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财经
博望财经
关注VC/PE、美股、港股、A股。
IP属地:未知
0关注
558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博望财经
2024-12-05

从传统制造企业到低空经济“龙头”,宗申动力做对了什么?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宗申动力(001696)$ 从老牌制造业企业到踏上新经济风口,宗申动力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赛道,正在“乘风而起”,“钱”景广阔毋庸置疑。 地利,重庆拥有强大的工业和制造业基础,产业链格局完整,发展低空经济具备天然的优势。 人和,宗申动力传统主业优势持续巩固,三大新兴领域协同发力。 自成立以来,宗申动力致力于中小型动力系统和工业互联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创新,从摩托车发动机到通用动力机械,再到新能源和工业互联网领域,不断实现突破,以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表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基本面上,宗申动力营收与利润双双实现正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05亿元,同比增长27.02%,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4.78%,业绩表现在同业公司中排名靠前。 反映在二级市场上,宗申动力股价飙升,自2月6日最低点至10月31日最高价涨幅超过7倍,目前市值约316.26亿元,虽有回落,但仍涨势强劲。 来源:百度股市通 多家券商也给予了宗申动力很高的评价。其中华创证券认为,“宗申动力在低空经济领域属于估值较低水平。看好低空核心标的,受益于低空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协同,三箭齐发打开未来市场空间,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另外西南证券也发布研报称,受益于盈利能力相对稳定,期间费用率降幅明显、下游需求向好,公司表现更优、新能源业务拓展顺利,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给予宗申动力买入评级。 宗申动力的成功,能复制吗? 01 身处低空经济元年,顺势而为 2024年,被誉为低空经济元年。 首先,国家战略定位清晰。自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以来,国家已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如《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
从传统制造企业到低空经济“龙头”,宗申动力做对了什么?
avatar博望财经
2023-07-24

58同城挥刀“向内”,姚劲波急了?

文|小魔丸 来源|博望财经 $58同城(WUBA)$ 作为PC时代的流量之王,58同城近日却因一封内部信散发的盈利急迫,登上风口浪尖。 CEO姚劲波在内部信中表示,要求砍掉年内不能实现盈利的业务。 他还在内部中表示,年后58同城的业绩以及业务发展上不及预期。“不好的业务要收缩,该关停并转要关停并转。”“58 同城今年的目标是要实现12个业务基本上盈利”。 壮士断腕,决心不小。只是,这份利刃向内的决心,能帮助58同城走出多年以来的困局吗? 01 盈利有多急? 曾经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落寞,这句话用在企业身上也很适合。 比如58同城,曾经站上过互联网信息时代顶峰。2013年上市,2017年营收破100亿。创始人姚劲波还扬言,“2018年目标达到200亿,远期目标是能达到1000亿。” 理想与现实,就像隔着银河。 2015年开始,58同城营收增速开始下滑,2019年四季度,会员数量和相关营收出现了负增长。 2020年9月,58同城选择退市。退市前,市场面的颓势已显露无疑:私有化退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55.88美元,总市值约为84亿美元,较巅峰期蒸发近三分之一。 退市之初,58同城分拆出七大业务线:快狗打车、转转、斗米兼职、58同镇、58同城大学会、车好多以及由58到家转型而来天鹅到家。而后,快狗打车2022年6月被分拆上市,58同城的内部组织架构也在2021、2022年进行多轮调整。 近一年,58再登风口浪尖却总是因为一些负面消息。今年5月,58同城就曾被传出裁员,完成了一波降本增效。据第一财经等媒体报道,58同城正启动一轮大规模裁员,涉及LBG(本地服务事业群)、HRG(人力资源及职业教育事业群)、TEG(技术工程事业群)等,比例或高达30%-50%。 再向前看,2022年10月,姚劲波就在内
58同城挥刀“向内”,姚劲波急了?
avatar博望财经
2023-09-28

困于沼泽,雾芯科技第二增长点在哪?

