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期权
格雷期权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格雷期权公众号主理人,美股期权20倍挑战;量化策略,连续10年收益率达110%。
IP属地:广东
16关注
526粉丝
4主题
0勋章
avatar格雷期权
08-04 09:46

【期权策略进阶】给 Covered Call 和 Naked Call 加点“聪明微调”,你可以赚得更好、亏得更少!

在很多投资者眼中: Covered Call 是“保守收租”的代表 Naked Call 是“激进投机”的象征 一个“安全但赚得少”,另一个“高收益但风险大” 那有没有办法,在不推倒重来的前提下,让它们变得更聪明? 答案是——有! 本文就带你拆解:两个策略的“小调整”,如何改善它们的“天生缺陷”。 ✅ 微调 1:让 Covered Call 变聪明 —— 加点“Put保护”形成 Collar 结构 问题出在哪? 传统 Covered Call: 持股 100 股 + 卖出 Call → 收权利金 好处:收益稳定 问题:下跌你要独自承担,没有保护! 解决方案:加一张 Protective Put(保护性看跌期权)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 Collar 策略: Covered Call + Protective Put = Collar 例如: 持有 AAPL 正股 $180 卖出 $200 的 Call,收 $2 买入 $170 的 Put,付 $1 → 收入:$1 净权利金 → 风险:最大亏损被锁定在 $170 → 收益:最多赚到 $200(被行权) 这样一来: ✅ 跌破 $170,你不用再无限扛亏 ✅ 涨超 $200,也愿意止盈被行权 ✅ 中间震荡区间 → 收入稳定 为何这是“聪明微调”? 你并没有彻底换掉策略,只是: 利用卖 Call 收的钱部分抵消了买 Put 的成本 形成一个**“上下有界限”的风险结构** 风险对称,策略变得更理性,更适合震荡市、资产管理型账户使用。 ✅ 微调 2:让 Naked Call 更稳健 —— 用 Bull Call Spread 限定风险 问题出在哪? 传统 Naked Call: 卖出 Call,不持有股票,也不买保护 → 潜在亏损无限 你靠的是: 高权利金、低 Delta 的 OTM Call 赌股价不会短期暴涨 但一旦有黑天鹅事件,比如
【期权策略进阶】给 Covered Call 和 Naked Call 加点“聪明微调”,你可以赚得更好、亏得更少!
avatar格雷期权
08-02 09:56

老虎证券直播:机构投资人如何用期权更高效的追踪标普500beta

前天在老虎证券app里面做一场直播分享,这里把里面的精华部分再分享一下 全职股民 + 格雷期权的创始人: 我们主要做期权的投资者教育,因为淋过雨,所以希望给大家撑一把伞。利用好期权这个交易工具,为自己创造比大盘更好的收益,更低的风险。 我们团队的期权交易员有超过20年的交易经验,他过去以低风险完成20倍的回报。 我还有一个财报期权量化策略,过去13年可以每年翻倍,只是策略容量比较小 不超过10万美金。我们目前更关注标普的beta资产配置 + 利用期权杠杆特性,用小的资产比例来战胜市场。 本期直播我想跟大家分享如何追踪标普500获得超额收益 1. 为什么越来越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盯上标普500? 美股上 6, 000 家上市公司,它是动态进出的,因为是注册制,美股价格发现机制也很高效,能够送英伟达上3万亿、4万亿的市值。但如果你做得很差,甚至你在财务造假,就把你空到退市。所以就是它是一个动态的进出,标普 500 就在6000家里面选最好的 500 个股票。 2.美股超级卷王:超过50%的标普500公司,将会在未来10年被取代 1965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的平均任期为33年。 到了1990年,已经20年了。 预计到 2026 年将缩短至 14 年。 美股平均每天上市0.5家,退市1家 过去10年标普500里面的成分公司,有一半的公司退市或者被收购了 典型的像马斯克收购Twitter,然后微软收购暴雪,大鱼吃小鱼。 2023 年前十的标普的公司其实是苹果、微软、亚马逊。英伟达那个时候只能排第七,英伟达现在是第一,所以这个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3. 为什么美股最近10年可以一直涨? 核心还是基本面,是公司越来越强大,收入在提高,股票回购,美元霸权。然后美联储现在开始降息了,所以看未来,美股还会继续涨。只要这5个因素还在,美股就可以继续上涨 4.巴菲特的十年赌约:90%的基金经理
老虎证券直播:机构投资人如何用期权更高效的追踪标普500beta
【直播预告】机构投资人如何用期权更高效的追踪标普500beta? 📺 本周直播:解锁期权杠杆,高效捕捉市场beta! 【本周四 8:00PM】标普beta追踪新策略,直播教你低风险高回报~ 📍直播主题 在标普500指数公司平均任期缩短至14年、科技巨头轮动加速的背景下,机构投资人如何利用期权工具更高效地追踪beta资产配置? 📅 直播时间 🕒 直播时间:7月31日(周四)晚 8:00 📌 支持回放,但现场互动有独家福利~ 🎁 看点抢先看: ✅ ​为什么追踪标普500 beta至关重要? ✅ ​巴菲特十年赌约启示 ✅ ​期权如何高效追踪beta? ✅ 主观交易20倍挑战:如何低风险获得17倍的回报,把账号从7万美金做到120万美金? ✅ 期权财报量化套利策略:如何连续10年收益率达110%? ✅ 期权卖方做空波动率策略:如何年化收益22%,最大回撤8%,跑赢大盘? 👉 预约直播,不错过beta优化机会点! 🐯 点击下方“直播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直播开始自动提醒~ https://laohu8.com/RN?name=RNLive&rndata=%7B%22liveId%22:%221838840969628730%22,%22type%22:1%7D

