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玖商业评论

老虎证券财经新媒体

IP属地:未知
    • 陆玖商业评论陆玖商业评论
      ·11:45

      Q3营收、调整后净利润双增长,腾讯音乐拓展服务新边界

      2025年11月12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 $腾讯音乐(TME)$ )发布了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报告。财报显示, $腾讯音乐-SW(01698)$ 第三季度整体业绩稳健增长,总收入同比增长20.6%达84.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27.7%达24.8亿元。其中,在线音乐业务持续高质量增长,在线音乐服务收入为69.7亿元,同比增长27.2%,在线音乐订阅收入为45亿元,同比增长17.2%,在线音乐ARPPU(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进一步提升至11.9元。 内容生态对腾讯音乐业绩增长的驱动作用持续凸显。本季度,腾讯音乐与G.E.M.邓紫棋、张杰、张艺兴等知名艺人续约,同时与暴雪娱乐、韩国厂牌DREAMUS、CEREAL、日本ACG厂牌KING RECORDS达成合作,持续拓展多流派、多语种音乐曲库;并积极探索创新的内容宣推方式,例如与腾讯游戏合作,联合天美工作室群策划《王者荣耀》十周年版本主题曲《明日坐标》,由易家扬作词、林俊杰作曲并演唱,歌曲上线两周登顶多平台音乐榜单。腾讯音乐也持续为国内外艺人策划并举办大型巡演,不仅继续举办G-DRAGON权志龙2025 WORLD TOUR [Übermensch]在悉尼、墨尔本、吉隆坡等六座城市的14场演出,还为薛凯琪、袁娅维、张韶涵和GAI等知名艺人举办或出品了多场大型巡演。此外,腾讯音乐继续扩充自有演唱会IP矩阵,本季度在中国澳门举办首届TMElive国际音乐大赏(TIMA),汇聚来自亚洲多个国家的22组知名艺人,为超2万名乐迷呈现了一场世界级音乐盛会。 在平台体验方面,腾讯音乐也持续优化功能玩法,并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会
      39评论
      举报
      Q3营收、调整后净利润双增长,腾讯音乐拓展服务新边界
    • 陆玖商业评论陆玖商业评论
      ·11-04

      文远、小马IPO前打“嘴仗”,谁在投资人面前争宠?

      IPO前的舆论战或许能短期吸引资本某种关注,但最终决定其市场地位的,仍是产品落地能力与服务用户的水平。 商场如战场,智驾IPO前夜的资本赛道近来不太平静。  10月30日晚,文远知行CFO李璇一纸公开声明,直指小马智行路演材料“数据造假、刻意贬低对手”。由于舆论的两个主角均为国内L4自动驾驶行业的公司,且均处于IPO的关键阶段,因此这场喧嚣的火药味便格外浓烈。  业内人士表示,从市场竞争走向了资本语境下的“舆论”互掐,足以说明,智驾产业已从最初的讲故事到比拼规模、落地能力的阶段,特别是在行业集体巨亏的压力之下,舆论口径中的明争暗斗,也成为围绕在技术路线和商业化讨论之下的伴生产物。  01 资本前夜“互掐”  10月底,小马智行在香港投资人路演材料中提及竞争对手文远知行的信息引发了争议,随后,文远知行CFO李璇立刻在社交平台公开发文,炮轰小马在近期港股IPO路演中存在“数据造假”行为,直指小马在路演材料中刻意夸大其自动驾驶运营里程,例如,仅为文远标注了北京一个运营城市,在已完成单量层面文远被显示成了0;同时贬低文远知行的技术能力,将双方在某些场景下的测试数据进行“选择性对比”。  至此,双方把技术路线等方面的争论上升到了舆论争执地步。  一位智库机构人士告诉陆玖商业评论,“目前从文远爆料出的资料方面,看似是小马吃亏些,毕竟是所谓信息的发起方,还把一众友商全喷了。从过往来看,这种同行互撕,要么就是能就其中某一项指控进行证伪,要么能拿到一些独家进展”。  而在另外一位业内人士眼中,舆论层面,小马在路演过程中对文远的数据贬低,颇为有些激进。这或与其资本处境密切相关,去年11月美股上市募资仅2.41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此次回港融资也被寄予了“补血”厚望。  “所谓数据贬低,实则是为了强化自身‘行业唯一
      315评论
      举报
      文远、小马IPO前打“嘴仗”,谁在投资人面前争宠?
    • 陆玖商业评论陆玖商业评论
      ·10-30

      为千万“灵活就业”骑手保驾护航,到底有多难?

