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泡沫论
最近AI泡沫论特别多,大家估计也看了不少自媒体的分析,基本意思就是肯定有泡沫,但还没到破的时候。我从宏观周期的角度,来讲一下我的看法吧。
首先,二级市场讨论泡沫是一件特别没意义的事情。投资有两种估值方法,一种叫做生意估值,另一种就是资本市场估值了(PE、PS、DCF等等)。
生意就是俩人去开个公司,开饭馆也好,搞科技也好,估值方法一般是咱俩投多少钱,多久能把钱赚回来,比如按照投资回收周期(回本期)来估值。
等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尤其是上市之后,很多按照PE估值,定一个合适的PE,按照利润乘一下,或者用DCF,一下子就把这个公司未来多少年的现金流折现回来计算这个公司的应有价值。
很明显,后者肯定比前者估值高,因为包含了更长时期的风险,有更多的假设和前提条件。
但资本市场的估值比做买卖的估值贵,就是泡沫么?
我觉得资本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更高的估值是基于流动性给的溢价。两个人做生意,万一生意出问题了,投的钱就归零了,但对于一个上市公司,就算是市场环境变了或者公司基本面发生了拐点,投的钱也不会归零,总会给你逃跑的机会。
至于说这个估值高还是低,这就是市场情绪,流动性决定的了,市场情绪好,PE估值就高,情绪差PE估值就低,而所谓的泡沫呢,也就是或多或少吧。
AI产业周期和美元降息周期是24年以来这轮行情的基石,这两个基石不出现拐点,任何下跌都是技术性回调,早晚都会涨回来。
AI产业在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两国国家战略
2025年抛开股票不看,AI已经走进了所有人的生活,从端到端自动驾驶,到豆包、元宝成为大家信息检索的主要入口,再到AI生成的代码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主要代码来源,以及目前正在逐步替代传统视频拍摄的AI视频工具。
AI已经成为中、漂亮国的国家战略,确定性跟2019年的新能源产业是一样的。
综上,AI泡沫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因为AI产业会在未来五年十年都会蓬勃发展,应用会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泡沫更是非常主观的用词,完全无法定义什么是泡沫。
拿个最近的例子来说,宁德从2021年见顶之后,跌了60%,但是锂电池产业持续发展,宁德的收入也是持续上升的。可以说新能源产业(除了EV),其实没啥泡沫。但市场还是随着21年底流动性拐点,进入了3年熊市。
所以盯着AI泡沫什么时候破,不如盯着市场拐点。因为很可能AI还在快速增长,但是市场会先崩掉。
我的观点是,这波行情会在AI硬件增速见顶和美元降息周期拐点的时候,结束。
今年各大云厂还在增加资本性开支,并且对明年资本性开支增速也非常乐观,但硬件的投入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必须与AI收入增速匹配。目前的硬件投入增速是远高于AI云业务增速的,这种情况可能到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就要发生反转。
同时,AI在快速的替代人工。目前从GDP角度,AI带来的新增投资足以弥补失业给经济带来的伤害,但当硬件投资增速下来,随着AI技术不断完善,人工却被加速替代的时候,经济增速最终会开始下滑。
明年5月川普的舔狗就要当美联储主席了,很有可能从5月份开始美联储就要加速降息,如果通胀被川普的关税继续瞎搞,叠加加速降息搞得通胀维持高位,则经济会陷入滞涨。
届时就算美联储主席被川普控制,市场也会开始交易流动性拐点,无论AI是否还是蓬勃发展,这波行情就都要结束了。
从目前来看,上面提到的宏观拐点应该是明年年底左右。
风险提示:本文发布的所有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书汇总了我对宏观择时、价值研究和交易策略的深度思考,以及我对投资误区的解读。
如果您对投资感兴趣却苦于找不到持续盈利的方法,相信我的书会给您带来新的认知、启发。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