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富资讯
新财富资讯
关注我们,读懂财经传播的底层逻辑,与资本世界同频共振。
IP属地:浙江
0关注
67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新财富资讯
11-11 15:52

黑芝麻智能(02533.HK)智驾芯片能突围国产替代吗?

$黑芝麻智能(02533)$ $英伟达(NVDA)$ $小鹏汽车-W(09868)$ $蔚来-SW(09866)$ $高通(QCOM)$ 一、港股震荡筑底,科技赛道迎来配置窗口 2025 年四季度的港股市场呈现典型的震荡整固特征,前半段受十五五规划建议稿、金融街论坛年会等利好因素提振,后半周则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变化、国内 PMI 数据不及预期出现回调。但从估值维度看,市场已具备显著安全边际:截至 10 月 31 日,恒生指数市盈率仅 11.66 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 22.85 倍,不仅处于历史低位,更显著低于纳斯达克指数 42.30 倍的估值水平。 这种估值优势在科技赛道尤为突出。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 + ”行动,将 AI 赋能千行百业列为核心目标,而香港特区政府打造数字资产全球创新中心的举措,进一步强化了港股科技板块的政策支撑。在此背景下,聚焦 AI 算力基础设施的企业正迎来双重利好:既受益于全球 AI 产业周期的加速演进,又能享受港股估值修复带来的弹性空间。汽车半导体作为 AI 落地的核心场景,近期已显现企稳回升迹象,11 月 6 日汽车半导体指数单日涨幅达 2.26%,资金关注度显著提升。 二、智驾芯片:国产替代的千亿级战场 智能驾驶芯片作为自动驾驶的 "中枢大脑",正处于技术迭代与格局重构的关键期。随着自动驾驶级别从 L2 向 L3/L4
黑芝麻智能(02533.HK)智驾芯片能突围国产替代吗?
avatar新财富资讯
11-10 16:33

A+H新股迎破发期,百利天恒和中伟新材新股还摸吗?

$百利天恒(02615)$ $中伟新材(02579)$ $百济神州(06160)$ $赣锋锂业(01772)$ 一、破发潮下的 A+H 新股市场:谨慎情绪主导全局 2025 年四季度的港股打新市场正被破发阴影笼罩,A+H 双重上市标的尤甚。 上市数量方面,截至 11月 10 日已有 13家 A 股公司完成 H 股上市,是 2024 年全年的近 4 倍,有望突破 2015 年 14 家的历史峰值。融资规模上,前 10个月 A+H 企业港股募资总额达 1126.62 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占同期港股 IPO 总募资额(2164.74 亿港元)的五成以上,后面还有 74 家A+H 赴港上市排队进程中。 在此背景下,11 月 17 日即将同步上市的百利天恒(02615.HK)与中伟新材(02579.HK)也是A+H,虽分属生物医药与新能源两大热门赛道,却均暴露多重风险隐患。从打新核心逻辑来看,二者既缺乏足够的安全垫支撑,又面临行业周期或自身基本面的双重压制,香港新股市场资金抽水效应显著,全年超千亿港元的 A+H 融资规模,叠加后续排队企业的潜在募资需求,直接分流了港股打新市场的存量资金,导致新股定价支撑不足。 估值与情绪错位加剧套利空间压缩,A 股与港股估值体系差异持续扩大,叠加两地市场情绪不同步,使得 A+H 双重上市的 “二婚股” 难以形成稳定套利预期,进一步放大了破发风险。当前市场环境下不宜参与。 二、百利天恒:高估值与营收滑坡的双重陷阱 作为兼具化药与创
A+H新股迎破发期,百利天恒和中伟新材新股还摸吗?

解禁期来临,钧达股份还能搭上光伏内卷的车吗?

$钧达股份(02865)$ $中信博(688408)$ $拉普拉斯(688726)$ 一、解禁与技术突破同时来临 光伏板块解禁潮的影响已多次引发市场讨论,中信博 5 月解禁 7.55 亿元市值股份时,市场因机构持股背景未现恐慌,而拉普拉斯 10 月 2.23% 限售股解禁也未显著冲击股价。钧达股份 11 月 10 日解禁 2208.71 万股,为港股上市时候基石持有的股份数,持股方为珠海市高景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及现代直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捷泰科技最新突破: 11 月 6 日,钧达股份全资子公司捷泰科技首片 TOPCon + 钙钛矿叠层电池成功下线!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公司在下一代光伏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叠层电池技术结合了 TOPCon 和钙钛矿两种技术的优势,理论转换效率可达 30% 以上,远高于传统 PERC 电池。 二、财务承压:内卷周期中的盈利困局 2025 年光伏行业 "内卷" 未消,全球硅料、组件等环节产能均超需求 2 倍,行业整体利润率降至 - 10%,钧达股份业绩已显现明显压力。三季报显示,公司前 9 月营收 56.82 亿元,同比下滑 30.72%;归母净利润亏损 4.19 亿元,净利润率降至 - 7.37%,较 2024 年同期的 - 5.08% 进一步恶化。 现金流层面亦存隐忧,截至 9 月末流动资产 81.65 亿元,负债合计 133.49 亿元,资产负债率达 74.14%,较 2024 年末提升近 5 个百分点,高负债下的财务费用或进一步侵蚀利润。 三、破局关键:技术与市场的双重突围 钧达股份核心
解禁期来临,钧达股份还能搭上光伏内卷的车吗?