【期权策略解析】穷人版备兑开仓(PMCC):低成本玩转Covered Call的杠杆版

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 很想做 Covered Call,但手头没钱买100股正股 👉 想收权利金赚点被动收入,又不想动用大量资金 👉 对股票看多,但又怕直接买入成本太高 这时候,有个策略就可以派上用场了:Poor Man’s Covered Call(PMCC),中文俗称:穷人版备兑开仓。 一、PMCC 是什么? 一句话讲清楚: PMCC 就是用一张长期、深度实值的看涨期权(LEAPS Call)代替正股持仓,然后定期卖出近月 Call 收权利金,模拟 Covered Call 的结构,但成本更低,杠杆更高。 PMCC ≈ 买 LEAPS Call(替代股票)+ 卖近月 Call(收租金) 二、为什么叫“穷人版”? 因为传统的 Covered Call 需要你: 至少持有 100 股正股 比如 TSLA 一股 $250,那就是 $25,000 PMCC 的妙处在于: ✅ 你只需要买一张 LEAPS Call(比如 Delta > 0.8 的 1 年后合约) ✅ 成本可能只有几千美元,甚至更少 ✅ 就能像持有正股一样,卖出近月 Call 来赚权利金 更适合资金量小但希望稳健做组合策略的个人投资者。 三、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假设你看好 AAPL,当前股价 $180,但不想花 $18,000 买入 100 股。 你可以这么做: 买入一张 AAPL 1 年后、执行价 $120 的 Call(Delta ≈ 0.85,价格约 $65)→ 成本约 $6,500 卖出一张 AAPL 近月、执行价 $190 的 Call → 收到权利金 $2($200) 这样你就复制了一个类似 Covered Call 的结构,只用了不到一半的资金! 四、PMCC 的风险收益结构$ ✅ 注意:最大亏损 = 买 LEAPS Call 的成本 五、和 Covered Call 有什么区别? 所以,PM
【期权策略解析】穷人版备兑开仓(PMCC):低成本玩转Covered Call的杠杆版

【期权策略解析】Zero-Cost Collar:零成本锁定收益 + 限定风险的聪明打法!

