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伟
王吉伟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关注数字化转型、业务流程自动化与RPA。
IP属地:山东
1关注
55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王吉伟
2021-05-08

首家登陆美股的UiPath一路下跌,RPA市场前景到底如何?

首家登陆美股的UiPath一路下跌,RPA市场前景到底如何?上市半月UiPath市值回落至358亿,RPA未来市场缺乏大幅上升空间?文/王吉伟美国当地时间4月21日,AI机器处理自动化技术研发商、企业级RPA软件巨头UiPath成功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PATH”。UiPath开盘股价为65.50美元/股,较发行价56美元/股上涨约17%。上市当日,午盘一度涨破70.40美元,日内涨幅扩大到近26%。最终股价增幅23.2%,市值增长至358亿美元。但最近半个月以来,UiPath股价犹如过山车。4月27日,最高价一度涨超84美元。5月3日,最低价降至67.70美元。5月3日,最高涨回76美元。5月6日最低价为65.56美元,以69.15美元收盘。截至5月7日,UiPath市值358.32亿美元,收盘价69.02美元,与IPO后的估值350亿美元基本持平。半个月时间,UiPath市值从上市初的358亿美元,重新回落至358亿美元。在资本市场,UiPath身上贴着很多亮眼的标签。它创造了美股史上第三大软件业IPO,也是企业级软件独角兽进入资本市场,还是首家登陆美股市场且市值最高的RPA软件平台,并且背后股东均是谷歌、腾讯、红杉等知名资本机构。所以,有着科技股“女股神”之称的凯萨琳·伍德(Cathie Wood)所领军的方舟投资(ARK Invest),在UiPath挂牌当日购买了约270万股,占当天交易量的三分之一。有意思的是,ARK在当天减持了特斯拉股票。而ARK大量购买AI创业公司、自动化软件商的股票,似乎预示了科技股的未来的走向。重仓UiPath,是否也意味着以ARK为首的投资机构,看好RPA行业呢?鉴于UiPath近期不算很好的股市表现,未来更多上市RPA厂商的市值又能不能冲向更高?高增长+高毛利+高留存率,UiPath被看好为何股价一路下跌?事实上,UiPath的股市表
首家登陆美股的UiPath一路下跌,RPA市场前景到底如何?
avatar王吉伟
2021-10-19

RPAaaS是什么?为何能够推进RPA人人可用?

RPAaaS是什么?为何能够推进RPA人人可用?助力中小企业快速实现自动化,RPAaaS加速"RPA人人可用"时代到来相对传统RPA拥有更多优势,PRAaaS为RPA行业带来更多机会文/王吉伟2019年,Automation Anywhere(AA)发布了第一个完全基于Web的原生数字化自动化平台Enterprise A2019。今年3月,AA又发布了全新的Automation 360平台。在AA网站首页,你能看到这样的标题:云 RPA = Automation Anywhere。打开UiPath的SaaS和云解决方案页面,你也会发现这样一句话:专注于自动化,而不是基础设施。这句话,是UiPath 于Automation Cloud营销文案的点睛之笔,同时也验证了Gartner对RPA行业未来RPAaaS走势的判断。Gartner在2020年发布的《新兴技术:RPA增强功能》报告中就预计,到2024年底将有超过20%的RPA部署将基于云。同时,在2021年的几大RPA发展趋势中,RPAaaS(RPA as a Service,RPA即服务)也是高居榜首。今年6月份 ,AutomationEdge正式宣布推出按需付费的RPAaaS。如今,更多的国外RPA厂商都在主打RPAaaS。RPAaaS的流行,并不意外。随着云计算影响更多的行业,“即服务”模式也在影响更多的领域,RPA自然也不例外。理论上,任何软件工具与服务都可以上云,上云后的软件便可以形成一整套的“即服务”模式。在自动化领域,就诞生了AaaS、RaaS等一系列“即服务”业务形式,RPAaaS只是其中之一。RPAaaS可以看作是一套解决方案,一种服务理念,一个行业标准。云端的RPAaaS部署及维护成本较低,成果转化快,因此大大降低了RPA的使用门槛。那么,RPAaaS到底是什么?具备哪些优势?对国产RPA又有哪些影响?本
RPAaaS是什么?为何能够推进RPA人人可用?
avatar王吉伟
2022-07-26