文|小魔丸 来源|博望财经 $RLX科技(RLX)$ 一家公司从创立到上市,需要多久? 阿里花了15年,京东用了10年,腾讯用了6年,而悦刻的答案是3年。在悦刻母公司雾芯科技登录纽交所之后,创始人汪莹身价一度达到1629亿元,成功坐上中国女首富的宝座。 然而仅仅IPO后仅两个月,就遭遇电子烟行业大地震,随后龙头雾芯科技股价腰斩,此后一路坐上下坠滑滑梯。截止9月26日,雾芯科技收盘价1.54美元,距离最高点已经跌去95%,总市值24.19亿美元,距离巅峰缩水超500亿美元。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作为颠覆传统烟草行业的后起之秀,雾芯科技起势无往不利,跌落亦是兵败山倒,主打一个快。 在愈发趋严的政策之下,未来的雾芯科技该如何在夹缝中求一席生存之地? 01 复苏无望? 雾芯科技的举步维艰并不来源于市场竞争,而是政策的连环攻击。 2021年3月,工信部发布《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改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电子烟须参照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2022年9月底又颁布《关于加强电子烟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10月,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行,严格限制电子烟的营销行为和口味多样性;11月,监管机构开始征收电子烟36%的消费税。 很明显,电子烟的痛,仍在持续,业内人士预测:今后电子烟大概率会遵循和所有卷烟同样的监管政策,在强监管落地一年后,雾芯科技并未迎来曙光。 看业绩,雾芯科技上半年营收为5.67亿元,同比下降85.6%,净利润2.7亿元,同比下降73%。当然,政策对所有同行的打击都是一样的。 全球最大的电子雾化设备商思摩尔国际2023年上半年营收51.23亿,较上年同期的56.53亿元下降9.4%。期内利润为7.1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85亿元下降48.2%;经调整利润为7.58亿元,较上年同期
困于沼泽,雾芯科技第二增长点在哪?
avatar博望财经
2022-08-06

“妖王”尚乘数科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文|恒心来源|博望财经资本市场被一只暴涨320倍的股票搞得天翻地覆,$尚乘数科(HKD)$ 也因此大博眼球。不得不说,尚乘数科无疑是2022年最大“妖股”。今年5月20日递交招股说明书,7月14日登陆纽交所上市,短短13个交易日,股价已由发行时的7.8美元/股暴涨215倍至8月2日的1679美元/股,盘中甚至一度冲上2555.3美元/股。如此算来,尚乘数科市值最高达4700亿美元,分别是阿里巴巴(9988.HK;BABA.N)、腾讯控股(0700.HK)市值的2倍、1.3倍,同样也以绝对的优势碾压彼时阿里旗下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金服拟IPO时的估值(约2000亿美元)。正当尚乘数科还在做着“股市神话”美梦的时候,投资者却提前被“惊”醒了。8月3日,盘中尚乘数科依旧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继续大涨,涨幅超20%,但随后就紧急“刹车”,闪崩下挫,最高跌幅41%,触发熔断,当日收盘价1100美元/股,跌幅34.48%。次日股价继续回落,报收800美元/股,跌幅27.27%,盘中跌幅更是一度高达50%,但较发行时仍涨102倍。资料来源:富途牛牛。仅仅半个月时间,尚乘数科从“冷门中概股”蜕变为“2022年最大妖股”,此时“蹲下”是为了跳的更高,还是已跌落神坛?01半个月暴涨数百倍,原因有二至于尚乘数科此次股价暴涨的具体原因,目前虽尚不明确,但市场不乏有声音,“尚乘数科的股价狂飙,可能与涉及李嘉诚概念有关”。据招股说明书显示,IPO前,新加坡、美国双重上市的尚乘国际(AMTD IDEA Group;AMTD.US)拥有尚乘数科97.1%的已发行股份以及99.9%的总投票权。目前尚乘国际仍持有尚乘数科88.7%的股份。同时,尚乘集团(前身为Allday Enterprises
“妖王”尚乘数科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avatar博望财经
2022-06-27

手机、汽车互攻腹地,吉利、小米跨界“抢地盘”胜算几何?

