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2010-2020年刚刚过去几个月,全球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毋庸置疑,过去的十年,无论是看资产规模还是业绩表现,都是“被动投资”的天下。十年间,美国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一扫08次贷危机的阴霾,一路高歌上扬,即使一度下挫,却还是屡创新高,分别砍下了202.21%和392.02%总收益。与之对应的,却是大师们黯然失色的背影... 1、股神的赌注 几周前,北京时间的5月3日,89岁的巴菲特第一次召开线上的股东大会。第一次没有偌大舞台,没有人群欢呼,倔强的老爷子再一次阐述了他的观念“指数基金是普通人最好的投资方式”。时光回到15年前,2005年,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之后,个人下注50万美金,对赌未来10年,标普500指数ETF(IVV),都能够跑赢至少5只对冲基金构成的投资组合。刹那间,世间争议万分,但却无人敢于应战。直到三年后的2008年,一名职业投资经理,泰德-西德斯,选择了集团旗下的5只对冲基金,向巴菲特发起了迎战。10年过去了,最终这场赌局以巴老爷子的完胜告终。 在这10年间,标普500指数累积上涨125.80%,平均年化收益达到了8.50%。反观泰德-西德斯精选的5只对冲基金,表现最高的年化收益也不过6.50%,更别说平均了。其实不只是这场赌注,就连我们巴老爷子自己,也失败了。 2、从神坛到凡间 “如果你坚信巴菲特,就买伯克希尔的股票吧”,倔强的巴老爷子至今仍对自己的伯克希尔A(代码:BRK-A)实施不拆股的政策。截止5月10日收盘,伯克希尔A报价265,280.00/股。 “个、十、百、千、万、爸、爷...”,没有看错,一股26.5万美金,超150万人民币。自1980年至2020年的40年岁月中,19.05%的平均年化收益,1000余倍的总收益,无疑让人望而却步!相比之下同期的标普500指数的,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