2022上半年全球RPA融资盘点:24起融资总额104亿元

2022上半年全球RPA融资盘点:24起融资总额104亿元,国产RPA占19%2022上半年全球RPA融资大盘点:A+B轮占六成,融资总额104亿元2022上半年全球RPA融资盘点:A+B轮融资占六成,国产RPA进入“C轮时代”文/王吉伟时光荏苒。一转眼,2022年上半年已过。进入6月,全国南北陆续开启了热浪模式。而资本市场自2019年开启的RPA投资热潮,一直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疫情以及全球局势会影响到全球资本市场,事实上RPA领域并未受影响。反而是疫情、经济下行、人口老龄化等综合因素,加速了RPA的渗透率与普及度,也促使更多RPA项目获得更多投资。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发生了24起RPA融资事件。海外融资17起,国内融资7起,全球A轮与B轮融资事件占到总体的六成。全球融资总额,约为104.64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RPA融资比例约为19%。海外融资方面,A轮融资5起,B轮融资多达7起,A轮与B轮占了海外融资的70%。融资总额约为12.7亿美元,其中融资金额最大的为Uniphore的E轮4亿美元融资,而Ikigai的种子轮融资金额也达到了1300万美元。虽然国内只有7起RPA融资事件,融资金额也不算低,融资总额约为20.3亿元人民币。其中来也科技获得了C轮阶段的第三次融资7000万美元,三次融资累计金额超过1.6亿美元,成为C轮累计融资金额最高的国产RPA厂商。影刀RPA拿到了1亿美元的C轮融资,达观数据C轮融资则为5.8亿元。随着头部RPA厂商陆续获得C轮融资,国产RPA也进入了“C轮时代”。今年上半年的RPA行业融资有哪些新特点?国内RPA的融资情况如何?进入”C轮时代”的国产RPA又该如何发展?每年7月,都是王吉伟频道发布行业融资报道的月份。今年,王吉伟频道继续为您解读。17起海外融资具体情况1、智能RPA平台flex获得380亿韩元B轮
2022上半年全球RPA融资盘点:24起融资总额104亿元
avatar王吉伟
2021-11-25

作为赛博空间,元宇宙会不会加速赛博朋克社会的到来?

Metaverse和“绿洲”都是赛博空间,元宇宙会加速赛博朋克到来吗?元宇宙只是赛博空间的代称,似乎一切都在朝着赛博朋克方向发展存在三十多年的赛博空间画皮元宇宙,未来社会赛博朋克板上钉钉文/王吉伟元宇宙(Metaverse)一词,公认出自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雪崩》筹划了许多年,也没能拍成电影。所以在描述《雪崩》中的元宇宙时,大家会用电影《头号玩家》中“绿洲”的场景打比方。电影《头号玩家》改编自小说《玩家1号》,与《雪崩》一样,都是非常有名的赛博朋克小说。《雪崩》中的虚拟现实空间Metaverse,并非尼尔·斯蒂芬森首创,它只是遵循了赛博朋克小说的架构设定。在赛博朋克类型的作品中,多会存在一个现实与虚拟相融合的虚拟空间,剧情则会在虚拟与现实的来回穿插中展开。不管是《雪崩》中的Metaverse,还是《头号玩家》中的“绿洲”,这些用于承载故事主要剧情的虚拟空间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赛博空间(Cyberspace)。在很多人眼中,赛博空间只是科幻作品的产物。事实上,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赛博空间早已存在于现实之中。尤其是最近十年,AR/VR、社交媒体、智能手机和物联网等技术,已将我们推向更深入的新虚拟世界和共享数字空间,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虚实融合,进一步加速了赛博空间的迭代。它随着科技的广泛应用而越发壮大,并且得到学界、商界、军事等诸多领域的广泛认同。在Roblox将其写入招股书之前,赛博空间是Cyberspace。但是现在,Metaverse已成赛博空间的代称。随着全球科技公司全力推动元宇宙,赛博空间必将快速发展与壮大。元宇宙的快速成形,必然会加快人类迁移进入赛博空间的步伐。很多人担心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元宇宙与赛博空间有什么关系?元宇宙会不会导致赛博朋克社会出现?元宇宙的快速发展会不会加速赛博朋克社会的到来?问题很多,咱们慢
作为赛博空间,元宇宙会不会加速赛博朋克社会的到来?
avatar王吉伟
2024-09-02