文|小魔丸来源|博望财经手机厂商和车企的界限正在越发模糊。日前,$吉利汽车(00175)$ 旗下星纪时收购入魅族79.09%股权,成为魅族的实际控制人;无独有偶,蔚来、特斯拉也在试图双线作战,准备在智能手机领域分一杯羹。另一边,苹果早就杀入汽车战场,声势浩大。据最新财报来看,$小米集团-W(01810)$ 也正在持续加强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蓄势发力造车。手机、汽车为何互攻腹地?大乱斗的战场中,壁垒将如何建起?跨界之王难做,试错之后是更进一步还是会陷入泥潭?01车企的野望不夸张地说,车企回来做手机是违背行业共识的。据国融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渗透率已达到97.4%,上升空间非常有限。市场研究机构Gfk预测,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或跌破3亿,回到10年前的水平。诺基亚CEO佩卡·伦德马克甚至在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会上预言,6G将在2030年左右进入市场,届时智能手机将被淘汰。智能手机市场已近饱和,进入存量竞争成为不争的事实,红海之下,五大厂商都是经过白刃战留下的强者,新创手机品牌想在这个高度集中的市场逆袭,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么,吉利为何逆势而行呢?很明显,此次吉利收购醉翁之意不在酒,吉利首先看中的是魅族在智能化方面的实力,这对于完善吉利汽车智能化版图意义深远。李书福曾解释过布局手机业务的目的,“手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带来车机更好地发展,车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够推进智能座舱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能够帮助智能电动汽车竞争力不断提高”。的确,吉利智能化版图的迫切,意在补足短板。而看基础实力,作为自主品牌老大哥,虽然吉利近年来在
手机、汽车互攻腹地,吉利、小米跨界“抢地盘”胜算几何?
avatar博望财经
2022-06-22

京东逼近美团腹地

文|第七笔画来源|博望财经$京东(JD)$ $美团-W(03690)$ 从单点切入,最终实现全面布局,互联网巨头似乎正奔向相同的句点,没有边界可言。巨头的选择往往与时事相关联。在经济形势并不景气的时候,什么都不做才是最让巨头焦虑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在自己的行业里是否会出现“拼多多”们——突然出现、迅速崛起,在大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体量足以威胁头部,然后,给自己当头一棒。等到棒子打下来了,再找出路,为时晚矣。我们看到,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正忙于开疆扩土,以便获取更多的用户、现金流和其它增长。他们加快了试错的节奏和频率,不停的关掉和开启项目,在护住基本盘的同时,急于找到新的突破口。他们不想遇到自己领域里的“拼多多”,但想成为第二个“拼多多”,不知道几年前的美团是否会想到,在自己占据极高市场占有率的外卖领域,会迎来新的敌人。如今,不仅抖音谋划分食外卖蛋糕,京东也计划逼近美团腹地。前几日,有媒体报道称,京东将试点餐饮外卖业务。据该媒体报道,6 月 7 日,京东正式对内新成立同城餐饮业务部,目前团队有10 人左右,已经开始在郑州等地对接餐饮商户上线京东外卖。外卖商家会在京东到家 APP 上线,由达达负责配送。数据显示,2025年外卖市场的交易额将达到2.2万亿元,即时物流总订单规模将达到931亿单。显然,京东欲成为这个万亿市场的佼佼者。01新的增长刚刚过去的618,对于京东和新掌门徐雷而言不啻为一场大考(请参考我们之前京东文章一季报喜忧参半,徐雷接手京东后将迎6月“大考”?)根据京东公布618购物节战绩,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到人民币3,793亿元(
京东逼近美团腹地
avatar博望财经
2023-11-06

