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又一次成为全球科技圈的焦点。本周的开发者大会(GTC 2025)上,黄仁勋穿着标志性的黑皮衣登台,带来了一场被业界称为“AI春晚”的演讲。从芯片到AI工厂,从6G网络到制药领域,英伟达正在加速完成从“GPU公司”向“全栈AI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转型。
GTC大会:芯片只是起点
在大会上,黄仁勋宣布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全面量产,预计出货量高达2000万块,是上一代Hopper的五倍。未来五个季度,公司预计将凭借Blackwell和即将推出的Rubin GPU创造超过5000亿美元的销售额。
新一代Rubin GPU采用全液冷设计,算力是初代DGX系统的百倍。黄仁勋表示,Rubin Ultra预计将在2026年亮相。这意味着英伟达的技术迭代速度正在加快,从硬件性能到能效比都在重塑AI算力标准。
更引人注目的是,英伟达推出了NVQLink技术,用于连接GPU与量子计算芯片。17家量子计算公司已经确认支持这一新接口,英伟达正式进入量子计算互联领域。
跨界出击:通信与制药齐发力
除了硬件创新,英伟达近期最受瞩目的,是与两家巨头的跨界合作。
10月28日,英伟达宣布向诺基亚投资10亿美元,取得约3%的股权。双方将联合开发AI原生6G无线网络(AI-RAN)平台,将AI算力直接融入通信基础设施。诺基亚计划将此技术应用于下一代基站和云网络,这也是英伟达首次深度介入电信行业。
同一天,英伟达与制药巨头礼来(Eli Lilly)宣布合作,建设全球最强的制药AI超级计算机,帮助科学家通过AI加速药物发现与分子模拟。这标志着英伟达的AI平台开始深入生命科学领域,AI不再只是工具,而成为药物研发的“研究伙伴”。
AI帝国的版图正在成型
除了6G和制药,英伟达还在多个方向同步扩张。公司与Uber合作,计划到2027年推出10万辆Robotaxi车队;与Palantir、CrowdStrike等合作,将GPU加速引入企业安全与供应链管理。
从数据中心到通信网络,从药物研发到自动驾驶,英伟达正在打造一个覆盖AI生态全产业链的帝国。
资本市场的反应
在GTC大会和多项合作消息发布后,英伟达股价连续上涨,盘中一度创下历史新高。分析师普遍认为,这些动作重新点燃了市场对英伟达成长性的信心。投资者看到的不再是显卡销量,而是一家横跨AI、通信、制药与量子计算的“科技中枢”。
短期来看,这些合作的商业化尚需时间,但从长期视角看,英伟达正在为未来十年的AI时代奠定核心地位。
黄仁勋在演讲中说:“AI正在成为新的工业革命,而英伟达的使命,是为这场革命提供能源。”
结语
从GPU制造商到AI世界的基础设施供应者,英伟达的边界正在不断扩大。它不仅在卖算力,更在构建整个AI宇宙的“心脏”。
在AI浪潮汹涌的当下,英伟达的故事,似乎才刚刚开始。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