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最近新能源赛道又炸了个大雷——蔚来(09866.HK/NIO.US)股价从去年底的130港元高位,一路砸到60港元附近,半年跌超50%;美股更惨,从14美元跌到7美元,直接腰斩。
群里老车主骂街:“当初冲着服务买的ES6,现在股价比我亏的电费还惨!”
持币党纠结:“跌成这样是不是错杀?换电护城河还在吗?”
甚至有老铁私信我:“敢不敢现在抄底?亏20%我就认了!”
作为蹲守新势力五年的“电动吹”,今天咱们撕开情绪看本质——蔚来的暴跌,是“成长股的估值杀”,还是“基本面崩塌的前兆”?现在蹲守,到底在等一个怎样的“反转信号”?
一、暴跌导火索:不是黑天鹅,是积压的“三重雷”
蔚来这轮下跌,表面看是Q2财报不及预期(营收环比下滑、毛利率转负),实则是长期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
1. 销量失速:高端市场被“前后夹击”
过去蔚来的标签是“30万+高端纯电一哥”,但今年彻底绷不住了:
• 7月交付1.2万辆,环比6月下滑22%,连续三个月环比下跌;
• 对比理想(7月交付3.4万辆)、小鹏(7月交付1.1万辆),曾经的“蔚小理”只剩蔚来掉队;
• 更扎心的是,特斯拉Model 3/Y降价到25万区间,比亚迪汉EV、极氪001抢食30万市场,蔚来的“用户粘性”没扛住“价格屠刀”。
用户用脚投票的背后,是蔚来的产品力瓶颈——ET5/ET5T卖不过Model 3/Y,ES6/EC6被理想L7/L8挤压,新车型EC7、ET7又没掀起水花。“高端”标签一旦褪色,销量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2. 亏损扩大:“烧钱换规模”模式难以为继
蔚来的“用户企业”人设,背后是天量的服务和研发烧钱:
• Q2净亏损60亿元,同比扩大119%;
• 单车亏损超10万元(理想单车盈利2万+),卖得越多亏得越狠;
• 账上现金还有330亿,但按每月烧30亿的速度,撑不过一年。
最要命的是毛利率——Q2综合毛利率-5%,连续两个季度为负。要知道,特斯拉毛利率17%,理想21%,连小鹏都有1.2%。蔚来的“高端定位”没换来溢价,反而成了成本包袱:换电站每座成本300万,手机业务研发投入10亿,用户社区运营烧钱无底洞……
3. 新业务“画饼”:换电、手机、芯片,全是吞金兽
蔚来总说“第二曲线在路上”,但现实骨感:
• 换电:虽然和长安、吉利成立合资公司,但单站盈利模型至今没跑通(日均服务10辆车才能回本,多数站日均仅3-5辆);
• 手机:蔚来Phone发布半年,销量不足10万部(对比**Mate60系列首月破200万),用户吐槽“为蔚来生态被迫买手机”;
• 芯片/电池:自研神玑N300芯片装车量有限,150kWh半固态电池仍跳票,技术落地速度被质疑。
二、跌出“黄金坑”了吗?用三个维度验估值
暴跌之后,蔚来到底贵不贵?我们拆三个关键指标:
1. 历史估值:已跌穿“生死线”
当前蔚来美股PE(TTM)-8倍(亏损状态下看市销率更合理),PS(市销率)约1.5倍,什么概念?
• 对比理想(PS 3.5倍)、特斯拉(PS 4倍),蔚来估值已经“腰斩再腰斩”;
• 对比2020年上市初期(PS 10倍)、2022年最低谷(PS 1.2倍),现在1.5倍接近“破产价”区间;
• 若按“活下来”的底线估值(1倍PS),对应市值仅300亿人民币(当前约1200亿),向下空间看似有限。
2. 核心资产:换电护城河还在吗?
蔚来的“命门”是换电,但也是它的“差异化壁垒”:
• 已建成2400座换电站,覆盖95%的高速路网,用户平均补能时间10分钟,体验吊打充电;
• 与长安、吉利合作后,换电标准有望统一,未来或开放给其他车企,从“成本中心”变“收入来源”;
• 政策端,工信部明确支持换电模式,重庆、武汉等地已出台补贴,长期看换电或成“新能源基建”。
这部分资产若能兑现价值,蔚来的估值逻辑会从“卖车亏损”转向“硬件+服务+基建”的复合模型。
3. 技术面:60港元/7美元是“情绪底”吗?
从K线看,蔚来股价在60-65港元(美股7-7.5美元)区间横盘一个月,成交量萎缩至年内低位,这是典型的“抛压衰竭”信号。叠加港股新能源板块整体反弹(恒生科技指数从3000点回到4500点),蔚来作为龙头股,技术面支撑逐渐清晰。
三、抄底策略:三类人,三种选择
能不能买,得看你买的是“蔚来的未来”还是“反弹的投机”——
1. 长期信徒(持有3-5年):60港元/7美元闭眼分批吸
如果你相信“用户企业”的终局价值,蔚来的下跌反而是机会:
• 换电护城河:一旦换电标准化落地,将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加油站”,想象空间不输特斯拉超充网络;
• 用户生态:超30万用户的高净值社区(平均购车价35万+),未来在保险、二手车、生活方式领域的变现潜力巨大;
• 估值安全垫:1.5倍PS的蔚来,对比当年理想上市时(PS 5倍),现在的价格等于“打三折买未来”。
长期看,若蔚来能实现单季度盈利(比如2025年)、换电收入破100亿,估值修复到3-5倍PS(对应股价150-250港元)是大概率事件。60港元买,翻倍只是起点。
2. 波段交易者(赚15%-25%):等两个反转信号
短期想抄反弹的老铁,别急着冲。需要看到明确的“基本面拐点”:
• 销量企稳:8-9月交付量环比转正(比如回到1.5万辆以上),证明ET5T/EC7等新车开始上量,用户信心恢复;
• 毛利率转正:Q3财报毛利率回到5%以上(哪怕靠降本),说明“亏损收窄”逻辑兑现,资金会重新定价。
这两个信号出现后,股价可能快速反弹至75-80港元(美股9-10美元),短期博弈的安全垫更厚。
3. 新手小白:先当“观察员”,别急着下场
如果是第一次接触新势力,我劝你别被“暴跌”冲昏头。蔚来的问题,是“高端定位模糊+盈利模式未验证”的双重困境,比小米、黄金的风险更复杂。
新手建议:
• 先研究换电模式(查政策、看合作车企)、用户社区运营(读蔚来APP的真实评价);
• 关注8月交付数据(能否止跌)、Q3毛利率(能否转正);
• 记住:新势力不是“稳增长股”,波动能让你本金归零——用不超过10%的可投资金试水,亏完不影响生活。
最后说句大实话:
蔚来的暴跌,本质是“成长股叙事”与“现实业绩”的剧烈碰撞。它的换电护城河还在,用户生态有温度,但“烧钱换规模”的老路走不通了。
如果你相信换电会是新能源的“终极补能方式”,相信李斌能把“用户企业”从口号变成利润,60港元的蔚来,可能是你等了三年的“黄金坑”。
但记住:投资不是“抄底游戏”,而是“认知变现”。蔚来的未来,不在K线图里,在换电站的灯光下,在用户的口碑里,在每一次毛利率的回升中。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