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爆AI+医疗赛道,一脉阳光迎来重大机遇

投行小師弟
11-05 10:38

不知道大家看了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11月4日发的《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没有。说实在的,这个意见信号意义非常强,实际上为AI+医疗产业化指明了清晰路径:通过“场景开放+数据流通+标准制定”三轨并进,推动AI医疗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用。

对一脉阳光而言,影响非常巨大,因为公司“区域影像中心+数据沙盒交易+基座模型”的商业模式,与政策导向属于高度共振。这相当于政策直接为业务模式“背书”,感觉有点要起飞的架势了。

梳理了一下这个《实施意见》,实际上最重要的是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一是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一批医疗卫生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二是到2030年基层诊疗智能辅助应用基本实现全覆盖,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等应用。

实际上这个目标给行业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更从应用场景、数据基础、安全监管等方面构建了完整的支持体系。

具体可以从这三个角度说说,大家也可以一同判断在政策东风+技术卡位之下,一脉阳光能否成为AI医疗赛道下一匹“黑马”?

1、政策利好,打开市场空间

《实施意见》将“人工智能+基层应用”放在首位,开篇就强调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智能应用,提升诊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慢病协同管理等便民惠民服务智能水平。

感觉是不是和一脉阳光的业务布局不谋而合了。当前,一脉阳光所运营的影像中心数量和覆盖的县级行政区远超同行。截至2025年上半年,一脉阳光已运营115个影像中心,覆盖了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后续在政策的推动下,地方采购和财政支持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再结合今年10月一脉阳光已中标的天津北辰区域共享中心,这种模式只要做好了,就是样本,完全可以在全国快速复制推广,为公司带来持续的项目来源和业绩贡献。

2、数据要素商业化,开拓新增长点

政策明确支持在合规框架下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实施意见》特别提到了“支持各地建立高质量医疗健康数据的可信数据空间”。

这实际上又和一脉阳光业务发展对上路了,而且一脉阳光还走在前面了。2025年10月底,公司在北京数据先行区数据沙盒环境内成功实现首个数据服务订单商业转化签约,对外提供大模型训练服务,训练服务费也不低啊。

如果这类合规化商业模式直接被政策框架认可和放大,直接开拓可持续的数据服务收入来源,对于公司实际上又有了一个新的增长点。

3、产品形态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

《实施意见》鼓励“二级及以上医院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从单病种向单个器官多病种发展”,这一要求与一脉阳光的影禾医脉研发的AI应用与基座模型技术路线高度一致。

影禾医脉的核心业务包括了医学影像全流程智能化服务平台运营、AI辅助诊断技术及数字影像解决方案,其以扫描部位/检查项目为单元、覆盖多器官多病种的产品特点,这块正好也是政策所鼓励的方向。

甚至相较于政策中说的“单器官多病种”他们还更进一步做到了“单部位多器官多病种”,说实话,我觉得如果不是一脉阳光真的扎到了基层去做医疗,真正了解到影像诊断的痛点,影禾医脉的AI应用产品不可能在研发之初就从“多病种”的角度出发来设计,而现在的政策的趋势也恰好验证了他们的宏观设计是正确的。

近期,一脉阳光还对影禾医脉的大额增资,强化了双方在“医学影像数据+AI基座模型+影像中心场景”三位一体战略的协同效应,这样一来,产品对路,政策加持,公司在申请地区/省级试点时,更有希望获得更多支持。

4、竞争格局下的战略卡位

最后来说说一脉阳光的战略卡位,因为政策在推动市场扩容的同时,肯定会吸引更多参与者加入竞争,如果不提前卡位的话,可能会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一脉阳光这块布局不错,与**、阿里、联仁健康、讯飞医疗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产业资源整合方面占据先机。而且这与《实施意见》特别强调“鼓励政产学研用多方参与”也很贴切,也为已有数据与场景端优势的一脉阳光提供了合作窗口。

11月开头这几天,一脉阳光的涨幅已经有6.42%,而且看机构名单,三季度国际资管三巨头的道富也建仓一脉阳光了。这说明国际大鳄也看好其在AI+医疗市场中可以占据有利地位。而随着政策细则的逐步落地,公司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已成为这一政策红利的首要受益者。可能11月就会见分晓。

$一脉阳光(02522)$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