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要有逻辑
2022-06-22
有一些道理哦
@陆玖商业评论:
618启示录:什么淘宝京东拼多多,用户坚持比价到底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至
微信
复制链接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打开APP,发表看法
APP内打开
发表看法
{"i18n":{"language":"zh_CN"},"detailType":1,"isChannel":false,"data":{"magic":2,"id":689717986,"tweetId":"689717986","gmtCreate":1655830163347,"gmtModify":1704863331028,"author":{"id":3495752843397571,"idStr":"3495752843397571","authorId":3495752843397571,"authorIdStr":"3495752843397571","name":"操作要有逻辑","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vip":1,"userType":1,"introduction":"","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4,"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1612,"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coverImages":[],"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有一些道理哦</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有一些道理哦</p></body></html>","text":"有一些道理哦","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favorite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689717986","repostId":689282529,"repostType":1,"repost":{"magic":2,"id":689282529,"tweetId":"689282529","gmtCreate":1655687027578,"gmtModify":1704862834083,"author":{"id":3567553007079780,"idStr":"3567553007079780","authorId":3567553007079780,"authorIdStr":"3567553007079780","name":"陆玖商业评论","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23fb4008eda68c22c41e4387cf3dbaff","vip":6,"userType":6,"introduction":"老虎证券财经新媒体","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crmLevel":0,"crmLevelSwitch":0,"individualDisplayBadges":[],"fanSize":536,"starInvestorFlag":false},"themes":[],"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9e26623fdc135cee04719679b8d79a5","width":"600","height":"300"}],"cover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9e26623fdc135cee04719679b8d79a5","width":"600","height":"300"}],"title":"618启示录:什么淘宝京东拼多多,用户坚持比价到底","extraTitle":"","html":"<html><head></head><body><p><strong>消费下行把一切附加值都打碎了,商业又回归到了价格本质。