智能体进化发展了一年,现在的RPA 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

智能体进化发展了一年,现在的RPA 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 从实在智能最新发布的实在Agent 7.0,看RPA Agent的迭代升级 抓取豆瓣信息、自己制作PPT,这款AI Agent真的实现了流程全自动化 AI Agent构建到执行全自动化,持续进化RPA Agent再次降低智能体应用门槛 实在智能重磅发布实在Agent 7.0 ,这款神器做到了B端与C端通吃 C端AI Agent构建与应用实现端到端,这个智能体构建平台真的不一般 文/王吉伟 智能体的爆发,意味着大语言模型的快速落地与应用。所以它一经提出便如泄洪之水一发而不可收,直至现在如火如荼。 尤其是在智能体工作流(Agentic Workflow)的加持下,智能体表现出了更强的易用性和适应性。除了解决简单工作流的自动化,也在积极融合进入更多的传统业务流程和应用场景。 王吉伟频道在《Agentic Workflow新范式,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工作流、业务流程、智能体大融合》一文中提到过,广义上的Agentic Workflow是包含传统软件(工具、解决方案)、大语言模型、AI Agent等在内的新型业务流程的集合,其中用RPA等超自动化工具将轻量化LLM工作流与传统工作流相连接的工作流,将会成为企业业务流程的重要形式。 当前的AI Agent构建平台所构建的AI Agent通过各种插件和工作流已经可以做到较长的流程,但仍然无法操作没有API接口和没有开放API的大型以及遗留的企业级应用程序,并且API接口也不能保障绝对的稳定。 因此在智能体的应用上,用RPA来连接多种应用系统以保障数据的流通是不可或缺的,这对于已将RPA应用于企业运营人机交互层的组织来说则更加重要。 在企业级智能体的解决方案上,基于RPA构建的或者以RPA为tools的RPA Agent越发受到广大组织重视,原因正是它能够弥补单纯的API类智能体
智能体进化发展了一年,现在的RPA Agent迭代到什么程度了?
avatar王吉伟
2021-05-21

RPA身上的10个数字化标签

数字员工,人机协同,超自动化,RPA身上的10个数字化标签从数字员工到数字化转型推进器,10个数字化标签助你理解RPA文/王吉伟RPA行业热起来之后,关于RPA的讨论一直都不少。人们对RPA的认知不尽相同,对RPA行业的理解也有所差异。讨论得多了,RPA的身份也就多了。现在只要提到数字员工,几乎所有人会在第一时间会想到RPA。这个身份,将RPA的“数字化属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能够体现RPA“数字化属性”身份的,还有数据搬运工。与“人肉搬运工”相比,RPA可以稳、准、快的将不同系统之间数据来回搬运,以“非入侵”不破坏原有系统的形式,保证了企业数据的流通运转。当然,RPA不会取代那些“人肉搬运工”,而是让其转岗至更有价值的决策性岗位,工作愉悦指数飙升。正是因RPA能够连接多个企业信息系统,所以它还有个“信息系统连接器”的诨名,亦被称作“数字化转型连接器”。因为当代RPA融合的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让业务流程自动化更高效的助力企业增效降本,“数字化转型推进器”的绰号也由此而生。在投资机构的眼中,RPA还被归入“无人经济”,也是正在崛起的企业服务“新星”。而在王吉伟频道的文章中,RPA是人机协同的最佳打开方式,是超自动化的主要构成单位,也是“自动化优先”的重要着力点。这些身份和标签,实则都在证明,RPA正在成为构建数字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就为各位盘点RPA身上的10个数字化标签,以让大家更好的了解RPA。标签一:人工智能RPA可以执行规则明晰、流程固定的重复性工作,但企业往往存在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因此,RPA需要AI技术配合,才能应用于更多的业务流程自动化场景。RPA主要做的是基于规则、大量重复的自动化任务,用于各种自动化执行。AI结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具有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拥有认知能力,倾向于发出命令。融合AI的RPA,通过OCR、
RPA身上的10个数字化标签
avatar王吉伟
2023-04-22

LLM加速RPAxAI时代到来,谁会是RPA领域杀手级应用?