瑞幸咖啡的数字化革命:颠覆传统、引领未来

文|天峰 来源|博望财经 $瑞幸咖啡(LKNCY)$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创新和技术的力量正重新定义着各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咖啡行业也不例外。 今年五月,瑞幸咖啡顺利跻身"万店连锁俱乐部",继正新鸡排、华莱士、绝味鸭脖和蜜雪冰城之后将其名列为中国第五个加入这一盛大行列的餐饮品牌。 如果要问什么是瑞幸咖啡增长飞轮,那答案很明显是它的社群模式。通过精巧设计的移动应用、微信小程序和在线社交群体,以各种吸引人的福利为媒介,让用户内心的需求得到满足。这股激情以产品分享和推荐的形式传播给新用户,同时,品牌巧妙运用价格策略,以争夺市场份额的热情,通过市场教育,引导消费者形成崭新的购物习惯。 01 社群模式的崭新领域 瑞幸咖啡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采用了新零售商业模式,积极打造品牌,并运用私域裂变营销策略。这一策略与近年来类似美团、饿了么、滴滴、优步等企业的模式相似,它们通过不断注入资金、大额补贴和裂变营销来吸引消费者,通过价格竞争提高市场份额,同时采用潜移默化的私域市场策略培养用户的新生活习惯。 此外,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线并销售相关周边产品,瑞幸咖啡吸引社群用户的主要途径涵盖线下门店体验、外卖卡购买、公众号关注以及裂变式互动。首先引导潜在用户进入社群和企业微信平台,然后聚焦于社群互动以维持用户的参与度,最终引导他们通过小程序完成下单,达成用户转化目标。 瑞幸咖啡社交平台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以门店为基础的特性,运用了LBS(基于位置的服务 Location Based Services)技术。当用户加入社群时,他们有机会选择他们经常光顾的瑞幸咖啡门店,而这个社群的名称就是对应门店的名称。 瑞幸的福利补贴计划包括向用户提供礼品和优惠券等实惠。瑞幸咖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确定位目标用户群体,利用社交工具如微信或其他应
瑞幸咖啡的数字化革命:颠覆传统、引领未来
avatar博望财经
2023-04-04

基金规模下降超百亿,11年老将“黯然离场”,银河基金怎么了?

文|天峰 来源|财富独角兽 业绩历来是公募基金公司的立足之本,基金公司的强弱也取决于基金产品的业绩,只有真正为基民谋福利才能赢得基民的信任。然而,近年来有一家基金公司频上热搜,不是业绩如何优秀,而是因为一次次的高管频换,引发业内关注。 4月3日讯,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张杨离任银河银泰混合、银河智造混合、银河核心优势混合、银河主题策略混合、银河成长优选一年持有混合、银河新动能混合。 此前,银河基金已经开启了大规模社招。据说,此次不仅限于高管职位,还涉及人力资源、品牌营销策划,而且还有基金经理等岗位。据wind显示,截至3月31日,银河基金人员规模为167人。这银河基金到底是怎么了?是真的缺人了吗?有业内人士表示,其实近年来银河基金无论是领导班子,还是投研团队,离职的频率都较为频繁。 01 银河基金旗下老将陆续离职 基民质问基金为何频繁清盘? 作为一家老牌基金公司银河基金已有20年的发展史,近年来银河基金不仅高管频繁更换,旗下基金经理也是频繁出走,这不3月份又走了一名老将,而且是一名任职长达13年老将。据银河基金发布多条公告显示,韩晶自3月24日起不再担任银河增利债券、银河景行3个月定开债券、银河恒益混合、银河收益混合的基金经理。 此前,韩晶于3月10日卸任了银河泰利债券、银河丰利债券、银河睿达混合的基金经理。据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3月31日,韩晶旗下已无在管基金产品。从业绩上来看,韩晶担任基金经理13年又72天,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是150.15%,韩晶的出走,对于银河基金来说也是一大损失。 据天天基金网显示,韩晶曾就职于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期间从事交易清算、产品设计、投资管理等工作。2008年6月加入银河基金,先后担任债券经理助理、债券经理等职务。2010年1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任职基金经理时长达13年之久,离职前任职固定收益部总监。 其实,韩晶
基金规模下降超百亿,11年老将“黯然离场”,银河基金怎么了?
avatar博望财经
2023-01-30

6只基金6只垫底,富国基金李元博还值得“托付”吗?