你是否拥有某只股票涨了很多,但又担心后面会回调? 你想保护利润,又不想花太多钱买 Put? 有没有一种办法,在不额外花钱的前提下,就能给自己的股票加上“安全气囊”? 答案就是今天要讲的——Zero-Cost Collar(零成本保护策略) 一、什么是 Zero-Cost Collar? 一句话解释: 买一个 Put(看跌期权)+ 卖一个 Call(看涨期权)来“套住”你持有的股票,但两者的权利金刚好抵消,实现保护的同时不花钱! 它的目标很明确: ✅ 保底盈利:跌了也能在某个价格抛售(Put 提供下限) ✅ 牺牲上限:但如果涨太多你也不赚了(Call 限定上限) ✅ 不额外花钱:你买 Put 的钱用卖 Call 换回来了 → “零成本”! 二、结构怎么搭建?(用例子秒懂) 假设你手上有 100 股 AAPL,当前股价 $190,你想保护接下来 1 个月不要跌太狠。 你可以这么做: 买入执行价 $180 的 Put(保护你最低能以 $180 卖出) 卖出执行价 $200 的 Call(放弃 $200 以上的上涨收益) 权利金刚好对冲 → 净成本 ≈ 0 👉 这个组合就叫 Zero-Cost Collar 三、如果到期时 AAPL 的股价发生这些变化,你会怎样? 这样,你用 零成本 建立了: 一个“收益上限”($200) 一个“亏损下限”($180) 在两者之间,你啥都不做,原路持有 是不是很像给自己加了一个“收益区间安全带”? 四、Zero-Cost Collar 有哪些优点? ✅ 省钱!不用额外掏钱保护持仓 ✅ 回撤受控:跌也跌不到哪里去 ✅ 灵活性强:适用于股票、ETF、大盘仓位管理 ✅ 适合波动市:帮你锁利润、保本金 ✅ 风险管理工具:非常适合保守型 or 套利型投资者 五、但也有这些限制和风险要知道: ⚠️ 上涨空间被封顶 → 涨到你卖出的 Call 的执行价后,你就不
【期权策略解析】Zero-Cost Collar:零成本锁定收益 + 限定风险的聪明打法!

【期权策略解析】Bull Call Spread:比直接买Call更聪明的“看涨玩法”!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 👉 买了一张 Call,看对方向却还是亏 👉 权利金太贵,迟迟不敢下手 👉 担心股价涨不够、涨太慢,期权时间价值就“融化”了 别怕,今天介绍的策略正是为此而生的——Bull Call Spread(看涨价差策略)。 一、Bull Call Spread 是什么? 一句话解释: 同时买入一个较低执行价的 Call,并卖出一个较高执行价的 Call(同样到期日) 这样你就构造了一个“低买高卖”的组合: 赚:股价上涨,两个 Call 一起升值 限:卖出的那一腿限制了最大盈利 稳:卖出的权利金抵消部分成本 → 总体更便宜、更抗跌 二、为什么不直接买 Call,而用这个? 直接买 Call,需要股价快速、大幅上涨才能赚钱,而且: 波动率下降你会亏(Vega 高) 时间流逝你也会亏(Theta 高) 权利金昂贵,容易“套牢” 而 Bull Call Spread: ✅ 权利金更便宜 ✅ 时间价值影响更小 ✅ 盈亏结构提前明确,更适合稳健交易者 三、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假设: AAPL 当前股价 $100 你认为未来 30 天会涨到 $110 左右 你可以这样建仓: 买入一个执行价 $100 的 Call → 付出 $5($500) 卖出一个执行价 $110 的 Call → 收入 $2($200) 净成本 = $5 - $2 = $3($300) 接下来你会看到: ✅ 所以:最大亏损 $300,最大盈利 $700,风险收益清晰可控! 四、适合什么样的行情? Bull Call Spread 的使用条件: 你看多一只股票 但觉得涨幅有限,可能只是温和上涨 不想为 Call 支付太高权利金 想控制风险、锁定成本 特别适合震荡偏强、趋势不猛的市场环境。 五、这个策略有哪些优缺点? ✅ 优点: 成本低:比裸买 Call 便宜 风险有限:最多亏损 = 净权利金 收益明确:
【期权策略解析】Bull Call Spread:比直接买Call更聪明的“看涨玩法”!

【期权策略解析】Bear Put Spread:下跌行情里更聪明的“看空组合拳”