GPT等AI大模型震撼来袭,基于RPA的超级自动化仍是最佳落地载体 对话弘玑CPO贾岿,深入了解国产RPA厂商对AI大模型的探索与实践 文/王吉伟 关于RPA已死的说法,在中国RPA元年(2019年)投资机构疯狂抢项目之时就已经有了。 说它会死的,一般会认为RPA是一种过时的技术,一种打补丁的技术,一种不稳定的技术。在很多人眼里,依赖UI抓取实现的自动化,最终都会被基于API接口的集成自动化所替代。 现在已经过去5年,RPA不但没有死,还进化出了智能自动化和超级自动化。 没错,RPA没死是因为当代RPA都是基于AI构建的,几乎所有主流厂商都在推出RPA产品之前先一步进行AI的研发。 现在采用超自动化架构的RPA集成了NLP、OCR、低代码、流程挖掘、chatbot等几乎所有先进AI技术和工具,并且还在通过UI和API集成更多的技术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端到端自动化解决方案。 当然,说RPA已死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没有融合AI技术的RPA早已经死了。 可谓生也AI,死也AI。 每隔一段时间,当RPA技术发展遇到瓶颈或者新技术会对其造成冲击时,就会有看衰RPA的声音出现,并再次提及RPA已死。 现在,以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来了,ChatGPT及Midjourney等基于LLM的杀手级应用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由不得大家不去考虑LLM对各种软件系统的影响。 于是,人们又开始探讨RPA的未来归宿。 起初就连RPA厂商也会为之恐慌,毕竟LLM都是巨头大厂才能玩得起的,有了AI大模型,主打UI自动化的RPA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RPA技术的发展是不是就到此为止了?AI大模型会不会取代RPA?(PS:关于LLM会不会取代RPA,可以参考王吉伟频道之前的文章,本文不再展开讨论。) 扩展阅读:基于AI构建的当代RPA,在生成式AI影响
LLM加速RPAxAI时代到来,谁会是RPA领域杀手级应用?
avatar王吉伟
2023-07-09

从钢铁行业超自动化应用,看华为WeAutomate能力进化

       文/王吉伟 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历来都是值得探讨的热点话题。 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10.13亿吨,占据了全球钢铁供给市场的半壁江山。 这组数据可谓非常抢眼,但仍旧难掩诸多企业的各种经营问题。 钢铁生产过程工序众多,大型设备集中,工艺流程极其复杂,更是典型的资源密集的高耗能产业。在政策引导、规划指引以及增效降本迫切需求之下,近些年来很多钢铁企业都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转型之路是开启了,至于转型成效就要看企业如何理解数字化转型,更需要企业结合具体情况去做技术、研发、模式及运营方面的大量探索与尝试。 一直以来,“六大难题”长期困扰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产能过剩、流程复杂、缺乏数据标准、核心技术不足、成本问题以及绿色环保,每一个难题无时无刻不在考验企业的决心和耐性。 对于遇到越来越多业务挑战的钢铁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AIoT时代的一道必选题,不得不去做,也必须迎难而上。好在,目前钢铁行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融合发展的基本框架也已经确立,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正在有序推进。 有了正确的方向,摆在广大企业面前的问题,已经由原来的做什么和怎么做,变成了现在的找谁做。企业们只需要找到一个技术成熟、产品全面、方案完备、经验十足的技术服务商,就可以简单地实现初步的数字化转型。 那么问题又来了,该找一家什么样的服务商或者平台呢? 7月4日,王吉伟频道参加了由华为WeAutomate、京诚数科共同主办的智能制造技术论坛。从这场论坛发布的产品和一众专家、学者的分享来看,基于超自动化能力的行业数字化管控平台,对于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答案。 为什么这么说?本篇文章,王吉伟频道就跟大家聊聊这些。 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现状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高风
从钢铁行业超自动化应用,看华为WeAutomate能力进化
avatar王吉伟
2022-08-19