文|咚夏 来源|财富独角兽 投资就像一场马拉松,阶段的胜利不代表赢在终点。 被誉为“科技股王牌”的百亿猎手——富国基金李元博最近就载了... 2022年,李元博管理的6只基金全军覆没,平均收益跌超40%,在同类型基金中垫底。梦回前两年,李元博可是精准踩中科技风口的实力战将,2020年多只产品净值实现了超90%的增长,吸引大批投资者追随。 如今,面对账户的持续深亏,有基民甚至向证监会打电话投诉。李元博为什么业绩反差如此之大?他的基金还能继续持有吗?今天一起唠唠~ 01 6只基金6只垫底 2022年对李元博来说,绝对是至暗的一年,旗下管理基金惨的“满门忠烈”。 Wind数据显示,李元博管理的6只基金在2022年全部告负,跌幅最大的超过48%,平均收益率-41%,大幅落后同类基金平均收益,排名全部倒数。 数据来源:Wind,统计时间2022.1.1-2022.12.31;基金分类按投资类型二级分类。 而翻看李元博的资料,李元博拥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投资经理年限近6年,深耕TMT领域,是一位很有特点的基金经理,2020年一度被誉为成长股投资中的“翻石头人”。 梦回几年前,从过往业绩来看,李元博管理的产品表现其实比较优秀,尤其是2019年和2020年,代表产品富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实现79.82%和95.53%的收益,在同类产品中可以排在前5%。 如果说2019-2020年李元博打开了自己成长股投资的大门,在大众视野里展露头角,那自进入2022年李元博又渐渐把这扇门关上了。 目前其管理规模相对高峰时期已缩水239亿,不管是普通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纷纷踩踏式赎回。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2.31 02 越做越错陷入恶行循环 回溯原因,李元博近一年业绩大跳水,和市场大环境低迷少不了关系。同时,细看李元博持仓操作,其高换手的激进投资手法或也是去年业绩垫底的“杀手”。 从换手
6只基金6只垫底,富国基金李元博还值得“托付”吗?
avatar博望财经
2022-04-18

电子烟“靴子”落地,雾芯科技能“起死回生”吗?

文|恒心来源|博望财经$RLX科技(RLX)$ 近日,《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电子烟国标”)正式发布,对电子烟的组成成分、口味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多方面提出了公开透明且须强制遵循的标准规定,标志着电子烟市场即将告别“野蛮生长”,进入“有标可依,有据可管”的监管时代。历时五年,电子烟行业终于开启监管法治化,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此时不禁有人会问,电子烟国标靴子落地,对于电子烟厂商影响几何?笔者认为,从短期来看,电子烟厂商的确会经历“阵痛”,但从长远来看,会“倒逼”厂商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并在积极落实国标要求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新的经营环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良性循环,最终带动整个电子烟行业走出“灰色地带”,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正如财通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伴随行业的各项监管文件出台,我国电子烟产业结束了无序发展阶段,正式进入有章可循的规范发展新时代,对于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策快速推进下,不合格产品、产能将被加快出清,促进市场份额集中。短期行业经历政策磨合期,中长期在全球新型烟草大趋势下,行业将迎来规范、稳步发展”。以雾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雾芯科技”,RLX.N)为例,作为一家消费级电子雾化器品牌公司,目前主营业务是RELX电子雾化器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对此,雾芯科技表示,“《电子烟管理办法》和《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颁布,是中国电子烟产业法治化、规范化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公司将严格依法依规行事。过渡期(2022年9月30日前)内,将遵照监管部门的指引,开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并加强法规和标准的宣贯培训,精心研发符合国标的高品质产品,积极申请产品技术审评及有关许可证”。资料来源:雾芯科技官方微信公众号。受上述消息影响,雾芯科
电子烟“靴子”落地,雾芯科技能“起死回生”吗?
avatar博望财经
2023-03-20

海富通基金抗回撤能力偏弱,基金规模下降超240亿

文|天峰 来源|财富独角兽 经过2022年股市剧烈震荡,一批权益类产品业绩大幅回调,业绩回落自然也会导致基金规模下降,而对于一些迷你型基金甚至面临清盘的风险。今年以来,随着欧美股市持续震荡,硅谷银行引发的金融股大跌,除了已进入清算程序的基金,还有一些基金甚至在清盘的边缘挣扎。 近期,多只基金发布了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的提示性公告,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年内共有110只(A/C份额分开计算)基金清盘,这其中有海富通惠鑫混合、海富通富祥混合、海富通中证长三角领先ETF等基金清盘,海富通基金多只基金频繁清盘不仅引发基民抗议,也引发市场关注。 01 旗下基金成立仅一年就清盘 今年以来,随着公募基金清盘数量不断增多,笔者发现,一般而言,基金清盘的原因基本都是资产净值降至5000万元以下或持有人数量太少,最终由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或触发合同终止条款,而进入清盘程序。而对于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又被称为“迷你基金”。 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六十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二百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五千万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向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如转换运作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终止基金合同等,并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据Wind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进入清算程序的公募基金(不同份额合并统计)分别为174只、254只、223只。从全市场看,截至2022年年末,公募基金(不同份额合并统计,含货币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产品超过了900只,其中,超过100只产品的资产净值低于1000万元。 由于基金清盘是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而且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相较于往年,今年公募基金行业的的清盘趋势会加快,部分竞争力不足的基金可能更容易面临清盘。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近
海富通基金抗回撤能力偏弱,基金规模下降超240亿
avatar博望财经
2022-09-23

《2022母婴洞察报告》深解,宝宝树增长发力点在哪里?