</strong></p><p></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9e26623fdc135cee04719679b8d79a5\" tg-width=\"600\" tg-height=\"300\"></p><p>很久不写商业文章 , 但是经过这个 618 之后 , 还是有话想说 , 电商果然无垄断 。 </p><p>时至今日,电商核心竞争力的几大要素似乎都在逐步失灵,保真、快、服务态度等等都不再那么重要,消费者似乎只关心一点,价格。</p><p><strong>核心要素再一次加大了核心的地位,当所有人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变弱之后,价格的核心地位就变得更加不可撼动。</strong></p><p>就拿我们公司来说,618采购电脑,以前会毫不犹豫去京东下单,因为公司的服务和售后包括对于企业客户的友好度,京东都是之前做得最好的,但是今非昔比啊,一台Macbook Air买下来,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就是比京东便宜一千块,而且支持验货,那这个时候,五台笔记本就是5000的差价,毫无疑问这个订单会跑到拼多多去,所谓的忠诚度就不存在。</p><p>我说的这种情况,是不是个案?你去看一看拼多多过去一个季度的财报就会发现,净利润26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9.05亿元。这家靠低价起家的电商巨头,已经连续四个季度盈利,曾经竞争对手判定他们一停掉补贴立刻就死的言论,已经不攻自破。</p><p><strong>而这个618,除了主场作战京东还在大幅度推广和宣传之外,阿里和拼多多已经基本不再强调营销方面的动作,因为你说再多,大家还是会去比价,这个已经是用户习惯了。</strong></p><p>懂的都懂,消费者已经进入了比价时代,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更低的价格,更能吸引他们的购买欲望了。</p><h2><strong>保真失灵</strong></h2><p>放在十五年前,在网上买东西,大家吐槽的最多的就是假货,这也是曾经京东能够在阿里的巨大压力下活下来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后来阿里摆脱了这个魔咒,拼多多又继承了这个衣钵。</p><p>但是十五年后,假货这个问题,还能困扰一个电商平台吗?</p><p>答案是越来越难,因为互联网在中国发展了二十多年后,基本上现在购买的主力军都是互联网一代,信息透明带来的就是基本的辨别能力,而商家和厂家也适应了这种变化,大家都知道假货没有空间了。</p><p><strong>而标准化产品,也基本上杜绝了假货的可能,苹果你山寨不了,翻新可以通过串码识别,小米手机,你山寨一个的成本比厂家还贵,没有山寨的价值了。</strong></p><p>而门槛较低的产品,会立刻被媒体和用户曝光,平台也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索性有假冒伪劣的那个功夫,还不如自己做一个品牌,所以我们今天可以在电商平台上看到一堆所谓的新国货,或者去品牌化的产品。</p><p>所以,现在除了拼多多偶尔还为这个问题烦恼之外,其他的电商玩家,都不再强调这个事了,大家卖的都是真货。</p><p>假货?买到就是赚到,不是都搞假一赔十吗?</p><h2><strong>速度失灵</strong> </h2><p>当日达、次日达,大概七八年前,电商在送货速度上卷过一波,大家都开始提速,谁送货快,也成了消费者买东西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p><p><strong>但是,时间到了2022年,当外卖小哥在一二线城市成为基础设施般的存在后,还有人提送货速度吗?你再快也快不过美团,人家半个小时送达,真有急事,毫无疑问会选择美团。</strong></p><p>前段时间,因为商务需求,我们着急买一部手机,就毫不犹豫地在美团下了一个半小时达的单子,价格比淘宝、京东也没贵多少;而平时公司里日用的办公用品,打印纸之类,也都是去拼多多买,虽然送货慢,一般得五天左右,但是毕竟便宜了非常多。</p><p>现在整个物流行业已经逐渐同质化,顺丰不做电商生意,也活不下去,京东物流寄个快递甚至比三通一达还便宜,如果抛开京东城市中心仓备货这种模式之外,需要第三方卖家发货的,速度基本都差不多,快也快不到哪里去,慢也慢不到哪里去。</p><p>那么,既然如此的话,速度就成了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了,急用人家用同城配送,不急用只需要价格低,等个一段时间也无所谓。