2022 Gartner RPA魔力象限,国产RPA表现不俗

文/王吉伟7月25日,国际权威分析机构Gartner发布了2022全球RPA魔力象限报告(Gartner RPA MQ),UiPath、Automation Anywhere、微软等来自全球的15家厂商入选该报告。这也是Gartner连续第四年发布此报告,足见其对RPA行业的重视。值得欣慰的是,今年的Gartner MQ中仍有国产RPA身影。弘玑Cyclone连续第二年代表中国RPA厂商入选此报告,并且较去年在魔力象限中的位置大幅跃升。入选Gartner MQ报告,是各大RPA厂商的殊荣,也是报告对于各厂商综合实力的认同。能够成为全球15家厂商之一,意味着会受到全球客户的瞩目并进入他们的技术采购清单。而弘玑Cyclone在MQ报告中的全新位置,更意味着国产RPA有能力在魔力象限中不断刷新更具优势的位置超越海外RPA厂商,同时也代表着中国RPA厂商能够向其他象限发起有力冲锋。由此,弘玑Cyclone也成为全球市场备受关注的RPA厂商。在广大海外技术采购企业眼中,这家厂商也正带领中国RPA厂商在国际市场飞速驰骋。Gartner魔力象限报告(Gartner MQ)有着极其严格公正的评选标准,报告从执行能力和企业战略两大维度对全球RPA厂商进行全面考察分析,综合产品技术、AI、数据分析、场景应用等360度全方位考核评估。今年的MQ报告,最直接的变化是入选厂商由去年的18家变成了15家,四个象限的厂商数量也由去年的4-2-4-8变成了5-1-4-5。而入选标准以及厂商经营的变化,也直接让一些厂商没能入选。有些厂商因为被收购而被“东家”取代,还有些厂商因为收购而在魔力象限中的位置发生了显著变化。每逢Gartner RPA MQ发布,必是业内沸腾之时。2022全球RPA魔力象限报告的发布,自然也引来RPA业内人士的关注。到底今年的RPA魔力象限都有哪些厂商入选?国产RPA的具体表现如何?
2022 Gartner RPA魔力象限,国产RPA表现不俗
avatar王吉伟
2022-07-01

RPA云电脑,让RPA开箱即用算力无限?

独家消息:阿里云悄然推出RPA云电脑,已与多家RPA厂商开放合作RPA云电脑,让RPA开箱即用算力无限?文/王吉伟这几天,王吉伟频道通过业内人士获得独家消息,阿里云近期推出了一个名为「RPA云电脑」的项目,由一直低调但备受关注的无影架构团队研发,已有包括实在智能、影刀等多家RPA头部厂商与之产品技术对接。从资料来看,RPA云电脑具备自动登陆注册机器人、一键自动完成任务等特点,能够帮助组织通过流程自动化快速实现增效降本,并且已在多个行业落地。值得注意的是,这也许意味着阿里云在RPA市场角色的转变。要说RPAaaS,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现在几乎所有RPA平台都已上云,RPAaaS模式正在成为RPA厂商服务广大组织的主流解决方案。但说到RPA云电脑,大家肯定没有见过,这个概念应该是首次提出。大家可以将RPA云电脑看作是RPA与云桌面的结合。但从RPA云电脑的架构与功能来看,又不能将其简单看作是RPA+DaaS。与传统RPA相比,它不仅实现了开箱即用,还能直接从IaaS层调取更多弹性资源,使得算力、成本及安全都提升更多。尤其在RPA+AI的趋势下,这台云电脑实际上就是海量计算资源的一个标准化接口。相信说到这里,大家已经对这款产品非常感兴趣了。这个新形态到底有什么行业价值?被阿里云视为战略级产品、要颠覆未来终端形态的无影,为什么要深入垂直领域去研发RPA云电脑?本文,王吉伟频道就跟大家聊聊RPA云电脑。从RPA+DaaS谈起经常看王吉伟频道文章的朋友,已经了解RPAaaS(RPA即应用)是RPA上云后的“即服务”模式,那这个RPA云电脑又是什么呢?简单地讲, RPA云电脑有些像RPA与DaaS(桌面即应用,或者云桌面)的结合,它将RPA直接集成到云桌面中,并将多个自动化应用及组件封装到RPA中,进而实现更简单的RPA开箱即用。从实施角度而言,RPA+DaaS比RPAaaS更加简单与直接
RPA云电脑,让RPA开箱即用算力无限?