文|博望财经来源|博望财经母婴经济,风头正劲!“双减”、“三孩”、“住房不炒”……在完善生育、养育、教育等政策配套利好下,机构预测2022年母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人民币5.5万亿元。洞见处,有真章。从尼尔森IQ执行发布的《2022母婴行业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亦可更清晰地了解母婴市场的发展新趋势。深入研读这份《报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见行业的机会与暗涌,万亿市场奶与蜜,潮水将流向何处?01增长率达新高点,高端扩容机遇爆发要知道,人口红利消弥,被视为制约母婴行业发展的原因之一。但与预想不同的是,母婴市场的活力仍澎湃涌动。《报告》显示,母婴市场规模依旧保持逐年增加,并且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升级、消费理念改变等多因素共同促进下,从2021年4.78万亿元的总规模向5万亿元的门槛迈进,增长率较去年反弹达到近20%,成为近5年来的新高点。在“寒气”逼人的当下,母婴市场呈现出的高成长韧性,是为市场所惊叹的。增长背后,是精细化育儿理念深入进化的逻辑线。《报告》显示,大多数母婴人群仍偏好知名度高的品牌,哪怕有消费溢价。尤其防疫常态化后,宝妈宝爸对母婴品类的产品品质与性价比有更高要求。看品类特征则更为清晰。婴配粉、纸尿裤、洗护用品三大重点细分品类赛道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国潮母婴品牌向高线城市发力;2、成分党、功能党消费群体驱动母婴品类增长;3、消费周期向幼童阶段延伸;4、高端产品驱动品类增长,低线城市高端产品消费能力拉升的四大趋势。《报告》显示,高端产品在全渠道增长明显。在追求品质化的过程中,高端母婴产品迎来了增长新契机。报告显示,超高端母婴四大品类销售份额由2021年的24.6%上升至了今年的26.4%。新生代家长们对“好”与“精”的需求,日益旺盛。与认知反常的是,在为孩子“投入”上,低线城市的父母更舍得花钱。数据显示,母婴高端产品在低线城市中更具发展潜力,以奶粉
《2022母婴洞察报告》深解,宝宝树增长发力点在哪里?
avatar博望财经
2022-04-27

USDD将正式上线,孙宇晨真的要“挑战”美联储了吗?

据外媒报道,4月21日,孙宇晨旗下的波场(TRON)通过两封“致社区的公开信”,正式宣布进军去中心化稳定币,并计划于5月5日去中心化正式发行波场USDD(Decentralized USD),同时成立波场联合储备(TRON DAO Reserve,下简称“波联储”)。据外媒报道,4月21日,孙宇晨旗下的波场(TRON)通过两封“致社区的公开信”,正式宣布进军去中心化稳定币,并计划于5月5日去中心化正式发行波场USDD(Decentralized USD),同时成立波场联合储备(TRON DAO Reserve,下简称“波联储”)。这意味着,由孙宇晨一手创立的波场,这个USDT全球最大的稳定币网络,想要通过发行去中心化稳定币,突破当前发展瓶颈,同时在区块链领域构建一个类似于“央行”职能的去中心化机构为其发展保驾护航。01稳定币增速迅猛 美国金融体系面临巨大挑战?通常意义上,稳定币(stablecoin)指的是锚定美元等法币或其他价值稳定(如黄金、石油等)的数字资产。在加密货币领域,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占了绝大部分。就使用率而言,常见的就有USDT(Tether)、USDC(USD Coin)、BUSD(币安)等等。去年11月,路透社报道(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five-reasons-us-regulators-think-stablecoins-threaten-financial-system-2021-11-01/)指出,稳定币的市值规模已经达到了1270亿美元。而根据Statista最新数据(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1255835/stablecoin-market-capitalization/ )显示,截至今年4月4日,市值排名前十的稳定币的总市值就已突破1817亿美元,且
USDD将正式上线,孙宇晨真的要“挑战”美联储了吗?
avatar博望财经
2022-10-28

疯狂清盘,民生加银最大的问题不是债券踩雷,而是.....