</p><h2><strong>服务失灵</strong></h2><p>售前售后服务,也是此前电商一个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毕竟很多贵重的东西,有一个良好的售后是非常重要的。</p><p>但是,自从大家认识到私域流量的重要性之后,很多品牌都会把电商过来的用户转化成私域用户,毕竟平台要抽成,这种转化过程中,售后服务也一并跟着转化了,很多企业通过直接的售后服务,维护了更多的客户关系。</p><p>前段时间,我家里的小米电视屏幕出现了问题,一开始我是买了京东的保险,电视坏了之后先是找了京东的售后,但是售后告诉我,你可以先去找小米保修,他们有三年换屏的服务,你如果把我们这个服务用了,就等于浪费。</p><p>这个问题,就有意思了,既然小米自己就可以保修三年,那么我当时买的这个服务的价值在哪里呢?等着三年坏两次不成?</p><p><strong>这个案例,侧面反应的问题就是,当商业环境健全之后,各个厂家自己把售后做得很完善了,那么平台的服务就略显无效了。</strong></p><p>可以说,每一种竞争力,都是时代赋予的,在商业不诚信的时代,就需要平台提供服务,在商业诚信建立起来后,这就是买卖双方的问题,平台的作用越来越小。</p><h2><strong>价格有灵</strong> </h2><p>淘宝的全、京东的快、拼多多的便宜,这是很多人给电商三巨头的定义。</p><p><strong>“我自己买手机也去拼多多买,羊毛多,不薅白不薅。”很多京东和阿里的公关,都这么说,由此可见,黄峥在占据五环外后,采取的百亿补贴是多么的正确。</strong></p><p>按说买衣服和鞋子,正常都是淘宝的强项,货全价格低,但是这个618我买了四双鞋子,却是在京东交易的,这四双鞋平时得3000多元,618打折只需要1000元,比淘宝便宜100元,于是果断在京东下单。</p><p>事实上,现在的电商玩家们,已经各自逐渐在打破对方擅长的渠道和SKU,而消费者的选择也非常简单,同样的货,三家一起比价,谁家综合下来便宜,就在谁家下单,人人都是算账高手。</p><p>而且,这种比价的趋势会持续性下去,看看隔壁的日本社会,我们就能轻易发现这种端倪。</p><p>首先,标准化的产品,大家很难再拉开差距,除非你往里面补贴,就像拼多多补贴苹果、华为、小米这些流量品牌一样,大家最终都是靠其他非标产品产生利润。</p><p>其次,去品牌化,为什么今年天猫也要自己玩自有品牌的产品了,其实像网易严选、京东京造这种模式,就是去品牌化的模式,你确保品质,满足消费者良好体验,有没有品牌不重要了。</p><p>第三,减少不必要投入,把所有资源都放在让利上,营销、广告、人工等等开支,都可以减少,然后把产品的价格打到最低,要知道拼多多目前才8000人,这种轻资产模式,多么可怕,而阿里和京东都是几十万人,成本不言而喻。</p><h2><strong>结论:重资产必须开放</strong> </h2><p>在经济大环境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商业模式做得很重,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p><p>但是这种封闭式的系统,也有后遗症,因为这需要高额的利润来支持,当经济大环境不好之后,消费者降低了生活预期,降低了消费频次,那么平台就无法获取更加高的利润,这些之前留下来的重资产如何养活?如何运转就成了很大的问题。</p><p>那么,就必然要把这些曾经只服务自己的资产,配置给整个社会使用,这样才能继续维持运转,但是与此同时难免就会出现与竞争对手的合作的情况。</p><p>比如说,菜鸟和京东物流,前些年大部分的精力都在自家业务之上,所以年年亏损,现在行情不好之后,这两家公司就必须要自我造血,必须把接口打开给别人使用。</p><p><strong>所以,在后面不远的将来,我们必然能够看到,从阿里和京东中,分拆出来越来越多的需要对外合作的业务部门,因为吸主营业务血的时代过去了,你不出去吸血,就是等死。</strong></p><p>阿里云如果不是对外开放使用,单纯靠阿里,能做这么大吗?</p><p>反而,像拼多多这种轻装上阵的公司,占了便宜,等你们开放资源了,我就接入使用好了,何必辛辛苦苦自己去一点点从头来呢?阿里投资了三通一达,不照样还得乖乖给人家拼多多送货?京东的流量不照样也得去新锐玩家抖音那里获取?</p><p>互通互联,越来越卷,这是中国电商必然要面对的结果,就看谁家跟上游制造工厂的关系更铁了。</p></body></html>","htmlText":"<html><head></head><body><p><strong>消费下行把一切附加值都打碎了,商业又回归到了价格本质。