大多数人想到看空策略,第一反应就是: “我直接买个 Put!赌它跌就行了。” 但你有没有遇到这些问题: 看对方向但波动率一降 → 期权价格不涨反跌 跌得不够快 → 时间价值吃掉大部分利润 想买 ITM Put,但权利金太贵 → 成本压力大 今天介绍的这个策略就是为了帮你解决这些问题: Bear Put Spread,看跌价差策略。 一、Bear Put Spread 是什么? 一句话解释: 同时买入一个较高执行价的 Put,并卖出一个较低执行价的 Put(同样到期日) 它是典型的熊市看跌组合,用更低的成本锁定最大收益: ✅ 股价下跌时盈利 ✅ 总成本比单买 Put 更低 ✅ 最大损失/最大盈利都可控 二、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假设你对 TSLA 看空: 当前股价 $260 你预期接下来一个月可能跌到 $240 你可以这么建仓: 买入 $260 的 Put,成本 $8 卖出 $240 的 Put,收回 $3 净成本 = $8 - $3 = $5($500) 接下来: 到期时股价 盈亏情况 >$260 两腿都 OTM → 亏损 $500(最大亏) $255 Put 合约值 $5 → 打平 $240 合约间差值 $20 → 盈利 $1,500(最大) <$240 盈利封顶,仍为 $1,500 👉 所以你会发现: 最大亏损 = 权利金净支出($500) 最大盈利 = 两腿行权价差 - 权利金支出($2,000 - $500 = $1,500) 是不是比单买一个贵 Put 安心很多? 三、什么时候适合用 Bear Put Spread? ✅ 你对某只股票或指数偏空看法明确 → 但又担心跌幅有限或节奏不够快 ✅ 当前 Put 权利金太贵,单买代价高 → 利用卖出腿抵消部分成本 ✅ 希望最大亏损明确、风险可控 → 特别适合组合仓位、资金控制严格的投资者 四、Bear Put Sp
【期权策略解析】Bear Put Spread:下跌行情里更聪明的“看空组合拳”

【期权策略拆解】卖裸Put:你敢在别人恐慌时“接刀”吗?

很多投资者听到“裸Put”三个字,第一反应是: “听起来好危险啊,不是大资金才敢玩的事?” 但你知道吗? 卖Put其实是一种非常老练的价值投资方法——只要你愿意以“理想价格”买入股票,那你完全可以通过这招,在市场下跌时收权利金 + 买进你想要的标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策略:Sell Naked Put(卖出裸Put) 一、什么叫“裸Put”? 就是你在没有持股的前提下,卖出一个看跌期权(Put)。 你承诺:“如果股价跌到某个位置,我愿意用这个价把它买下来。” 市场因此给你一笔权利金作为奖励 如果股价没跌到 → 权利金归你,什么都不用做 如果股价真跌到了 → 你按“愿意的价格”买入这只股票 听上去是不是很像挂一个「买入限价单」还能收钱? 二、通俗比喻一下: 你想买 AAPL,但你不想现在 $190 买入,你希望等它跌到 $180 再说。 这时你就可以: 卖出一个执行价 $180 的 Put 收取权利金(比如 $3,一张就是 $300) 到期前如果股价没跌破 $180 → 你白赚 $300 如果股价真的跌到 $175 → 你就必须以 $180 买入(比市场价贵 $5) 👉 但别忘了,你已经收了 $3 权利金,相当于实际成本是 $177! 这比你一开始直接 $190 买,划算多了吧? 三、那为什么叫“裸”? 因为你没有用其他策略对冲这张 Put 的风险,所以叫「裸」Put。 也就是说,如果股票暴跌,你还是得履约买入,承担很大亏损。 这就是它比“现金担保 Put”更危险的原因——你可能根本没准备好现金或仓位,但必须履约。 四、适合什么投资者? ✅ 你对某只股票很熟悉,且愿意以某个价位买入 ✅ 你有足够的现金准备接盘 ✅ 你知道最大风险、能承受下跌带来的账面亏损 ✅ 你偏好「以退为进」、稳健博弈 这其实是一种逆势价值买入的方式,有点像: “别人恐慌砸盘时,我愿意低价捡漏,但你得
【期权策略拆解】卖裸Put:你敢在别人恐慌时“接刀”吗?

【期权策略拆解】Covered Call 是什么?拿着股票还能“每月收租”的稳赚逻辑!