多邻国,财报超预期,但市场不买账,盘前暴跌20%

$多邻国(DUOL)$ 一、绿鸟急坠:多邻国财报爆喜为何换不来掌声? “还记得小新和大家聊过的那只‘会下金蛋的绿鸟’吗?” 当时多邻国(NASDAQ: DUOL)刚凭借 Q2 财报的华丽数据,把股价推向 390 美元的高点,不少朋友还在感叹这只教育股的 “游戏化魔法”。可谁能想到,短短几个月后,这份看似更亮眼的新财报,却让它在盘前直接摔出 20% 的跌幅,上演了一出 “业绩越好看,股价越难看” 的荒诞剧。 二、上半年:被财报喂饱的 “翻倍牛股” 若把时间拨回 2025 年上半年,多邻国还是华尔街最宠爱的 “尖子生”。一季度财报堪称 “完美打击”:4660 万日活用户(DAU)同比暴涨 49%,1030 万付费用户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营收和每股收益双双碾压预期,股价次日直接暴涨 21.6%,成交量飙至平日的 3 倍。到了二季度,这份惊喜被再度放大:DAU 在高基数上仍保持 40% 增长,调整后 EBITDA 利润率冲到 31.2%,公司顺势将全年营收指引上调至 10.1 亿 - 10.2 亿美元。 当时市场对它的追捧近乎狂热。连续超预期的业绩,让 “游戏化学习引擎” 从概念变成了看得见的盈利机器 —— 收购 NextBeat 团队拓展跨学科版图,用 AI 开发 148 门课程加速扩张,连日语、韩语等小语种市场都开出了花。更妙的是做市商的 “推波助澜”:看涨期权的伽马敞口变化引发被动买入,把股价涨幅层层放大,让这只股票成了上半年最靓的科技股之一。 三、当下:超预期财报成 “烫手山芋” 可风水轮流转,最新财报成了压垮股价的 “最后一根稻草”。单看数据,这份财报明明诚意十足:三季度营收 2.71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付费用户增至 1150 万,净利润同比劲增超 8 成,每一项核心指标都踩着预期线往上
多邻国,财报超预期,但市场不买账,盘前暴跌20%

最强牛散章建平建仓华友钴业,将重回巅峰吗?

$华友钴业(603799)$ $浙江荣泰(603119)$ $宁波华翔(002048)$ 一、章建平的 “精准转向”:从 AI 热赛道到能源金属龙头 2025 年三季度 A 股三季报披露收官,“章盟主” 的持仓调整引发市场震动。数据显示,这位以波段操作精准著称的超级牛散,果断从 8 家热门赛道公司退出,包括涨幅超 150% 的浙江荣泰、翻倍的宁波华翔等 AI 及人形机器人标的,转而将资金集中于寒武纪与新进的华友钴业。截至 9 月末,章建平持有华友钴业 1850 万股,占流通股本 0.98%,期末参考市值达 12.19 亿元,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这一操作延续了章建平的经典风格:在热门赛道泡沫显现前兑现收益,转向具备周期拐点的价值标的。回顾其上半年操作,在寒武纪单只个股浮盈超 30 亿元的案例已印证其对产业趋势的判断力。此次重仓华友钴业,本质是对能源金属周期复苏的战略押注 —— 截至 11 月 3 日,若持仓未变,其 9 月以来浮盈已达 0.92 亿元,初步验证了布局逻辑。 二、华友钴业的基本面蜕变:从 “钴王” 到全产业链巨头 章建平的建仓底气,源于华友钴业三季报展现的强劲复苏动能。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589.41 亿元,同比增长 29.57%;归母净利润 42.16 亿元,同比激增 39.59%,不仅超越去年全年业绩,更创下 2021 年巅峰后的最佳表现。第三季度单季营收 217.44 亿元,同比增速攀升至 40.85%,盈利能力持续释放。  (一)业务结构:镍产品成核心增长极 财报数据揭示了公司的战略
最强牛散章建平建仓华友钴业,将重回巅峰吗?

港股打新|非洲双冠王来袭!乐舒适打新能躺赢吗?

