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捷安康-B(02617)$ ,听名字像是卖中成药的,但这两天在港股市场的表现,比中药还神奇。前一秒还坐着火箭冲天,后一秒就从太空自由落体,盘中先暴涨50%多,然后一脚踩空,收盘暴跌五成多,直接演了一场高空蹦极的“天地板”。如果不了解,可能会以为这是什么AI医药新贵,又或者出了惊天利空。但实际情况既没业绩爆发,也不是政策黑天鹅,而是一场由指数调仓机制漏洞+ETF被动买入+套利资金围猎共同编排的戏剧性走势。一出乌龙:ETF被“迫不得已”买爆冷门股事情的起点说白了就是一个“乌龙”。药捷安康这家公司,日常成交只有两千万港币,基本上是个市场边缘人。但因为某个创新药ETF背后的指数更新,把它列入了成分股,还给了2.62%的权重。而整个ETF的规模有360亿,这意味着基金公司在短短一两天内必须买进接近9.5亿的药捷安康——这相当于往一个两千人的小剧场里硬塞两万人,结果只能是踩踏。基金公司的操作也并不干净利落,虽然拿到调仓名单后,他们理论上可以提出风险预警,但没人愿意跳出来承担这个“破坏规矩”的锅。于是大家一边明知道进不去货,一边还在对着干,试图赌个最优买点。而与此同时,聪明的钱早就闻到了味道。看到ETF要“强买”,马上就冲进去抢筹码,抬高股价,然后等着基金来接盘。ETF越买价格越高,价格越高又得买更多,这逻辑听着是不是有点像“涨了才是我的,越涨越得买”?于是,就这样你踩我我踩你,一起飞上了天。而更关键的,是ETF的正反馈机制让这出戏越演越失控。基金没买满,结果股票涨了一倍,权重翻倍,于是基金还得继续买,价格再涨,基金再买……这就像一个人在自己脚背上踩着另一只脚,越踩越高,像是练上了武当梯云纵,最后飞上了天。但天花板终究是有的,指数最多给你10%的权重,这场游戏的极限就在眼前。高潮出现在次日午后。一方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