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股东大会!特斯拉股价,看好涨or跌?

马斯克的薪酬计划将于本周四(6日)进行股东表决,若获通过,将成为企业史上规模最大的薪酬方案之一。摩根士丹利指出,如果马斯克薪酬方案被否决,特斯拉股票可能立即遭遇超过10%的抛售,并为公司战略未来蒙上阴影。【大家觉得本次股东大会,对特斯拉股价影响会有多大?马斯克的薪酬方案能通过吗?】

avatartdrd
24 minutes ago
跌了就买 涨了就卖 好像也没什么
A股受消息面的影响出现了大幅度低开,这可把散户都吓懵了,心想市场本来就不是很强,这么一搞就彻底破位了,好在盘中迎来了两极反转,主力两波阶梯式拉升直接把指数拽了回来,不仅修复了低开失地,还往上冲了不少,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市场要说进攻可能磨磨蹭蹭,但是防守起来是真不含糊,而这番破而后立对打破僵局是很有帮助的,接下来大概率会乘胜追击去站稳5日均线上方,重拾上涨趋势!
特斯拉短线看空,中长线看多,坚信今年内会冲上500,加油马斯克!
不让投票,说是要申请才可以,这能理解。但是现在已经关闭申请通道,但是线上的投票还在继续。 我想问问:1、之前为什么没有人通知要申请2、没有任何投票申请的入口也没有任何需要申请才能投票的提示3、没有任何规则说明想要投票需要申请通过了才能投。 这就很无语了,之前比较忙,今天闲下来了发现还没到投票截止时间,但是不让我投票了,还没任何依据,就一句现在投不了了。 一直很看好特斯拉,马斯克是我的偶像,想着能投票就一定参加,不想因为最后可能就少了我这几票没通过。 说了,我会投诉的,在我知道的那些渠道。如果有其他大佬知道更好的渠道,也请留言告诉我,一起来反抗这种霸道行径。
$特斯拉(TSLA)$  相信马斯克。
avatar卫星二路
11-04 18:37
$特斯拉(TSLA)$  不通过直接去地心吧,多少人是冲着马斯克愿景买的特斯拉。要是马斯克不在,特斯拉就是一家纯纯的电动车公司,市值向比亚迪看齐 [开心]
avatar牛熊论市
11-04 18:17
今天A股走势没什么热闹看,整体氛围较为沉闷,就连门道也不多,只要有以下二个信号要注意,一是指数开盘就冲破了5日均线压力,但是很快又掉了下来,说明市场想涨但有心无力,二是分时黄白线呈喇叭状分离,且代表大盘股的白线在上,代表小盘股的黄线在下,有点护盘都护不住的意思,综合分析,市场在3960至3980这个狭小的区间出现了一次方向上的变盘,目前来看是向下走弱的,下一个支撑点位在3930点附近
做多的时候最怕看见评论区有你这种,基本就是反向指标
avatar人间花开
11-04 05:47
如果通过,即使不会大涨,冲到480到495应该还是有希望,如果不通过,回调到400也是有可能
avatar三藏大法师
11-03 20:25
不出意外的话,薪酬方案出乎意料的超高票通过,准备做多的请给我点赞 $特斯拉(TSLA)$
薪酬方案肯定通过了,但这不意味着股价会大涨。我觉得还得看支持率,80%的支持率和60%的支持率肯定不一样。毕竟现在的特斯拉还是靠情绪主导 $特斯拉(TSLA)$
avatar牛熊论市
11-03 18:46
A股走势出现了三大情况,一是先抑后扬,指数是先示敌以弱,然后才趁机上攻,说明当前市场本身环境强度有限,二是上攻过程比较磨蹭,力度也不是特别强,上方5日均线还压在头上,三是主力在拉涨的过程中持续缩量,且由权重股带队,属于被动护盘,综合考虑,今天的探底回升更多的是一种维护技术结构的防御措施,市场不愿向下破位,也没有太大力气向上猛攻,所以短线的要求不要太高,站稳3980点上方就是胜利。
avatar花香满楼
11-03 16:41
$特斯拉(TSLA)$  毫无悬念的事情,不用太操心。 问题是,股嗯大会通过,是几号兑现?还是扬帆起航
TSLA 股东大会临近:股价向上还是回落? 11 月6日大会,特斯拉估值释放两面风险 开篇提要: 特斯拉将于 2025 年11 月6日举行年度股东大会,成为公司治理与未来战略的关键抉择点。当前其 Q3 交付创纪录,但中期盈利与增长预期仍受质疑。短期股价或有上涨空间,但也面临“兑现预期”后的回落风险。 ⸻ 一、股东大会加码治理焦点 关键数据点: Tesla, Inc. 公布其 2025 年股东大会将于 11 月6日举行。截止 2025-09-15,登记股东可参加会议。  解读: 年会不仅是常规财务和控制权公布的场合,更重要的是治理议题如执行高管薪酬、董事选举、战略调整等将成为焦点。此次年会背景下,公司已强调其掌舵人Elon Musk 的长期战略承诺,提升会议对投资者信心的象征意义。  结论/影响: 年会本身可视为股价的催化剂:若股东大会展示明确战略、政策预期被强化,则短期股价可能上涨;反之,若治理议题引起争议或缺乏清晰方向,可能成为股价下行的触发点。 ⸻ 二、Q3 交付数据亮眼但含“预期”成分 关键数据点: 特斯拉 Q3 2025 实现交付超过 497,000 辆,同比增长约 7%。  解读: 这组数据刷新公司历史纪录,体现其抓住了美国 EV 税收优惠结束前的需求高峰,同时全球能源与储能部署也同步提升。但需要看到的是,短期刺激需求是否可持续,以及未来季度是否能维持或超越这一水平仍存疑。  结论/影响: 对股价而言,这样的交付数据提供了“成长”信号,有助于改善市场对公司成长路径的预期。但如果市场预期已提前计入,则在大会和后续披露中“未超预期”便可能引发回落。 ⸻ 三、盈利和增长预期承压 关键数据点: 最新分析显示,特斯拉 2025 全年营收预测已下修至约 106.7 亿美元,同比增长仅约 9.4%。  解读: 虽然交付数据好于此前预期,但公司在盈利端和增长端仍面临挑战
avatar草凡借箭
11-03 14:33
$特斯拉(TSLA)$特斯拉推出了官方外放电接口,80美金很实惠啊,缺点就是没货。就我观察淘宝卖了好几年第三方产品的贵一点,貌似也更专业点。
avatar韭菜ooo
11-03 14:32
$特斯拉(TSLA)$马斯克离开特斯拉,现在股价457肯定是会掉到100以下,沦为一个普通电车公司。马斯克就是特斯拉宗教的神
avatar美股解毒师
11-03 13:23