      一个覆盖千百万人的系统性保障工程,对于美团而言仅仅只是开始。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这句话用来形容穿梭于大街小巷,披星戴月送餐的外卖小哥,再合适不过。  他们“很少”,少到除了饭点我们很少把他们想起;他们也“很多”,多到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大型单一灵活就业群体”。  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外卖骑手已然成为本地生活领域的毛细血管,是城市生活的“新基础设施”,然而,他们的权益保障,尤其是社会保障问题,却长期是行业乃至全社会的一个难题。  必须指出,无论从平台层面还是政策层面,在外卖行业诞生的那一刻起,保障体系的搭建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但骑手行业的保障,远非简单粗暴的“社保”可以一言以蔽之,保障体系的搭建与试点,远比想象中更为艰难。  美团 $美团-W(03690)$ 在近期,也官宣了覆盖全国的骑手养老保险补贴。经过半年左右的试点,该补贴制度向全行业、全平台的全部骑手开放。11月开始,骑手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在户籍地或工作所在地缴纳,由平台提供现金补贴。  当然,作为一个覆盖千百万人的系统性工程,这对于美团而言仅仅只是开始。或者说,如今我们能看到的美团骑手保障体系,也只是整个庞大系统的冰山一角。  但从这一刻开始,骑手们穿梭在泥泞的街头和风雨中,再也不用像以往那般“裸奔”——因为在他们背后,不仅有等他们回家的妻儿,还有为之保驾护航的社会和以美团为代表的平台力量。  灵活就业易,灵活保障难  要理解搭建骑手保障体系的重要性,不妨先“重新认识”一下外卖骑手这个群体。  时至今日,关于外卖骑手的相关新闻报道或文艺作品,早已连篇累牍,汗牛充栋。可以看到,外卖骑手只是这群人诸多标签中的其中一个——你可以是
      374评论
      举报
      为千万“灵活就业”骑手保驾护航,到底有多难?
    • 陆玖商业评论陆玖商业评论
      ·10-29

      滴滴一下,组团出海

      对滴滴而言,这是在墨西哥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这是在传统汽车出口模式以外,提供一条新的可行路径。 近日,滴滴出行 $滴滴(DIDI)$ 在墨西哥市场上线500辆纯电动汽车,此举是其拉美首个标准化专车品类服务的落地。值得注意的是,这批车辆全部来自国产品牌,并配套了从金融、充电到维保的一站式方案。 滴滴这一动作背后,是中国企业出海逻辑的变化:从过去单打独斗的产品出口,转向以平台型企业为枢纽,整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集团军”式协同出海。滴滴在拉美的尝试,不仅是为自身寻找增长新引擎,也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实践范本。 01 系统性落子,滴滴在拉美迈出电动化关键一步 诚然,500辆纯电动汽车的投运,这一动作若仅从数量上看,规模确实有限,但其背后所体现的战略路径与生态化打法,值得思考。 本次布局呈现出两个核心特征:供应链的“本土化”协同,以及服务模式的“生态化”整合。 在供应链层面,上线的纯电动汽车全部来自国产品牌,包括广汽埃安和江汽集团。这直观地展示出中国供应链在海外市场的协同能力。 滴滴在此扮演了“集成商”角色,将国内具备成本与市场优势的电动车产品,直接对接到其海外运营网络中,实现了“中国制造”与“中国平台”在海外场景的精准匹配。 在服务层面,滴滴的举措超越了简单的车辆投放。它联合当地合作伙伴,为司机提供了涵盖车辆购买、租赁、保养以及充电的一站式优惠方案。 这种生态化布局的核心目的在于,系统性地降低电动车的高昂初始成本与运营中的不确定性,扫除了司机转向电动化的主要障碍。本质上,这是滴滴将其在国内经过验证的、复杂的平台运营与管理能力,向海外市场的一次针对性输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投运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滴滴在拉美电动化战略的一个节点。它是滴滴去年10月发布的
      289评论
      举报
      滴滴一下,组团出海
    • 陆玖商业评论陆玖商业评论
      ·10-27

      不差钱的东鹏饮料,能造新的“现象级”单品吗?

