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商业评论
汽车商业评论
推动中国汽车向前进
IP属地:未知
19关注
42粉丝
0主题
0勋章

摘星之夜,极星4给中国用户带来走心的“极星式豪华”

撰文 / 周   洲编辑 / 张   南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车展前夜,全球豪华纯电高性能汽车品牌Polestar极星在广州举办品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发布盛典——“摘星之夜”。一辆白色的豪华纯电SUV在夜空下的珠江畔闪闪发亮,似启明星。这是“摘星之夜”的主角——极星4。这是极星品牌的第四款产品。极星4凝聚了全球顶尖资源、纯正的北欧豪华和中国本土领先的智能化科技,是目前市场中极具个性的豪华纯电SUV。作为极星“中国元年”的重磅产品,极星4即将在12月开启中国市场交付,交付价格为29.99万-39.99万元。极富诚意的产品价格背后是焕然一新的品牌理念。极星致力于成为一个更懂中国的全球化品牌,打造极星式豪华,高端的品牌调性与诚意满满的价格兼具。这颗来自北欧扎根中国的星星不再高冷。极星面向的用户,是一群和极星志同道合的“摘星人”,他们是敢于挑战陈规,标新立异的未来引领者。摘星之夜上,极星宣告将联合所有“摘星人”以摘星之志持续发力中国市场。极星将把握中国市场的新消费趋势,以纯粹引领豪华,关注可持续性的同时,通过设计和科技创新提高性能和体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另一方面,在极星和星纪魅族集团的强强联合下,极星科技将成为领先的智能终端融合科技公司,致力于打造面向用户底层需求的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的智能一体融合体验,重新定义交通和出行,引领汽车发展的3.0智能化时代。在中国定义极星:双星合璧“赢得中国市场,才有可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执牛耳者,而设计与科技并重,则是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摘星之夜上,首次以极星科技董事长兼CEO身份和500多名“摘星人”见面的沈子瑜如是表示。极星科技董事长兼CEO沈子瑜▼来自北欧的极星起源于一支专为沃尔沃汽车进行高性能改装的赛车队,却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2017年10月,极星品牌在上海首秀,在路桥、成都
摘星之夜,极星4给中国用户带来走心的“极星式豪华”

硬刚理想L7,零跑C10能爆吗

撰文 / 温   莎编辑 / 张   南广州车展之前,一场关于AEB的争论持续了将近半个月,口水仗的背后是竞争的白热化。传统销售旺季,汽车市场成色十足。10月,新能源继续走高,销量预计达76.7万辆,同比增长37.5%,市场占有率达33.5%。至少10家车企销量创下历史新高,比亚迪、理想、吉利、长城、小鹏、零跑、上汽大众、岚图、智己、阿维塔等均表现不俗。尤其是新势力们,经过多年的向死而生后,从数百个品牌中脱颖而出的他们迎来了一个小高潮。理想汽车10月销量超4万辆,小鹏汽车销量超2万辆,零跑汽车销量达1.8万辆,蔚来汽车销量超1.6万辆……在解决了活下去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活得更好。卖的风生水起的理想汽车带来了全新MPV车型,切换赛道;遭遇挑战的小鹏汽车着手调整组织架构,勤练内功;蔚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长跑后,挥起了降本增效的大刀;零跑则用一款全新车型,开始了品牌的向上冲击。11月17日,广州车展,已经在慕尼黑提前亮相的C10正式在国内首发。作为LEAP 3.0 技术架构下的第一款车型,也是第一款全球化的车型,零跑C10堪称品牌八年全域自研技术实力的集大成者,新车的到来拉开了品牌发展的全新篇章。行业首搭真正“四域合一”的“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的产品,明年将在全球多个市场上市……零跑展示了实力,表达了决心,但问题是,已经卷成红海的市场还能够容得下一款新车吗,零跑C10能为下一个爆款吗?新势力新品频出,2024年还能有爆款吗?汽车品牌总是期待爆款。2023年,全新问界M7成为新晋黑马,上市64天后,累计大定量超过90000台;和它一时瑜亮的,还有理想L系列。他们不约而同的选中了SUV赛道,是增程产品,瞄准了一个精准的用户群体,成为了传说中人人羡慕的爆款。作为后来者,零跑C10直接将目光瞄准了当红炸子鸡,更是将“给年轻家庭一个更
硬刚理想L7,零跑C10能爆吗