科技周评:大科技财报周科技股净流入创4个月新高,但更多是“空头回补”?

整体市场流向与情绪概况资金流出反而是主要方向。 以GS的交易台统计,长期资金(Long-only, LO)与对冲基金(Hedge Funds, HF)上周均为净卖出:LO净流出35亿美元,HF净流出16亿美元。其中通信服务板块抛压最重,主要受 $Meta Platforms, Inc.(META)$ 财报影响。投资者对其现金流状况的担忧加剧,导致LO主导的集中抛售。Meta的资本支出狂飙正代表了更广泛的AI竞赛,投资者开始质疑回报是否值得如此大手笔。消费板块情绪急转直下。随着更多公司提及增长放缓,投资者悲观情绪上升。尽管 $亚马逊(AMZN)$ 和苹果 $苹果(AAPL)$ 业绩优于预期,但当天资金流仍较为平淡。消费股遭遇重挫,市场情绪急转直下。过去那些被视为个别问题的现象——如天气影响、低收入群体压力或低消费期波动——如今被更多公司承认是普遍放缓。而且,这种疲软正向中产阶层扩散,特别是25-35岁的年轻消费者。举个例子:餐饮企业抱怨消费者转向杂货采购,但杂货商却报告了巨大失误。价格走势证实了这一点,消费非必需品和必需品板块本周均落后 $标普500(.SPX)$ 指数600个基点。财报不及预期遭严厉惩罚,即使超预期也迅速消退——这大大削弱了该板块的信心,尤其在通胀余波仍影响利润率的情况下。资本支出预期持续膨胀。未来12个月上调超过500亿美元。这不是小数目;它抬高了AI周期的门槛,对2026年及之后的投资回报率(ROICs)提出更高要求。像英伟达和超大规模云提
科技周评:大科技财报周科技股净流入创4个月新高,但更多是“空头回补”?
avatar一路走来cd
11-03 12:15
$特斯拉(TSLA)$  假想一下,股东大会不通过,马斯克离职,特斯拉只剩下买车作为主营。估值下降,股价下跌,股民卖出,股价继续下跌… 所以估计方案会通过,然后利好兑现,股价调整。
avatarSeven8
11-03 11:56

美股周报:美股10月收得6月连阳,11月将迎最佳美股月?

上周回顾:1、行情动态受乐观的企业业绩提振,美国股市连续第三周上涨,所有主要股指均创下新高。十月回顾:美股录得连续第六个月上涨, $道琼斯(.DJI)$ 创下自2018年以来最长连涨纪录, $纳斯达克(.IXIC)$ 月升约4.7%,连续七个月上涨——这是自2018年以来的最佳表现,主要得益于大型科技公司的盈利表现。美联储10月会议上如期降息25基点,并宣布计划于12月1日重启资产负债表再投资,结束量化紧缩政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将采取数据驱动的方式,表示12月的政策“充满变数”。 $恒生指数(HSI)$ 全周下跌近 1%,尽管周中出现短暂反弹,但喜忧参半的财报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基准指数录得自4月以来的首次月度下跌,10月份下跌3.53%。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月度下跌8.6%,科技股面临遭遇回吐。2、个股大事记 $英伟达(NVDA)$ :黄仁勋在GTC大会公布新的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关系、数据中心和量子项目,以及超出预期的GPU订单后,英伟达市值飙升至5万亿美元。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正处于再投资和创新的“良性循环”之中。 $苹果(AAPL)$ :业绩超出预期,iPhone 和服务销售额均创历史新高。每股收益增长 13%,营收增长 8% 至 1025 亿美元,并预计假日季营收增长
美股周报:美股10月收得6月连阳,11月将迎最佳美股月?
avatarTH1213
11-02 23:02
看市场发展走势向好,继续带动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