文|咚夏 来源|财富独角兽 天气渐渐冷了,但最近比气温更冷的是打开基金账户。那冒着绿光的寒意,看到的一瞬间可谓是直冲心巴...... 对于今年权益市场的震荡,多数投资老炮们其实早有心理准备,毕竟在俄乌冲突、美国加息、疫情反复等重重压力下,市场太难了。 数据显示,年初至今股票型、偏股混合型、混合型基金几乎全军覆没;固收大家庭里的的混合债券、债券型基金暂时还算撑住了门面,微微收红。而持有货币基金的朋友或躺赢成今年最大赢家。 数据来源:Wind,截至时间2022.10.26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民生加银基金的债券基金也能跌超20%,你敢信? 民生加银鑫享作为一只定位于中低风险,稳健投资者“心头好”的一级债券基金,1年跌幅达24.52%,说好的“心头好”变成了“心头梗塞”。 而这并不是民生加银债券基金的个案。这两年,其因业绩拉跨,清盘收场的纯债基金接二连三。Wind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民生加银共清盘了13只基金,其中债券型、混合偏债型累计有12只。 01 债基变“绞肉机” 清盘频现 俗话说的好,股攻债守,债券基金通常被视为是个人资产配置压舱石的存在。 世界之大,总有例外。民生加银鑫享A作为混合型一级债券,独具一格净值曲线堪称直线跳水。该基金近一年收益-24.66%,跑输同期业绩基准和混合债券型一基金近27%,在595只同类型基金中排名倒数第3。 排名倒数第一、第二的是谁?民生加银鑫享C、民生加银鑫享D。 图片来源:Wind,截至时间2022.10.24 价值拥趸者信奉的时间玫瑰,在这只基金上更像时间“魔鬼”。民生加银鑫享A成立6年总回报-9.20%,而同期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涨超23%。 可怕的是,类似民生加银鑫享这样的基金,在民生加银不是个例。其中,2019年8月14日成立的民生加银添鑫纯债A,2021年收益跌超21%。 纯债基金跌幅直逼股票基金,被刷新了“三观”的投资者选择“
疯狂清盘,民生加银最大的问题不是债券踩雷,而是.....
avatar博望财经
2023-03-24

施罗德“水逆局”:邵文婷一拖多现象严重,新手封晴难当大任?

文|天峰 来源|财富独角兽 今年最火爆的连续剧当属狂飙了,高启盛人物角色深入人心,近期笔者发现,交银施罗德基金正在发行一款新产品—交银启盛混合A/C。据悉,该基金拟由封晴为基金经理。然而,笔者查询封晴业绩发现,该基金经理的业绩并不好,封晴所管理的交银内核驱动混合、交银先锋混合A/C,近一年来的也是都为负收益。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 作为头部基金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成立之初,一直以业绩为准,赢得投资者的信赖,其业绩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不过,近年来公司旗下部分权益类基金产品的业绩并不理想,而且自去年二季度起,交银施罗德基金的整体规模呈现下降趋势。 01 业绩回落封晴难当大任? 近期交银施罗德基金于3月6日发行交银启盛混合A/C,该基金计划募集期为2023年3月6日—2023年3月24日,该基金可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基金拟任经理人为封晴,历任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2014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行业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自2020年7月3日起任交银施罗德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09月04日起任交银施罗德内核驱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 由于笔者写作之时,正值封晴新基金发行之际,然而,有基民却表示,睿智的封经理,你的新基发行即将截止,拭目以待发行结果,看看韭菜够不够多。也有基民表示,业绩没改善还想着发新基割韭菜,真以为大家的钱是刮来的么?笔者也是借着基金贴吧的这句话翻看了封晴经理旗下基金的业绩,果然是不太好。目前封晴管理的两只基金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我们以交银内核驱动混合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20年1月13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基金规模为29.92亿元。自成立来该基金收益率-11.31%,今
施罗德“水逆局”:邵文婷一拖多现象严重,新手封晴难当大任?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