广州车展上的北汽战舰:见证进化的力量

撰文 / 周   洲编辑 / 张   南11月17日,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车展开幕,为行业巨变的2023年收尾。本届广州车展参展车展总数在1132台,其中包括了全球首发车59台、概念车20台、新能源车469台。北汽集团携全乘用车品牌集体出征广州车展。展区面积共计6150平方米,像一艘整装待发的战舰,四大“金刚”北京汽车、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北汽极狐带着各自新品齐聚琶洲展馆,亮出了1.0机械时代、2.0电动时代和在电动化基础上3.0智能时代的先锋实力,展示了进化的力量。北汽集团的乘用车天团在这届展会上主打向新、实用。其中,北汽蓝谷旗下极狐汽车新款纯电型A级SUV阿尔法T5全球首发,成为家车中的天花板;外观更加年轻运动的全新BJ40城市猎人版占据北京汽车展台C位;颜值遥遥领先的全新第11代索纳塔和颠覆既往印象的全新胜达呈现了北京现代传奇焕新的面貌,对面的北京奔驰则带来以中国主导创新、全球同步开发的奔驰长轴距E级车3款车型中国首秀。近年来,北汽集团以低调实用的自主技术创新和品牌焕新,显示了企业的发展韧性和潜力。今年8月,北汽集团以4525.9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的第193位,连续11年入选该榜单。近日,多家车企集团及旗下上市公司发布三季度财报。北汽集团交出了优异的成绩单,自主品牌在销量、营收、智能化转型和海外市场上跑赢大盘、处于领先阵营,凸显了改革成果,为实现竞争性增长积蓄了势能。自主向新极狐汽车作为北汽集团高端新能源品牌,带着最新的中级纯电SUV阿尔法T5在新能源展馆首发亮相广州车展。阿尔法T5堪称家车中的天花板。发布会上,北汽蓝谷总经理代康伟从车载空间、安全、健康、品质、智驾体验以及续航六方面详细展示阿尔法T5的优越性能。据代康伟介绍,“超能六边形战士”阿尔法T5具备同级独有“四防一杀”,对接触类致敏源做到100%管
广州车展上的北汽战舰:见证进化的力量

通用“偷”走了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供应商

撰文 / 马晓蕾编辑 / 张霖郁来源 / Autonews,作者:NORIHIKO SHIROUZU你可能没有听过Tooling & Equipment International(简称TEI)这家公司,但多年来,它一直在闷声干大事:特斯拉在一体化压铸(Gigacasting)领域开疆拓土少不了它的一份功劳。它首创的这项技术将大型车身部件铸造成一片式,既节省时间,又节省成本。直到2023年,四位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TEI早已被通用汽车收购了。这些人士说,在特斯拉筹划推出2.5万美元的电动车之际,通用“抢购”了一家砂型铸造专业技术公司,启动了自己的铸造业务,使车辆更加便宜、更加高效。这家铸造公司曾经加速了特斯拉一体化压铸模具的发展,使之能铸造更复杂的部件。这四名人士说,随着TEI的出走,特斯拉开始更多地依赖其在英国、德国和日本使用的另外三家铸造企业,开发巨型压铸模型,用于生产未来十年计划中的数百万辆低价电动车。这些人说,与此同时,特斯拉正在努力寻找另一家砂型铸造专业公司来接替TEI,同时也在公司内部开发这种关键的专业技术,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通用汽车在给路透社的一份声明中说:收购TEI是为了加强创新产品组合,确保获得独特的铸造技术。不只是通用汽车,福特、现代、丰田等众多汽车制造商都在试图复制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技术。该技术是马斯克今年3月公布的“unboxed(开箱即用)”制造战略的核心,他希望这一战略能将下一代汽车的组装成本降低一半。该战略的关键在于利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将汽车的结构平台和副车架制成一个整体,然后在最后将其拼接在一起,汽车的其他部件也是平行生产的。TEI和特斯拉一直在使用的其他三家供应商,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种一体化压铸技术,这种技术使用工业用砂和3D打印技术制造铸件。路透社报道称,特斯拉能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开发一辆汽车,巨型压铸技术是
通用“偷”走了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供应商

​从“产品力”的独唱到“国际资源综合性整合”的大合唱

撰文 / 李舒同、赵原媛、黄震编辑 / 张   南中国汽车出口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进入快速发展期,在2012年出口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历经“十年磨一剑”,从2021年开始,中国汽车出口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2021年出口量突破200万辆,2022年突破300万辆。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达到了339万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目前中国汽车出口中,燃油车仍是主力车型,占比约七成,但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出口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引擎。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的大幅增长,有关“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话题在海外市场也达到了空前的热度。在今年9月的慕尼黑IAA Mobility车展上,参展的中国汽车品牌和新能源技术企业数量超过上一届的两倍,三分之一的乘用车品牌来自于中国。国外媒体对比亚迪、零跑、MG、阿维塔等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关注度甚至超过欧洲本土品牌,并对中国汽车电动化发展的速度感到惊叹。然而,就在慕尼黑IAA Mobility结束后不久的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便宣布了启动针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调查波及中国车企以及在中国生产并出口欧盟的外资车企。10月6日,欧盟委员会要求宝马提供其在中国工厂生产并对欧洲出口的BMW iX3汽车有关信息;10月11日, 长城汽车表示已率先递交材料以应对反补贴调查;10月25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选择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作为调查目标公司。此时,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已经开启,根据程序调查需要在13个月内完成。结合以往欧盟反补贴调查经验,调查结果大概率会导致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增加,幅度预计在10%-15%之间,影响之大不言而喻。向来低调的中国汽车出口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被推到聚光灯下。其背后的原因离不开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和 “赶美超欧”的趋势。而在
​从“产品力”的独唱到“国际资源综合性整合”的大合唱

