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资本Helen
睿智资本Helen
主要关注TMT,大消费、大健康等投资
IP属地:未知
4关注
62粉丝
0主题
0勋章

港股“币王”博雅互动(00434.HK)的Web3新棋局

9月17日,博雅互动在港交所公告,公司与MTT ESports Limited(MTT ESports)订立认购协议,以100个单位的比特币为对价向MTT ESports进行投资,相当于总价值约581.9251万美元,将获得MTT ESports 25%的股权。 MTT ESports专注于Web3基础设施及游戏的研发与运营,与博雅互动传统游戏有着极强的互补性,其MTT Sports游戏平台已于2024年推出,旨在打造国际顶级竞技赛事品牌。 此前,随着最新中期财报出炉,转型发力Web3领域的博雅互动业绩再次令市场惊喜。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博雅互动录得收益约为人民币213.4百万元,较去年上半年同比增加约9.8%;毛利约为人民币151.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录得的约为人民币129.7百万元同比增加约16.9%;录得未经审计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约为人民币288.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加约405.5%。今年上半年及去年同期,该公司的毛利率分别约为71.1%及66.7%。 博雅互动公告指出,今年上半年收益增加,主要由于该公司一定在线运营活动的举办及对于游戏产品和玩法的持续优化,使得网络游戏收益增加,以及持有的加密货币获得数字资产增值收益。 从2023年8月首次透露布局Web3领域恰满一年,博雅互动已深谙这一盘Web3发展新棋局的妙招,正纵横联动加快“落子”,越走越活。   破局:加大力度转型布局Web3,谋划发展新棋局 可以说,唯有清醒识局、前瞻布局、精准破局,方能跑出成长加速度。而取得这一系列成绩,一切都要从博雅互动一年前的“识局”与“破局”开始说起。 去年以来,在游戏行业“困境反转”带来β行情后,具备α机会游戏股更爱关注。对游戏股来说,α机会短期主要看手中游戏品质的变化,长期看公司业务变化是否顺应游戏未来的趋势。更长维度看,业务是否顺应行业趋势,决定了公司
港股“币王”博雅互动(00434.HK)的Web3新棋局

百望股份截止申购,数字化财税服务商 ,预计7月9日上市

​百望股份截止申购。招股价为每股36.00港元-40.00港元,每手100股,预计将于7月9日上市。 百望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综合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通过公司的百望云平台提供财税数字化及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公司处理各种交易凭证,包括但并不限于发票、收据、单据及其他会计凭证,这些交易凭证准确反映了企业交易的关键业务流程。凭借对大量交易数据有价值的业务洞察并配备先进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公司促进金融服务提供商及其他企业客户实现自动化、数字化业务决策。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收益计,公司于2022年在中国云端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6.6%;于2022年,通过公司的云化解决方案,公司完成约7亿次发票处理请求,在中国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一;于2022年,通过公司的云化解决方案,公司开具约17亿张增值税发票,在中国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二;于2022年,按收益计,公司在中国面向小微企业融资的交易相关大数据分析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5.9%。 股权结构方面 董事会由十名董事组成,其中四名将为执行董事、两名将为非执行董事及四名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负责及拥有全面权力管理及经营本集团。董事按三年任期委任,并合资格于其任期届满时膺选连任。 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入表摘要 综合财务状况表概要 综合现金流量表概要  百望股份此次融资将用于: ●  进一步升级及提升公司解决方案的功能和特性,并进一步扩展公司的解决方案组合 ●  提升研发能力 ●  加强公司的营销及品牌推广活动 ●  有选择地寻求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以扩大公司现有产品及所提供的服务、改善技术能力并增强公司对客户的价值主张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百望股份截止申购,数字化财税服务商 ,预计7月9日上市