$乐舒适(02698)$ $宝洁(PG)$ $金佰利(KMB)$ 一、先睹为快:非洲 “卫生用品大王” 的 IPO 成绩单 当你在国内超市挑选纸尿裤时,远在非洲的妈妈们可能正拿起印着 “Softcare” 字样的产品 —— 这就是即将登陆港股的乐舒适(02698),一个在国内鲜为人知,却在非洲市场横扫宝洁、金佰利的 “隐形冠军”。 10 月 31 日,乐舒适正式启动招股,给出 24.20-26.20 港元的发售价,每手 200 股,入场费仅 5292.85 港元,门槛堪称 “亲民”。而其背后的成绩单更亮眼:2024 年以 20.3% 和 15.6% 的市场份额,拿下非洲婴儿纸尿裤、卫生巾双料冠军,相当于每卖出 5 片纸尿裤就有 1 片来自它,每 7 片卫生巾就有 1 片是它家的。 业绩增速同样吸睛:2022 到 2024 年营收从 3.2 亿美元飙升至 4.54 亿美元,净利润更是从 1840 万美元暴涨到 9510 万美元,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27.4%。更狠的是盈利能力,35.2% 的毛利率、20.9% 的净利率,直接甩开国内龙头豪悦护理一大截。这样的 “绩优生”,难怪能吸引红杉资本、博裕资本等大佬组团当基石投资者,一口气拿下 10.8 亿港元的认购额度。 二、打新底气:它凭什么在非洲打败宝洁? 乐舒适的崛起堪称 “中国供应链降维打击” 的经典案例。在宝洁靠着品牌光环卖高价时,它靠三大秘诀在非洲杀出重围: 本土化生产筑壁垒 早在 2009 年,乐舒适就跟着母公司森大集团扎根非洲,在 8 个国家建工厂,成为当地布局工厂最多的卫生
港股打新|非洲双冠王来袭!乐舒适打新能躺赢吗?

“限韩令”现解除信号,我国涉韩文娱股迎来利好预期

当地时间 10 月 31 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晚宴现场,身兼峰会宣传大使的韩国艺人权志龙(G-Dragon)以唯一 K-POP 表演者的身份登台献艺,为这场国际盛会拉开序幕。这位刚于 10 月 23 日斩获韩国玉冠文化勋章的艺术家,其舞台表现意外成为全场焦点。 这场兼具官方背书与国际影响力的表演,直接催化了资本市场的热烈反应。韩国娱乐相关企业股票集体迎来显著上涨,其中 YG 娱乐股价表现尤为突出。同时也引发市场对限韩令解除的猜测,长期利好我国涉韩文化娱乐类上市公司。 “限韩令” 松动信号:从政策吹风到市场预判​ 此次 APEC 峰会恰逢主办权交接的特殊节点 ——2025 年由韩国执掌,2026由中国执掌。本次文化交流的实质性动作,与官方释放的政策信号形成呼应。2025 年 10 月以来,中韩在 APEC 框架下密集开展青年诗会、友好图片展等活动,庆州代表团赴扬州的历史文化交流更显民间与官方的协同发力。 尽管中国政府从未正式承认 “限韩令” 存在,官方也未使用 “解除” 表述,但市场早已捕捉到松动迹象: KPOP 爱豆内地演唱会审批松动、票务平台预热 “中韩演艺交流场次” 的动态,更成为行业复苏的风向标。 中韩文化“融雪” 提速,我国文娱上市公司成关注焦点。 中韩文化交流日益常态化、机制化的趋势为深度布局中韩文娱合作的我国上市公司开辟了广阔的成长空间,成为资本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接下来,随着中韩合作项目加速落地、效益逐步释放,我国涉韩文娱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那些提前布局韩娱核心资产、具备资源整合能力且深耕本土运营的企业,既能通过版权合作、联合制作等获得稳定收益,更能借助韩娱工业化体系提升自身内容生产能力,形成 “引进来 + 本土化” 的双重增长引擎。在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的背景下,这类企业的业绩增长确定性更强,其长期投资价值值得投资
“限韩令”现解除信号,我国涉韩文娱股迎来利好预期

Meta带崩美股指数,现在建仓是半路接飞刀还是黄金坑?