需求放缓,欧美电动车首现降价潮

撰文 / 马晓蕾编辑 / 钱亚光来源 / 金融时报,作者:Peter Campbell汇丰银行(HSBC)编制的销售和财务数据显示,电动汽车首次出现了大规模的降价潮,此前需要等待数月才能提车的热门车型,如今也沦落到了降价促销的境地。在英国,10月份的平均售价比建议零售价低11%。在美国,电动汽车的降价幅度为10%。一年前,德国几乎不提供折扣,而现在,德国的车企为了促销将价格降低了约7%。价格上涨、有关充电和安全的负面报道、对电动汽车的舆论攻击以及大众市场买家更加谨慎,都导致了销量增长放缓。这是自三年前电动汽车销量暴涨以来,全球电动汽车需求首次下降。汽车公司不得不通过提供折扣来牺牲利润率,实现排放目标。突然失去了热情汇丰银行(HSBC)汽车分析师迈克·廷德尔(Mike Tyndall)说:“有明显迹象表明,汽车制造商正在对电动汽车进行促销。这在年初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美国和欧洲的电动车销量增长放缓(单位:%)▼根据AutoTrader提供的数据,在英国,新售出的电动汽车中,有三分之二都提供了更低的贷款利率。在美国,电动汽车提供的折扣在过去12个月里增加了两倍。过去几个月,德国的降价率稳定在7%,但部分车企的畅销车型降价了20%。与此同时,本田与通用合作开发低价电动汽车的计划化为泡影;特斯拉也在欧洲、美国和中国不断降价;大众汽车以欧洲电动汽车需求低迷为由,推迟了第四家电池工厂的建设计划;而梅赛德斯-奔驰则将利润下降归咎于中国残酷的价格战。福特野马 Mach-E GT▼由于欧美电动汽车的需求低迷,再加上第三季度财报表现不佳,通用、福特等汽车制造商放缓了转型步伐,决定或考虑延长燃油车的生产及销售时间,同时推迟电动化领域的相关投资。在10月下旬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通用CEO玛丽·博拉(Mary Barra)表示:“我们正在延缓北美电动汽车生产,以应对短期需求增长放缓,从而保护我们的定价
需求放缓,欧美电动车首现降价潮

2026年,电动汽车将拥有符合行业标准的诊断系统

撰文 / 马晓蕾编辑 / 吴   静来源 / Autonews,作者:RICHARD TRUETT2019年,乔恩·劳伦斯(Jon Lawrence)买了一辆雪佛兰Bolt,从那时起,他对通用50多年的忠诚度开始动摇了。自从购入以来,劳伦斯的这辆电动掀背车已经“死机”两次,电池包换到了第三个。每次死机,这位退休高管都是把车送到经销商处维修。还有两次,他的Bolt进入了自我保护的跛行模式(limp mode)。经销商也找不到问题所在,只能重启系统,而且服务经理还会告诉劳伦斯,导致Bolt“跛行”的原因很可能是他操作失误,也可能是充电器出了问题。劳伦斯说:“他们根本没有能力诊断汽车。”劳伦斯的Bolt遇到的问题是所有电动汽车的通病——缺乏符合行业标准的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虽然电动汽车确实推出了一些诊断功能,但它们的工作方式各不相同。从2026年的车型开始,这一切都将改变。作为加州“先进清洁汽车II”(Advanced Clean Cars II)计划的一部分,加州法规要求汽车制造商逐步采用类似于燃油车OBD II的标准化电动汽车诊断系统,为电动汽车诊断树立行业标准。在遵循其排放规则的17个州中,有7个州已经采用了“先进清洁汽车II”法规。电动汽车的车载诊断系统法规也将适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一件大事和劳伦斯遇到同样情况的车主并不少见。根据2023年J.D. Power美国客户服务指数研究,电动汽车数量的增长导致经销商服务满意度28年来首次下降。为电动汽车创建车载诊断系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标准化电动汽车诊断系统中涵盖了电动汽车推进系统、电池包、电力电子设备、充电系统和热系统的每一部分。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委员会主席罗布·韦斯(Rob Weiss)说:“电动车与燃油车大不相同,尤其是增加了电池包。”标准化电动汽车诊断系统借鉴了加州
2026年,电动汽车将拥有符合行业标准的诊断系统