十篇AI Agent研报,看懂2025年全球智能体行业全景,附下载

全文约7500字,阅读时间15分钟 文/王吉伟 差不多每个春节前后,科技界都会有些“大事件”发生,尤其是这几年日新月异的AI领域。 往年都是国外产品吸引眼球,而今年换成了中国技术惊艳全球。 春节前幻方量化发布的大模型DeepSeek-R1,一经亮相便迅速炸场AI领域,全球的企业管理者、创业者、项目经理、分析师乃至相关部门领导人都现身说法,感慨DeepSeek-R1在大模型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DeepSeek-R1在后训练阶段采用了大规模强化学习技术,使得在标注数据极少的情况下,依然能实现显著提升推理能力。这一技术的进步使它在数学、代码及自然语言推理等多项任务中,表现出可与OpenAI的最新版本相媲美的性能,真正实现了开源化。这意味着,AI领域正在朝着“低成本+高性能”方向迈进。 重要的是,基于DeepSeek-R1的browser-use 等很多智能体实操案例已经证明,DeepSeek能够有效降低部署AI Agent的门槛,能够大幅提升AI Agent性能和效率,增强场景适应能力。 在LLM Based AI Agent亟待落地的当下,一个高效且性价比可观的大模型对于智能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可以预见,接下来DeepSeek-R1等强化学习类大模型,将会极大地提升智能体的构建与应用效率,进一步加速AI Agent的落地应用。 当然,在智能体成为AI应用主旋律的当下,春节前后更精彩的仍然是AI Agent行业,产品研发与生态扩建方面全球技术厂商都在马不停蹄。 谷歌于 2024 年 12 月发布了全新多模态大模型Gemini 2.0,其性能全面提升,支持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模态输入与输出。基于Gemini 2.0架构,谷歌推出了三个新的AI智能体原型:通用大模型助手Project Astra、浏览器助手Project Mariner和编程助手Jules。其中,编程助手Jule
十篇AI Agent研报,看懂2025年全球智能体行业全景,附下载
avatar王吉伟
2023-06-19

流程挖掘里程碑:国产RPA首次入选顶级行业报告

正在成为组织运营标配的流程挖掘,到底有哪些商业价值? 作为超级自动化的重要先驱,流程挖掘正在成为组织运营标配 文/王吉伟 AIGC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行业,流程挖掘领域亦不例外。 Mindzie首先宣布集成生成式AI,使用户能够以提出业务问题的方式搜索流程见解。Pega紧随其后,推出了深度融合ChatGPT功能的全新流程挖掘产品Pega Process Mining。Celonis也在近期演示了其与LLM的融合应用,相信很快就能推出新产品。 有了Celonis等厂商在前,很多拥有流程挖掘产品的厂商将会进一步跟进。 目前拥有流程挖掘产品的很多公司同时也是超自动化公司,他们早已在RPA、低代码等产品中接入了ChatGPT等生成AI应用,与流程挖掘融合只是早晚的事。 这样来看,主要的流程挖掘公司都已拥抱了LLM,并且很早就开始探索与应用生成式AI。引入这项技术,既能明显改善用户体验,也能让其保持竞争优势。 所以大家能看到,在3月份Gartner发布的流程挖掘魔力象限报告中,入选的厂商与去年的变化并不是很大。Celonis仍旧一骑绝尘,主流厂商仍旧是收购某些流程挖掘项目的SAP、UiPath、IBM、微软等巨头。 同样,在最近Everest Group发布的全球流程挖掘报告PEAK MATRIX ASSESSMENT中,Celonis和巨头企业们再度占据了各象限主要位置。唯一不同的是,这份报告竟然有一家国产厂商弘玑Cyclone位列“核心玩家(Major Contenders )象限,着实令人震惊。 有人可能会问,国产流程挖掘已经这么强了吗?这么说吧,虽然中国流程挖掘起步较晚,但已经是百花齐放的格局。 目前国内超自动化厂商以及创业公司所推出的流程挖掘产品数量,已经有十几个之多。并且很多厂商在产品能力、功能创新、生态模式以及差异化服务方面,已经打磨出更加适合中国企业复杂信息化环境的企业
流程挖掘里程碑:国产RPA首次入选顶级行业报告