你是不是长期持有一些股票,比如 AAPL、TSLA 或 ETF? 你是不是经常看着账户市值波动,却什么都不敢动? 你有没有想过,在持股的同时,还能额外赚点「时间价值」的钱? 这就是Covered Call(备兑开仓)的魅力! 一、Covered Call 是什么? 一句话讲清楚: 持有股票的同时,卖出一张 Call 期权,收取权利金 → 如果涨到行权价,你愿意“卖出股票”;如果没涨到,你就「白赚权利金」。 你用股票“做抵押”,卖出未来“可能被行权的权利”,换一笔收入。 📌 这笔收入 = 市场付给你的“看涨保险费” 📌 没涨到 → 权利金归你,股票继续持有 📌 涨过去了 → 你把股票卖掉,但也是在你“满意的价格” 二、用生活比喻讲 Covered Call: 就像你家有套房子: 你每月出租,收租金 如果房价涨了,有人要买,你也愿意按“满意价”卖掉 ✅ 租金 = 权利金 ✅ 房子 = 股票 ✅ 出售选项 = Call 合约 ✅ 售价上限 = 行权价 是不是很形象? 三、举个例子更好懂 你有 100 股 MSFT,当前股价 $320。你希望: 它不要跌太多 涨到 $340 就愿意卖 于是你可以: 卖出一张 1 个月后、执行价 $340 的 Call,收到权利金 $3($300) 那么结局可能是: 到期股价 结果 < $320 Call 无人行权,权利金归你,股票继续持有 $320~$340 股票小涨,Call 仍未行权 → 权利金+浮盈都归你 > $340 Call 被行权,你用 $340 卖掉股票 → 收权利金 + 卖出价 是不是稳赚不赔?也不能说绝对,但: ✅ 没涨 → 你赚权利金 ✅ 微涨 → 你赚权利金 + 股价涨幅 ✅ 涨太多 → 你至少“锁住利润” 四、Covered Call 的优缺点? ✅ 优点 稳定现金流:每月「收租」,适合养账户 降低持仓成本:反复
【期权策略拆解】Covered Call 是什么?拿着股票还能“每月收租”的稳赚逻辑!

【期权策略拆解】Covered Call 不是稳赚不赔的保险箱,它也有隐藏的“陷阱”!

很多刚接触期权的投资者,都会被一句话所吸引: “Covered Call 是最简单、最安全的策略,用股票来收权利金,稳赚!” 听起来是不是很香? ✅ 有股票在手 ✅ 卖 Call 收租金 ✅ 风险还有限 ✅ 被行权也不怕,反正你本来也想卖股票 但你可能没意识到,这项看似“保守稳健”的策略,其实也藏着不少陷阱。 今天我们就来拆开这个保险箱的盖子,看看 Covered Call 到底有哪些被忽视的“危险”。 一、Covered Call 真的是低风险吗?其实是“有限盈利 + 无限机会成本” 我们来回顾一下它的结构: 你持有 100 股某只股票(比如 AAPL) 同时你卖出一个近月 Call(比如执行价 $200),收取权利金 那问题来了: ⚠️ 1. 如果股价暴涨,你的收益被“盖住”了! 比如: 你持有 AAPL $180,卖出 $200 Call 收 $2 权利金 如果财报炸裂,AAPL 一口气涨到 $220? 你只能以 $200 被行权卖出 → 放弃了 $20/股的涨幅! 📉 你用几块钱的权利金,牺牲了几十块钱的上涨空间 ⚠️ 2. 如果股价暴跌,你也没保护! 很多人误以为卖 Call 收权利金可以“缓冲下跌”。 但实情是: 你股票跌了 $15,权利金收了 $2 你的净亏损还是 $13! 📉 Covered Call 并不能像 Protective Put 那样提供保护 ⚠️ 3. 很多人在“不该做”的时候卖了 Call 比如: 财报前、股价蓄势待发的时候你卖了 Call 股价还没涨,Call 的 IV(隐含波动率)先涨 → 你卖得便宜,吃亏 真涨了又被行权,只能含泪看着股票飞走 很多“教科书式”的 Covered Call 是不考虑实际市场节奏的。 二、Covered Call 的最大问题:它是一个“削顶部、留底部”的结构 用个比喻: 它就像你把房子出租出去,每月收几百块
【期权策略拆解】Covered Call 不是稳赚不赔的保险箱,它也有隐藏的“陷阱”!