发掘中国汽车供应链的优秀者和新力量,第八届铃轩奖揭晓

撰文 / 张   南编辑 / 黄大路11月11日,在江苏昆山举办的2023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展的第二天,在围绕主零关系构建、AR-HUD发展趋势、智能座舱与大预言模型实践融合、自动驾驶发展的困惑与机遇以及全固态、动力电池等新业态动向的分享和探讨后,第八届铃轩奖颁奖盛典也在当晚如期举办。铃轩奖,即中国汽车零部件年度贡献奖,2016年由汽车商业评论发起创办,旨在发掘、鼓励汽车零部件企业优秀分子和新生力量,绘制中国汽车供应链竞争力地图。自6月27日启动奖项申报,共收到195个零部件新产品/新技术的申报,其中前瞻类案例119个,量产类案例76个。此后,经过铃轩奖执委会的资格审查、中审、云终审等评奖流程后,60余位来自中国主流车企采购、研发负责人和业内资深专家共同组成强大的铃轩奖评审团,最终评出第八届铃轩奖。铃轩奖评选分前瞻类和量产类两大类别,第八届铃轩奖又在对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全新观察和深度理解基础上,将申报案例重新归纳为动力与热管理、底盘与轮胎、电子电气、车身系统、车用软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集成电路、新材料,以及装备、工艺与通用等十大类别。相较往年,第八届铃轩奖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和白热化。正如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铃轩奖评委左延安所说:“今年收到的案例质量特别高,每个类别里有点难分伯仲的意思,投票确实需要好好思量。”最终,采埃孚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UWB汽车玻璃、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基于Harmony OS的智能座舱平台以及北京轻舟智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轻舟乘风”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等62个案例获得第八届铃轩奖金奖。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玲珑GRIP MASTER C/S、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目路面预瞄(魔毯)系统、零束科技有限公司零束舱驾融合数字化体验产品等86个案例获得第八届铃轩
发掘中国汽车供应链的优秀者和新力量,第八届铃轩奖揭晓

多个天花板级“黑科技”开箱,鸿蒙智行深度赋能车企

撰文 / 周   洲编辑 / 张   南余承东还未登台,便引得台下一片喝彩。每次发布会,这位华为终端BG、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leader都像在脱口秀,源源不断创造话题和金句。3月华为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并不占主角的问界M5被“遥遥领先”拱起了热度;9月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会上,问界M7尤其是M9顶级的性能预告,让车圈立正端视。11月9日晚上的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暨首款纯电家轿智界S7预售发布会,让车圈沸腾了。余承东依然金句不断,“AEB只是个小case,a piece of cake”、“内部对价格吵得一塌糊涂,迄今为止四个版本的车都属于亏损销售”……让业界沸腾的不仅仅是金句,还有余承东谈笑间亮出的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的黑科技硬实力: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支持障碍物识别、智慧泊车等功能,将率先在年底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全国都能开、越开越好开的智能驾驶体验以及“智能召唤泊车”等功能;HarmonyOS智能座舱凭借多设备协同能力,重构了人车交互模式,能实现智能助手、多设备连接等功能;iDVP数字平台可以作为软件定义汽车的“黑土地”,自研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控等三大操作系统能让智能汽车“越开越懂你”……这场发布会的关键词不再是“遥遥领先”,而是“重新定义”。余承东在发布会现场称,华为要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驾控等核心技术扎到根,更要把体验捅破天。这些看得见、看不见的“智能天花板”能力,深受消费者喜爱,也让主流车企青睐结盟。11月9日当晚,华为在深圳正式发布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新战略的同时,也推出了智选车业务新生态——“鸿蒙智行”。华为通过零部件供应模式、解决方案模式、智选车三种合作模式,助力车企实现商业成功、共赢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智界S7正是与奇瑞强强联合智选车模式推出的首款C级纯电家轿。当低调的理工技术男遇到黑科
多个天花板级“黑科技”开箱,鸿蒙智行深度赋能车企

把ChatGPT的逻辑引入自动驾驶,是机遇还是骗局?

撰文 / 马晓蕾编辑 / 张   南来源 / Techcrunch,作者:Kyle Wiggers说自动驾驶汽车正在被“清算”,这一点都不夸张。10月底,加利福尼亚州车管局(DMV)暂停了通用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运营Robotaxi的许可。而那起将行人卷入车底的荒诞交通事故只是导火索,深层次原因是监管与公众对事故频发的自动驾驶技术早已失去信任。就在11月初,Cruise召回了整个自动驾驶汽车车队。与此同时,旧金山的抗议人士走上街头,反对该市被当作新兴技术的试验场。但有一家初创公司表示,它掌握着让自动驾驶更安全的关键技术,并认为这一关键将扭转反对者对自动驾驶的态度。为汽车制造商合作伙伴开发自动驾驶软件的公司Ghost Autonomy宣布开始探索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LLM)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这是一种既能理解文本又能理解图像的人工智能模型。当下爆火的ChatGPT就是LLM应用的典型代表。这一赛道已经吸引了大量企业或创业者投入。为了实现LLM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Ghost与ChatGPT的提供商OpenAI合作,通过该公司的初创企业基金获得了OpenAI系统和OpenAI密切合作方Microsoft Azure资源的早期访问权,此外还获得了500万美元的投资。Ghost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约翰·海耶斯(John Hayes)向媒体表示:“LLM提供了一种理解罕见场景的新方法,为复杂场景增加了推理,而目前的模型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随着 LLM 的速度越来越快,能力越来越强,基于LLM的分析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用例只会越来越多。”Ghost究竟是如何将旨在解释图像和生成文本的人工智能模型应用于控制自动驾驶汽车的呢?根据海耶斯的说法,Ghost正在试运行一款软件,该软件依靠多模态模型来进行更高难度的场景解释,根据车载摄像头拍摄的道路场景图片,向汽车控制硬件
把ChatGPT的逻辑引入自动驾驶,是机遇还是骗局?

