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三连跳+估值历史低洼:蔚来股价正在复制2022年“黄金坑”?

金融叁劍客
10-20

今天蔚来的回升又再次证明了一句话:当恐慌情绪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蔚来-SW(09866)$ $蔚来(NIO)$

最近蔚来股价波动有点频繁。表面看,这是单一GIC主权基金“维权”,放大视野却可见整条“中概围猎链”再度收网:做空机构—律所集团—部分海外媒体—欧美养老金“接力原告”,四连环模式早已驾轻就熟。蔚来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一、为何盯上“换电+BaaS”?因为欧美市场没有对标

蔚来把价值8万—10万元的电池从整车中剥离,用户以980元/月租用,既可降低首购门槛,又能持续升级容量。此模式全球首创,欧美投资者缺乏估值锚,便本能归进“财务魔术”。实际上:

蔚能股东多元,宁德时代、湖北科投、国泰君安、三峡基金等持股均超10%,蔚来仅19.84%,无并表基础;

BaaS租金现金流已支持四期ABS,合计发行规模82亿元,加权票面利率3.2%,获AAA评级,若收入虚假,评级机构早应下调;

截至2025年9月,BaaS用户突破24万,渗透率55%,真实需求肉眼可见。

“理解成本”过高,于是“造假”成为最省心的解释。

二、基本面不会说谎,交付量稳步提升

蔚来的基本面不会说谎,其市场表现正通过稳步提升的交付量得到有力印证。据公开数据报道,2025年9月,公司共交付新车34,749台,实现64%的同比增长,呈现出强劲势头。从品牌结构来看,交付成果分布均衡:蔚来品牌交付13,728台,乐道品牌交付15,246台,firefly萤火虫品牌也贡献了5,775台的成绩。

在此基础上,公司的累计交付量已达872,785台,深厚底蕴得以彰显。具体而言,蔚来品牌累计交付762,176台,乐道与firefly品牌则分别交付90,279台与20,330台,多品牌战略正持续为增长注入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乐道L90成为名副其实的明星车型。上市仅两个月,累计交付量已达21,626台。若以平均售价35万元计算,仅该单一车型就已为公司贡献了超过75亿元的营收,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展望未来,增长动能依然充沛。随着10月乐道L90产能顺利爬升至1.5万台,以及乐道L60产能的显著回升,蔚来在四季度的交付量与营收均有望创下历史新高,持续巩固其市场地位。

三、警惕“标签化”陷阱,别让华尔街替你写剧本

2020年瑞幸事件后,海外舆情对中概股形成“标签化”认知:先默认“有问题”,再等公司自证清白。带来的结果是:

只要股价跌幅够深,必有律所“帮你找证据”;

只要报告够耸动,媒体便乐于放大;

只要诉讼够漫长,公司就需支付高额和解“买时间”。

爱奇艺、拼多多、比亚迪电子、理想汽车……无不曾在股价高位后遭遇“做空+集团诉讼”双杀。即便最终安然无恙,平均诉讼周期2.5年,和解金额仍达数千万美元,被市场称为“中概过路费”。

对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谁把旧报告重新排版,而是企业能否持续交付车辆、提升毛利、回笼现金。只要这些核心指标在轨道里,猎杀链再精密,也终将在时间面前瓦解。下一次当“黑天鹅”飞起,不妨先问一句:它是新证据,还是旧剧本换封面?

坚持看清事实、握紧筹码,让真正创造价值的资产穿越噪音——这也许是中概投资者在“围猎时代”最硬核的反击。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