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投资笔记
张山投资笔记
投教才是理财圈的长期主义,投资的本质是认知的变现。
IP属地:福建
2关注
3粉丝
0主题
0勋章

从 “百亿关” 到 “万亿局”,第三方即配的二次曲线,顺丰同城给行业打了个样

先放结论 “闪电战”补贴停火之后,即时零售进入“持久战”,拼的不再是钱包厚度,而是“履约精度×成本极限×场景宽度”的三重积分。谁能在2万亿的增量市场里率先完成“全域即配网络”的闭环,谁就能拿到下一轮定价权。 顺丰同城上半年营收破百亿、净利翻一倍,既是一次财报秀肌肉,也是一次行业宣言:第三方即配的话语权,不是靠平台施舍,而是靠“中立稀缺性”硬生生啃出来的。 为什么 “中立” 突然值钱了? 过去十年,外卖江湖的逻辑是 “流量 — 补贴 — 订单 — 规模”,平台用资本把需求端一次性打穿;但即时零售的复杂度已指数级上升: ·SKU 从几千扩容到几千万; ·履约半径从 3 公里延伸至 30 公里; ·履约温度从 30℃常温覆盖至 - 18℃冷冻。 与此同时,流量开始碎片化:抖音小时达、微信门店快送、高德秒送、小红书本地买手…… 没有一家平台能独自吃下所有长尾品类。这让品牌方陷入两大核心担忧: ·被单一平台绑架,佣金随规模水涨船高; ·多平台开店后,库存、运力、售后各自为政,协同成本高。 此时,第三方即配的 “中立身份” 成为关键,谁中立,谁就能成为 “平台的平台”,天然具备横向整合价值。例如顺丰同城在抖音做直播电商配送、在微信做门店快送、在阿里做淘鲜达,始终 “一碗水端平”,这种中立性正是当下行业的稀缺资源。 百亿营收背后:三条暗线 1. KA 客户的 “市占率” 其实是 “心智率” 瑞幸、喜茶、优衣库、苹果 APR 等头部 KA 品牌,对 SKU 深度、时效颗粒度、逆向物流的要求极高。顺丰同城将 KA 客户打造成 “行业样板间”,再向下复制到中小商家,实现边际成本递减。 本质上,KA 市占领先 = 高门槛案例库 = 销售漏斗最顶端,为后续规模化扩张奠定心智基础。 2. “驻店 + 商圈 + 全城” 三层运力池 纯驻店模式弹性不足(波谷期运力闲置),纯众包模式稳定性不够(波峰期运力
从 “百亿关” 到 “万亿局”,第三方即配的二次曲线,顺丰同城给行业打了个样

保险一哥率先交卷!寿险高增 + 银保爆发,万亿盘的底气在哪?

8月26日晚间,万亿平安把2025年半年度“答卷”直接甩到了桌上,作为行业第一个交卷的万亿险企,这份成绩单被市场称为“教科书级反转”的报告。不仅打破了“保险增长乏力”的悲观预期,更以寿险新业务价值39.8%的同比增幅、银保渠道168.6%的增速点燃投资者热情,市场一片哗然:这到底是“回光返照”还是“戴维斯双击”的起点? 山哥看完数据只想说:平安这“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战略,终于在业绩上结出硬果子了。今天用这篇文章把关键数据、底层逻辑和未来赔率一次说透。 量稳价升,典型的“戴维斯双击”雏形。 咱先从整体盘看起,平安这半年的“基本盘”还是稳得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即便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净利润680.47亿元仍保持规模级水平。最让股东安心的是分红,中期股息每股0.95元,同比增长2.2%,这是在行业转型期,平安还能保持分红增速跑赢不少固收产品。资产端也没拉胯,总资产突破13.5万亿,较年初增长4.3%,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25.2%,远超监管要求,抗风险能力拉满。 重点来了,这次中报的“重头戏”毫无疑问是寿险。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NBV)干到223.35亿元,同比大增39.8%,这个增速在行业里绝对是第一梯队。更关键的是“含金量”,新业务价值率(按标准保费)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至30.5%,意味着每收1块钱保费,创造的长期价值更高了,不是靠“冲规模”换来的虚增。 拆解渠道看,平安这半年的渠道改革算是彻底见效了。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人均新业务价值更是飙增21.6%,大专及以上学历销售占比还提升了1.5个百分点,这说明代理人队伍“提质”的路子走对了,不再是过去的“人海战术”,而是靠专业度拉产能。更惊喜的是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59.72亿元,同比暴增168.6%,现在银保+社区金融等渠道已经贡献了33.9%的寿
保险一哥率先交卷!寿险高增 + 银保爆发,万亿盘的底气在哪?