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第二天,主零大咖纵论星辰大海

撰文 / 张   南编辑 / 黄大路11月11日,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CASCS)进入第二天日程。“我们在新汽车时代,在如此卷的当下,确实不能沉迷于卷,或者被迫拉下水,还是要坚持真正的长期主义,强调合作,强调生态,强调开放,强调星辰大海。”轩辕之学校长、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会长贾可博士在第二天开场致辞中表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到今天,主零之间的整体合作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主零共生共赢的目标不会变。主零企业内部具体如何拉通、主机厂的自研边界在哪里、零部件企业该如何锚定自己的定位等等,都是行业需要直面的问题。本次峰会以“重塑与蝉蜕”为主题,聚焦的均是关于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核心热点话题。第二天日程,来自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的多位嘉宾继续带来多场精彩演讲以及高质量圆桌讨论。上午主论坛圆桌围绕“迎接新汽车产业向网状生态发展,主零内部各自如何拉通?”主题进行探讨,下午分论坛四场圆桌分别围绕“智能座舱的关键要素及未来竞争格局”“百‘模’大战对智能座舱发展意义与实践”“山坳上自动驾驶:黎明前的黑暗?”“全固态,动力电池迎来里程碑时刻?”等主题进行探讨。不管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还是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它们都是推动新汽车发展的关键要素,都需要主零的密切合作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11日,首届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展也在昆山国际会展中心继续举行。展览面积近3万平方米,200家新汽车零部件公司在这里集中展示最领先的产品和技术。当晚,第八届铃轩奖盛典也同期举办。以下是11月11日上台嘉宾的精彩语录合集(按议程顺序)轩辕之学校长,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贾可:为什么叫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展,合作就是Collaboration,生态是Ecosystem,展就是Show。我们在新汽车时代,在如此卷的当下,确实
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第二天,主零大咖纵论星辰大海

“新汽车投资人俱乐部”成立,2023新汽车CES圆满落幕

撰文 / 黄大路编辑 / 张   南一场为期三天的大Show落下帷幕。11月12日,2023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展完成首秀。11月11日,第八届中国汽车零部件年度贡献奖——铃轩奖盛大发布;11月10日~12日,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成功举办。至此,这场以展览、峰会、盛典三位一体的强大交流平台横空出世。新汽车时代,供应链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也遭遇了世纪难题。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发生变化,供应链本土化与国际化到底要如何配合;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越来越到深水区,没有作业可抄,主机厂和汽车供应链双方关系很大程度上有一种错位的感觉,到底谁帮助谁,怎么样端正关系,怎么样摆正位置……这些问题,需要一个强大的合作生态圈来引领和解决。在江苏昆山,主机厂采购人,主机厂研发人,各个领域投资人共同汇聚在了这条赛道之上,共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合作、生态,有合作有生态才能重塑和蝉蜕,重塑和蝉蜕也是首届新汽车CES的核心主题。我们确实需要变,变得越来越好,要蜕掉一层皮,换新的服装才能变。” 轩辕之学校长、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会长贾可博士说。这是新汽车CES(Collaboration Ecosystem Show)的由来,“中国的CES,某种意义上,它已经不是一个展览,而是我们整个行业精神风貌的展现,希望大家一起共建、共创、共赢。”贾可博士说。新汽车CES第三天,新汽车投资人俱乐部正式成立,它致力于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投融资头部生态圈,重点汇聚产业资本和政府背景资本(主机厂、Tier1、领军企业)以及市场化资本的顶流机构专业投资人,形成以行业交流、技术探讨、企业赋能、产业对接等为目的地的汽车产业投资人的集聚地。“一方面做好投资,让新汽车人有充足的子弹,能够不仅在国内练好身体也能够出海。第二个也能够助推整车企业在全球化的发展。因为唯有发展
“新汽车投资人俱乐部”成立,2023新汽车CES圆满落幕

