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豹
10-22
小米总裁卢伟冰今天有一个专访,复盘了5年来小米高端化的思考,有价值的信息不少。不止听一个业内大佬说过,卢伟冰之于雷军,如同库克之于乔布斯,属于那种能力超强的职业经理人。
关于小米手机,这两年说的最多的词就是“高端化”。前阵子,市场拿着一些莫须有的消息说17系列的首销不及预期,仅仅过了两天,公司就宣布17系列的销售超100万台,将超越15系列的总体表现,中高端转型彻底坐实了。
卢伟冰透露,卖得最好的是17 Pro Max,首销在全系列占比50%多,导致缺货缺得厉害。该系列定价5999元起,正经八百的超高端。此外,17 Pro系列来自iPhone用户的数量,较上一代提升了近2倍,虎口夺食的趋势很明显了。苹果天天“挤牙膏”,这下好了,自食其果,“果粉”变成了“米粉”。
卢伟冰解释了高端化的好处,我总结下来主要是3点:
1)只有高端化,才能比别人活得更久,比如养得起自研旗舰芯片,进而拥有软硬件融合带来的体验优势。
卢伟冰甚至说了一句很傲的话:“未来手机品牌分成两类,有自研芯片和没有自研芯片”。
这也好理解,如果有自研芯片和自研系统,可以做出更大的差异化,从而具备更高的溢价能力,才真正有底气说“高端”。比如iPhone的功耗控制很好,就是既有芯片,又有操作系统,还有自己对生态的掌控,这三层耦合到一起的结果。(芯片占了手机成本的大头,自研对降本也非常有效的)。
2)高端化能获得更好的毛利率。以当下的销量增长看,总量如果涨了20%多,收入能涨40%,这是一个结构化的优势。这样看,手机业务的收入有可能超预期。
按现在的销售情况,卢伟冰预计小米17Pro Max最终能卖几百万台,这对于小米的高端化,绝对是里程碑式的进步。
3)在高端站稳脚跟,才不会被友商降维打击,不然,人家随手搞一个子品牌就把你干掉。这很好理解,历次经济危机,高端奢侈品牌虽然也困难,但他们总能熬过来,还拿到更大市场份额。
采访还透露了一个数据:今年前9个月,小米净流入大概1200 万用户,对所有品牌都是净流入。此中既有产品力的吸引,也有“人车家全生态”的粘性,可不是闹着玩的。友商为啥这么应激?因为这仗没法打。
关于小米的未来,卢伟冰还是强调深耕硬核技术。目前,小米在大模型、芯片、汽车、家电、手机等多个万亿级大赛道,都有一战之力,后续还会迎来大家电和汽车的大规模出海,这应该是卢伟冰说出“小米有机会进入世界100强”的底气。
所以我说,小米这家公司,已经很难找到对标系了,来到了无人之境,成为了消费者和股民心里的白月光。短期的舆论风波,并不会影响基本面,反而会让更多人思考,小米到底是不是一家“本分”的公司?
卢伟冰的一句话,挺值得揣摩:雷总 40 岁创办小米,是出于对理想和使命的追求。如果他没有理想,没有使命,图啥?这么苦,这么累,还会遭到很多非议。
$小米集团-W(01810)$ $阿里巴巴-W(09988)$ $腾讯控股(00700)$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