      当口味与功能相互混战竞争时,无论新旧品牌、也无论是新旧产品,它们身上都带着典型的共性特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善于攻城略地扩张市场、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还会给资本市场讲故事。 逆袭红牛的东鹏饮料 $东鹏饮料(605499)$ ,似乎正在设计新的商业增长路径。 在这之前,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先要获得港股资本市场的入场券。四年之前,靠东鹏在A股敲钟,此时市值不过260亿,四年之后东鹏饮料市值飙升到1500多亿,并试图二次撬开港股大门。 过去二十年来,东鹏一步步实现从濒临破产到销量超越红牛的逆袭,外界认为走到今时今刻,一方面依托于在功能性饮品中更具性价比的产品策略,另一方面,或多或少也有着来自于那句“累了困了就喝东鹏特饮”的广告势能。 傲人的销量直接拉动了财务表现,东鹏账面上的百亿现金也展现出其充裕的资金水平。对于东鹏而言,想要扩大商业领地,除了扩充产品品类、打造新的大爆款单品之外,提升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知名度,算是一种比较直观且有效的途径。 想要瞄准更长远的未来,撬开更大的商业空间,以及打破市场已经固化的“东鹏饮料只有东鹏特饮”的认知,对于东鹏饮料而言,恐怕并不是一件轻松之事。 01 传统的大单品逻辑失灵了? 翻看东鹏饮料财报,2025年上半年,以东鹏特饮为主的能量饮料收入约83.60亿元,占总营收的77.91%,上年同期占比为87.23%。 对比2024年上半年及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可以看出,东鹏饮料有意在提升其他品类的占比。 有接近东鹏内部的人士向陆玖商业评论表示,东鹏确实是在持续加大对多元化产品的开发与市场投入。此外,该人士还提到,东鹏对经销商的要求其实很高,想要成为品牌的经销商,至少需要三年的行业经验才有机会参与进来。 这种产品策略并非没有依据。 不止东鹏特饮,事实上,过去数年来,快消
      287评论
      举报
      不差钱的东鹏饮料,能造新的“现象级”单品吗?
    • 陆玖商业评论陆玖商业评论
      ·10-22

      为新体验按下加速键,鸿蒙6的进化为产业生态带来了什么?

      在万物智联的星辰大海中,鸿蒙6的探索与实践,为全球科技产业提供了一个跳出安卓与iOS框架之外的全新操作系统范式——一个以人为中心,设备与服务围绕用户无缝流转的智慧世界。 1999年,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说,“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其中,“魂”所指的,正是操作系统。  二十年后的2019年8月,**首次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到2023年9月全面启动鸿蒙应用,再到2025年10月22日,鸿蒙6正式发布,短短数年,这款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完成了从破土而生到枝繁叶茂的跨越。  发布会上,**宣布鸿蒙操作系统终端设备数量突破2300万台,成为其生态发展的全新里程碑。  实际上,这个数字,已不仅仅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时代转折的注脚。在移动互联网红利渐尽、万物智联浪潮奔涌而来的今天,市场对操作系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它必须能够无缝打通手机、汽车、手表、家居等无数异构硬件,必须实现服务与数据的自由流转 ,必须构建内生可信的安全基因,并最终成为AI天然的智慧载 体。  颇为惊喜的是,与传统且枯燥的技术发布有所不同,此次鸿蒙6的发布现场松弛感满满。无论是小艺对“超级助理”的诠释,还是鸿蒙操作系统主动拦截电诈上演“电子尽孝”,亦或是京东、美团等合作伙伴的“整活儿”,技术正在以一种更加年轻、更加轻松的方式,向外释放着勃勃生机。  鸿蒙生态,正彻底跨越“生存”的兼容适配阶段,正全速驶入“发展”的价值创造新蓝海。  01 鸿蒙操作系统再进化  鸿蒙6的发布,标志着鸿蒙生态从奠定基础的“打地基”阶段,正式迈入了构建应用的“造大楼”阶段。  回顾发展历程,鸿蒙5完成了系统的全面重构,实现了从系统内核到上层应用的全栈自研,将昔日的设备孤岛整合为有机协同的“一张网”;而鸿蒙6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升级技术框架并引入全
      565评论
      举报
      为新体验按下加速键,鸿蒙6的进化为产业生态带来了什么?
    • 陆玖商业评论陆玖商业评论
      ·10-22