$Meta Platforms, Inc.(META)$ $亚马逊(AMZN)$ $英伟达(NVDA)$ $纳斯达克(.IXIC)$ $标普500(.SPX)$ 一、单日蒸发 1.5 万亿:Meta 大跌的真相与市场误读 2025 年 10 月 30 日,美股市场上演戏剧性一幕:Meta 单日暴跌 11.33%,市值蒸发 2147 亿美元(约合 1.53 万亿元人民币),创下三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直接拖累纳指下跌 1.57%、标普 500 指数下跌 0.99%。这场暴跌看似是业绩 “暴雷” 引发的恐慌抛售,但深入拆解财报细节可见,市场反应存在明显过度解读。 从核心财务数据看,Meta 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26% 至 512.4 亿美元,剔除 159.3 亿美元一次性非现金所得税支出后,净利润达 186.4 亿美元,每股收益 7.25 美元,同比增长 20% 且超市场预期的 6.69 美元。这笔巨额支出并非经营恶化所致,而是特朗普政府 “大而美法案” 引发的会计调整 —— 新法案恢复研发支出立即费用化处理,导致 Meta 此前积累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部分失效,需进行一次性减值。更关键的是,该政策将为 Meta 带来长期现金税收节约,且四季度有效税率将回归 12%-15% 的正常区间。 市场真正的担忧在于资本支出的激进扩张:Meta 将 2025 年资本支出预期上调至 700-720 亿美
Meta带崩美股指数,现在建仓是半路接飞刀还是黄金坑?

名创优品,十元店向IP内容运营转型,是下一个泡泡玛特吗?

$名创优品(09896)$ $泡泡玛特(09992)$ 一、从十元店到 IP 集合店:名创优品的华丽转身 当上海 MINISO LAND 门店里,身着 JK 制服的女生对着哈利波特联名盲盒犹豫不决,巴黎塞纳河畔的诗词卷轴装置吸引路人驻足拍照,很难想象这个如今以 “全球 IP 联名集合店” 自居的品牌,十年前还顶着 “十元店” 的标签。2024 年财报显示,名创优品营收达 170 亿元,其中 IP 产品销售占比高达 83%,毛利率攀升至 44.9%,较转型前实现翻倍增长。这场从低价零售到 IP 运营的跨越,让资本市场不禁追问:它会成为下一个泡泡玛特吗? 二、转型成绩单:IP 与出海的双轮驱动 名创优品的转型逻辑清晰地印在财务数据中。2024 年,海外市场收入达 66.7 亿元,同比激增 42%,美国市场三年复合增长率突破三位数,英国市场 GMV 实现翻倍增长,海外门店总数已突破 3300 家,覆盖 112 个国家和地区。支撑全球化扩张的核心动力,正是其高举高打的 IP 战略 —— 累计与迪士尼、皮克斯、《王者荣耀》等 150 多个 IP 合作,每年上新超 1 万款 IP 产品,从草莓熊毛绒玩具到《黑神话:悟空》衍生品,形成了覆盖全年龄段的产品矩阵。 IP 战略直接催化了盈利能力的跃升。2024 年毛利率同比提升 3.7 个百分点,Q4 更是创下 47% 的历史新高,这背后是 IP 产品溢价能力的显现:普通香薰售价 29.9 元,而迪士尼联名款能卖到 49.9 元仍供不应求。中金证券调研发现,上海 MINISO LAND 门店工作日上午客流持续爆满,哈利波特系列上架即售罄,预计月销售额超千万元,成为大店战略
名创优品,十元店向IP内容运营转型,是下一个泡泡玛特吗?

港股打新|五股撞车怎么挑?小新带你筛出打新金苗!

$旺山旺水-B(02630)$ $赛力斯(09927)$ $小马智行-W(02026)$ $文远知行(00800)$ $均胜电子(00699)$ 一、开盘惊现 “神仙打架”,打新资金该往哪飘? 昨天打开券商 APP 时,小新看到港股新股市场又一次撞车 “五连发”——赛力斯(09927)、均胜电子(00699)、文远知行 - W(00800)、小马智行 - W(02026)、旺山旺水 - B(02630)扎堆招股,申购期还完美重叠。 要知道 2025 年港股打新早不是闭眼赚的年代,虽然今年已有 54 只新股上市,64.8% 能首日上涨,平均涨幅达 19.33%,但破发率仍有三成,盲目跟风很可能踩坑。尤其现在回拨新规下,超购 100 倍以上散户最多只能拿 35% 的货,资金分散等于白忙。这波 “五选一” 的选择题,必须拿着放大镜做。 二、逐个拆解:谁是金矿谁是陷阱? (一)赛力斯(09927):新能源赛道的 “确定性选手”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熟面孔,赛力斯这次赴港上市让不少打新人眼前一亮。2025 年新能源车赛道持续火热,而它最核心的底气是业绩与订单双料支撑—— 虽然最新招股书未披露完整数据,但参考其 A 股表现,2024 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超 70%,在手订单量足以覆盖未来 8 个月产能。 从打新逻辑看,它踩中了两个关键加分项:一是行业景气度,新能源车仍处
港股打新|五股撞车怎么挑?小新带你筛出打新金苗!

港股打新|入场费1.3万港元,赛力斯港股打新值得冲吗?

