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商业航天板块全面崛起 产业链核心标的集体爆发

张山投资笔记
11-25 10:00

11 月 24 日,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两大里程碑事件,直接引爆板块异动。近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正式成立商业航天司,标志着行业监管进入规范化、高效化发展新阶段;蓝箭航天 “朱雀三号” 可重复使用火箭完成首飞准备,其 20 次以上复用能力将卫星发射成本推向 “2 万元 / 公斤” 的新台阶,为低轨星座组网扫清核心障碍。政策端的制度保障与技术端的成本革新形成共振,叠加全球 5 万颗低轨卫星星座的规模化需求,商业航天产业正从培育期加速迈入万亿级市场规模的黄金时代,带动材料、零部件、火箭制造、卫星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集体爆发。

政策规范化 + 技术迭代 打开行业增长天花板

商业航天司的成立,核心价值在于整合分散的审批职能、简化发射流程,解决了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制度性瓶颈。此前,商业航天发射涉及多部门协调,审批周期长、流程复杂,成为影响发射频次的关键因素。新部门的设立将大幅提升审批效率,推动商业发射从 “零星化” 向 “常态化” 转变,2024年国内商业发射频次为68次,据泰伯智库预测,2025 年将突破 80 次,为卫星组网、商业遥感等商业化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而 “朱雀三号” 的技术突破则直击行业核心痛点 —— 成本。航天发射的高成本长期限制商业航天的商业化落地,其采用的可重复使用技术通过箭体回收复用,搭配全不锈钢箭体设计,可降低 80% 以上的箭体制造成本,使低轨卫星星座等规模化应用具备经济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蓝箭航天已实现百台液氧甲烷发动机批量下线,标志着动力系统从 “单台突破” 迈入 “规模化制造” 阶段,为高密度发射奠定基础。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达 2.3 万亿元,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2.8 万亿元,十年增长空间高达 10 倍,火箭制造、卫星研发、核心材料等环节将持续受益于产能扩张与技术迭代。

产业链多点开花 核心标的备受关注

商业航天的爆发并非单点驱动,而是全产业链的协同共振。从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到火箭整机、卫星应用,各环节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壁垒与客户资源,成为板块上涨的核心动力。

核心材料与零部件:筑牢产业基石

•   斯瑞新材(688102):为 “朱雀三号” 独家供应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材料,完美适配可重复使用火箭的高温抗烧蚀、抗热震需求。公司已启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产业化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 300 吨锻件、1100 套推力室内外壁的产能,深度绑定蓝箭航天、九州云箭、星际荣耀等头部厂商。

•   航宇科技(688239):为火箭配套产品包括涡轮盘、泵、壳体、法兰等各类环锻件、模锻件,并正向精加工交付+小系统级装配延伸,材料体系涵盖高温合金、钛合金、铝合金等。,已深度进入九州云箭、星河动力、蓝箭航天、天兵科技、东方空间、中科宇航等头部火箭厂商,覆盖谷神星、朱雀、力箭、天龙等主力型号。2025年预计公司商业航天业务收入体量约数千万元人民币。

•   航天动力(600343):公司定位为“中国液体动力技术产业发展平台”,核心业务是将航天液体动力技术进行民用转化,主要专注于泵及泵系统、液力传动系统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水利、消防及交通等多个行业,市场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关联主体航天四院为商业航天提供核心固体动力支持,已形成 60 吨至 500 吨推力的型谱化发动机体系,支撑力箭一号、捷龙三号等多款商业火箭成功发射。

卫星制造与应用:受益卫星互联网组网加速

•   中国卫星(600118):卫星制造绝对龙头,具备微纳卫星到中型卫星的全谱系生产能力,深度参与 “千帆星座”“G60 星链” 等国家级组网项目,市占率稳居国内第一。

•   中国卫通(601698):高轨运营 “国家队”,管理 17 颗商用通信卫星,覆盖 “一带一路” 及国土全境。

•   臻镭科技(688270):主要产品包括射频收发芯片及高速高精度ADC/DAC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微系统及模组等,产品应用于卫星互联网产业链。。

三重共振下 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零部件与材料环节具有 “定型后替代成本极高” 的特性,一旦通过下游厂商的技术验证,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斯瑞新材的推力室材料、航宇科技的涡轮盘组件均已通过头部厂商批量验证,随着火箭发射频次提升与卫星组网加速,相关企业的业绩增长具备高确定性。

商业航天的规模化发展,本质是政策、技术、资本的三重共振。商业航天司的成立解决了 “制度供给”,可重复使用技术解决了 “成本约束”,而资本的持续入场则提供了 “资金支撑”——2025 年上半年行业融资达 37.3 亿元,国调基金等 “国家队” 资本密集布局头部企业。

未来,随着低轨卫星星座组网加速、商业发射频次提升,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等环节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相关企业凭借技术壁垒与客户资源,将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与规模化红利;“国家队” 与民营企业协同发力,在国家级项目中占据核心地位,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斯瑞新材(688102)$ $航宇科技(688239)$ $航天动力(600343)$ @爱发红包的虎妞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