      百川发布最强循证增强大模型M2 Plus,打造“医生版ChatGPT”

      10月22日,百川智能发布循证增强医疗大模型Baichuan-M2 Plus,同步升级配套应用百小应并开放API。这是百川 $百川股份(002455)$ 自8月开源Baichuan-M2以来的又一次重要动作。评测显示,M2 Plus的医疗幻觉率较通用大模型显著降低,相比DeepSeek低约3倍,优于美国最火医疗产品OpenEvidence,可信度比肩资深临床医生水准。 通用大模型固有的幻觉问题导致其在严肃医疗场景中难以真实应用。国内众多医院虽积极尝试部署和优化DeepSeek,但实际效果不尽人意。反观大洋彼岸的现象级医疗大模型产品OpenEvidence,能给我们重要的启示。该产品因符合医学认知的循证增强,已有40%美国医生在临床场景中注册使用,每月咨询量达1650万次。两天前,该公司C轮融资2亿美金,估值达60亿美元。 百川M2 Plus首创六源循证推理(EAR)范式,打造“医生版ChatGPT”,让大模型技术在辅助临床诊疗场景迈过“敢用、可用”关键门槛,不仅适合中国医疗环境,在美、日、英的医疗评测中均超过OpenEvidence,代表中国在世界大模型擂台上再下一城。 首创六源循证推理范式,把循证做“全”、检索做“准”、推理做“对” (一)六源循证:打造从原始研究到真实世界的完整知识体系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作为现代医学知识体系的核心范式,是确保医疗决策可信的关键。 通用大模型像一个“博学但不可靠”的专家,即便有搜索增强,也会因为知识来源混杂不符合循证医学范式。 百川不仅主动屏蔽了互联网的非专业信息来源,只使用权威来源的医学证据,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从证据、到实践、再到真实世界反馈六层证据类型的知识体系: 原始研究层: 索引海量医学期刊论文40
      577评论
      举报
      百川发布最强循证增强大模型M2 Plus,打造“医生版ChatGPT”
    • 陆玖商业评论陆玖商业评论
      ·10-20

      乳业“老CP”包装撞脸,消费者:产品本身更重要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真正关心的并不是谁撞脸谁,而是谁的产品真正用心。毕竟营销获得的流量是一时的,而想长远地走下去,产品本身足够好才是硬道理。  “就说同一个雪糕怎么包装有时候不一样,原来是两家的”、“不仔细看真的很容易买错”……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都在吐槽:伊利和蒙牛,这对乳业“老CP”,包装相似度也太高了吧!  从雪糕到牛奶,从经典产品到新品上市,两家企业的包装撞脸次数之高令人咋舌。  比如,蒙牛 $蒙牛乳业(02319)$ “绿色心情”作为2004年上市的经典产品,其标志性的绿色包装已深入人心。紧接着,伊利 $伊利股份(600887)$ 就推出“伊利心情”。不仅在名称上极为相近,包装设计也高度雷同。  有网友调侃道:“想吃绿色心情,却买到伊利心情,第一反应以为是绿色心情改名字了”。  同样,伊利的“巧乐兹”与蒙牛随便系列的“随心脆”。两款产品同样使用巧克力脆皮包裹雪糕,同样以棕色为主色调。相似度之高,让不少消费者多次“中招”:“我一直以为随变和巧乐兹是一家的,没想到竟然是竞争对手”。  牛奶这边,也难逃“撞脸”命运。  2021年,蒙牛的特仑苏推出了沙漠有机,采用沙漠绿洲感满满的沙色+绿色的包装。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蒙牛特仑苏沙漠有机纯牛奶的包装箱,凭借“沙海明珠”的设计理念,成功斩获“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而伊利金典也推出了类似设计的包装。  对于“撞脸”现象,有业内人士透露:“在包装上‘抄作业’在业内已经不是秘密。每当有一方推出创新包装并获得市场认可后,另一方就会在短时间内推出相似设计。”这种策略不仅减少了市
      819评论
      举报
      乳业“老CP”包装撞脸,消费者:产品本身更重要
    • 陆玖商业评论陆玖商业评论
      ·10-16

      乐道销量破10万,蔚来终于会做爆款了?

