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交所10月13日披露,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斯”,601127.SH)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根据公告,赛力斯计划发行不超过3.31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这意味着,在蔚来、理想、比亚迪等车企之后,港股市场将再添一家内地整车企业。
从弹簧厂到新能源巨头:三十九年的三次创业
赛力斯与**合作的问界汽车广为人知,但这家企业的故事远比近年来的合作更为悠久。其发展历程堪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背后是创始人张兴海近四十年的坚守与求变。
故事始于1986年,23岁的张兴海在重庆凤凰镇创办了一家电器弹簧厂。当时国内电器弹簧主要依赖进口,他的工厂在一年内攻克技术难题,将弹簧价格从1美元降至1元人民币以内,迅速占领全国九成市场份额。
不满足于零部件领域,2003年张兴海抓住机遇,与东风汽车合资成立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整车制造。2005年,第一辆东风小康面包车上市,凭借高性价比和耐用性,连续十年位居微车市场前列。
2016年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面对传统燃油车市场变化,张兴海果断押注新能源汽车,带领企业开启第三次创业。同年,公司前身"小康股份"在A股上市。2021年与**的深度合作成为重要里程碑,双方开创了从研发到销售的全链路合作模式。问界品牌随后发布,仅用15个月就实现10万辆车下线,创下行业纪录。2022年,公司正式更名为"赛力斯集团",标志着全面聚焦新能源战略。
如今的赛力斯已实现华丽转身。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问界系列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交付超14.7万辆,单车均价突破40万元。
为何赴港上市?全球化战略与技术驱动双轮并进
对于此次赴港上市,赛力斯明确表示,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综合竞争力。据公告,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海外市场拓展、充电网络建设及品牌全球化。
这一时机选择体现了公司的战略考量。一方面,公司业绩持续改善,实现稳定盈利;另一方面,当前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板块保持较高关注度,为上市创造了有利窗口。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赛力斯获备案同日,奇瑞汽车正式登陆港交所,募资91.45亿港元成为"年内最大车企IPO"。随着赛力斯加入,这一纪录或将刷新。
赛力斯冲击港股的底气来自持续强化的技术实力。截至2025年6月,公司研发人员共计6,984人,同比增长26.6%,研发投入同比激增154.9%。自主研发的"魔方技术平台"在今年上半年取得多项突破,多项创新技术已实现量产应用。
在资本运作方面,赛力斯也做了充分准备。2025年初,公司通过发行股份收购龙盛新能源,将超级工厂纳入麾下,这不仅节省了未来租金支出,也改善了现金流。今年6月,赛力斯汽车还成功引入多家战略投资者,合计融资50亿元,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底特律"的产业赋能:赛力斯背后的重庆力量
赛力斯的崛起,离不开重庆这座"中国底特律"的产业底蕴和生态支撑。
重庆的汽车制造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发展,特别是在2013年提出打造"中国底特律"目标后,重庆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集群。2015年,重庆汽车产销量曾突破260万辆,位居全国榜首。2018年前后的市场调整促使产业向新能源赛道转型。
如今,重庆已构建起以长安、赛力斯为龙头,多家整车制造基地为骨干,上千家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规划下,重庆正全力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2024年数据显示,重庆主流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突破23.6万元,其中赛力斯问界M9在5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表现突出。
与产业升级同步的是重庆日益完善的创投生态。从2004年成立西部首家私募股权基金,到如今构建起千亿级国有私募基金架构,重庆正成为西部创投新高地。这种产业与资本的深度融合,为赛力斯等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成长沃土。
从嘉陵江畔的弹簧厂,到即将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智能电动车企,赛力斯的三十九年历程见证了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其港股新征程,既是企业发展的新起点,也承载着中国汽车工业走向全球的期待。 $赛力斯(601127)$ $赛力斯(09927)$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