。

所以,无论我是写文章、读书,或者是出去玩、吃好吃的、玩游戏等,我更多是把这些当做一种调节情绪的方式。本质上,这些都是我做价值投资的一环,而且是让我能够理性投资的重要一部分。

所以,在这里是不是更理解姜国华老师说的,做好价值投资,一定是以价值投资方式生活的人。而价值投资的生活方式,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自己心态是比较平和的,情绪是比较稳定的,能够理性的做出信息收集、逻辑推演和关键决策。

这里再讲个茅台的例子。

以前我和一个很好的朋友聊茅台,我们聊的估值大概对应的就是2024年茅台最低的价格1250这个价格。

但是到了2024年1250的时候,我找他聊茅台的观点,他们其实调整了估值,希望等待茅台更低的时候再买。

而我当时觉得这样的价格其实很少见了,即使茅台短期业绩会有影响,但实际上这样的价格是值得买入的。

当然,这时候肯定会有朋友说了,你看我买了哪个股票或者基金,比我持有茅台收益高多了。这个在我过去15年的与别人交流的经历中,见过太多了,所以,心里的波动越来越少了。

实际上在1250买入茅台以后,到去年9月底就有一轮激烈的上涨。因为以我对茅台的理解,我认为这个上涨幅度也有点夸张了。所以,我卖出了一部分仓位,但也留了一些仓位。

这里面我有两个感受,第一个感受是,当一家公司股价下跌比较多或者行业情绪比较低落的时候,实际上是会传染的。当然,我这位朋友也可能是在非常理性的情况下,做出的茅台1250还是贵,需要等一等的判断。因为其实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全貌,所以其实我很难判断他到底是情绪影响还是理性判断,本质上,这个其实只能每个人自己扪心自问了。

但对我来说,无论市场上大家流行着什么观点和情绪,我需要扪心自问我自己,有没有被情绪影响。我先要做到不被情绪影响的情况下,再尝试理性的分析。

茅台我虽然从学习价值投资开始2011年就知道,但是我认为我真正想明白茅台的逻辑是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大概10年吧。

食品饮料也好,茅台也好,看似好像是一个非常好理解的标的,但是无论别人说到什么程度,在价值投资这个领域,你必须自己想明白,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真正体悟。否则,读完巴菲特的信就可以成为巴菲特了。

坐中静,像芒格一样读书思考,像先贤一样情绪平和、保持觉知,实际上不仅仅是优化价值投资体系,还是不断提升自己的重要方式。

事上练。价值投资的实践过程,读财报、调研、形成行业认知和企业价值判断,基于这种判断如何做到理性平和的买卖,最终实现盈利。不因没赚到的钱或者没卖出少赚了钱患得患失。有时候其实就是对自己人性的一种接纳和觉察,知足常乐,不必要非要想着赚到每一笔钱。

舍中得。舍掉眼前的利益,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更长期的利益。这其实是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一个关键点。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当然很容易患得患失,眼光更长远一点,就容易保持情绪稳定、就容易理性,而理性后就可以花更多时间研究和觉察规律性的东西,就容易看的更长期。这样,才能对价值有更情绪的认知和判断,才能在价格远低于价格的时候买入。在价格远高于价值的时候卖出。

有时候舍弃了一些利益,也同时舍掉了许多的麻烦。才能更加静心、更加系统的认知和思考,才能更加诚实的面对自己。

人们总是看到慢慢变富好像是失去了很多短期的好处,但却没有看到慢慢变富获得了什么。或者说慢慢变富可能规避了许多快速变富带来的风险。

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系列文章:

从腾讯谈理性投资、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

从上市公司分红与养老等长钱入市,谈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

无论存定期、买基金还是股票,大多会走向价值投资

从老登、中登、小登,谈理性投资与市场先生

以地产行业为例,谈价值投资的有效性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