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苍蝇到烟头,锅圈食汇食安风波不断,需加强“品控实课”而非“认证虚功!
“拆开独立包装的毛肚,赫然看见一只完整的苍蝇”。
据正在新闻报道,11月2日,吉林白山的张女士称在锅圈食汇购买的毛肚中发现异物,随即投诉至12315平台及品牌方。
据张女士描述,涉事毛肚为独立小包装,她仅拆开外层纸盒便发现了异物,苍蝇的翅膀与肢体清晰可辨,排除了开封后污染的可能。
11月3日,锅圈食汇民中花园店回应称“首次遇到此类情况”,表示已与消费者达成和解,并向厂家反馈问题。但这种“快速和解、轻描淡写”的处理方式,并未平息舆论。
梳理公开信息可见,这并非锅圈食汇首次陷入食安争议。10月21日,有网友曝光其“七珍菌菇荟”中出现烟头,品牌方虽致歉和解,却以“拆包后发现”为由称调查尚无定论。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仅10月以来,关于锅圈食汇的投诉就涵盖食材生虫、生产日期缺失、乌鸡卷含骨头等问题,多位消费者依据《食品安全法》提出“退一赔十”诉求。
值得关注的是,锅圈食汇曾公开强调其品控实力,宣称拥有ISO9001与ISO22000双体系认证,制定近20项管理制度,还通过飞行检查监督供应商。但现实中,从毛肚到菌菇的多品类问题频发,暴露出品控体系或存“纸面化”问题。
消费者的信任建立于持续的品质保障,而非危机后的被动和解。锅圈食汇一边推进产品健康化升级,一边却让异物问题反复出现,显然与其“源头把控”的宣传相悖。
对于消费者而言,保留购物凭证与问题食材是维权关键;对企业来说,唯有将品控制度落到生产、仓储、物流全链条,而非停留在认证文件中,才能真正守住餐桌安全底线。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