</strong></p><p></p><p class=\"t-img-caption\"><img src=\"https://static.tigerbbs.com/89e26623fdc135cee04719679b8d79a5\" tg-width=\"600\" tg-height=\"300\"></p><p>很久不写商业文章 , 但是经过这个 618 之后 , 还是有话想说 , 电商果然无垄断 。 </p><p>时至今日,电商核心竞争力的几大要素似乎都在逐步失灵,保真、快、服务态度等等都不再那么重要,消费者似乎只关心一点,价格。</p><p><strong>核心要素再一次加大了核心的地位,当所有人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变弱之后,价格的核心地位就变得更加不可撼动。</strong></p><p>就拿我们公司来说,618采购电脑,以前会毫不犹豫去京东下单,因为公司的服务和售后包括对于企业客户的友好度,京东都是之前做得最好的,但是今非昔比啊,一台Macbook Air买下来,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就是比京东便宜一千块,而且支持验货,那这个时候,五台笔记本就是5000的差价,毫无疑问这个订单会跑到拼多多去,所谓的忠诚度就不存在。</p><p>我说的这种情况,是不是个案?你去看一看拼多多过去一个季度的财报就会发现,净利润26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9.05亿元。这家靠低价起家的电商巨头,已经连续四个季度盈利,曾经竞争对手判定他们一停掉补贴立刻就死的言论,已经不攻自破。</p><p><strong>而这个618,除了主场作战京东还在大幅度推广和宣传之外,阿里和拼多多已经基本不再强调营销方面的动作,因为你说再多,大家还是会去比价,这个已经是用户习惯了。</strong></p><p>懂的都懂,消费者已经进入了比价时代,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更低的价格,更能吸引他们的购买欲望了。</p><h2><strong>保真失灵</strong></h2><p>放在十五年前,在网上买东西,大家吐槽的最多的就是假货,这也是曾经京东能够在阿里的巨大压力下活下来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后来阿里摆脱了这个魔咒,拼多多又继承了这个衣钵。</p><p>但是十五年后,假货这个问题,还能困扰一个电商平台吗?</p><p>答案是越来越难,因为互联网在中国发展了二十多年后,基本上现在购买的主力军都是互联网一代,信息透明带来的就是基本的辨别能力,而商家和厂家也适应了这种变化,大家都知道假货没有空间了。</p><p><strong>而标准化产品,也基本上杜绝了假货的可能,苹果你山寨不了,翻新可以通过串码识别,小米手机,你山寨一个的成本比厂家还贵,没有山寨的价值了。</strong></p><p>而门槛较低的产品,会立刻被媒体和用户曝光,平台也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索性有假冒伪劣的那个功夫,还不如自己做一个品牌,所以我们今天可以在电商平台上看到一堆所谓的新国货,或者去品牌化的产品。</p><p>所以,现在除了拼多多偶尔还为这个问题烦恼之外,其他的电商玩家,都不再强调这个事了,大家卖的都是真货。</p><p>假货?买到就是赚到,不是都搞假一赔十吗?</p><h2><strong>速度失灵</strong> </h2><p>当日达、次日达,大概七八年前,电商在送货速度上卷过一波,大家都开始提速,谁送货快,也成了消费者买东西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p><p><strong>但是,时间到了2022年,当外卖小哥在一二线城市成为基础设施般的存在后,还有人提送货速度吗?你再快也快不过美团,人家半个小时送达,真有急事,毫无疑问会选择美团。</strong></p><p>前段时间,因为商务需求,我们着急买一部手机,就毫不犹豫地在美团下了一个半小时达的单子,价格比淘宝、京东也没贵多少;而平时公司里日用的办公用品,打印纸之类,也都是去拼多多买,虽然送货慢,一般得五天左右,但是毕竟便宜了非常多。</p><p>现在整个物流行业已经逐渐同质化,顺丰不做电商生意,也活不下去,京东物流寄个快递甚至比三通一达还便宜,如果抛开京东城市中心仓备货这种模式之外,需要第三方卖家发货的,速度基本都差不多,快也快不到哪里去,慢也慢不到哪里去。</p><p>那么,既然如此的话,速度就成了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了,急用人家用同城配送,不急用只需要价格低,等个一段时间也无所谓。