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母公司,递表港交所

6月26日,据港交所官网显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众新能源,该公司运营哪吒汽车品牌)递表港交所。 合众新能源的品牌「哪咤」源自中国的古代神话人物,哪咤年轻勇敢、意志坚定、突破自我、守护正义的形象在全球华人圈中家喻户晓。这正是哪咤汽车品牌精神的凝练和体现:合众新能源是致力于为世界人民制造触手可及的梦想之车的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商。公司定位于成为新能源车企全球化的领军者。通过持续创新与精准产品定位,合众新能源已成为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车品牌,未来将继续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通过海外市场持续为公司发展带来重要动力。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拥有巨大体量,预期销量将从2023年的890万辆增长至2028年的2,280万辆。另外,海外新能源车市场拥有显著增长潜力,销量将从2023年的520万辆增长至2028年的1,36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21.4%,其中中国企业新能源车海外销量预计将从2023年的60万辆增长至2028年的450万辆,自2023年起的年复合增长率达48.9%。 合众新能源前瞻性提前布局海外市场,在2023年实现出口17,019辆,占公司2023年总销量的13.7%,贡献了12.0%的销售收入。公司深耕东南亚市场,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23年,以上险量计,公司是东南亚新能源乘用车排名前三的品牌。未来将持续大力发展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并随后适时向欧洲拓展。香港作为哪咤全球总部、上海作为哪咤战略运营总部,全球化的管理架构协同推进海外征程。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全球新能源车的购买主力。在此趋势下,合众新能源将汽车定位于追求科技、时尚、运动特质的全球新生代用户,致力于精准覆盖该人群的需求,不断引领全球新能源车风潮。 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至2023年,合众新能源的收入分别约为50.87亿元、130.50亿元和135.55亿元,同比收入增长
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母公司,递表港交所

基础化工一季度经营形势有所改善  

2023年,基础化工33个子行业营收利润总体下滑,仅7个子行业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日用化学品、轮胎、民爆用品、粘胶和其他塑料制品行业业绩表现相对较好。2024年一季度,各子行业收入、利润同比出现分化,环比多数实现利润增长。其他化学制品、复合肥、氮肥、改性塑料和印染化学品等行业改善态势较为显著。 行业盈利能力企稳,毛利率环比连续改善 受产品价格下跌以及行业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基础化工行业的毛利率、净利率自2022年以来持续下滑。2023年三季度以来,盈利能力下降幅度趋缓,其中毛利率环比连续三季度改善。2023年子行业盈利能力总体下行,一季度多数改善。纤维、农药、膜材料、橡胶制品和氮肥等子行业盈利能力环比出现改善。 基础化工行业财务指标整体稳健,在建工程增速放缓 2024年第一季度,基础化工行业资产负债率总体稳定,经营现金流有所回落。行业投资力度整体保持高位,在建工程规模同比增速出现放缓。行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小幅提升。
基础化工一季度经营形势有所改善  

光伏行业打开向上空间

新能源利用率放宽至90%,促进我国新能源装机上量 我国将继续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在保证经济性前提下,资源条件较好地区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90%。将新能源利用率95%标准下调至90%将有效打开我国新能源装机空间。根据2018年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其要求2020年我国平均风电利用率力争达到95%,光伏发电利用率高于95%。根据测算,若将新能源利用率下调至90%,将新创造约74GW新能源装机空间,2024-2025年我国光伏装机规模有望上调,光伏装机需求有望提升。n 严控多晶硅新增产能,光伏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 明确提出我国将严格新增有色金属项目准入,新建多晶硅、锂电池正负极项目能效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正如此前强调,光伏供给侧改革已经在推进过程当中,在国务院指导下,《光伏制造业规范条件》等引导性文件对于行业的影响力将得到实际提升。在市场价格作用下,存量高成本、低质量运行的硅料产能或逐步关停;在《行动方案》引导下,新建多晶硅产能将符合行业先进水平,在市场+政策双重作用下推动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n 鼓励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结合,加强氢能示范应用 方案明确提出,我国将统筹推进氢能发展,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建设绿氢炼化工程,逐步降低行业煤制氢用量,加强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示范应用。此外,氢能可以与新能源中重型货车相结合,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与可再生能源结合是氢能发展的主脉络之一,目前氢能仍处于政策引导阶段,长期看氢能能够与炼化、冶金等工业场景耦合,并且可积极参与到新能源中重型货车之中,具备长期发展价值。
光伏行业打开向上空间

