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国智能驾驶产业迎来关键转折。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头部车企密集发布“智驾平权”战略,剑指高阶智驾功能下沉至 15 万级主流市场。然而,技术普惠的背后是残酷的成本与效率博弈,车企若全栈自研高阶智驾系统,将要面对高研发投入、高人才要求以及更快的研发、技术迭代节奏等挑战。 当技术迭代速度超越企业资源储备时,第三方开放平台的价值开始凸显。近日,在 2025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地平线创始人兼 CEO 余凯博士就抛出了一个**识观点:智能驾驶是智能汽车的“基带”,其核心价值在于标准化与规模化,而非差异化,且智驾行业即将快速收敛,“自研 + 第三方”并行将成为最安全选择。 智能驾驶的“基带理论”,开放合作成主流范式 余凯博士以智能手机发展史类比智能汽车:“智驾之于汽车就像基带之于手机,是重要的功能性价值,而非差异化情绪价值。”由于功能价值并不带来产品的差异化,最后大部分手机厂商都选择和最强的技术公司合作。最终,手机厂商仅保留摄影、UI 设计等差异化功能的自研,而将通讯等功能性价值的基带业务交给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的第三方,以达到功能性价值的标准化。 事实上,与智能手机发展轨迹类似,汽车智驾方案是与第三方供应商合作还是车企自研模式,一直是智驾行业热议话题。像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头部企业都选择“两条腿走路”,既保留了自研力量,背后也站着以“华大地魔”为首的供应商。这种双轨策略,旨在掌控智驾核心技术的同时应对自研进程滞后的现实,以空间换时间实现技术消化与人才储备,但现实是量产方案仍以供应商体系为主力。 随着智驾技术的深化,产业将加速进入收敛阶段,具备标准化技术能力和供应链整合优势的第三方企业将成为车企抢占市场先机的高效选择。余凯博士预测,未来 80% 的车企将选择与强大的第三方合作。“20% 自研与 80% 合作将成为智驾赛道的稳态与终局。”而拥有顶级全栈技术和成熟工程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