国内120+AI Agent开发/构建平台大盘点(上):互联网、云计算、AI、传统软件厂商推出的智能体平台

点击看大图 大模型应用落地速度加快,中国智能体开发平台全景,126个AI Agent开发/构建平台,建议收藏 炸裂!国内126个AI智能体开发平台全盘点:互联网巨头扎堆入场,垂直领域平台井喷,附分类清单 智能体落地加速!国内126个AI Agent开发平台大盘点:从阿里腾讯到垂直领域,附分类汇总(建议收藏) 必看!国内126个AI智能体开发平台全景扫描:含互联网巨头6大派系、垂直领域六大领域(附名单) 别再找了!国内126个智能体开发平台全收录:互联网/AI/传统软件商派系分明,附核心功能 深度!国内126个智能体开发平台盘点:含阿里6大平台、腾讯百度派系,垂直领域覆盖8大行业 全文约6500字,阅读时间10分钟 智能体落地应用的速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快。 截至2025年初,已有超过10万家公司使用微软Copilot Studio创建AI Agents。软银集团计划在2025年内部署10亿个AI Agent,覆盖内部运营全链条。 德勤预计2025年25%的企业部署生成式AI驱动的智能Agents,2027年增至50%。 对于国内市场,IDC 预测2024年中国AI Agent 软件市场规模突破50亿元,未来四年年复合增长率超60%,2025 年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到2026年,50%的中国500强数据团队将使用AI Agent进行数据分析。 下面几组数据,可以感受智能体在企业应用中的高速增长。2025年初,京东云部署了7000多个智能体,用于供应链管理、客服等业务。成立仅两年于近期完成B轮融资的斑头雁智能,已服务了近10万家企业团队。截至2025年4月,阿里国际站的AI Agent已服务超10万家外贸工厂。 大型Agent项目,也能体现新技术与解决方案的应用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24全年AI Agent相关共有570个中标项目,其中372个项目公开金额共计2
国内120+AI Agent开发/构建平台大盘点(上):互联网、云计算、AI、传统软件厂商推出的智能体平台

拼多多的战略棋局与业务版图:破局、扩张与协同发展

在电商行业这片硝烟弥漫的竞争红海中,拼多多以其独树一帜的战略定力与灵活敏捷的业务扩张节奏,持续打破传统边界,不断改写行业竞争的底层逻辑。当多数平台仍在存量市场中厮杀时,拼多多早已跳出价格战的单一维度,构建起一套多维度、深层次的发展体系。从深化产业生态的“千亿扶持”计划,到开辟新市场的“电商西进”与跨境拓展,再到即时零售领域的大胆涉足,拼多多的每一步棋都落子有声,展现出强大的战略眼光与执行能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看似分散的业务板块并非孤立存在:Temu在东南亚的半托管模式创新,可为国内"千亿扶持"中的中小商家提供出海经验;控股付费通获得的支付牌照,既降低了平台内交易成本,又为"闪电仓"的即时结算提供技术支撑;而"拼多多驿站"作为末端配送节点,既服务于主站的农产品上行,又成为即时零售的最后一公里枢纽。 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协同效应,让电商、支付、物流、跨境等业务相互赋能,最终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商业生态闭环。在这个生态中,用户获得更便捷的消费体验,商家实现更低成本的运营扩张,而拼多多则通过生态控制力的提升,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开辟出持续增长的新航道。 战略布局:多维度突破,构建竞争新优势 “千亿扶持”:产业生态的深度耕耘 2025年4月,拼多多启动“千亿扶持”新战略,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1000亿元资源,这是其从“百亿减免”迈向全面扶持商家的重大跨越。在供给侧,拼多多将资源向中小商家倾斜,探索降佣举措,降低商家运营成本。在流量获取和数据分析方面,中小商家往往处于劣势,拼多多通过提供流量支持和分享数据洞察,帮助他们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策略。在消费侧,百亿补贴频道新增100亿商家回馈计划,发放消费券,对全品类商品超额补贴。这种补贴模式不仅刺激了消费,还通过提升供需匹配效率,为商家开拓新的增量市场。 在农产品领域,“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聚焦农货类目,与多地产业带深度融合。在江
拼多多的战略棋局与业务版图:破局、扩张与协同发展

