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美联储FOMC会议落幕,降息如期而至,但鲍威尔的话锋转冷——“委员会内部意见并不完全一致”。降息的确定性与通胀的粘性之间,市场正在寻找新的平衡。 几乎在同一时间,全球另一条重磅消息传来:特朗普政府与中国正式达成经贸框架协议。这份文件虽然算不上“新广场协议”,但却在一夜之间显著降低了过去两年笼罩市场的地缘与供应链风险。
来自于白宫网站
在超级周之后,美股站在了一个微妙的节点:流动性重新宽松、AI盈利兑现、估值攀至十年高位,而宏观摩擦风险却意外缓和。
美联储:降息兑现,但口气变鹰
FOMC如预期降息25个基点,利率区间降至4.75–5.00%。鲍威尔强调通胀“仍高于目标”,并罕见指出“内部意见分歧”,显示联储内部对于未来路径并无完全共识。 市场预计年内或再有一次25bp降息,但2026年重新收紧的概率小幅抬头。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维持在4.2%附近。
财报季:AI是主旋律
截至10月31日,标普500已有64%的公司发布三季报。FactSet数据显示:
83%公司EPS超预期、79%营收超预期;
整体盈利同比+10.7%,为连续第四个季度双位数增长;
营收同比+7.9%,创2022年以来新高;
净利率12.9%,高于去年同期与五年均值。
M7中五大巨头的表现成为市场风向标: 微软、苹果、亚马逊、Alphabet四家公司合计贡献了标普500盈利上修的约60–65%,而Meta因一次性税项拖累成为唯一显著负面贡献者。 换句话说,整个美股的盈利上修,几乎是这四家AI核心企业拉动的“结构性繁荣”。
估值:十年来最高的定价
FactSet报告显示,标普500的前瞻12个月P/E为22.9倍,高于5年均值19.9和10年均值18.6。 在10月29日时一度达到23.1倍,为自2020年疫情后以来的最高水平。 分行业看:
信息科技:31.5×
可选消费:28.5×
金融:15.9×
能源:15.4× 当前估值区间已与2020年AI泡沫初期相仿,说明价格上涨主要由“情绪与预期”推动,而非利润倍增。
宏观数据:通胀温和,PMI反弹
最新CPI与核心通胀均稳定在3%左右,市场预计核心PCE仍在2.8–2.9区间。美国10月制造业PMI从约52.0升至约 52.2,仍处扩张区间;服务业PMI则大幅上升至约 55.2,显示服务业活动加速。 换言之,美国经济既未过热,也没衰退,软着陆仍是主旋律。
中美新协议:风险显著降温
根据白宫于11月1日公布的官方文件,这份“经济与贸易关系再平衡协议(Rebalancing Trade with China)”的关键内容包括:
中方承诺:
暂停10月9日宣布的稀土、钆、锑、石墨等关键矿物出口限制,并发放广泛的出口通用许可;
停止向美国流出合成阿片前体化学品,严格控制相关化学品出口;
终止针对美国半导体企业的反垄断及“非可靠清单”调查,恢复进口许可;
移除因301调查而对美国航运与船舶制造业实施的制裁。
美方承诺:
自11月10日起,下调10个百分点的对华累计关税,并延长301条款豁免至2026年;
暂缓一年实施对中国企业的“终端用户出口管制”扩展条款;
暂停一年针对中国航运、造船与物流领域的新增制裁;
维持对华农业与能源出口的关税豁免政策至2026年底。
这份协议虽然没有解决所有结构性矛盾(如AI芯片与先进制造领域限制仍在),但在贸易层面已形成阶段性“停火”。 结果是:关税回落、供应链紧张缓解、稀土和农产品市场重新开放。
我的判断:
这意味着中美摩擦的宏观风险在短期内大幅下降,为全球风险资产提供了新的“安全缓冲”。
对市场而言,这不仅是对冲通胀的积极信号,也为美企(尤其是半导体与农业)带来实质利好。
全球与资金流向
地缘风险降温叠加降息预期,资金重新涌入风险资产。 EPFR数据:10月下半月美国股票型基金净流入150亿美元,其中七成流向科技与AI主题ETF。 黄金价格维持在$4000/盎司附近,美债ETF(TLT)资金流入连续三周为正。
利多与利空:市场正在“拉扯平衡”
✅ 利多因素(按重要性排序)
❌ 利空因素(按重要性排序)
我的策略
过去几个月,我保持“核心进攻、外围防守”的结构。随着中美风险缓和,我将:
加大AI头部公司仓位:微软、亚马逊、英伟达、Alphabet仍是盈利最确定的四驾马车;
对冲与防御:做多黄金、美债ETF(TLT、IEF),对抗可能的通胀回潮;
暂时不碰港股与A股
过去一个月的三件大事——美联储降息、中美缓和、AI盈利兑现——共同构筑了年末行情的三根支柱。 圣诞行情不是情绪产物,而是宏观与盈利周期的合力。
我依旧保持这个判断:
除非出现不可预料的黑天鹅,美股很难有大幅调整。
【下周展望】
【我的站点】
订阅我的实盘分享:谋定后动的个人主页以及我的公司Mou Investment的主页
https://www.finplusplus.com/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