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破前高,白银更癫狂?当下追入可能是与趋势为友,但与风险为邻】
各位朋友,黄金站上2400美元,年内狂飙超60%;白银更是不遑多让,年内涨幅逼近80%,堪称“疯狂的白银”。面对如此凌厉的涨势,市场一片火热,但一个灵魂拷问也随之而来:当下节点,黄金60%、白银80%的涨幅之后,还能买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或许我们首先要摒弃传统框架。因为本轮贵金属的狂欢,早已不是“抗通胀”或“避险”的老故事能完全解释的。这背后,是一场全球宏观叙事与资产定价逻辑的深刻嬗变。
一、 旧剧本失效?剖析暴涨的“非典型”驱动力
1. “去美元化”的实盘买家: 以往金价由华尔街的期货多头主导,但本轮行情中,各国央行的“扫货”行为成了定盘手。为规避地缘政治风险、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新兴市场央行购金已从战术配置转向长期战略。这批买家不计较短期波动,为金价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底”。
2. “金融属性”与“工业属性”的白银双杀: 白银此番表现之所以超越黄金,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双重身份。不仅是贵金属,更是光伏、5G、人工智能等新能源与高科技领域的关键原材料。全球绿色转型浪潮下,白银的工业需求正经历结构性跃升,形成了“金融溢价”与“成长溢价”的共振。
3. 市场定价逻辑的切换: 市场正在从“通胀-加息”叙事,转向“巨债-滞胀”的担忧。全球政府债务高企,市场开始怀疑主要央行未来是否真的具备持续高利率的底气。金价某种程度上,是在交易未来货币体系的不确定性。
二、 追高还是观望?站在趋势与风险的十字路口
* 与趋势为友: 上述三大驱动力具有长期性和结构性特征,尚未看到根本性逆转。尤其是央行购金和绿色需求,可能在未来数年继续提供支撑。从趋势交易的角度,只要驱动逻辑仍在,顺势而为未尝不可。
* 但与风险为邻: 必须清醒认识到,短期技术指标已严重超买,市场情绪极度亢奋。任何风吹草动,例如美国通胀数据意外强劲导致美联储鹰派预期重燃,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意外缓和,都可能引发剧烈的获利回吐。当前价位入场,潜在的止损空间较大,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交易纪律是极大考验。
三、 独到视角:这或许不是“买不买”的问题,而是“如何配置”的艺术
对于仍在场外的投资者,与其纠结于“ALL IN”或“完全离场”的二元选择,不如思考更精细化的策略:
1. 从“交易”转向“配置”: 不应再将贵金属视为短期博取暴利的工具,而是作为整体投资组合中应对“未知未知”风险的压舱石。采用定投或分批买入的方式平滑成本,或许是更优策略。
2. 关注比值机会: 黄金/白银比值虽从高位回落,但仍在历史区间上沿。长期看,若白银工业需求故事成立,金银比有进一步回归均值的机会,这为看好贵金属大方向但恐高的投资者提供了相对价值的切入点。
3. 视野放宽,另辟蹊径: 若不直接追涨实物金属或期货,可转而关注与金价强相关但尚未充分定价的资产,如黄金矿业股。这些公司股价弹性通常大于金价本身,但需精挑细选基本面优良的标的。
结语
黄金60%,白银80%的涨幅背后,是一场深刻的范式转移。它不再是周期性的波动,而是对全球货币信用体系、能源转型和产业变革的长期定价。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下或许不是终点,但也绝非舒适的起点。 拥抱趋势需要眼光,管理风险则需要智慧。在狂热中保持一份冷静,在趋势中把握节奏,方能在风浪中行稳致远。
各位如何看?是选择继续与趋势共舞,还是认为风险已大于机会?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免责声明: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