</p><h2><strong>服务失灵</strong></h2><p>售前售后服务,也是此前电商一个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毕竟很多贵重的东西,有一个良好的售后是非常重要的。</p><p>但是,自从大家认识到私域流量的重要性之后,很多品牌都会把电商过来的用户转化成私域用户,毕竟平台要抽成,这种转化过程中,售后服务也一并跟着转化了,很多企业通过直接的售后服务,维护了更多的客户关系。</p><p>前段时间,我家里的小米电视屏幕出现了问题,一开始我是买了京东的保险,电视坏了之后先是找了京东的售后,但是售后告诉我,你可以先去找小米保修,他们有三年换屏的服务,你如果把我们这个服务用了,就等于浪费。</p><p>这个问题,就有意思了,既然小米自己就可以保修三年,那么我当时买的这个服务的价值在哪里呢?等着三年坏两次不成?</p><p><strong>这个案例,侧面反应的问题就是,当商业环境健全之后,各个厂家自己把售后做得很完善了,那么平台的服务就略显无效了。</strong></p><p>可以说,每一种竞争力,都是时代赋予的,在商业不诚信的时代,就需要平台提供服务,在商业诚信建立起来后,这就是买卖双方的问题,平台的作用越来越小。</p><h2><strong>价格有灵</strong> </h2><p>淘宝的全、京东的快、拼多多的便宜,这是很多人给电商三巨头的定义。</p><p><strong>“我自己买手机也去拼多多买,羊毛多,不薅白不薅。”很多京东和阿里的公关,都这么说,由此可见,黄峥在占据五环外后,采取的百亿补贴是多么的正确。</strong></p><p>按说买衣服和鞋子,正常都是淘宝的强项,货全价格低,但是这个618我买了四双鞋子,却是在京东交易的,这四双鞋平时得3000多元,618打折只需要1000元,比淘宝便宜100元,于是果断在京东下单。</p><p>事实上,现在的电商玩家们,已经各自逐渐在打破对方擅长的渠道和SKU,而消费者的选择也非常简单,同样的货,三家一起比价,谁家综合下来便宜,就在谁家下单,人人都是算账高手。</p><p>而且,这种比价的趋势会持续性下去,看看隔壁的日本社会,我们就能轻易发现这种端倪。</p><p>首先,标准化的产品,大家很难再拉开差距,除非你往里面补贴,就像拼多多补贴苹果、华为、小米这些流量品牌一样,大家最终都是靠其他非标产品产生利润。</p><p>其次,去品牌化,为什么今年天猫也要自己玩自有品牌的产品了,其实像网易严选、京东京造这种模式,就是去品牌化的模式,你确保品质,满足消费者良好体验,有没有品牌不重要了。</p><p>第三,减少不必要投入,把所有资源都放在让利上,营销、广告、人工等等开支,都可以减少,然后把产品的价格打到最低,要知道拼多多目前才8000人,这种轻资产模式,多么可怕,而阿里和京东都是几十万人,成本不言而喻。</p><h2><strong>结论:重资产必须开放</strong> </h2><p>在经济大环境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商业模式做得很重,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p><p>但是这种封闭式的系统,也有后遗症,因为这需要高额的利润来支持,当经济大环境不好之后,消费者降低了生活预期,降低了消费频次,那么平台就无法获取更加高的利润,这些之前留下来的重资产如何养活?如何运转就成了很大的问题。</p><p>那么,就必然要把这些曾经只服务自己的资产,配置给整个社会使用,这样才能继续维持运转,但是与此同时难免就会出现与竞争对手的合作的情况。</p><p>比如说,菜鸟和京东物流,前些年大部分的精力都在自家业务之上,所以年年亏损,现在行情不好之后,这两家公司就必须要自我造血,必须把接口打开给别人使用。</p><p><strong>所以,在后面不远的将来,我们必然能够看到,从阿里和京东中,分拆出来越来越多的需要对外合作的业务部门,因为吸主营业务血的时代过去了,你不出去吸血,就是等死。</strong></p><p>阿里云如果不是对外开放使用,单纯靠阿里,能做这么大吗?</p><p>反而,像拼多多这种轻装上阵的公司,占了便宜,等你们开放资源了,我就接入使用好了,何必辛辛苦苦自己去一点点从头来呢?阿里投资了三通一达,不照样还得乖乖给人家拼多多送货?京东的流量不照样也得去新锐玩家抖音那里获取?</p><p>互通互联,越来越卷,这是中国电商必然要面对的结果,就看谁家跟上游制造工厂的关系更铁了。</p></body></html>","text":"消费下行把一切附加值都打碎了,商业又回归到了价格本质。 很久不写商业文章 , 但是经过这个 618 之后 , 还是有话想说 , 电商果然无垄断 。 时至今日,电商核心竞争力的几大要素似乎都在逐步失灵,保真、快、服务态度等等都不再那么重要,消费者似乎只关心一点,价格。 核心要素再一次加大了核心的地位,当所有人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变弱之后,价格的核心地位就变得更加不可撼动。 