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晤开启,我最关注的并非外交辞令的温度,而是双方在核心经济议题上划定的“护栏”有多宽。
具体来说,有两点:
科技限制的边界:在高科技领域,美过的“小院高墙”策略是会继续加固,还是会在某些非核心领域(如消费级芯片)留出模糊地带?这直接关系到相关产业链的估值修复。
关税问题的实质进展:是否会触及存量关税的削减议题?任何实质性的松动,都将是市场最直接的强心剂。事实上,美国已经在“芬太尼”上做了10%的关税削减,或许是一个双向奔赴的开始。
结论是,这次会晤的关键不在于达成多少共识,而在于能否建立一个清晰、可预期的竞争框架。这决定了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风险定价,是继续观望,还是重新入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