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09927)$ $赛力斯(601127)$ $宁德时代(03750)$ $零跑汽车(09863)$ $三花智控(02050)$
一、招股核心信息:131.5 港元顶价背后的关键数据
2025 年 10 月 27 日,赛力斯(09927.HK)正式开启港股招股,这场备受瞩目的 IPO 立刻引发市场热议。作为 A 股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其港股发行方案已明确:全球发售 1.002 亿股 H 股,香港公开发售占 10%,国际配售占 90%,并附带 15% 超额配股权。
最受散户关注的入场门槛与定价细节显示,本次发行价上限为 131.50 港元,每手 100 股,对应一手入场费高达 13,282.62 港元。这一成本在年内港股新能源汽车新股中处于中高位水平,远低于宁德时代 H 股的 2.65 万港元入场费,但显著高于零跑汽车的6262.49港元水平。
时间节点上,投资者需把握三个关键日期:10 月 31 日中午 12 时前需完成认购申请,11 月 3 日确定最终定价,11 月 5 日正式挂牌交易。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赛力斯 A 股股价为 160 元人民币左右,较 H 股顶价存在约 33.34% 的溢价,这一价差为打新提供了潜在套利空间,但也暗藏估值回调风险。
二、打新价值锚点:从财务与基石看安全边际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营收微降背后的盈利跃升
赛力斯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呈现“营收微降、利润大增”的显著特征,折射出高端化战略的阶段性成效。营收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3.59亿元,同比下降4.08%,主因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5.77%至19.86万辆,一季度改款与新品等待期拖累了销量表现。
盈利端表现亮眼,归母净利润达29.41亿元,同比激增81.03%,扣非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增长72.14%。核心驱动力来自产品结构优化:问界系列交付14.7万辆,占新能源车销量的85.4%,其中M9(6.2万辆)、M8(3.5万辆)分别拿下50万级、40万级市场销冠,推动单车均价突破40万元,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8.93%,同比增加4.9个百分点。
费用与资本结构同步改善:研发投入51.98亿元,同比增长154.9%,聚焦魔方平台与智能技术;销售费用率降至13.8%,成本管控见效。净资产同比增长118.2%,负债率优化至76.08%,财务稳健性增强。
二季度营收432.6亿元创历史新高,显示新品放量带动业绩回升,但高端市场竞争与**生态依赖仍需关注。
2. 基石阵容的 “含金量”
本次 IPO 的基石投资者阵容堪称豪华,合计认购 8.26 亿美元(约 64.21 亿港元)的股份,占发售股份总数的 48.73%。这一比例远超通常 30%-40% 的行业均值,为发行稳定性提供了强力支撑。
从投资者构成看,既有重庆产业母基金这样的地方国资背景机构,也包含三花智控、中升集团、美东汽车等上下游产业链伙伴,更有施罗德、云锋基金 等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加盟。这种 “国资 + 产业 + 国际资本” 的组合,既体现了政策层面的认可,也反映了行业对其产业链地位的看好,更能吸引国际资金关注。
6个月的禁售期约定,则进一步锁定了近半数流通筹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上市初期的抛压风险。对比宁德时代 H 股 40% 的基石认购比例,赛力斯的基石阵容显然更具安全感。
三、市场环境透视:新能源打新的 “天时地利”
2025 年的港股新股市场为赛力斯上市提供了有利窗口期。前三季度港股新股募资额达 1823 亿港元,同比增长 228%,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与科技板块成为绝对主力。更关键的是,年内新股破发率已降至 25.93% 的 9 年低点,赚钱效应显著回升,如映恩生物上市首日涨幅达 116.7%,蜜雪集团亦涨超 43%。
