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再次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场一致预期(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均是)的财报——这是十分平常的事情,腾讯财报要是不达预期才算新闻。市面上具体的财报分析已经很多了,我就不再赘述,本文只谈谈我最关注的三个方面,以及我自己的解答:腾讯游戏表现强劲,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今年是“游戏小年”,在此情况下大DAU游戏的“头部效应”愈发明显。腾讯广告在视频号的驱动下亦取得不错增长,但仍远远没达到商业化天花板,接下来的增速取决于微信电商能否做大。持续数年的“降本增效”可能接近临界点,利润增速比收入增速高一大截的情况随时可能结束,对其他互联网大厂来说也是如此。先说第一条。腾讯游戏在一季度的强劲增长,让我的许多游戏行业的朋友(包括曾就职于腾讯游戏的朋友)都刮目相看。在国内,这种强劲增长的驱动力包括:《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的持续强势;《DNF手游》对一季度而言是纯增量;《三角洲行动》逐渐兑现更高的商业化潜力。有趣的是,与去年相比,今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游戏小年”:前四个月几乎没有新的爆款手游上市,接下来两个月已确定排期的有爆款潜质的新品也很少。然而,或许正是这种情况,进一步巩固了腾讯游戏在国内市场的地位。腾讯自身对大DAU产品的持续迭代和运营能力,早已毋庸置疑;但是市场环境也很重要。如果市面上不停地出现新的热点产品,尤其是具备一定竞技或社交属性、具备大DAU潜质的新产品,那么腾讯的老产品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影响——这就是一年多以前腾讯对《蛋仔派对》如临大敌的原因。而今年基本不存在这样的风险。最大的“市场扰动因素”反而来自腾讯自己,例如已经开始预约的《王者世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腾讯正在“吃老本”。事实上,腾讯最近一个大DAU游戏《三角洲行动》的表现相当不错,正在成为新的商业化重镇。这也是最近五年腾讯游戏“暗区战略”的第二个硕果(第一个是《暗区突围》)。所谓“暗区战略”,就是模仿和移植《逃离塔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