$赛力斯(09927)$ $赛力斯(601127)$ $宁德时代(03750)$ $零跑汽车(09863)$ $三花智控(02050)$ 一、招股核心信息:131.5 港元顶价背后的关键数据 2025 年 10 月 27 日,赛力斯(09927.HK)正式开启港股招股,这场备受瞩目的 IPO 立刻引发市场热议。作为 A 股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其港股发行方案已明确:全球发售 1.002 亿股 H 股,香港公开发售占 10%,国际配售占 90%,并附带 15% 超额配股权。 最受散户关注的入场门槛与定价细节显示,本次发行价上限为 131.50 港元,每手 100 股,对应一手入场费高达 13,282.62 港元。这一成本在年内港股新能源汽车新股中处于中高位水平,远低于宁德时代 H 股的 2.65 万港元入场费,但显著高于零跑汽车的6262.49港元水平。 时间节点上,投资者需把握三个关键日期:10 月 31 日中午 12 时前需完成认购申请,11 月 3 日确定最终定价,11 月 5 日正式挂牌交易。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赛力斯 A 股股价为 160 元人民币左右,较 H 股顶价存在约 33.34% 的溢价,这一价差为打新提供了潜在套利空间,但也暗藏估值回调风险。 二、打新价值锚点:从财务与基石看安全边际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营收微降背后的盈利跃升 赛力斯
港股打新|入场费1.3万港元,赛力斯港股打新值得冲吗?

腾讯加持+技术破局,明略科技打新值得上车吗?

$明略科技-W(02718)$ $腾讯控股(00700)$ $晶泰控股(02228)$ 今天依旧是小新唠新股——明略科技 - W(02718),顶着 “中国最大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 头衔的企业,不仅有腾讯、红杉等明星股东护航,还带着多模态大模型等硬核技术闯关港交所。但亮眼数据背后,2024 年净利润暴跌 97.5%、研发投入连续缩减的隐忧也不容忽视。今天就带大家拆解这家 AI 独角兽的打新价值,看看是真香还是踩雷陷阱。 一、公司基本面:盈利拐点显现,业务结构待优化 明略科技深耕数据智能领域 16 年,核心业务分为营销智能与营运智能两大板块,服务涵盖宝洁、宝马、百胜中国等 135 家财富世界 500 强企业。财务数据呈现明显拐点:2025 年上半年营收 6.44 亿元,同比增长 14%,经营利润614万元,成功扭转去年同期亏损,经调整营运利润达 2688 万元,标志着规模化盈利的开端。 毛利率的提升成为关键支撑,2025 年上半年攀升至 55.9%,同比增加 5.3 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的营销智能业务占比提升至 55%。不过业务结构仍存隐忧:营运智能业务以 16.8% 的增速成为增长新引擎;而行业解决方案业务占比不足 10% 且毛利率为负,成为业绩 “拖油瓶”。 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上半年 2.04 亿元净亏损主要来自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上市后该影响将消除,实际现金流保持健康,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优化至 78 天,显示资金管理能力提升。 二、招股核心信息:基石阵容豪华,架构存特殊安排 明略科技于 10 月 23
腾讯加持+技术破局,明略科技打新值得上车吗?

极智嘉-W(02590)——新品发布在即,机构持股存分歧,仓储机器人还能走多远?

$极智嘉-W(02590)$ 最近这几天,机器人板块回调比较大,今天极智嘉 - W(02590)盘中一度下跌14个点,截止目前随着最近的中美关系缓和的消息出来,才减少跌幅至10个点。极智嘉从之前的高点往下走了不少,成交量也一直挺活跃,好多人都在纠结要不要卖出清仓。其实小新我也一直在关注这家公司,从打新时小新就持有了,熬过了前期的低迷期,迎来了一波涨势,最高到接近34块,在卖出成本后,一直还拿着观察。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这波下跌到底是暂时的调整,还是行业真的出了问题?极智嘉这公司,到底还值不值得期待? 一、新品首发在即,但板块低迷:短期波动还是长期转向? 10月28日,极智嘉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会有三款新产品面向市场,主要是新一代RoboShuttle货箱到人拣选方案,新一代SkyCube托盘到人拣选方案,PopPick货架到人拣选方案。三大新一代拣选方案及具身智能新作将进一步夯实极智嘉作为“一站式仓储机器人合作伙伴”的优势,各方案可通过一套软件系统自由组合,灵活适配多行业、多场景需求。 发布会在即,极智嘉-W(02590)股价大幅回调。回调的原因一部分是受到中美关税环境的影响,因为有投资者担忧极智嘉的核心客户有部分是美国的大型零售商沃尔玛和亚马逊,会对其未来业绩有影响,还有部分原因是整个机器人板块在调整,还有就是极智嘉本身股价与其低点相比已涨幅80%,部分获利投资者获利了结。 本身极智嘉这个标的,机构对其的态度也是有较大分歧的。从行业基本面看,仓储自动化市场仍有12.3%的年复合增长预期,极智嘉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回升至30.96%,且经调整EBITDA转正,显示行业需求与公司运营效率存在改善基础,短期波动特征显著。 2025年上半年,极智嘉收入高度依赖机器人解决方案销售,该业务同比增长
极智嘉-W(02590)——新品发布在即,机构持股存分歧,仓储机器人还能走多远?