AEB的终局可能是没有AEB

11月9日上午,何小鹏发了文,称和余承东讨论了技术路线,“我们也会通过OTA拓展AEB功能,感谢老余的建议和大度,有时候误会后更容易成为好朋友”,为这场AEB之争划下句点。这两日挑惹起“何余之争”的AEB(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自动紧急刹车系统),引得诸多大佬们下场来科普什么是AEB,也有异常积极的自媒体连夜测试华为参与车型和小鹏的AEB,结果显示,小鹏 G6 和小鹏 G9 两款车的测试成绩不及搭载华为 ADS 2.0 系统的问界 M5 和阿维塔 11。定位于“全球专家评选中国年度汽车”的轩辕奖测试团队认为,测试不等于体验,AEB的测试场景比较窄化,其实远远不能覆盖现实中复杂路况和场景,但也通过实测表明,问界M7的AEB其实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AEB了,它现在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当初被制定的标准。汽车商业评论和轩辕奖现场测试团队跳出“何余之争”,聊了聊作为欧美强制标准的AEB,它的存在对消费者来说现状和体验是什么样的,随着技术的迭代、智能驾驶逐渐向高阶演进,未来它的终局又是什么。华为深度参与的问界M7、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阿维塔11,还有这两日对线AEB的小鹏G9,均在第十届轩辕奖评选出的十佳汽车之列。(参看《2023第十届轩辕奖揭晓》)值得留意的是,在第十届轩辕奖的测评中,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和阿维塔11就已经具备识别到锥桶自动执行变道的能力。第十一届轩辕奖针对入围的40强车型的年度专业测评正在持续进行中,涵盖车辆动静态、座舱生态和智能交互测评、智能驾驶体验测评、场景体验测评四大维度的专业测试。轩辕奖现场测试团队认为,车辆的智能驾驶功能在更多感知硬件、更好的算法和AI大模型的学习能力加持之后,遇到静态或者动态障碍,不需要触发AEB,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执行变道或者提前减速,不必急停刹车。随着车辆智能化设备的升级,AEB的能力也升级了
AEB的终局可能是没有AEB

通用和Stellantis想要摆脱稀土

来源 / the verge,作者:Andrew J. Hawkins电动汽车身上有一个无名英雄——永磁体。永磁体是长期可以保持磁性的磁体,可以产生稳定的磁场,是车辆电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它们由稀土金属(如铽、镝、镨和钕)制成。而特斯拉在今年7月份宣布下一代永磁电机将不再使用稀土材料。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无稀土电机在汽车行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这一变化将带来成本下降,因为稀土永磁材料价格昂贵,使用这些材料制造电机会导致较高的成本。11月8日,通用和Stellantis也宣布入局无稀土电机,双方将投资初创公司Niron Magnetics,开发无稀土永磁电机。一位知情人士称,通用汽车和Stellantis分别向该公司投了700万美元和500万美元。Niron Magnetics是一家开发高性能无稀土氮化铁(Fe₆N₂)永磁体的公司,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目前拥有60名员工,正在开发基于氮化铁的磁性技术。该公司声称拥有仅使用铁和氮就能制造高性能磁铁的专利方法,这两种元素都很容易获得,不需要再进口稀土。无论是为了降低成本还是减少对稀有资源的依赖,汽车行业一直在寻求替代稀土材料的方案。特斯拉的方案是使用钢做转子的永磁辅助同步励磁电机,或者探索新型的磁性材料作为稀土的替代。通用风险投资公司总裁阿尼尔万·库默(Anirvan Coomer)表示:“我们相信,Niron的独特技术能在减少电动汽车电机中的稀土矿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并帮助我们进一步扩大北美电动汽车供应链的规模。”通常永磁体的工作原理是将其安装在转子上,产生一个固定的磁场。当通过定子上的绕组输入三相交流电流时,定子产生的旋转磁场与转子上的磁场进行互作用,从而驱动转子旋转。由于永磁体产生的磁场稳定且强大,使得电机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效率。Niron首席执行官乔纳森·朗特里(Jonathan Rowntree)
通用和Stellantis想要摆脱稀土

李想:对于华为,我们80%学习,20%尊敬,0抱怨

撰文 / 张霖郁编辑 / 黄大路设计 / 赵昊然11月9日,理想发布了三季度财报,成为“蔚小理”中最先发布的厂家。70分钟的财报会,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及其核心管理层的语调中传达出某种信心,尤其在后40分钟的问答环节更体现出这一点。理想汽车第三季度营收346.8亿元,同比增长271.2%。同期经营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23.4亿元和28.1亿元,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盈利。交付量方面,理想汽车2023年第三季度交付10.51万辆新车,同比增长296.3%,平均月销超过3万辆。销量的提升带来销售收入的提升。理想汽车第三季度汽车销售收入为336.2亿元,同比增长271.6%,环比增长20.2%。理想汽车的毛利为76.4亿元,同比增长546.7%,环比增长22.6%。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22.0%,环比和同比都有所增长。在价格战的大环境,理想仍保持了原定20%左右的毛利率目标。现金储备方面,2023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的自由现金流为132.2亿元,环比增长37.5%。截至三季度末现金储备达到885.2亿元。对于第四季度的指引,理想预计月交付将超过4万辆,季度交付在12.5万辆至12.8万辆之间,同比增长169.9%至176.3%;季度营收预计实现384.6亿元至393.8亿元,同比增长117.9%至123.1%。此外,首款纯电MPV产品MEGA将于今年12月正式发布,明年2月开启交付。另外,明年理想将推出四款车型,一辆增程L6以及3款纯电车型。整体来说,从销量到毛利再到利润,理想仍保持了优异的成绩。从900人到2500人问答环节,联合创始人马东辉在回答自动驾驶相关问题时,称理想将着重打造自动驾驶研发能力,他们的目标是明年上半年进入自动驾驶第一梯队。目前,理想自动驾驶团队共900人,明年将扩大团队至2500人左右。多家招聘渠道都印证了马东辉的这一目标,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理想近期招聘自动驾驶相关
李想:对于华为,我们80%学习,20%尊敬,0抱怨