大模型持续迭代 算力需求不升反降

近期,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第二代开源模型。其创新的模型结构,引发了市场对于算力需求究竞将如何演进的广泛讨论。公司在模型架构侧的创新表观上实现了推理时大幅降低KV Cache 访存开销且不增加额外计算量,看似对硬件有“降规"指引,但是,更低的推理成本会在中长期维度激发更多需求,反哺算力硬件市场增长。同时,大模型厂商推理环节的盈利能力正逐步改善,算力硬件需求持续性较高。 MLA 创新架构使推理任务中占用的KV Cache 大幅降低 提高硬件利用效率。在主流Transformer 网络结构中,多头注意力机制Muli-HeadAttenion(MHA)是重要的织成部分。为了大幅简化无效重复计算,一般采用缓存MHA 中Key 和Value 的方法(KV Cache)米优化推理任务效率。但随着输入上下文窗口长度的增加,传统MHA 中的KV Cache 数据量会大幅增长,给推理任务访存制造了瓶颈。DeepSeek-V2 模型通过引入Multi-Head Lalent Altenion(MLA)将KV 矩阵乐缩到潜在空间米大幅降低所需缓存的数据量,且并不引入额外计算开销,巧妙的降低了推理成本,但在训练端,MLA结构会引入额外计算。针对优化训练成本和效率的问题,DeepSeek-V2 则是在前馈网络中引入并改进了MoE 架构。 大模型厂商推理环节的盈利能力正向改善,驱动生成式A商业闭环落地 针对推理环节,虽然大模型厂商AP!的收费标准有所下降,但算力硬件表现提升(TCO 的下降)叠加算法工程优化正同步发生,根据我们测算,大模型厂商在推理侧的盈利能力整体显现正向改善的趋势。展望未来,考虑到前期训练硬件基础设施相对海量的前置成本,大模型厂商AP!收费标准下调空间有限,伴随着硬件侧算力的提升以及HBM 的持续迭代,以及工程优化手段不断涌现,大模型厂商盈利能力有望逐步转正,进一步推动生成
大模型持续迭代 算力需求不升反降

博雅互动一季报超预期,发力Web3业务布局打造港股版的“微策略”

$博雅互动(00434)$ 进入2024年,在今年港股市场中,游戏领域上市公司博雅互动(0434.HK)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涨幅超过300%,大幅跑赢市场,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目光。 在投资者们竞相追逐的背后,是市场对博雅互动进军Web3全面业务布局的逐步认知和肯定。随着该公司基本面的持续修复和Web3战略布局逐步落地,将不断抬升市场对公司的未来预期。 第一季度纯利同比增加约1093.4%,业绩增势不断兑现 业绩兑现是当前市场重视的要素之一。随着今年经济趋向复苏,资本市场将从过去相对凌乱的事件驱动走向业绩基本面驱动。从最新披露的财报看,多家知名互联网大厂的盈利增速高于预期,业绩进入上升通道,板块投资焦点有望回归业绩增长这一核心主线上。 5月23日,博雅互动公布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翻阅过后,笔者认为“惊喜”二字最适合概括这份业绩。从此次博雅互动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2024年一季度其营收保持了稳健增长,毛利率同步提高,而纯利更是突飞猛进。 2024年一季度,该公司录得收益约为人民币108.5百万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增加约14.0%,较2023年第四季度环比增加约8.2%;毛利约为人民币77.1百万元,同比增加21.8%。今年一季度及2023年同期的毛利率分别约为71.1%及66.5%。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录得未经审计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约为人民币352.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同比增加约1,093.4%。同比增加主要由于收益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2024年第一季度数字资产公平值增加;今年一季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等金融资产之公平值下降较2023年同期下降较少。 运营数据方面,博雅互动更是迎来全面增长,付费玩家数及用户数较去年第四季度呈现一定上升
博雅互动一季报超预期,发力Web3业务布局打造港股版的“微策略”