股价半年涨3倍,英伟达「亲儿子」CoreWeave: 是算力神话还是估值泡沫?

$CoreWeave, Inc.(CRWV)$ $英伟达(NVDA)$ $Meta Platforms, Inc.(META)$ $微软(MSFT)$ $富国银行(WFC)$ 一、小新带你识股:这只 AI 算力股凭什么逆势暴涨? 最近美股震荡得让人揪心,纳斯达克指数月初单周回调超 3%,但有只股票却走出了独立行情 ——CoreWeave(CRWV)从 9月的 84 美元一路冲到 125 美元,这段时间最高时股价摸过 153 美元,半年时间股价翻了 3 倍还多。作为盯盘多年的老股民,小新起初以为又是蹭 AI 热点的 “昙花股”,深入研究后才发现,这公司竟是英伟达藏在幕后的 “算力操盘手”。 可能有人还没听过这只票,先给大家科普下:CoreWeave2017 年成立,最早靠加密货币挖矿起家,2019 年转型做 AI 算力服务,今年刚上市就成了美股明星。现在它手上握着 25 万块英伟达 H100/H200 GPU,全球首个 ExaFLOP 级 AI 超级集群就是它建的,连 OpenAI 训练大模型都要找它租算力。更关键的是,这公司背后站着英伟达,新芯片能比对手早拿 5-8 个月,这种 “特权” 在算力军备竞赛里简直是核武器。 二、拆解爆发密码:3 组数据看懂 CRWV 的核心底气 1. 收入增速:比火箭还快的增长曲线 这两年 CRWV 的营收增长堪称 “教科书
股价半年涨3倍,英伟达「亲儿子」CoreWeave: 是算力神话还是估值泡沫?

双龙头齐聚港股!剑桥科技与三一重工打新解析

$剑桥科技(06166)$ $三一重工(06031)$ 一天连发四家新股同步开启认购(10 月 20 日至 23 日),好不热闹,昨天小新聊完了八马茶业、滴普科技,今天咱们接着说说另外两支双龙头新股——“港股 CPO 第一股” 剑桥科技(06166.HK)与 “全球工程机械龙头” 三一重工(06031.HK)。与前两者不同,这两家企业均具备深厚行业积淀:剑桥科技手握 AI 算力核心赛道门票,三一重工则带着全球前三的市场地位二次上市,且双双引入顶级基石投资者护航。 但热闹背后,市场降温信号已现:海西新药、聚水潭等近期新股涨幅不及预期,小户中签率持续走低。面对这两家风格迥异的龙头企业,打新者更需穿透热度看本质 —— 是押注 AI 算力的长期爆发,还是布局工程机械的周期复苏?这其中的门道值得细细拆解。 一、剑桥科技(06166.HK):AI 算力浪潮中的通信黑马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卡位 剑桥科技 2017 年于 A 股上市,如今冲刺 “A+H” 双资本市场,成为港股 AI 算力通信及光模块第一股,更是港股市场首个 CPO(共封装光学)标的。公司业务已形成 “三驾马车” 格局:传统电信宽带设备稳居全球 10G PON 市场 30% 份额,无线网络与小基站业务年增速超 46%,而高速光模块业务正成为核心增长引擎,800G 产品已实现批量发货,1.6T 产品进入技术储备阶段。 在行业卡位上,剑桥科技精准踩中 AI 算力爆发的核心需求。随着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提速,光模块作为算力传输的 “高速公路” 需求激增,尤其是 800G 及以上高端产品供不应求。公司累计持有超 410 项有效专利,覆盖高速光模块 PAM4 调制、硅光集成等
双龙头齐聚港股!剑桥科技与三一重工打新解析

一天发四家新股,港股打新还能热多久?(八马、滴普)

