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3年11月,字节跳动全面重整游戏业务以来,已经过去了一年半。在此期间,字节跳动游戏业务的去向,始终是国内游戏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一年半的时间,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前三个月,即2023年底到2024年初,字节跳动希望将游戏业务整体或拆散出售,与诸多潜在接盘对象进行了谈判。谈判的结果是,无人整体接下字节跳动游戏的盘子。紧接着三个月,即2024年5月以前,字节跳动卖掉了部分游戏资产,甩掉了一些不太赚钱的“包袱”。但是以沐瞳科技为代表的大块游戏业务还保留着,去向不明。最近大半年,即从2024年5月底张云帆接任以来,字节跳动游戏业务又开始大举立项,呈现出一定的扩张态势。有人将其理解为“字节跳动游戏的复兴”——但真的是这样吗?张云帆接手字节跳动游戏业务以来,原朝夕光年和沐瞳科技两大业务板块已经没有区别,统一在相同的管理层和业务战略下。在我看来,这个业务战略就是:基于内部资源,做一波有限扩张,争取游戏业务独立上市(注:仅代表个人观点,无内部消息)。这个战略显然不仅来自张云帆,也来自字节跳动集团管理层乃至张一鸣本人。什么是“基于内部资源”?就是字节跳动集团不再对游戏业务进行战略输血,无论是抖音、TikTok还是其他应用,不会像当初帮助朝夕光年一样,提供宝贵的流量资源了;至于财务资源更是不用提。现在,字节跳动游戏必须完全依赖“内部造血”,也就是MLBB产生的收入和利润。什么是“有限扩张”?就是游戏业务扩张谨慎,看起来立了很多项目(据说高达50多个),其实招人幅度很小,与2018-2021年大举延揽业内人才的举动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虽然最近一年游戏行业人才供给过剩,却很少听说有业内老兵投奔字节跳动的案例。至于“争取游戏业务独立上市”,自不必说:MLBB本来就很赚钱,生命周期再维持几年问题不大;如果能再做出一两个爆款游戏,做出较高的利润,完全可以策划港股或美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