家用电器内外共振

整体:收入稳健增长,业绩显著提升 在房地产需求回落,且需求趋理性环境下,细分品类需求相对趋弱的背景下,2023年家电行业整体实现较高增长,全年营收同比+7.56%,其中内销需求迎来恢复态势,同时安装属性较高的品类存在需求回补,外销得益于部分家电品类下半年开始补库,在上年较低基数的情况下出口实现较高增长。2024Q1家电行业延续了上年内外共振的增长势能,营收同比+8.5%。 白电:内外共同驱动,业绩增长较 优2023年白电行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9.46%及+18.26%,内外需求均逐步修复的大背景下,行业整体实现了较好的增长;虽然下半年大宗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但白电主要品类终端均价显著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原材料上行的影响,毛利率的改善最终驱使行业综合盈利能力提升;延续上年趋势,2024Q1白电行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9.41%及+16.03%。 厨电与后周期:整体实现增长,经营呈现分化 2023年厨电行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4.95%及+16.07%,受益于规模效应及结构优化,板块毛利率在经历2021-2022年两年低位后迎来恢复反弹,最终带动综合盈利能力改善;2024Q1厨电行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8.06%及+12.66%,综合厨电企业营收表现占优,并且在期间费用率同比优化的驱动下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小家电:内需趋于理性,外销表现较好 2023年小家电营收小幅增长,内需趋于理性,外销景气度较高,清洁电器龙头海外增长亮眼,业绩端小幅承压。2024Q1小家电营收+10.43%,厨小/清洁营收较高增长,投影持续承压,个护系假期重叠及海外订单因素走弱,业绩端部分龙头控费提效见成果,归母净利润同比+12.95%。 上游零部件:板块平稳增长,业绩持续高增 2023年以及2024Q1家电上游板块营收实现稳健增长,传统空调零部件业务随着下游复苏高增,优质龙头转
家用电器内外共振

景区“量价”逻辑坚挺

清明旅游人均消费首次超越疫情前,旅游消费力坚挺 清明节旅游人均消费首次超过疫情前。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据推算,人均消费约453元,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假日旅游人均消费首次超过疫情前水平。 旅游消费需求极具韧性,客单价恢复提振市场信心 2023年起,基于新奇体验、性价比等需求,各类新奇玩法通过各类社媒得到快速传播,全年旅游热点频出:如“特种兵打卡式旅游”、“盖章式旅游”、演唱会旅游、“博物馆热”、“进淄赶烤”热潮、贵州榕江“村超、村BA”、“City Walk”、“国风国潮沉浸穿越”等。与此同时,从假期的人均消费水平来看,与疫情前的差距逐步收窄,2024清明假期人均消费更是超过疫情前水平。市场对于旅游度假的需求韧性预期有望进一步强化。 景区在旅游活动中具有刚需性质,客流表现亮眼 景区公司以门票、索道等收入为主,价格较为稳定,在旅游活动中更具刚需性质,属于旅游中的性价比消费。2023年多个景区公司收入超过疫情前,2024年清明节假期期间客流表现亮眼,景气度有望持续:清明假期3天,1)九华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11.05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6.8%;2)峨眉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3258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38.24%;3)黄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7.5万余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10.5%;4)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28万人次,同比增长850%。 景区公司成本较为固定,量价齐升下业绩确定性较高 景区公司成本费用主要由员工薪酬和折旧摊销构成,参照峨眉山2023年报,公司员工薪酬、折旧摊销占营业总成本的比重分别为30%、22%,合计占50%以上,且相对固定。
景区“量价”逻辑坚挺

湿电子化学品渐入佳境  

整体行业增速快 湿电子化学品是微电子、光电子湿法工艺制程中使用的各种电子化工材料,具有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产品更新换代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太阳能光伏领域,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2021年应用于三大领域的比例为33%、36%、31%。随着集成电路国产化进程加快、显示面板产能持续增长,国内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有望从2022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5年的489万吨,市场规模将从272亿元增长到498亿元,年均增速22.39%。 国产化空间大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集成电路行业起步早、供应链成熟,使得欧美、日韩企业主导了全球湿电子化学品市场。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用湿电子化学品整体国产化率达到35%。高端湿电子化学品主要由国外厂商垄断,半导体用高端湿电子化学品主要由欧美、日本厂商把控;平板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国内高世代线主要由韩国东进世美肯和韩国ENF供货,国内企业国产化空间较大。 受益标的 随着国内湿电子化学品市场持续增长以及半导体行业国产化进程加快,国内技术领先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湿电子化学品渐入佳境  