就拿我们公司来说,618采购电脑,以前会毫不犹豫去京东下单,因为公司的服务和售后包括对于企业客户的友好度,京东都是之前做得最好的,但是今非昔比啊,一台Macbook Air买下来,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就是比京东便宜一千块,而且支持验货,那这个时候,五台笔记本就是5000的差价,毫无疑问这个订单会跑到拼多多去,所谓的忠诚度就不存在。 我说的这种情况,是不是个案?你去看一看拼多多过去一个季度的财报就会发现,净利润26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9.05亿元。这家靠低价起家的电商巨头,已经连续四个季度盈利,曾经竞争对手判定他们一停掉补贴立刻就死的言论,已经不攻自破。 而这个618,除了主场作战京东还在大幅度推广和宣传之外,阿里和拼多多已经基本不再强调营销方面的动作,因为你说再多,大家还是会去比价,这个已经是用户习惯了。 懂的都懂,消费者已经进入了比价时代,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更低的价格,更能吸引他们的购买欲望了。 保真失灵 放在十五年前,在网上买东西,大家吐槽的最多的就是假货,这也是曾经京东能够在阿里的巨大压力下活下来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后来阿里摆脱了这个魔咒,拼多多又继承了这个衣钵。 但是十五年后,假货这个问题,还能困扰一个电商平台吗? 答案是越来越难,因为互联网在中国发展了二十多年后,基本上现在购买的主力军都是互联网一代,信息透明带来的就是基本的辨别能力,而商家和厂家也适应了这种变化,大家都知道假货没有空间了。 而标准化产品,也基本上杜绝了假货的可能,苹果你山寨不了,翻新可以通过串码识别,小米手机,你山寨一个的成本比厂家还贵,没有山寨的价值了。 而门槛较低的产品,会立刻被媒体和用户曝光,平台也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索性有假冒伪劣的那个功夫,还不如自己做一个品牌,所以我们今天可以在电商平台上看到一堆所谓的新国货,或者去品牌化的产品。 所以,现在除了拼多多偶尔还为这个问题烦恼之外,其他的电商玩家,都不再强调这个事了,大家卖的都是真货。 假货?买到就是赚到,不是都搞假一赔十吗? 速度失灵 当日达、次日达,大概七八年前,电商在送货速度上卷过一波,大家都开始提速,谁送货快,也成了消费者买东西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但是,时间到了2022年,当外卖小哥在一二线城市成为基础设施般的存在后,还有人提送货速度吗?你再快也快不过美团,人家半个小时送达,真有急事,毫无疑问会选择美团。 前段时间,因为商务需求,我们着急买一部手机,就毫不犹豫地在美团下了一个半小时达的单子,价格比淘宝、京东也没贵多少;而平时公司里日用的办公用品,打印纸之类,也都是去拼多多买,虽然送货慢,一般得五天左右,但是毕竟便宜了非常多。 现在整个物流行业已经逐渐同质化,顺丰不做电商生意,也活不下去,京东物流寄个快递甚至比三通一达还便宜,如果抛开京东城市中心仓备货这种模式之外,需要第三方卖家发货的,速度基本都差不多,快也快不到哪里去,慢也慢不到哪里去。 那么,既然如此的话,速度就成了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了,急用人家用同城配送,不急用只需要价格低,等个一段时间也无所谓。 服务失灵 售前售后服务,也是此前电商一个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毕竟很多贵重的东西,有一个良好的售后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自从大家认识到私域流量的重要性之后,很多品牌都会把电商过来的用户转化成私域用户,毕竟平台要抽成,这种转化过程中,售后服务也一并跟着转化了,很多企业通过直接的售后服务,维护了更多的客户关系。 前段时间,我家里的小米电视屏幕出现了问题,一开始我是买了京东的保险,电视坏了之后先是找了京东的售后,但是售后告诉我,你可以先去找小米保修,他们有三年换屏的服务,你如果把我们这个服务用了,就等于浪费。 这个问题,就有意思了,既然小米自己就可以保修三年,那么我当时买的这个服务的价值在哪里呢?等着三年坏两次不成? 这个案例,侧面反应的问题就是,当商业环境健全之后,各个厂家自己把售后做得很完善了,那么平台的服务就略显无效了。 可以说,每一种竞争力,都是时代赋予的,在商业不诚信的时代,就需要平台提供服务,在商业诚信建立起来后,这就是买卖双方的问题,平台的作用越来越小。 