易用+高效+开放!实测卡奥斯智能体:让AI真正懂生产

文/王吉伟 凭借高质推理能力,DeepSeek在各个行业备受青睐,工业领域便是其中之一。 DeepSeek能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优化生产流程,进一步加速了企业“人工智能+工业”的进程。例如,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通过DeepSeek搭建的供应链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库存周转率提高30%、供应链成本降低20%。 这个简单的案例,映射了工业大模型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价值。DeepSeek等推理模型通过优化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深度学习与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支持、智能交互、降低开发成本、推动工业智能化升级和促进产业生态创新。 从2016年相关部门提出发展工业联网,到去年开始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伴随着政策推动以及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工业大模型和智能体技术为代表的AI正在成为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新的突破路径。 随着“人工智能+”行动再次被写入政府报告,连接设备与应用并融合大语言模型等技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推动工业数字化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那么,融合大模型和智能体技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长什么样?它能为用户带来哪些价值?本文,王吉伟频道实测卡奥斯智能交互引擎,带大家一探究竟。 体验卡奥斯智能交互引擎 卡奥斯智能交互引擎是基于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天智工业大模型推出的智能体应用构建平台。整个平台分为知识引擎、智能应用、智能体开发、工业知识社区四个板块。 专业回答是知识引擎的一个特色,基于天智工业大模型的智能交互不同于通用大模型,在这里你只需要输入相应关键词,引擎就能迅速从海量的数据库中筛选出最准确、最相关的工业知识。 每一个问答的交互过程会经过问题分析、知识匹配和输出方案三个步骤,经过深度思考和知识匹配输出的答案,还索引了外站链接方便查看可信来源。以后查找工业相关的技术、应用案例及解决方案等,在这里得到的答案可以更精准。 它还支持图片检测、图像生成和货
易用+高效+开放!实测卡奥斯智能体:让AI真正懂生产

体验实在Agent,这才是当前形成生产力的企业级通用智能体

实在Agent或是现阶段企业级通用智能体的最优解 3个实操案例,带你体验真正流畅可用的企业级通用智能体 什么是真正的企业级通用智能体?实在Agent立了一个行业标杆 体验实在Agent,这才是当前形成生产力的企业级通用智能体 几个实操案例,告诉你什么是真正可用的企业级通用智能体 Manus昙花一现,实在Agent或会带来一场企业级通用智能体飓风 文/王吉伟 Manus的火爆,不仅带火了一批开源项目,也带来了一场通用智能体之辨。 至今大家还拿不到邀请码的Manus,以官网多个案例视频和有数的体验视频,让大家感受到了通用智能体的魅力。很多人在看完那些视频后,直言不讳那就是他们需要的智能体。另一方面,很多人在体验Manus同类项目之后非常失望,它们距离成为企业生产力还有不小的距离。 在技术圈和学术界,目前通用AI Agent(General AI Agent)被看作是一种能够自主执行任务、进行复杂决策并适应多种环境的高级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响应用户指令,主动规划和执行任务而无需频繁的人类干预。这种系统通常基于多个大型语言模型(LLM)和其他独立运行的软件组件,以实现更广泛的任务处理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不同公司对AI Agent的定义差异很大,从完全自主系统到预定义工作流的实现都有。因此通用AI Agent的“通用”程度,尚未有统一标准。 而真实的体验与应用反馈是,如果通用智能体是现在这种产品形态,还不如直接用RPA等工具去实现各种电脑应用自动化的操作。大模型与AI Agent技术架构比比皆是的当前,企业对于应用引入大模型和应用智能体的渴望是炽烈的,对于适合当前阶段的企业级智能体解决方案的需求自然也是强烈的。 面对通用智能体的热潮和企业级应用的需求,广大企业与组织对于真正可用的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可以说是翘首以盼。 那么,在当前AI Agent应用早期阶段,到底什么样的智能体才
体验实在Agent,这才是当前形成生产力的企业级通用智能体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