宠物食品市场扩容,国产崛起

全球及我国宠物行业 发达国家宠物行业起步早,目前产业链较为完整和成熟,已形成了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美容、宠物医疗、宠物训练、宠物保险等产业链条。近几年来,全球宠物市场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我国宠物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全球宠物食品市场近年来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7-2022年,全球宠物食品市场规模由881亿美元增长至1235亿美元,CAGR约为7.0%。未来随着宠物食品品类的不断丰富以及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全球宠物食品市场有望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以快于全球市场增速扩容 根据历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17-2022年,我国宠物(犬猫)食品市场规模由743亿元增长至1372亿元,CAGR约为13.1%,增速远快于全球宠物食品市场,主要受益于我国经济增长、人均收入提高、养宠人数增加及宠物支出增长等方面。 多重因素推动我国宠物食品市场扩容 我国经济发展及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将推动宠物食品市场快速发展。未来老龄化、少子化将带来宠物陪伴需求不断上升。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养宠渗透率和单只宠物年均支出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我国宠物食品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国产优质企业全渠道布局,不断丰富品类,凭借规模优势和供应链优势提供高性价比产品突围。
宠物食品市场扩容,国产崛起

宠物食品市场扩容,国产崛起

全球及我国宠物行业 发达国家宠物行业起步早,目前产业链较为完整和成熟,已形成了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美容、宠物医疗、宠物训练、宠物保险等产业链条。近几年来,全球宠物市场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我国宠物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全球宠物食品市场近年来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7-2022年,全球宠物食品市场规模由881亿美元增长至1235亿美元,CAGR约为7.0%。未来随着宠物食品品类的不断丰富以及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全球宠物食品市场有望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以快于全球市场增速扩容 根据历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17-2022年,我国宠物(犬猫)食品市场规模由743亿元增长至1372亿元,CAGR约为13.1%,增速远快于全球宠物食品市场,主要受益于我国经济增长、人均收入提高、养宠人数增加及宠物支出增长等方面。 多重因素推动我国宠物食品市场扩容 我国经济发展及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将推动宠物食品市场快速发展。未来老龄化、少子化将带来宠物陪伴需求不断上升。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养宠渗透率和单只宠物年均支出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我国宠物食品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国产优质企业全渠道布局,不断丰富品类,凭借规模优势和供应链优势提供高性价比产品突围。
宠物食品市场扩容,国产崛起

透过2023年财报,看快狗打车(02246.HK)的投资价值

$快狗打车(02246)$ 3月28日,快狗打车(02246.HK)发布了2023年财报,总的来说,对于习惯了追逐高增长的投资者而言,快狗打车此次表现固然称不上惊艳,但基本盘仍然稳健、海外业务布局进程的加快、经营效率的提升、减亏成效都有直观体现。 延续大幅减亏趋势 上市至今,头顶“同城货运第一股”光环的快狗打车股价表现并不理想。整体看下来,由于一系列内外因素,导致公司股价走到历史低位:一方面这与港股在美元加息流动性减少后的市场大环境不佳有关;另一方面是基于快狗打车此前业绩表现,市场对其短期盈利信心不大,一些股东甚至开始“减持”;最后是估值逻辑,这也与市场对公司所处赛道和业务模式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有关,并不理解其亏损及其背后原因。 然而,随着快狗打车最新财报的发布,这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无疑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快狗打车净亏损大幅缩窄后,离盈利正渐行渐近。可以说,这里面兼具短期业绩增长逻辑和长期价值成长逻辑。 首先,我们根据招股书和年报过往业绩期表现,快狗打车营收从2018年的4.5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7.53亿元。虽然今年营收同比略有下跌,但这也是在退出“补贴战”,大幅减少营销费用后,快狗打车仍能能够保持营收基本盘。 随着疫后经济和消费的改善,同城货运需求快速反弹,相信后续营收有着极其确定的增长性。 其次,快狗打车经调整净亏损大幅收窄,走向盈利在望。2023年,经调整净亏损由2022年同期的2.29亿元降至1.70亿元,同比收窄25.6%。这已经是快狗打车连续三年取得经调整净亏损收窄。 2023年报显示,去年快狗打车销售及营销费用一行支出2.04亿元,同比下降36.4%。此外,“一般及行政费用”也下降66.0%,降成增效成效显著。 快狗打车走出盈利困境的挑战,很大程度上在于平台用户补贴与营
透过2023年财报,看快狗打车(02246.HK)的投资价值

