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机开始给电网打工,嘉楠在“新瓦特时代”的野路子布局

丁有鱼
11-10

前阶段随着大饼新高,嘉楠也是一堆利好出来,10月以来股价都维持在1美元以上,解决了上市合规问题,又有5万大单、发了A16新品,股价一度突破了2块。

后面因为ATM问题,折腾了个寂寞,好在最近7200万美元融资到账,而且踩了刹车,股价到了一个强支撑位,值得聊一聊。

(图1)

嘉楠核心业务主要是矿机销售,之前行情是跟着大饼周期走,减半期存在周期性很强,去年还属于卖一台亏一台的节奏,靠ATM过冬。今年到了顺周期,销量也跟着走高。公司是趁着行情好想了很多招,一个是自挖捡起来,对冲一下销售淡季,部署算力快有10EH/s了,而且持币策略还能收息,从最近几个季度情况来看,自挖对营收和毛利都是正向贡献。

(图2)

再一个就是 $嘉楠科技(CAN)$ 公司新增了不少能源公司的单子,虽然不太大,但我感觉当电网负载这事儿还真有点搞头。

新瓦特时代

前两天野村东方发的报告值得一看,核心是说这波AI带来的数据中心升级,用电需求前所未有,2029年峰值规模将达到120GW。

(图3)

在这些AI、大数据中心、可再生电力的扩张,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电力市场结构性波动和峰谷非常明显。

理论上当然是加大基建,但现实是电网的寿命比周期长得多,大部分线路、变压器都是五六十年前的设计,不是靠一两轮投资能搞定的。

(图4)

现在电网都走的是第二条路,不是只想着发更多电,而是哪里能快速增负荷/减负荷。

传统调峰主要是靠火电和水电,峰值段加机组,谷段降负荷或者关机组,典型像大A之前也爆炒过抽水储能等概念;而像风电、光伏这类,出现出力过剩、负荷又低时,做法是基本是限发或弃电,强制压低出力,以防频率飙升。

(图5)

不过以上做法也都是各有利弊,但是做着做着各电厂发现,矿场好像在这里正好成为可控负荷的典型:有算力、有电源、有开关能力。

像在北美等地区,甚至在政策上对矿场敞开了口子,直接定义为大型可中断负荷(Large Flexible Loads)。

(图6)

以德州ERCOT为代表,让矿场参与需求响应、辅助服务,高电价期关机拿补偿、风电富余期吸电运算,RIOT $Riot Platforms(RIOT)$ 就曾在2023年8月单月取得3,170万美元电力与需求响应积分(相当于当月1,136枚BTC的价值)。

从商业模式看,矿机厂商的估值锚就不能只看“币价×全网难度”这一条链,还得看“电价、负载调度能力、能效、可再生布局”这一条。

与日本电网的4.5MW合同

嘉楠10月底公告与一家日本电力公司签署4.5MW矿机部署合同,机器为水冷设备,目标是在日本本地电力系统中,作为电网负载调节工具。公告明确:“本项目将配合电力公司在高负荷时段启动算力,在低负荷时段关闭或减负荷,以支持电网稳定运行。”

公告虽然没说客户具体是谁,但是市场猜测大概率是东京电力控股公司(TEPCO)。

这是日本最大电力公司(年发电量约1800亿kWh,覆盖关东地区人口1/3),属于大型地区电力公司范畴,而且曾通过子公司使用多余可再生能源实验比特币挖矿。

这份合同对嘉楠意义非常大,个人觉得意义不止4.5MW。

以前矿机出货是卖给矿工,这次是卖给电力公司,身份从币圈走进电力圈,从用户侧走进基础设施侧,属于样板工程。

研究机构VanEck因为嘉楠的这个订单,将日本列入“主权/政府资源参与比特币挖矿国家”名单。这个看似细节的变化,实际上是主权层面开始把算力当作战略资产来管理的信号。

(图7)

日本电力公司均为准政府实体,这相当于类似“矿机+公用事业+国家电网”新叙事。矿机业务不仅从地下进入了公众视野,甚至被搬进了公共基础设施。如果模式可复制,日本很可能把更多“区域电力公司+矿机组合”列入其可再生电力备用负荷方案中。

公告提到“该项目建立在我们去年在荷兰支持的类似项目之上,我们预计将在2026年与全球能源和数据中心合作伙伴扩大此类部署。

相比之前,电网负载服务的订单模式,客户受众更广、利润结构变得更稳定、估值弹性自然也更高。

A16为电网场景而造?

上月底嘉楠在迪拜推出新品Avalon A16系列,其中A16XP,规格为:300TH/s、12.8J/TH(空冷版)。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升级,因为空冷易部署、运维成本低,响应快;能效达12 J/TH意味着同样电费、比别人多出算力。对于电价低、能快速开关、响应需求变化的场景,这是卖点。

(图8)

矿工看A16看的是哈希率,但电网客户看的是响应速度。现在能同时讨好两边,A16的吸引力不只是为矿工准备的更强机,我看更像是为“电力方+矿机”模式预备的设备,若后续A16在日本、电网型项目中率先被使用,那它所代表的就是“矿机第二曲线”的开端。

硬件业务恢复加速,多场景订单

除了10月初那笔超过50,000台Avalon A15 Pro订单,北美市场的升级包、现有机群替换也频繁出现,北美硬件业务恢复在加速。

比较有意思的是,还有不少看上去非主流的单子:

其中与Soluna在德州风电侧合作的20MW项目,本质是可再生富余电,合作方是风电数据中心开发商,部署Avalon A15 XP,强调“支持挖矿与未来AI负载”,属于同时具备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的潜在参与路径(符合德州ERCOT的允许“大型柔性负荷”参与电力市场政策)。

(图9)

另外与加拿大Calgary的合作,把井口边际电力消纳试点,用伴生/闲置天然气发电,直挂2–2.5MW算力舱约700台A15 Pro,合同机制含需求响应情形下的回售电/补偿条款。

算上嘉楠一直在推的Avalon Q系列,这种围绕家庭用电场景布局的C端产品,现在感觉所有产品系列,都是在绕开卷算力、电力成本严重的矿工市场。

关于大饼价格,最近木头姐把2030年目标价从150万刀调整为120万刀,理由是稳定币的发展速度太快,而且也正在跟主流金融体系接轨。这一观点,我是认同的。

而且矿工单纯依赖挖矿也不现实,全网算力已经奔着1000EH/s去了,而且所谓“新瓦特时代”背景下,电力洼地也在缩减。像埃塞俄比亚这种,近期电价改革,宣布将于12月起对数据挖掘客户实施更高、更复杂的电价,取代每千瓦时约3.14美分的固定价格,可再生电价补贴减少,总体低价红利在收敛。

也许现在谈“新瓦特时代”还早,但电力和算力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单向消耗,而是双向流动。

币价有波动,但电力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刚。嘉楠最近这几步棋,现在似乎可以多一个能源科技企业的标签,一脚在区块链,一脚在电网里,能不能站稳,看看接下来的执行力吧。

@爱发红包的虎妞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PhoebeReade
    11-10
    PhoebeReade
    嘉楠这波布局电网真是妙手,能源+区块链双轮驱动,未来可期!
  • 超越666888
    11-11
    超越666888
    1
  • Lydia758
    11-10
    Lydia758
发表看法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