AI狂飙!英伟达只是开胃菜,真正的硬菜还在后头?

user-image 英伟达这股价,天天跟坐窜天猴似的,新高叠着新高,给整个AI板块来了记强心针——这架势,你说AI不接着蹦跶,谁信?但说句实在的,英伟达这波疯狂顶多算个开场锣鼓,真正的AI大戏,现在才刚拉开大幕。为啥敢这么说?​ 技术这引擎,油门踩到底了​ 算力成本跌得跟坐滑梯似的,以前玩大模型是土豪专属,服务器堆成山才敢开机,现在呢?DeepSeek这类开源框架直接把门槛踹碎了。模型训练不再是巨头的私家菜,连推理成本都干到了GPT-4时代的十分之一。说白了,以前中小玩家只能在门口瞅热闹,现在揣着本金就能下场摆摊,应用端不炸才怪。​ 更关键的是,AI正从云端往咱身边钻。阿里新夸克最近转型AIAgent,DAU直接飙到3430万,跟开了挂似的。往后你家手机、汽车、甚至电饭煲,没块AI芯片都不好意思摆出来见人。技术这引擎,早就把油门踩进油箱里了。​ 这里不得不提国内AI芯片领域的“明星选手”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领域的开拓者,寒武纪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自2020年登陆科创板以来,其发展之路可谓跌宕起伏。早期,由于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公司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不过这也为其技术积累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以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潮流兴起,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AI芯片市场迎来爆发期,寒武纪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机遇。 大佬们撒钱跟不要钱似的​ 真金白银不会骗人。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这四大金刚,今年一季度在AI算力上砸了719亿美元,同比暴涨62%,这哪是试水?分明是押上全部家当的梭哈,把AI当成了未来的命根子。你琢磨琢磨,四大巨头集体下注,这赛道能不热得发烫?​ 政策这边也没闲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明白白写着“人工智能全链赋能”是重点,从上到下,数据中心疯建,国家队拉着大模型企业入伙,AI+智能终端一路绿灯。这政策东风,比台风还猛,想不往前走都难。​ 资金
AI狂飙!英伟达只是开胃菜,真正的硬菜还在后头?

科技盛宴背后的万亿产业机遇

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即将于8月15日 - 17日在北京鸟巢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拉开帷幕!这场由北京联合央视与国际机构打造的赛事,不仅是人形机器人的 "奥运会",更像是一场提前预演的产业革命:当工业级人形机器人在田径赛道比拼运动控制精度,当服务型机器人在羽毛球场上展现灵活度,这些看似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悄然揭开万亿级新赛道的序幕。 从科幻银幕到现实赛场 人形机器人的产业蜕变 这场全球首创的赛事之所以值得高度关注,在于其精准锚定了产业变革的核心逻辑。北京市在赛事同期发布的《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明确甩出 100 亿产业基金,并规划了从核心技术攻关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支持政策。更关键的是,运动会的竞赛项目绝非单纯的技术秀,物料搬运、药品分拣等主体赛事,直接对标工厂自动化、医疗仓储等真实商业场景;而羽毛球、舞蹈等外围项目,则在检验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的同时,为消费级应用积累数据。这种 "以赛代练" 的模式,本质上是为技术落地搭建 "练兵场",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用。 从市场规模看,这个赛道正上演着指数级增长的奇迹。2025 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 82.39 亿元,而到 2035 年将突破 3000 亿元大关。全球范围内,美国银行预测 2025 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 1.8 万台,2030 年达 100 万台,2035 年更是可能飙升至 1000 万台,这样的增速甚至超越了新能源车的黄金发展期,堪称十年十倍的超级赛道。技术突破正在为产业爆发奠定基础:宇树科技的 Unitree H1 能在复杂地形行走超 2 小时,续航能力接近工业级标准;优必选的 Walker S 在极氪工厂实现与 AGV 协同搬运,毫米级精度证明了其工业应用价值。这些进步不仅体现在 "体能" 层面,更在 "智能" 领域突破,融合大模型的 AI 算法让机器人具备更强的环境感知
科技盛宴背后的万亿产业机遇