价格有灵 淘宝的全、京东的快、拼多多的便宜,这是很多人给电商三巨头的定义。 “我自己买手机也去拼多多买,羊毛多,不薅白不薅。”很多京东和阿里的公关,都这么说,由此可见,黄峥在占据五环外后,采取的百亿补贴是多么的正确。 按说买衣服和鞋子,正常都是淘宝的强项,货全价格低,但是这个618我买了四双鞋子,却是在京东交易的,这四双鞋平时得3000多元,618打折只需要1000元,比淘宝便宜100元,于是果断在京东下单。 事实上,现在的电商玩家们,已经各自逐渐在打破对方擅长的渠道和SKU,而消费者的选择也非常简单,同样的货,三家一起比价,谁家综合下来便宜,就在谁家下单,人人都是算账高手。 而且,这种比价的趋势会持续性下去,看看隔壁的日本社会,我们就能轻易发现这种端倪。 首先,标准化的产品,大家很难再拉开差距,除非你往里面补贴,就像拼多多补贴苹果、华为、小米这些流量品牌一样,大家最终都是靠其他非标产品产生利润。 其次,去品牌化,为什么今年天猫也要自己玩自有品牌的产品了,其实像网易严选、京东京造这种模式,就是去品牌化的模式,你确保品质,满足消费者良好体验,有没有品牌不重要了。 第三,减少不必要投入,把所有资源都放在让利上,营销、广告、人工等等开支,都可以减少,然后把产品的价格打到最低,要知道拼多多目前才8000人,这种轻资产模式,多么可怕,而阿里和京东都是几十万人,成本不言而喻。 结论:重资产必须开放 在经济大环境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商业模式做得很重,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但是这种封闭式的系统,也有后遗症,因为这需要高额的利润来支持,当经济大环境不好之后,消费者降低了生活预期,降低了消费频次,那么平台就无法获取更加高的利润,这些之前留下来的重资产如何养活?如何运转就成了很大的问题。 那么,就必然要把这些曾经只服务自己的资产,配置给整个社会使用,这样才能继续维持运转,但是与此同时难免就会出现与竞争对手的合作的情况。 比如说,菜鸟和京东物流,前些年大部分的精力都在自家业务之上,所以年年亏损,现在行情不好之后,这两家公司就必须要自我造血,必须把接口打开给别人使用。 所以,在后面不远的将来,我们必然能够看到,从阿里和京东中,分拆出来越来越多的需要对外合作的业务部门,因为吸主营业务血的时代过去了,你不出去吸血,就是等死。 阿里云如果不是对外开放使用,单纯靠阿里,能做这么大吗? 反而,像拼多多这种轻装上阵的公司,占了便宜,等你们开放资源了,我就接入使用好了,何必辛辛苦苦自己去一点点从头来呢?阿里投资了三通一达,不照样还得乖乖给人家拼多多送货?京东的流量不照样也得去新锐玩家抖音那里获取? 互通互联,越来越卷,这是中国电商必然要面对的结果,就看谁家跟上游制造工厂的关系更铁了。","highlighted":2,"essential":1,"paper":2,"link":"https://laohu8.com/post/689282529","repostId":0,"isVote":1,"tweetType":1,"commentLimit":10,"symbols":["09988","JD","BABA","09618","PDD"],"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5630,"xxTargetLangEnum":"ZH_CN"},"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78,"commentLimit":10,"likeStatus":false,"favoriteStatus":false,"reportStatus":false,"symbols":[],"verified":2,"subType":0,"readableState":1,"langContent":"CN","currentLanguage":"CN","warmUpFlag":false,"orderFlag":false,"shareable":true,"causeOfNotShareable":"","featuresForAnalytics":[],"commentAndTweetFlag":false,"andRepostAutoSelectedFlag":false,"upFlag":false,"length":12,"xxTargetLangEnum":"ZH_CN"},"commentList":[],"isCommentEnd":true,"isTiger":false,"isWeiXinMini":false,"url":"/m/post/689717986"}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