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轻笑声
10-11

“精简版”Model Y亮相,特斯拉大跌!现在能抄底吗?

老铁们,今儿聊个炸锅的事儿——特斯拉刚发布“精简版”Model Y,股价直接砸了5%!有人说“降价抢市场要完蛋”,有人喊“这是清库存割韭菜”,更有人摩拳擦掌问:“跌到位没?能进场抄底了吗?”

作为跟踪特斯拉5年的老粉,今天咱们用三句话扒开迷雾:大跌不是“完蛋信号”,但抄底前先看懂这三个关键点。

------

先搞懂:“精简版”Model Y到底是啥?

简单说,这不是全新车型,而是“减配不减价”的性价比款。

• 配置砍半:取消雷达、简化内饰(织物座椅+小屏)、标配基础辅助驾驶(FSD没了);

• 成本暴降:据外媒拆解,单辆车物料成本比老款低8000美元,推测起售价可能下探至3.5万美元(国内或25万起);

• 目标明确:冲量!用低价抢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对抗比亚迪元PLUS、福特电马这些竞品。

马斯克的算盘很清楚:用“毛坯房”拉低门槛,先占市场,再靠后续选装(比如加钱装FSD、升级内饰)赚利润。

------

大跌的真相:不是车不好,是“预期差”崩了

特斯拉跌5%,表面看是新车型没惊喜,深层是市场对“增长神话”的信仰动摇。

过去三年,特斯拉的估值逻辑是“销量翻倍+毛利率30%+自动驾驶想象”。但这两年:

• 销量增速放缓:2024Q1全球交付38.7万辆,同比仅增8%,远低于2022年的60%;

• 毛利率滑坡:从2022年的29%跌到2024Q1的17%,降价抢市场伤了利润;

• 新故事乏力:FSD落地慢、Cybertruck难量产,市场急需“新增长点”。

这次“精简版”Model Y,本质是特斯拉在“以价换量”——但市场担心:降价能拉动多少销量?会不会进一步压垮毛利率? 毕竟,当“电动车一哥”开始卖“毛坯房”,投资者会怀疑:增长天花板是不是提前到了?

------

现在能进场吗?分三种人给答案

大跌后,评论区两极分化:有人喊“200刀见”,有人喊“闭眼买”。我的结论是:短期别急,长期看三点。

✅ 适合抄底的:长期主义者(拿3年以上)

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没丢——三电技术、超充网络、品牌溢价仍是行业标杆。“精简版”Model Y本质是“以价换量”的战术动作,只要能守住20%+的毛利率,销量起来后利润会重新释放。如果你的仓位轻,想布局电动车龙头,等股价企稳(比如在180-200美元区间横盘)再分批建仓。

❌ 谨慎抄底的:短期投机者(想赚快钱)

技术面看,特斯拉刚跌破200日均线(关键支撑位),短期还有回调压力。加上6月要做电池日、Q2财报,不确定性高。想搏反弹?小心“利好出尽是利空”——等新车型实际销量数据出来(比如7月交付后),再判断是否超预期。

❌ 千万别碰的:赌“自动驾驶落地”的人

马斯克画了10年的FSD饼,至今没在美国以外大规模商用。现在买特斯拉赌FSD,就像买“期货”——不确定性太高。如果你的逻辑是“等FSD爆发”,建议直接买AI芯片股(比如英伟达),比赌特斯拉靠谱。

------

最后说句大实话

特斯拉大跌,不是“车不行了”,是“增长故事需要新注脚”。

“精简版”Model Y是特斯拉的“防守动作”——用低价守份额,但进攻端还得看4680电池量产、FSD落地、Optimus机器人这些新故事。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

• 长期看好电动车赛道,想配龙头,可以等回调到200美元以下分批买;

• 短期想赚快钱,别追跌,等右侧信号(比如连续3天站稳200日均线);

• 记住:特斯拉不是“永远涨的神话”,但依然是电动车行业“最能打”的选手。

(风险提示: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电动车行业竞争激烈,波动极大,决策需谨慎)

特斯拉,11月能重新走强吗?
经历了动荡的一周后,特斯拉股价周一走高,原因是投资银行Stifel对其持乐观态度。分析师Stephen Gengaro将特斯拉的目标股价从 483 美元上调至 508 美元,并维持 “买入” 评级。他给出的理由包括 “分部加总估值法”(sum-of-the-parts analysis)分析结果,以及特斯拉在全自动驾驶(Full Self-Driving,简称 FSD)和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领域的优势。【大家看好特斯拉翻盘吗?11月股价走弱,大概多少价位你会考虑再上车?】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秘密你
    10-12
    秘密你
    真正的自动驾驶不仅是汽车知道怎么开车,更要像专职司机一样实现实时沟通,随机应变,这就需要“负责驾驶的FSD+负责实时沟通的Grok”,在这个组合角度看,特斯拉独一无二,且自主开发。这就是为何特斯拉在Robotaxi领域再无对手。
  • 笑猫日记
    10-12
    笑猫日记
    特斯拉最新的OTA在维修模式下有全车线束、接头的3D路线图,每一根线,哪里通往哪里,做什么用的,接头的信息全部都有,方便第三方修理厂维修。
    非常好,降低了用户的维修成本。
发表看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