【期权交易感悟】你愿意走哪条路?谈谈“非常规”交易之路

“两条路在林中分岔,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那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人生。” —— Robert Frost,《未选择的路》 在期权交易的世界里,大部分人都在走同一条路: 买看涨期权赌行情暴涨; 收权利金卖跨式赚时间价值; 财报季前后忙着追逐短期波动…… 这些策略我们都听过,也都有人靠它们赚钱过。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选择的是一条不一样的路径,结果会不会完全不同? 一、真正长期稳定的策略,往往是“不起眼”的那条路 我们的交易风格或许不是那么“性感”: 我们不追热点; 不预测行情涨跌; 不靠暴涨暴跌“搏一把”; 我们做的,是结构明确的市场中性策略(如:买入日历价差、波动率套利、风险受控的组合交易)。 你可能听说过,也可能完全没听过。它们的共同点是: 胜率高; 回撤小; 每一笔交易都有逻辑、有预期、有止损。 但它们的“劣势”也很明显: 👉 它们不刺激,甚至有些无聊。 二、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愿意走这条路? 因为这条路: 需要耐心; 不会短期暴富; 成长曲线平稳但缓慢。 人性本能喜欢快感,所以我们更容易被“一夜翻倍”的交易所吸引,而不愿意在冷门策略上深耕。 我们想要的是“中奖”,而不是“积累”。 但问题是,真正稳定赚钱的交易者,他们做的,往往正是那些你懒得研究的冷门策略。 三、这条路的回报是什么? 我们社区过去十几年间的实盘结果说明了: 年化收益中等偏上; 最大回撤极小; 策略经得起行情反复测试,穿越牛熊。 更重要的是: 我们的交易模式是可复制的; 可以规模化操作; 不依赖任何市场预测或内幕消息。 你不需要“猜对”市场,只需要按照策略“做对”。 四、这条路对你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厌倦了暴涨暴跌的情绪波动; 如果你追求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收益; 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有纪律、有系统、有模型的交易者; 那么,或许这条“人迹罕至”的路,正是你真正想走的。 你会发现,期权交易并不是赌场,而是一种工程管理
【期权交易感悟】你愿意走哪条路?谈谈“非常规”交易之路

【期权交易】你以为你在赌方向,其实你在赌概率

很多刚入门的期权交易者,一开始都被“概率”这个词迷住了。我们总是会在交易软件上看到: Delta = 0.30,表示有 30% 的可能性变成实值; POP(Probability of Profit)= 75%,听起来稳赢; Chance of Expiring Worthless = 80%,看起来很安全…… 但你有没有想过: 这些概率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们靠谱吗?我们真的能靠这些数字做出好决策吗?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期权交易中“概率”的真相——它们怎么来的?能不能信?又该怎么用? 一、期权的“概率”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软件显示的那些 POP(Probability of Profit)或“变为实值的可能性”,其实并不是用历史数据测算出来的。 它们是基于Black-Scholes 或 Bjerksund-Stensland 模型,结合市场当前的: 标的价格 执行价格 剩余时间 波动率(Implied Volatility) 利率等因子 计算出来的一种统计意义上的概率预估。 说白了,这些概率是用市场价格“反推”的,并不一定等于真实会发生的概率。它们只是告诉你: 如果市场在“正态分布”假设下运行,那你当前的期权大概有 xx% 的概率到期前变为实值。 但问题是:市场哪有那么“正态”? 二、常见“概率陷阱”:别被数字骗了 1️⃣ POP 很高,不代表稳赚钱 很多人看到一个策略 POP 是 80%,就觉得稳了。但这可能只是意味着: 你 80% 的机会赚一点, 但 20% 的时候亏很多。 举个例子:你卖了一个看跌期权,收 $100 权利金,看起来赢面很大(比如股价现在 150,执行价在 140),但万一标的大跌到 120,你可能要亏 $2,000。 所以,POP 高并不等于期望值高。 2️⃣ Delta ≈ 实值概率?只是近似而已 期权 Delta 通常被很多平台当作“变为实
【期权交易】你以为你在赌方向,其实你在赌概率

【期权基础】指数期权 vs 个股期权,有哪些关键差别?你选对了吗?

在期权世界里,很多人一开始都是从“个股期权”起步的:比如 TSLA 的 Call,AAPL 的 Put,用来赌行情或配合持仓操作。 但当你越做越深,就会接触到另一类:指数期权(如 SPX、NDX、RUT)。 它们的名字听起来很像 ETF,操作也差不多,但其实在很多层面都和个股期权差别巨大。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 指数期权 vs 个股期权,核心区别有哪些?实战中应该怎么选? 一、定义快速区分:你在交易谁? 个股期权(Stock Options): 以某只股票为标的,比如 AAPL、TSLA、NVDA。 指数期权(Index Options): 以某个股票指数为标的,比如 S&P 500(SPX)、纳指100(NDX)、小盘股指数(RUT)等。 注意:指数是虚拟的,不能直接买卖现货,只能通过期权或衍生品交易。 二、核心差异:从操作到结算,都不一样 ✅ 1. 结算方式不同 个股期权:实物交割 到期时,如果你持有的 Call 被行权,你会自动买入(或被分配)100 股标的股票。 指数期权:现金结算 到期时,你只会收到(或支付)结算价与执行价之间的现金差额,不会获得任何股票。 🔎 举例说明: 你持有 SPX 4500 的 Call,到期 SPX 是 4520,你会收到 (4520-4500)×$100 = $2000; 但你不会真的拿到一堆标普500成分股! ✅ 2. 行权方式不同 个股期权:美式行权,可以在到期前任何时间行权(或被行权); 指数期权:欧洲式行权,只能在到期当天行权,更适合策略交易,减少提前行权的干扰。 ✅ 3. 到期日和波动结构不同 个股期权: 通常每周五到期 易受公司特定事件(如财报、FDA 审批等)影响 波动性变化大,隐含波动率(IV)容易跳动 指数期权: 更加稳定,每周一/三/五 + 月度到期 波动主要来源于宏观经济(非个别事件) 适合结构化策
【期权基础】指数期权 vs 个股期权,有哪些关键差别?你选对了吗?

