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比亚迪(01211.HK)在深圳正式发布新一代纯电“超级e平台”,以“兆瓦闪充、油电同速”为核心卖点,提出“1秒2公里”的峰值充电速度,5分钟可补能400-407公里,基本达到燃油车5—8分钟的加油效率。该系统将搭载于全新旗舰车型汉L、唐L,并开启预售。 2025年以来,比亚迪似乎进入了一轮科研的全面收获期,从年初的“全民智驾”,到后续的“灵鹫”无人机系统,再到本轮的“超级充电”,其对市场的冲击颇有连绵不绝之势头。本次聚焦的充电问题是电车出行一直以来的痛点,也被市场视为燃油车最后的防线,该技术若进一步落地,受到冲击的或许不止燃油车企。 超级e平台与现存电车企业的差距几何?该平台的发布又会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浅析。 01 技术突破:整体构架下的技术壁垒 比亚迪超级e平台的核心在于其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这是全球首个量产的乘用车1000V高压系统,整合了电池、电机、电源、空调等全车核心部件。据发布会数据,搭载超级e平台的比亚迪车型支持1000V电压、1000A电流,实现1兆瓦充电功率,以及10c的充电倍率,实现全球量产最快充电效率。 从市场上的快充技术来看,此前小鹏汽车(09868.HK)召开2025春季发布会,发布了标配5C(充电倍率)超充AI电池的G6和G9。而再往前看,则是理想汽车(02015.HK)旗下的理想MEGA通过5C电池实现的超过520kW的充电效率。而本次落地的超级e平台则在数值上直接实现了翻倍的效率。 抛开顶尖的电车车型来看,据招商证券研报统计,目前上市新车主流充电倍率已达2C。高端车型朝着5—6C的方向发展,中低端车型则会向3—4C迈进,混动车型也将突破2C。由于消费者对充电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超充技术本就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然而比亚迪在该领域的发展,还是超出了市场普遍的预期。 数据来源:懂车帝、招商证券研报整理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