除了电动化,车企还能为净零排放做些什么

加入轩辕之学 成就新汽车人撰文 / 马晓蕾编辑 / 钱亚光设计 / 琚   佳来源 / 福布斯,作者:Stacy Noblet交通运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的数据,约70%的交通直接排放来自全球道路上的汽车。汽车制造商越来越重视车辆的电动化,已经有多家企业承诺将完全淘汰燃油车。虽然这种转变将减少道路上的排放,但是否有可以通过车辆供应链推动可持续发展呢?两位专家现身说法。卡琳·斯文森(Karin Svensson)是沃尔沃集团的首席可持续发展官,任职超过二十年。斯宾塞·里德(Spencer Reeder)是奥迪美国公司的政府事务和可持续发展总监,拥有气候和能源方面的从业背景。尽管两家公司的产品线存在显著差异,沃尔沃集团服务于卡车、客车、建筑和采矿市场,而奥迪则专注于乘用车领域,但它们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首先,两家公司都做出了净零排放的承诺。沃尔沃力争在2040年前实现,而奥迪的最后期限定在了2050年。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要实现净零碳排放,通常需要从源头(如生产工厂)入手,利用自然和技术清除大气中的排放。沃尔沃和奥迪都在减少自身运营过程中的排放,如企业办公室、工厂以及这些建筑物的电力来源。奥迪宣布,德国英戈尔施塔特(Ingolstadt)工厂(全新奥迪Q6 e-tron的生产基地)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始净碳中和生产。沃尔沃正在逐步将其分布在18个不同国家的工厂使用的能源转向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能源使用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因此可再生能源投资有助于确保长期降低能源成本,减少能源成本波动。材料的选择是汽车生产的另一个要素。钢材是汽车产品线的主要成分,沃尔沃与供应商瑞典钢铁集团(SSAB)合作,采购使用氢气
除了电动化,车企还能为净零排放做些什么

汽车黑科技越多,槽点越多?

加入轩辕之学 成就新汽车人 撰文 / 马晓蕾 编辑 / 涂彦平 设计 / 赵昊然 来源 / Drive.com 作者 / Rob Margeit 如今,汽车上有趣新奇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但很多人逐渐对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感到反感。由此产生的成本几乎接近新车价格的一半,而且还在不断上涨。 德勤202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2017年,新车成本的约40%由半导体驱动的电子系统构成。这在2000年为18%,2007年为20%。德勤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45%。 在半导体军备竞赛的大背景下,汽车制造商在新车系列中添加了越来越多人们实际上并不需要或不想要的技术。 自主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盲点监测和后方交叉交通警报等声称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的功能却不断成为车辆的新槽点。 车主普遍反映,其中有些技术太容易触发,例如,车辆明明完全位于车道标线内,系统还是会提示你驶入车道。还有一些速度标志识别系统总是闹乌龙,当你以110km/h的速度合法行驶时,它却识别出了出口匝道的速度,并开始发出警告让你减速。 在Top Gear 2023年最让人讨厌的汽车技术排名中,车道保持当仁不让,其次是弹出式把手和触摸屏。 这些系统都有缺陷,如果连贴在公交车后面的40km/h标牌与实际的限速标牌都区别不出来,那它们的用处何在呢?今年5月,一位理想车主在网络上爆料称,自己的车因误识别道路上广告牌上的苏炳添,而突然刹停,但实际上道路上没有任何障碍物。 根据美国J.D.Power最新发布的2023年新车质量调查(Initial Quality Study),每百辆新车发生的平均问题数 ( PP100 )上升了30个,创下过去两年的新高纪录。广泛使用科技配备是新车问题率上升的原因,调查指出,新车在数位面板控制与显示方面时常发生故障。 根据车主们的反馈,手势控制最鸡肋,因为它特别容易被误触,有时候只是随
汽车黑科技越多,槽点越多?

新能源高端MPV专属平台,给魏牌高山带来什么?