【期权基础】“卖出开仓” vs “卖出平仓”,到底有啥区别?

在下单操作里,经常会看到如下选项: Sell to Open Sell to Close 还有配套的 Buy to Open、Buy to Close 搞清楚它们,是你用对策略、管理风险的前提。下面我们通过通俗的方式来划分它们的含义。 一、基本定义 Sell to Open:卖出一个期权,开启一个新的空头仓位(比如卖出一张 Call 或 Put) Sell to Close:卖出你之前买入的期权,用于平掉原来的多头仓位 二、为什么要区分开? 两种“卖出”操作对应完全不同的策略逻辑和风险管理方式: 1. Sell to Open(卖出开仓) 你正在主动进入空头仓位,比如做 Covered Call、Sell Put 或 Naked Call 这时卖出期权就是为了收取权利金 接下来你有责任: 标的平稳=赚全部权利金 标的波动=可能被指派、遇到回撤 2. Sell to Close(卖出平仓) 你之前买入过期权(Call 或 Put),现在想结束持仓 卖出就是为了锁定盈亏、退出位置 做完这步,仓位腾空,无继续暴露 三、实战例子 📌 示例一:卖出开仓(Sell to Open) 你看淡 AAPL 或觉得它不会涨 → 卖出一张 AAPL 的 Call,执行价 300,收权利金 $2。 成为空头:你希望 AAPL 到期 ≤ 300 若 AAPL 不涨破 300,就赚 $200($2×100) 若 AAPL 涨破,被行权,你可能以市价买入股票,或需承担损失 📌 示例二:卖出平仓(Sell to Close) 你之前买入 TSLA 的 Call,执行价 250,花了 $5(也就是 $500) TSLA 涨到 270 → Call 涨到 $20($2000) 为了锁定利润,你选择 Sell to Close → 卖出这张 Call 持仓结束,收益 = $2000 - $500 = $1500
【期权基础】“卖出开仓” vs “卖出平仓”,到底有啥区别?
Replying to @Xzhouz:谢谢大佬//@Xzhouz:[强]
Replying to @Ryan_Z0528:对,做空波动率确实可以长期做。只怕黑天鹅,其他什么都不怕//@Ryan_Z0528:我发现的第一个规律就是 【“做空波动率” or “长期 short VIX"】,其实很多量化对冲基金的底层策略都是做空波动率,赌波动率会均值回归。这个策略我们是可以做到年化20%的回报
Replying to @Yonny:对,财报前平仓,因为财报之后 IV 会暴跌📉 不同股票会用不同的期权策略,每个股票的 IV 特点略有不同,所以用不同的期权策略来捕捉//@Yonny:十分精彩啊,求问大佬,每次您赌财报,都是用这种卖近期strangle + 买稍远期straddle 的形式吗? 然后财报后提前平仓?@格雷期权
Replying to @尖沙咀啵嘴:当时很便宜,买了就忘记了 [笑哭] 。在 21 年高点没卖,错过了。这次卖的比较早//@尖沙咀啵嘴:3000抄底比特币太牛了,怎么一直忍住不卖的?
Replying to @港乜嘢吖:感觉最稳妥的是 长期 持有标普500 没问题,因为标普不会归零,会每个季度调仓。其他大科技都没问题,跌了就买//@港乜嘢吖:大佬有啥看好的长持的正股吗
感谢小虎访谈安排的采访,多和大家交流学习[龇牙]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