药易购2024年报解读:C端破局、大健康筑基,供应链创新打开成长天花板

四川合纵药易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易购”)2024年财报已经出炉,整体表现可圈可点。作为一家深耕医药流通领域的公司,药易购在传统B2B批发业务之外,正逐步向C端业务、大健康领域和供应链创新发力,这匹曾在资本市场低调潜行的 “医药电商黑马”,正通过三大战略动作,撕开行业增长新裂口。 C端业务爆发式增长,全域触达构建用户护城河 药易购的C端布局堪称教科书级操作。线上通过控股子公司重庆药大麦和四川玉鑫中医世家双轮驱动,前者聚焦男科、皮肤科等垂直类目,2024年营收1.93亿元,同比激增52.7%,其“伟哥”系列、“有时力”系列爆品在电商平台处方药GMV稳居前列,展现出强大的单品运营能力。后者作为中医药新零售标杆,线上销售额近1亿元,中药占比超80%,日均3万+订单稳居拼多多医药类目五年销冠,私域日活3万人,成功打通“文化传承+数字基建+工业联营”的新路径。 线下通过“控股+参股”深度绑定连锁药店,健康之家、康乐康等连锁品牌合计覆盖469家直营店、1520家加盟店,再加上O2O无人智能药仓的布局,形成“线上电商+线下连锁+即时配送”的全场景触达体系。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通过四川名医构建健康融媒体矩阵,链接超1万医生资源,为C端用户提供科普、问诊等增值服务,这种“产品+服务”的生态闭环,正在大幅提升用户粘性和复购率。 大健康生态初具规模,上游卡位抢占黄金赛道 在老龄化加速(2030年慢病管理市场规模预计超6000亿元)的大背景下,药易购在上游提前布局稀缺资源,构建大健康产品矩阵。民族药领域,与厚生天佐、宇妥藏药等达成战略合作,取得消肿镇痛膏、三味龙胆花片等多个全国独家品种的经销权,“玄医扁鹊”品牌正在成为中华医药文化新符号。中成药板块,锁定江苏玉森新药的芩苓子**灌注液(国内首个中药微型灌注液)等创新品种,通过“股权投资+总代推广”模式打通院外渠道。 特医特膳与医疗设备领域
药易购2024年报解读:C端破局、大健康筑基,供应链创新打开成长天花板
Q4营收353.84亿元,同比增长8.7%,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1%至724亿元,生态越来越成熟。 AI大模型应用到内容推荐和广告投放,用户时长和广告效率双提升,这才是核心竞争力。 现在股价才50多,接近2023年最低点,但业绩却比那时候强太多,这明显是送钱。 看看不少人都在恐慌割肉,机构却在偷偷加仓,这种时候逆向操作才能赚大钱。 $快手-W(01024)$ @爱发红包的虎妞 @小虎活动 @话题虎 @老虎专刊
当前英伟达股价正面临120日线的关键压制,技术面需放量突破才能确认反转信号。市场对GTC大会寄予厚望,若能借助量子计算与AI融合的概念催化,将成为重返130美元的重要引擎。 黄仁勋此次演讲的核心看点在于量子计算与AI的协同叙事。若能成功构建"量子训练大模型"的技术蓝图,将实现万倍级的效率革命,这不仅是算力竞赛的降维打击,更将彻底重构AI产业的估值体系。作为全球算力军备竞赛的卖水人,英伟达已占据AI芯片市场90%份额,而量子计算领域的突破将打开新的增长曲线。 当前位置呈现"有限风险,无限可能"的投资特征:向下100美元构成强支撑,向上则随着量子计算商用进程逐步兑现,市值天花板将被持续推高。 回顾英伟达过去十年40倍涨幅,每次深度回调都是历史性买点。在GTC行情周期下,短期做T策略需谨慎操作,避免错失筹码。当量子计算机真正落地之日,突破历史新高或将成为水到渠成之事。 $英伟达(NVDA)$ $纳斯达克(.IXIC)$ $美国超微公司(AMD)$ @爱发红包的虎妞 @小虎活动
稳健医疗反复强调 “官方渠道产品检测合格”,却忽略一个基本逻辑:消费者担忧的不仅是 “买到假货”,更是品牌对残次品的处置失当。 根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企业须对残次品进行不可逆销毁,避免流入黑市。 梁山希希仓库中堆积的全棉时代残次品,恰恰暴露了企业在 “员工管理”“生产流程监控” 上的重大漏洞。 正如深交所关注函所问:贵司残次品处置制度是否有效运转?是否存在 “监守自盗” 的系统性风险? $稳健医疗(300888)$ $百亚股份(003006)$

Z世代理财图鉴:从“基金热”到“攒金豆”

Z世代通常指的是在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以独特的姿态登上经济舞台,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兴消费和理财力量,服务好Z世代的金融公司未来可期,他们的理财观念和行为既深受时代背景的塑造,又反过来对金融市场和消费趋势产生着深远影响。 曾几何时,基金热潮在 Z 世代中掀起了一阵投资风暴。从 2019 年起,资本市场的牛市行情让基金的赚钱效应凸显,不少年轻人被吸引进入基金市场。他们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在社交软件上热烈讨论,分享着自己的 “养基” 心得。在那股热潮中,基金投资成为了一种时尚,甚至是年轻人之间交流的重要话题。然而,市场的波动总是无情的,白酒、医药等热门基金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的起伏,许多 Z 世代基民也体验了一把投资的酸甜苦辣,不少人在市场的起伏中逐渐冷静下来。 当基金市场的热情逐渐冷却,另一种理财方式 ——“攒金豆”,悄然在 Z 世代中流行起来。小小的金豆,每颗仅重约一克,却凭借着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从 “基金热” 到 “攒金豆”,Z 世代的理财选择发生了显著的转变。这背后,既有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也与 Z 世代自身的消费观念、理财需求以及对风险的认知密切相关。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剖析 Z 世代在这两种理财方式中的表现、背后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探寻 Z 世代理财图鉴中的奥秘。 Z 世代的 “基金热” 2019 - 2021 年,资本市场迎来了一段令人瞩目的牛市行情。在宏观经济环境向好的背景下,A 股市场表现亮眼。上证指数从 2019 年初的 2400 多点,稳步攀升,到 2021 年突破 3600 点,涨幅超过 50%。这一涨幅背后,是众多行业板块的共同发力。科技、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板块,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随着全球对环境保
Z世代理财图鉴:从“基金热”到“攒金豆”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