$八马茶业(06980)$ $滴普科技(01384)$ 港股打新热潮:四新齐发之八马茶业与滴普科技 今天小新打开港股打新界面时,着实被密集的招股信息惊到了 一天之内4家新股同步开启认购,市场的热度仿佛要从屏幕里溢出来。毕竟自8月新规落地后,港股打新确实火得发烫,千倍超额认购成了常态,破发率还跌到了九年新低,连金叶国际集团都创下过万倍认购的纪录。但热闹背后,我总会忍不住琢磨:这种热度真能持续吗?尤其是面对八马茶业(06980.HK)和滴普科技(01384.HK)这两家风格迥异的新股,更得先理清楚其中的门道。 一、八马茶业(06980.HK):茶叶巨头的港股冲刺之路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八马茶业历史可追溯至 1736 年,先祖王士让发现铁观音并献为贡茶;清朝咸丰年间,其后裔赴南洋创 “信记茶行”,推动中国茶走向世界。1997 年,王文礼创立现代八马茶业,传承家族技艺,现发展为全茶类全国连锁企业,产品覆盖六大茶类及茶具、茶食品等。 市场地位领先:2024 年以高端茶叶销售收入、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均居全国第一;铁观音销售收入连续 10 余年全国第一,武夷岩茶连续 5 年第一,红茶连续 4 年第一。品牌建设成果显著:核心品牌 “八马” 2010 年起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 270.09 亿元,连续 8 年入选中国品牌价值 500 强;子品牌 “信记号” 2024 年获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万山红” 聚焦年轻及女性客群,形成多品牌布局。 (二)招股信息 (三)财务状况剖析 从财务数据来看,八马茶业近年来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2022 - 2024 年,公司收入从 18.18 亿元稳步增长至 21.43 亿元,复合年增长
一天发四家新股,港股打新还能热多久?(八马、滴普)

晶泰控股(02228.HK):AI制药龙头乘板块回暖东风, 价值重估正当时,可加仓

$晶泰控股(02228)$ 在全球流动性宽松信号释放、国内创新药政策持续加码的双重驱动下,港股生物技术板块自年初开启的回暖行情已进入纵深阶段,板块估值修复与业绩兑现的双重逻辑愈发清晰。 此前小新已经带大家从市场环境、公司基本面、核心竞争力等维度,剖析了晶泰控股(02228.HK)在板块复苏中的成长潜力;而随着近期板块内资金向具备 “技术壁垒 + 商业化落地能力” 的标的集中,以及公司最新业务进展的逐步释放,有必要再次聚焦这家 AI 制药龙头,结合当前板块分化的新特征,进一步梳理其在行业回暖周期中的独特投资价值与成长确定性。 一、市场环境:三重共振开启港股生物科技黄金窗口 2025 年港股生物科技板块的强势复苏绝非偶然,而是宏观流动性、产业政策与资金流向形成的三重共振结果。 从宏观流动性看,美联储已正式开启降息通道,年内预计再降两次息的预期显著降低资金成本。生物科技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对利率变动极为敏感 —— 历史数据显示,降息开启阶段港股生物医药资产胜率达 100%,当前正处于最佳布局窗口期。这一背景下,高成长生物科技企业的估值折价有望快速修复。 产业政策端形成全链条支撑:供给侧,国家药监局 IND 与 NDA 审批数量 2024 年同比分别增长 14.3% 和 52.3%,新药上市周期大幅缩短;需求侧,医保目录新增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丙类目录" 计划更将提升高价值创新药渗透率。同时,港股 18A 规则持续完善,已培育超 100 家生物科技企业,形成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 资金流向更为直观:截至 2025 年 9 月 12 日,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港股超万亿港元,其中医药生物行业占比 1613 亿港元;叠加外资回流,共同推升板块活跃度。反映在市场表现上,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内涨幅
晶泰控股(02228.HK):AI制药龙头乘板块回暖东风, 价值重估正当时,可加仓

映恩生物(09606.HK):减持阴霾消散,ADC黑马迎加仓窗口

$映恩生物-B(09606)$ 老铁们,还记得小新之前讲到了陷入 “减持风暴” 的 ADC 赛道黑马映恩生物吗?去年上市时凭借技术平台、海外大单和明星机构加持,一度被捧为 “医药股之光”,股价狂飙的势头让不少人期待冲击高位。可谁曾想,后续连续下跌叠加 10 月 15 日基石股减持期限临近,市场担忧声四起,不少人嘀咕 “这匹黑马是不是不香了”。如今,随着减持窗口落幕、关键数据落地,曾经的减持阴霾已彻底消散,这只 ADC 黑马正迎来逢低大胆加仓的黄金窗口。 一、减持风险全面释放,股价压制因素消除 1. 股份变动验证无减持压力 公司 10 月 15日早盘以272元/股的价格大宗交易了500多万股,正好对应前期老股减持的股数,表面公司在减持的事情上已经做了较为充分的预案。这意味着此前市场担忧的 “10 月 15 日基石股锁定期到期减持” 风险已实质性消退 —— 当前股东结构已进入稳定期。 2. 南向资金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配置逻辑 9 月 25 日南向资金单日减持 28.45 万股,但近 5 日累计净减持仅 19.88 万股,截至月末仍持有 568.46 万股(占比 6.45%)。这种小幅调整属于资金日常换仓行为,并未出现机构大规模撤离迹象。反观 9 月 7 日公司纳入港股通名单,长期将吸引南下资金持续流入,短期波动反而创造买入契机。 二、基本面硬支撑:ADC 管线进入价值兑现期 1. 核心产品冲刺上市,商业化在即 旗舰 ADC 药物 DB-1303 展现强劲竞争力:其 HER2 阳性乳腺癌 III 期临床达主要终点,预计 2025 年分别在中国提交乳腺癌上市申请、在美国提交子宫内膜癌 BLA 申请。对比全球重磅 ADC 药物 Enhertu(2024 年销售额 38 亿美元),DB-1303
映恩生物(09606.HK):减持阴霾消散,ADC黑马迎加仓窗口

