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王药药的小日常
10月14日, $和誉-B(02256)$ 宣布将在37届AACR-NCI-EORTC大会公布CDK4/2抑制剂和SMARCA2 PROTAC降解剂临床前研究成果。
其中CDK4/2抑制剂ABK-CDK-1,公司宣称是一种选择性、可穿透血脑屏障用于克服乳腺癌对CDK4/6抑制剂的耐药问题的小分子抑制剂。临床前阶段还早,但可以先学习一下了。
1. 市场背景和需求:
CDK4/6抑制剂已成为HR+/HER2-乳腺癌的标准治疗药物,根据IQVIA MIDAS™最新数据,2024年,CDK4/6抑制剂于全球范围内的销售额约为147.77亿美元,且保持高速增长。辉瑞的哌柏西利、诺华的瑞波西利、礼来的阿贝西利目前仍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但随着G1 Therapeutics、国内恒瑞、复星医药等药企的CDK4/6抑制剂相继上市以及仿制药的竞争下,CDK4/6市场已经很拥挤了。
更大的问题是,CDK4/6抑制剂耐药状况普遍存在。据统计,30-40%的乳腺癌患者对该抑制剂耐药。在CDK4/6获得性耐药中,Rb基因缺失是一部分原因、激活PI3K-AKT-mTOR通路等问题导致患者疾病再次进展也有发生,且已有如阿培利司(P13K抑制剂)治疗CDK4/6抑制剂耐药乳腺癌患者的尝试。
CDK2活化(过表达)也是CDK4/6抑制剂获得性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CDK4/6抑制剂通过阻断Cyclin D–CDK4/6轴抑制Rb磷酸化,使细胞停在G1期。但长期使用后,肿瘤细胞会通过激活Cyclin E–CDK2轴绕过抑制,恢复细胞周期进程。因此,同时抑制CDK4/2或优先靶向CDK2,以防止这种“逃逸性耐药”。
2. 研究进展和竞争格局
当然,和誉的想法不仅是基于机制,已有药物在疗效、安全性上进行验证:从当前看重CDK2抑制剂赛道的企业上看,都是已在CDK4/6领域布局的企业。目前进展最快的CDK2抑制剂是Incyte的INCB123667,10月9日启动了3期临床试验治疗有cyclin E1过表达的铂耐药性卵巢癌患者。
在乳腺癌适应症上,辉瑞的CDK2抑制剂Tagtociclib进度最快,此前已进行了与CDK4联用的尝试,从ESMO披露的数据上看,疗效更佳。其开发初衷就是为解决哌柏西利(辉瑞CDK4/6抑制剂、已过专利保护期)的耐药问题。
与联用相比,更具使用价值的是CDK2/4双靶点抑制剂。2024年9月,罗氏以8.5亿美元收购齐鲁锐格医药的CDK2/4抑制剂RGT-419B。对于仅有早期临床数据的小分子药物来说,这笔交易虽然贵但是有价值。
而真正的价值增量在安全性上:CDK6抑制剂会带来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液毒性。而在RGT-419B的临床试验中该类3级以上AE事件发生率为0,远低于CDK4抑制剂(15.4%)。所有3级AE以上事件的发生率为25%(CDK4抑制剂34.6%)。
目前CDK2的全球竞争还处于早期阶段:在研产品不到20款。
其中国内正大天晴的库莫西利进展飞快,7月第二项适应症上市申请获批;同源康医药TY-0540临床1/2期;深圳原力、恒瑞、石药的产品临床1期。
国外除罗氏从锐格收购的RGT-419B以及Nikang Therapeutics进入临床1期外,其他都停留在临床前。
3. 和誉差异化策略
在这一轮竞争中,ABK-CDK-1尽管尚处在临床前开发阶段,但有着独特的差异化优势。
和誉基于此前在脑肿瘤小分子药物研发的经验,在克服血脑屏障上具有优势。现有CDK4/6抑制剂普遍存在血脑屏障穿透性不足的问题。和誉医药的ABK-CDK-1良好的中枢神经系统渗透能力可靶向脑转移病灶,这在乳腺癌脑转移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挖掘了一下数据库发现和誉有两项针对CDK抑制剂的专利申请。尽管没有全部公开分子信息,但在适应症的描述上可以看出和誉对脑肿瘤布局的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Nuvation Bio也研发过具有很强血脑屏障渗透能力的CDK2/4/6抑制剂NUV-422,FDA曾授予其孤儿药称号,用于治疗恶性胶质瘤患者。但由于葡萄膜炎不良反应在23年宣布暂停研发。
当然也不可忽视ABK-CDK-1联合治疗的潜力:与现有管线小分子肿瘤治疗或免疫治疗联用,可能产生协同效应。除乳腺癌,在Rb通路异常的实体瘤中该药物具有应用前景。
总结:此前和誉的肿瘤管线集中在FGFR、RAS、PD-L1等经典靶点,在细胞周期方向没有涉足,ABK-CDK-1的出现,也是在肿瘤业务中补上了这一个关键点。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