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刀口走一遭第一部里,我卖了$阿里巴巴(BABA)$ 的行权价为230的看跌期权,结果隔天就遇上了监管入驻阿里的消息,阿里直接从250跌到210,我一夜之间账面损失了20万港币。这一次的故事和上次如出一辙,但更加刺激,20万的货币单位也从港币变成了美元。写出来给大家看个乐呵,调剂一下最近股市跌妈不认带来的惨痛心情。首先科普一下有关买卖看涨期权(call)的小知识作为故事的铺垫(已经了解期权原理的同学请自行跳过):顾名思义,买看涨期权就是看涨某只股票。比如股票A今天的价格为40块钱,你觉得这只股票能够在下周五(行权日)之前来一波暴涨,比如涨到100块,那么你就可以花“点儿钱”买入股票A在下周五到期,行权价为50块的call。这个call能够赋予你在到期日以50块的价格买入股票A的权利。所以如果股票A在下周五涨到了100块,你的收益=(100-50-“点儿钱”)。上面这个“点儿钱”就叫权利金,因为你要花钱买权利呀!权利金的定价受很多因素影响,但总结起来就是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在看涨期权中,如果行权价低于股价,这个期权就叫做价内期权(Inthe Money,简称ITM),在这种情况下,内在价值就是行权价和股价的差值。比如把上述案例改动一下,股票A的价格为40元,但我买入了行权价为30块的call,那么这个call的内在价值就是10块。但在上述案例中,由于股价低于行权价,这种情况的期权叫做价外期权(Outof The Money,简称OTM),这种情况下,期权是没有内在价值的,只有外在价值。影响外在价值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分别是:股价距离行权价的价差,当前距离行权日的时间和隐含波动率。具体来讲就是价差越大,外在价值越低,距离行权日的时间越长,价值越高,隐含波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