加入轩辕之学 成就新汽车人 撰文 / 孟   为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琚   佳 几乎在每一场新车发布会上,你都会听到车辆来自于某某平台的描述,在激烈而内卷的市场上,平台对于一个品牌或一款产品意味着什么,它又为什么成为了各大厂家不遗余力宣传的核心产品力? 无论是传统的燃油时代还是电动时代,平台的显著作用有三: 其一,在同平台内的产品实现零部件大量共用和新技术复用,降低成本; 其二,平台化的产品开发在研发效率上大幅提升,可以更快应对细分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第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平台所带来的特性或者说某种独特性格,将在系列产品上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因此,我们在市场上看到,无论是长城汽车的坦克平台打造的越野品质,亦或是吉利SEA浩瀚所带来的操控体验,都被消费者所津津乐道,也成为了企业的技术名片和独特竞争力。 从2022年起,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步伐悄然间踏入了中大型MPV的领地,各大车企纷纷在这一细分市场推出了中大型新能源MPV,打破传统合资MPV在这一市场的垄断,力图塑造新的市场格局。 2023年10月18日,魏牌高山在广州上市,也加入这场新的混战。 而在魏牌高山的产品力宣传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它打造的全球首个高延展性、可持续生长的新能源高端MPV专属平台。 4年时间、5亿元研发资金、1500人团队、118项创新专利,魏牌为什么要打造这样一个新能源高端MPV专属平台? 鱼与熊掌,我要兼得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在长达4年的用户习惯调研和产品预研过程中,魏牌发现在新能源中大型MPV的新品类中,很多用户需要一款空间够大的MPV用做家用出行,使用的频次比较高。 特别是在城市内,一般的标准停车位是5米-5.3米,5米左右车长的MPV不仅可以保障操控更加灵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内的各种停车场景。 但如何在5
新能源高端MPV专属平台,给魏牌高山带来什么?

PHEV在欧洲面临不确定的未来

加入轩辕之学 成就新汽车人 撰文 / 钱亚光 编辑 / 涂彦平 设计 / 赵昊然 来源 / Automotive News Europe 作者 / Nick Gibbs 尽管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在德国的销量大幅下降,但欧洲的销量在2023年实现了增长。在德国取消购买激励措施后,德国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大幅下降。 根据市场分析公司Dataforce的数据(见下表),截至今年8月,该细分市场的累计销量第一名是福特Kuga,销量为35541辆;其次是沃尔沃XC60,销量为26470辆;第三名是领克01,销量为19658辆。 这三款插混车型的销量相比前一年同期都有大幅增长。 然而,尽管插混汽车今年前8个月在欧洲市场的累计销量增长了4.4%,至635,487辆,但市场份额已经从2022年同期的8.4%下降到7.4%,因为它们未能跟上更广泛的汽车市场的增长。 市场份额的下降表明,对插混系统的需求有潜在的脆弱性,这一市场的增长更多是因为激励措施,而不是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带动的。 Dataforce高级汽车分析师本杰明·基比斯(Benjamin Kibies)表示:“PHEV的命运与税收制度密切相关。” PHEV将传统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与更大的电池结合起来,以增加纯电动续航里程。这种增加的纯电续航里程在官方排放测试循环中,以非常低的二氧化碳排放数值,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使具备此技术的汽车有资格在一些国家享受购买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也帮助汽车制造商实现车均二氧化碳排放目标。 尽管如此,一些立法者对PHEV持怀疑态度,他们从国际清洁运输委员会(ICCT)等渠道看到的证据表明,使用插混技术的汽车在现实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远远高于他们在WLTP测试中的结果。 ICCT去年的一份报告称,PHEV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官方数据的三到五倍,尤其是企业用车,这些车辆使用电池驱动的时间只有11%到
PHEV在欧洲面临不确定的未来

汽车装配线上的较量:丰田挑战特斯拉的一体式压铸

撰文 / 马晓蕾编辑 / 吴   静设计 / 琚   佳来源 / 金融时报,作者:David Keohane刚刚宣布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并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投了80亿美元的丰田开始在装配线上追赶特斯拉。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汽车的制造方式。马斯克认为,传统的装配流程需要做出改变,从而适应电动汽车的生产,简化和加快汽车制造过程,减少供应商和车型的数量。汽车企业高管和分析师预计,特斯拉的“一体式压铸”将为汽车制造树立新的标杆,取代以准时生产(just-in-time manufacturing)为基础、备受推崇的丰田生产系统。“丰田制造汽车的方式一直被业界追捧,但特斯拉提出的方案很可能成为生产电动汽车的新榜样。这对日本汽车制造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拥有自己研究小组的资深汽车分析师中西孝树(Takaki Nakanishi)说。丰田汽车公司在日本汽车展上展出的FT-Se电动汽车。▼丰田并不打算全盘采用特斯拉的一体式压铸方式,而是依靠自己数十年的经验找到自己的方法。这给54岁的新社长佐藤恒治(Koji Sato)下达了一项新任务:证明丰田年产上千万辆汽车的能力不虚,在电动汽车时代仍是一项竞争优势。2020年以来,特斯拉一直使用一体压铸的方式生产Model Y。马斯克说,起初他是从自己孩子的压铸玩具车上得到的灵感。传统汽车的主体是由大量独立部件焊接或冲压而成。而一体式压铸则是利用铸造机在高压下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生产大型铝制车身部件。传统汽车装配与特斯拉“开箱即用”方式的对比图。▼多年来,铸造技术一般应用于较小的铝制部件,但马斯克计划使用该技术制造整个车身。沃尔沃战略主管埃里克·塞维林森(Erik Severinson)说:“想用一个零件取代100个零件,巨型铸造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劳动力、成本和工
汽车装配线上的较量:丰田挑战特斯拉的一体式压铸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