新能源汽车板块的热度尤为突出。宁德时代 H 股上市后股价反超 A 股,累计涨幅超 70%;小鹏、小米集团等相关个股年初以来涨幅均超 60%。市场对该板块的估值认可度持续提升,当前港股新能源汽车股平均市盈率约 25-30 倍,若按机构预测的赛力斯 2025 年 105 亿元净利润计算,其 H 股市值有望达 2625 亿港元,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政策层面的利好同样值得关注。八部门推进 L3 级自动驾驶准入政策,恰好利好赛力斯搭载的** ADS 4.0 系统车型;港交所 “科企专线” 简化了硬科技企业上市流程,而赛力斯将 70% 募资用于研发的规划,正符合这一政策导向。
四、风险暗礁:三个不可忽视的不确定性
1. 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存疑
尽管 2024 年业绩亮眼,但 2025 年一季度的营收下滑已发出预警信号。主力车型 M7、M5 销量疲软后,公司高度依赖 M9 的销售拉动,而高端市场竞争正不断加剧 —— 理想、比亚迪等品牌均在 50 万级市场加速布局,价格战风险可能压缩利润空间。
产能释放节奏也存在不确定性。虽然凤凰超级工厂的 M7 月产能已达 3 万台,但 9 月销量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仅 44,678 辆,同比增幅 19.44%,较 2024 年的爆发式增长明显放缓。若四季度交付不及预期,毛利率可能下滑至 25% 以下,直接影响盈利预期。
2. **依赖与竞争分流风险
赛力斯 70% 以上的收入来自问界系列,而该系列高度依赖**的技术与品牌赋能。这种合作模式在带来增长的同时,也埋下了依赖性风险 —— **近期与江淮、奇瑞的合作不断深化,可能导致资源分流,削弱对赛力斯的支持力度。
更关键的是品牌独立性问题。若长期无法摆脱 “**代工厂” 的标签,赛力斯难以建立自主品牌溢价,在海外市场拓展中也可能受制于**的全球战略布局。目前其海外收入占比仅 15%,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以色列等非核心市场,真正的全球化能力尚未得到验证。
3. 估值与流动性压力
33.34% 的 AH 股溢价看似提供了套利空间,但历史数据显示,A 股溢价过高的新股在港股上市后,更可能出现 A 股回调而非 H 股跟涨。若 H 股定价未能给予足够折让,上市后可能面临估值修复压力。
流动性层面亦有隐忧。本次香港公开发售仅占 10%,且基石投资者锁定近半数股份,实际流通筹码有限。虽然短期内可减少抛压,但长期来看,87.38% 的高负债率若无法通过募资有效改善,可能引发市场对其资金链的担忧,影响股价稳定性。
五、打新决策指南:三类投资者的操作策略
1. 激进型投资者:小仓位参与博弈
若对新能源汽车板块前景坚定看好,可拿出不超过 5% 的打新资金参与认购。核心逻辑在于:基石阵容强劲降低破发风险,板块热度提供上涨弹性,AH 溢价存在套利可能。建议优先选择融资打新,利用杠杆放大收益,但需设置 15% 的止损线,防范上市破发风险。
2. 稳健型投资者:等待定价与数据验证
可暂缓认购,重点关注 11 月 3 日的定价结果。若发行价较 A 股折价超过 20%(即低于 107 港元),则安全边际显著提升;若折价不足 15%,则需谨慎。同时密切跟踪 10 月销量快报,若问界系列销量环比回升超 20%,可考虑小仓位介入。
3. 保守型投资者:观望为主
鉴于当前营收下滑、高负债等风险因素,保守型投资者可选择等待上市后再作判断。重点观察两个指标:一是上市首日换手率是否超过 30%,高换手意味着市场关注度高;二是国际配售获配机构的卖出动向,若机构锁仓意愿强,可在股价企稳后再布局。
结语:机遇与风险的平衡艺术
赛力斯的港股 IPO 堪称 2025 年新能源板块的一场 “大考”—— 既有**概念、基石护航、板块热度的三重利好,也面临业绩波动、依赖风险、估值压力的三重挑战。对于投资者而言,1.3 万港元的入场费不仅是资金门槛,更是对风险承受能力的考验。
若能把握 “定价折让幅度” 与 “销量数据验证” 两大核心变量,理性控制仓位,或能在这场打新博弈中把握机会;但若忽视潜在风险盲目跟风,则可能陷入亏损陷阱。毕竟在港股市场,从来没有稳赚不赔的新股,只有审时度势的智慧。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