甜味剂出口同比增长,静待行业格局改善

考虑到出口需求占整体安赛蜜及三氯蔗糖总需求量的一半以上,预计带动相关企业尤其是具备产能优势和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金禾实业的产销情况。l 近期甜味剂价格持平,行业受春节因素2月开工率低位 根据百川盈孚,截止3月22日安徽地区三氯蔗糖及安赛蜜含税价分别为13.0、3.8万元/吨,月度涨跌幅分别为0%、0%。供给端,受春节因素影响,24年2月三氯蔗糖、安赛蜜开工率分别为57.1%、46.2%。需求端,下游表现疲软,双节前下游工厂备货相对充足,下游于节前补的库存消化节奏一般。l 传统旺季表现不佳,静待格局改善 (1)供给端:现有产能方面,根据百川盈孚,2024年2月我国三氯蔗糖产能为2.93万吨,同比+32.58%;安赛蜜产能为3.35万吨,同比+0%;甜味剂行业同比均扩产明显。产量方面,2月三氯蔗糖产量1395吨,环比-32.18%;安赛蜜产量1290吨,环比-12.24%;产量主要是受春节影响环比下降,其中新琪安及科宏实业分别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停车操作。节后三氯蔗糖整体供应相对充裕,主要玩家为金禾实业、山东康宝、科宏实业,随着尾部企业的产能出清,行业有望逐步迎来格局改善。(2)需求方面,2月三氯蔗糖、安赛蜜需求端表现清淡,但1-2月整体出口量表现亮眼,中长期减糖、无糖的消费倾向仍是大势所趋,预计行业维持两位数增长。
甜味剂出口同比增长,静待行业格局改善

原煤产量收缩,火电需求大增

原煤产量收缩,进口煤维持高增 2024年1-2月全国原煤产量70527万吨,同比下降4.2%,增速较2023年1-2月由正转负下降10.02个百分点。此外,本次原煤产量累计同比也是自202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2024年1-2月累计进口煤炭7451.5万吨,同比上涨22.89%,增速较2023年1-2月大幅收窄48.46个百分点,但全国煤炭进口仍然处于高位水平,累计进口量创历史同期新高。综上,较2023年同期,原煤在1-2月的减量为2896万吨,进口煤增量为1388万吨,整体供应为减少1508万吨,可以看出进口端的增量难以对冲产地端的减量。 全国电力生产保持稳增,火力发电超预期 2024年1-2我国电力生产保持稳增,全国发电量148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增速较2023年1-2月加快7.59个百分点。1-2月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为108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较2023年1-2月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加快11.96个百分点,增速较2023年12月加快0.35个百分点。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同比分别增长0.8%、3.5%、5.8%和15.4%,较2023年1-2月增速分别+4.17pct、-0.8pct、-24.4pct和+6.1pct;较2023年12月增速分别-1.69pct、+7.69pct、-1.56pct和-1.84pct。 清洁能源整体发电情况不及预期,减弱对于火电的替代效应。短期内,火电在电源结构中的主力地位难以替代。 非电需求恢复缓慢,生铁、水泥同比下滑 2024年1-2月全国焦炭产量8039万吨,同比增长2.1%;全国粗钢产量16796万吨,同比增长1.6%;全国生铁产量14073万吨,同比下降0.6%;全国钢材产量21343万吨,同比增长7.9%;全国水泥产量18280万吨,同比下降1.6%。受房地产恢复缓慢影响,生铁、水泥需求偏弱,进入“金三银
原煤产量收缩,火电需求大增