      “得大车者得天下”,这条汽车行业规律再度被验证。随着乐道L90、蔚来全新ES8两款大车热销,蔚来似乎找到了爆款密码。 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车企竞争焦点、排位座次时常变化,但有一条规律被屡次验证:能把大型SUV打造成爆款的品牌,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占据相对优势。  年初还处于销量低谷的蔚来,如今正背靠两款大车的热销,上演着逆风翻盘的“爽文”剧情。  10月15日,蔚来 $蔚来-SW(09866)$ 旗下乐道品牌宣布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并将在本周末达成10万台交付里程碑,其中,7月底上市的纯电大三排SUV乐道L90功不可没。7月31日上市以来,两个月时间,乐道L90交付21,626台,创纯电大型SUV最快交付纪录。在L90带动下,乐道L60订单量也不断走高,品牌势能持续回暖。  曾有汽车行业人士笑称,“一台爆款能拯救一个品牌,两台爆款就能带动一家公司改命。”据陆玖商业评论了解,9月21日上市的蔚来全新ES8,一天时间内大定数量就超过了今年剩余月份的产能上限,蔚来、乐道两个品牌的旗舰产品已经分别成为了各自的销量担当,不仅会显著提升产品均价,对公司毛利率的改善也显而易见。  爆款大三排SUV带头,蔚来公司9月销量34,749台,连续两月创历史新高。长期在爆款门口徘徊的蔚来,终于找到了爆款密码。  长期以来,蔚来总是被人调侃,“蔚来的爆款,永远是下一款”。目前来看,传说中的“下一款”终于来了,蔚来终于会做爆款了。  那么,原因在哪里?  01 蔚来“破卷”大三排:一场基于用户洞察的精准反击 价格战曾一度成为国内汽车市场的主旋律,但价格战不是一场无限战争,时至今日,用户要的也不仅是低价,一款产品想要破圈,关键要看它是否击中了用户的核心
      492评论
      举报
      乐道销量破10万,蔚来终于会做爆款了?
    • 陆玖商业评论陆玖商业评论
      ·10-15

      大疆多产品降价,消费无人机寡头也难逃“焦虑”?

      对于大疆而言,降价只是应对危机的第一步。如何平衡用户信任与市场扩张、如何实现技术优势的跨场景迁移、如何在存量市场中挖掘新价值,将是其未来的重要命题。 作为消费无人机赛道的领头羊,低调的大疆也陷入了短暂的舆论风波中,并在近期登上微博热搜榜单第一。  “刚花4838元买的Pocket 3全能套装,不到十天就直降900元,线下门店购买却无法享受线上用户的价保政策”。不乏一些消费者在网络上进行类型的控诉。  2025年10月,大疆突然启动新一轮降价潮,一时间“数码圈炒股”“早买早亏”的吐槽刷爆社交平台。  回过头来看,一场看似常规的促销背后,有着企业既定的商业策略选择,不过往深入讲,多少藏着这家无人机巨头的增长焦虑。  作为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七成以上份额的绝对寡头,大疆曾凭借技术与渠道构建的“护城河”高枕无忧。  如今主动打破价格壁垒,或许有各种产品压力下的无奈之举,却又像行业变局中的求生信号,至少,降价不仅刺痛了用户,还折射出智能硬件行业“强者恒强”神话背后的隐忧。  再以此洞察到整个消费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和未来格局,打破绝对寡头垄断神话,可能才刚刚开始。  01 降价或有无奈? 拆解本轮降价的具体产品来看,大疆本次从10月9日开始持续到10月14日的降价幅度的确不少,其中Pocket 3标准版直降700元(3499→2799元),Action 4最高降1129元,Mini4 PRO降价1478元。  “调价在包括手机、PC等智能硬件行业很常见,但大疆多年来几乎没主动调过价,此次迎来‘首降’,我们推测要么是准备新品迭代,要么想把竞争对手打死”。一位从事大疆经销业务的人士表示。 通常情况下,按照消费电子产品普遍遵循的GTM(Go To Market),产品走向市场成功操盘的运作逻辑,产品从上市走向收
      519评论
      举报
      大疆多产品降价,消费无人机寡头也难逃“焦虑”?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