港股打新|折价35%的全球第二!广和通打新值得出手吗?

$广和通(00638)$ 朋友们,最近的新股市场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支接一支的让人眼花缭乱!前两天小新聊完了电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今天就接着把目光投向物联网赛道,带大家深入剖析即将上市的 “通信连接专家”—— 广和通(00638.HK),看看它能否在众多新股中脱颖而出! 一、公司基本面:全球模组龙头的二次上市答卷 1. 公司简介:30 + 行业的物联网 “连接器” 广和通成立于 1999 年,总部位于深圳,是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2024 年以 15.4% 的市场份额仅次于移远通信。公司核心产品涵盖数传模组、智能模组及 AI 模组三大类,并延伸出端侧 AI、机器人等定制化解决方案,业务覆盖汽车电子、智能家庭、消费电子等 30 余个行业,堪称物联网时代的 “基础设施供应商”。 在细分领域,公司更是形成 “两冠一亚” 的竞争格局:智慧家庭市占率 36.6% 全球第一,消费电子(平板、笔记本)市占率 75.9% 全球第一,汽车电子市占率 14.4% 全球第二。客户名单包含全球前三大 PC 厂商、国内 8 家头部车企等行业巨头,合作周期普遍超过 8 年,客户壁垒显著。 2. 招股核心信息:折价空间与发行细节 作为 A+H 二次上市标的,广和通此次招股关键信息如下: 3. 财务分析:短期波动下的核心韧性 公司财务数据呈现 “长期增长、短期调整” 的特征,2022-2024 年基本面稳健: • 营收利润双增:营收从 52.03 亿元增至 69.71 亿元,复合增长率 14%;净利润从 3.65 亿元增至 6.77 亿元,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2025 年中期调整:上半年营收 37.07 亿元(同比 - 9.02%),归母净利润 2.18 亿元(同比 - 34.66%),主要因出
港股打新|折价35%的全球第二!广和通打新值得出手吗?

耀才,股价犹如过山车,坐在车上的散户还好吗?

$耀才证券金融(01428)$ 小新观察到,最近港股市场上,耀才证券金融(01428.HK)突然火了一把——蚂蚁集团要约收购获香港证监会批准的消息一落地,股价直接暴涨超30%,盘中一度冲到高位,让不少投资者看得心痒痒。但熟悉股市的人都知道,“暴涨”背后未必全是好事,也可能藏着看不见的风险。咱不能光跟着热闹走,得扒开消息面、基本面,好好聊聊这只突然“起飞”的股票,看看它到底是值得入手的机遇,还是容易套人的陷阱。 一、暴涨导火索:蚂蚁收购获批,到底是啥来头? 要搞懂耀才证券这次的暴涨,得先从“蚂蚁收购”这件事说起。毕竟这可不是普通的合作,而是能直接影响公司股权结构和未来发展的大动作。 时间线得拉回到2024年下半年,当时蚂蚁集团就抛出了对耀才证券的要约收购计划——拟以每股3.28港元的价格,占耀才证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0.55%,收购总金额28.14亿港元。不过,跨境金融领域的收购向来不是“拍板就能成”,必须过一道关键关卡:香港证监会的审批。 直到2025年10月10日,香港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告,批准了蚂蚁集团的收购申请,这一消息直接成为股价的“引爆点”。公告里明确提到,蚂蚁收购后需遵守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保持耀才证券的独立运营,且不得随意削减本地经纪业务——这既给收购“开了绿灯”,也给中小投资者吃了颗“定心丸”。 二、公司基本面:耀才证券,到底是家啥公司? 光看收购消息炒股,跟“盲人摸象”没啥区别。要判断耀才证券的价值,还得从它的“底子”——基本面说起。 耀才证券成立于1995年,是香港本地老牌券商,2010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1428.HK,主营业务包括港股、美股、A股通(沪股通、深股通)的证券经纪业务,以及保证金贷款、财富管理、IPO承销等。在香港券商圈子里,它不算规模最大的,但
耀才,股价犹如过山车,坐在车上的散户还好吗?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