空气悬架渗透率快速提升,国产替代进行时

主动式悬架快速发展 主动悬架系统是一种能够根据路面情况,实时调整悬架刚度和阻尼的汽车悬架系统,使得悬架性能达到最优。当前主流的主动悬架以空气悬架系统为主,能够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路面情况自动实时地调节悬架参数,提升车辆稳定性和舒适性。此外,主动悬架系统可通过预测车辆的行驶状态,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新能源空悬搭载率快速提升 空气悬架系统刚度行程可调节,能提升弹簧刚度以应对电池重量,同时兼顾驾乘舒适性。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升级叠加空悬系统国产替代化的快速提升,将促使空悬系统渗透率的持续提升,空悬系统渗透率在三十万元车型市场快速提升并逐步下探至二十万元车型市场。预计到2025年,空气悬架渗透率将上涨至15%左右,市场规模接近3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1.3%,空气悬架市场空间增长可期。 国内车企转变采购模式,给到国内海外供应商定点突破机会 主机厂从海外供应商采购整套空气悬架系统成本较高,且整套系统开发周期较长。国内新势力车企转向采用拆分采购形式以降低整体采购成本,同时趋向于缩短整车开发周期,需要供应商具备及时响应能力,此举降低国内供应商准入门槛,给到国内供应商定点突破机会。近年来,国内供应商专攻空气悬架系统核心部件领域,在空气弹簧、空气供给单元等领域已实现技术突破,迎来订单收获期。
空气悬架渗透率快速提升,国产替代进行时

春节档票房大盘突破79亿元创历史新高

今年春节档票房超预期主要由观影需求推动,观影人次1.61亿人,超过23年的1.29亿人。票价方面,平均票价49.2元,低于23年的52.3元,或主要由于23年《流浪地球2》等特效影片,对于价格较高的特效厅需求更胜。l 数量基本持平,题材在喜剧外壳下主题百花齐放,头部影片质量超预期 从数量上看,今年春节档定档8部电影,其中7部于大年初一上映,与过去五年基本持平。题材方面,6部为喜剧片,但内容各不相同。《飞驰人生2》更为接近传统喜剧,由沈腾主演,主题为赛车,相对更易吸引男性观众;《热辣滚烫》主题为女性励志,根据猫眼专业版统计的“想看数据”,女性占比为77.5%;《第二十条》主题为普法,讨论的是《刑法》第二十条;《熊出没·逆转时空》为动画电影,面向亲子。 喜剧与春节档的合家欢属性高度契合,因此今年春节档电影大多加入喜剧元素 从内核与受众来看不尽相同,因此激发各类人群的观影需求。从质量上看,票房10亿以上影片达到4部,超越往年,且头部影片映后票房预测大幅上修。《热辣滚烫》票房已达26.99亿,映前预测总票房为26-32亿,猫眼最新预测总票房为40.31亿;《飞驰人生2》票房已达23.73亿,映前预测总票房为17.5-24亿,猫眼最新预测总票房为35.98亿;《熊出没·逆转时空》票房已达13.97亿,映前预测总票房为15-20亿,猫眼最新预测总票房为22.43亿。影片映后票房预期上修,反映影片质量与口碑出色,充足的高质量供给促进观影需求,是票房增长可持续的关键。此外,档期竞争激烈且马太效应显著,排名前四影片票房均超10亿,而第五名目前票房尚未超过1亿,《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黄貔:天降财神猫》陆续撤档。l 高质量供给推动下,档期观影习惯已恢复,宣发进一步推动观影需求 春节档期观影需求的来源主要在于:1)多部主题各异的高质量喜剧,满足各类人群的观影需求。2)在23年春节档、
春节档票房大盘突破79亿元创历史新高

