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000001.SH)$ $上证指数 sh000001$ 这两天的A股市场,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周四的时候,市场走势就跟连滚带爬似的,到了周五,更是如同丢盔弃甲般一溃千里。
要是非得给这下跌找个由头,那最大的变化得算老美那边有两家区域银行出事儿了。准确来讲,说它们“暴雷”不太恰当,其实是这两家银行被骗了。
先是一家叫Zions Bancorp的区域性银行,突然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里说,它旗下有个叫加州银行信托的公司,把6000万美元借给了几个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在借钱的时候,说得那叫一个好听,声称要拿这笔钱去收购那些快要违约的商业抵押贷款。简单理解,就好比银行把储户的钱借给小贷公司,然后小贷公司去购买不良资产,赚了钱大家一起分。乍一听,这买卖似乎还不错。
但问题来了,那些本应作为抵押品的房产、票据,早就被偷偷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银行把钱借出去,手里却没了任何抵押物,这可不就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嘛。所以,这6000万美元的贷款,直接计提了5000万美元的坏账,只能自认倒霉。
紧接着,另一家叫Western Alliance的银行也被爆出来,放出了差不多一亿美元的贷款,看样子也快收不回来了。
这事儿一出来,已经有人把它和2024年硅谷发生的事儿联系到一块儿了。想得更远的人,甚至联想到了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引发的金融危机。
接下来问题就来了,真有那么悲观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次问题的根源和以往有明显区别,这是典型的流动性问题。
现在这两家银行,问题出在贷款上,被客户骗了,钱收不回来,这属于贷款质量问题。即便出现损失,也不至于伤筋动骨,导致连储户的钱都还不上,毕竟有巴塞尔协议管着呢,对资产负债率是有硬性要求的。
所以,我判断,现在还不至于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存款出逃,不出现挤兑现象,就不具备系统性和传染性。那些担心基本面变差的朋友们,可以放宽心了。
那A股市场为啥还跌成这样呢?最大的问题出在情绪上。中美贸易摩擦还在持续,双方在见面之前,都在不断给自己制造筹码,争取在谈判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这种不确定性,可是投资最忌讳的东西。只要有一丁点儿负面消息,就会被当作天大的利空,然后被无限放大。
所以从老美那边到咱们这儿,整个情绪传导路径是这样的:美国地区银行传出消息,美国那边担心这会导致信贷收紧,市面上的钱变少。对流动性的担忧,让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类资产,美股因此加剧波动。美股大幅波动后,恐惧情绪传递到更为敏感的亚洲市场,并且进一步被放大。最终,我们就看到包括A股在内的整个亚太市场,几乎全线下跌。
从这个角度看,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并不是基本面变差了,只是大家的情绪太脆弱,需要找个出口宣泄。所有人都往出口挤,最后只会造成踩踏,这时候讲道理根本没用。
关键是,现在还有没有可以参与的投资方向呢?在我看来,科技依然是核心主线。不能因为现在科技板块在调整,就觉得它以后起不来了。
从短期配置来讲,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红利等板块来避险,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但要是想在红利的基础上,再增添一些成长动力,那么自由现金流策略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对于A股市场,大家现在更应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来进行一定的配置。如果风险偏好较低,可以多做一些类似避风港的投资方案,买点国债、红利类产品,少配置那些波动大的科技股。留一部分现金,等市场信号更明确了再出手。当然,红利类产品在反弹的时候,涨幅可能不会太大,但求当下安稳。
要是风险偏好比较高,那就趁着市场下跌,多入手一些科技股,等涨起来之后再降低成本。毕竟调整结束后,科技还是主线。但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仓位,千万注意别一心想着抄底,结果却抄在了半山腰。
要是你有更专业的能力,还可以配置一些期权或者期货的空头,给自己的仓位做个保护。
最后说个结论吧!周一,市场反弹还是很有希望的。但真正的避险周期结束的信号,要越接近11月1日,才越容易出现。本轮回调只是“倒车接人”,并不是牛市终结,大家就安心过周末吧。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