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逍遥阁
10-14

$轩竹生物-B(02575)$ 

港股在经历了三连打之后,终于又上新了。这次来的是电商届赫赫有名的SaaS ERP头部玩家-聚水潭。你只要在电商平台开过店,无论是tb还是pdd,或者dy还是xhs,你基本上总会接触它或者它的同行。那么,这次让我来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一句话总结

聚水潭是一家中国领先的电商 SaaS ERP 平台服务商,为商家提供订单、库存、仓储、采购等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核心用户包括中小电商及跨境商家。

基本面深度剖析

业务和产品如下👇

聚水潭的核心产品是电商SaaS ERP系统,服务包括:OMS(订单管理)、WMS(仓储管理)等一体化工具。

客户主要为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跨境平台(如 Shopee、Lazada等)的商家。

商业模式以 订阅制SaaS收费 + 增值服务为主,部分收入来自增值模块授权与数据接口服务。

行业和赛道分析如下👇

中国电商 SaaS 市场(ERP + CRM + 营销)2024 年规模约 550 亿元人民币,预计至 2028 年复合增速 18–20%。其中电商 ERP 占比约 20%,聚水潭在该子赛道市占率达24.4%。

和它同类型的玩家还有店小秘、旺店铺、E店宝等,基本上市占率都在10%上下。

聚水潭的竞争优势在于生态广度(接入超 400 个平台)与模块深度(支持多仓和跨平台同步),形成一定技术壁垒。

而且整个电商行业还是趋势向上的,会进一步推动多平台ERP的需求。跨境电商也带来了不少增量市场。

财务健康度评估

营收从22到24年分别为5.23、6.97、9.10亿,利润前两年为负,24年才转正为0.11亿。

整体收入增长强劲,毛利率持续改善。亏损快速收窄,但盈利能力仍极度脆弱。现金流方面,依然改善有限,重点还是靠外部融资。

股权结构和管理层

股东结构方面,创始人团队占40%,员工持股平台8%,红杉、GGV和高盛亚洲分别占了15%、10%和7%。

创始人张小强具备电商 SaaS 领域十余年经验,团队稳定性较好,但公司近年来高层频繁更换CFO,显示资本化压力较大。毕竟是活在外部融资下的,再不上市的话,负债的利息就能拖垮整个企业了。

核心亮点

1、高成长赛道 + 领军地位明确

电商 SaaS 市场空间巨大,聚水潭市占率第一,品牌知名度高。

2、业绩拐点出现

2024 年实现扭亏为盈,毛利率达 68%,经营杠杆初步释放。

3、客户粘性 + 稳定收入结构

SaaS 模式具备较强可持续性,续费率 80% 以上。

4、品牌与资本背书强

背后有红杉、高盛、GGV 等顶级机构投资。

投资风险

1、盈利质量弱,现金流紧张

利润率极低,难支撑高估值。现金流才是企业活下去的本钱,但聚水潭有点难

2、对赌条款潜在风险高

IPO 若延迟,可能触发优先股赎回(31 亿人民币压力)。

3、负债率过高,财务结构不稳。

负债净额 36 亿,杠杆水平偏高。而且融资目的主要用于偿还贷款和研发投入,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融资是为了还贷款的。

4、市场竞争激烈

店小秘、旺店通、E店宝等均在加速扩张,价格战风险大。

5、估值过高

港股 SaaS 板块整体估值偏低(P/S多在 2–3x)。聚水潭的市销率在12+。由于刚盈利,pe可以忽略不计,几乎是上千倍的。

综合申购策略

估值上,一眼可见的高估,这个行业的容量就怎么大,市占率几乎很难再大幅提升,25年就算给你12亿+,也是10倍市销率左右。

市场情绪上,港股市场对这类企业不偏爱,机构参与打新度有限。基石虽好,但这也是因为绑在同一辆战车上的缘故。

如果不是看在机制B的面子上,我觉得大概率是得破发的。但港股打新,现在基本面不重要,只要你机制B,那么再垃圾都能涨。中金和摩根大通保荐也不是特别强,放在旧规则下肯定得放弃了。

但看在机制B的面子上,如果没有新股冲突,那么还是要打的。看看它能不上涨上天。我们可能可以看到15或者20倍ps的股票了。

但有一点可以关注下,这货明年肯定大概率只剩不到50亿了。所以别格局,做不了时间的朋友,那么只能做快枪手抢跑。

个人先暂定一个乙头,以及两个fafa融资套餐。

如果还有新股,那么再度博弈。今晚再出文章写博弈分析。

轩竹生物暗盘大涨!还能拿多久?
轩竹生物(02575)暗盘盘中大涨,现涨超150%。【大家觉得还能拿多久?】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