AIGC赋能,华为ERP蓄势待发

AI赋能带动ERP跨越体验奇点,实现价值量提升 AI作为2015年“互联网+”之后改变未来应用的更底层技术变革,将带来降本、增效、改变商业模式等重要变化。目前,行业端应用处于相对早期,格局相对分散,AIGC最先落地收益的方向,是与“人”和“盈利”直接相关的办公和管理场景,核心是跨越影响付费的“体验奇点”。l AI在ERP领域已有应用,未来受益大模型变革 1)微软宣布Dynamics 365 Copilot,应用在CRM和ERP系统中,实际比Microsoft  365  Copilot更早;2)海外巨头ERP厂商目前已经具备一定AI能力,未来随着大模型持续优化,预计将推进AI在ERP领域的应用;3)华为在2023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高峰论坛中,展示盘古大模型行业应用中,NLP大模型领域列出智能ERP定位于企业财务异常检测。l 华为受自研ERP外部环境加速,但本质是构造新一代ERP满足业务需求 华为此前在海外主体系统之外,已经开始进行一部分自主研发,主要原因系传统ERP不能满足高数据量、快速响应等需求。l ERP国产化率低,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目前高端ERP市场中,SAP、Oracle依然具备份额优势,众多规模庞大的央国企目前依然使用海外ERP作为核心系统进行管理,使用海外系统的安全性、不稳定性引起重视,发展独立自主的以ERP为核心的管理系统十分重要。 华为具备打造新一代全球领先ERP的具备重要基础,也是成功关键 1)没有历史包袱,建立基于云原生的系 统,其分布式处 理效果明显优 于云托管模式 的产品;2)多 年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直接引领了包括IC集成供应链在内的众多行业变革,将此类经验融合到管理软件中去,将最佳实践形成完整方案,具备显著的优势。l 华为在智能制造领域已成功输出“华为模式”,有望与ERP协同 华为将制造行业成功经验、生产系统方法论等通过其工业
AIGC赋能,华为ERP蓄势待发

科创优势,天津新材料迎风起航  

天津不断加大政策倾斜,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 天津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扎实,整体技术实力雄厚;在我国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背景下,天津有望利用工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促使新材料这类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天津制造的品牌价值。 发挥天津本土优势,新材料产业不断壮大 天津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拥有百余所市级重点实验室、14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超7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下,天津形成了企业-高校-院所多方协同、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产业发展规模上看,天津新材料产业企业整体呈现增长态势,2017年-2022年新材料企业由230家增加到407家;天津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占比整体呈现出一定波动向上趋势,2017年-2022年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60%小幅增长到3.30%。 转型优化+推进产业化,天津新材料成果显著 目前,天津在不同新材料领域取得多项成果:(1)先进基础材料优化提升:在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化工材料等传统领域中,天津材料产业的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占比不断提升,同时汇集发展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2)关键战略材料产业化持续推进:天津半导体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齐头并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3)前沿新材料创新企业不断涌现:天津积极承接北京新材料产业创新成果,在前沿新材料领域形成石墨烯、3D打印、纳米材料等标志性创新成果。l “十四五”期间天津新材料产业产值有望达到2400亿元 “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市引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机遇期,是天津市实现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定位的关键阶段;根据《天津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到2025年,天津新材料产业产值将达到2400亿元,预计年均增速8%,实现“一个增强”、“两个突破”、“三个提升”,初步满足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努力协同
科创优势,天津新材料迎风起航  

新能源的分化趋势与零部件发展的2.0时代

2023新能源乘用车的分化趋势—PHEV车型占比的持续提升。据乘联会发布的广义乘用车及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数据,2023.1-10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提升至33.2%,较2022年提升5.5pct。2023.10月渗透率提升至35.8%。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速仍然明显高于行业,但有所放缓。PHEV增速领先BEV: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以纯电动乘用车为主,据乘联会,2023.1-10月BEV销量占比为69.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占比30.7%。但自2021年以来,PHEV占比逐年提升,PHEV销量增速超过BEV。2023年10月,PHEV销量同比增速为79%,而BEV同比增速为14.5%。 2023-2024年乘用车行业稳定增长与新能源汽车的持续高增长 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2023年前三季度GDP不变价累计同比增速为5.2%,其中三季度当季同比增速4.9%。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同样维持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4528元,同比增长5.4%。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乘用车行业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产业政策护航。202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的通知》,通知指出2024年,汽车行业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产业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2023年以来电池成本稳中向下,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推广。新能源汽车分别增长34.1%和28%,其中PHEV增长80.4%和50.5%。对应2023-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34.5%和42.9%。 汽车零部件的1.0时代-电动、智能化带来的格局重塑 智能、电动化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冲击史无前例。电动汽车的改变不仅在动力部件的改变,而是全系统的变化。纯电平台的开发使得汽车从动力、底盘和电子电气架构都将为之改变。零部件面临取消、新增或大幅变化。而这种变化为国内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机遇。全
新能源的分化趋势与零部件发展的2.0时代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