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价HPV疫苗,终于迎来普惠时代。 9月9日,万泰生物的国产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全球首针接种在厦门正式启动,9对母女共同完成了疫苗接种。自此,昂贵的进口疫苗不再是国内消费者的唯一选择,馨可宁®9不仅与进口疫苗等效,而且价格仅499元/支,约为进口疫苗的40%。 虽然在二价HPV疫苗的助推下,中国9岁⾄45岁⼥性的HPV疫苗⾸剂接种率由2017年的0.01% 提升到了2022年的10.15%,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极大的缺口,如澳大利亚的接种率就超过90%。 尤其是防护率更高的九价HPV疫苗,更是因供给短缺而一度严重溢价。并非中国女性不愿意接种九价HPV疫苗,而是进口九价HPV疫苗价格太高,不考虑溢价情况下,全程三剂的价格就接近4000元,这让大多数普通家庭只能望而兴叹。 不可否认,进口HPV疫苗算得上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但其高昂的价格注定了它只能是少数人的选择。但正如华盛顿所言:“如果革命只是为了特权,就不值得被歌颂”。馨可宁®9的意义不仅在于填补了国产九价HPV疫苗的空白,更实现了普通家庭九价HPV疫苗的可及性。 从更深层次思考,馨可宁®9的落地堪称一次普惠性质的疫苗平权革命。 01 疫苗经济学 疫苗,虽然是一种商品,但却更多体现的是公共卫生属性。 这就意味着,接种疫苗不仅是⼀项个⼈健康选择,更是⼀项具有⼴泛经济与社会回报的⾼效投资。疫苗的定价不能仅单独考量市场因素,更要从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证据、疾病负担减轻程度、成本-效果与预算影响评估、以及消费者支付意愿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 对于整个社会体系而言,接种疫苗算得上是最“划算”的投资,能够避免因疾病带来的更⼤损失,例如直接医疗费⽤、间接的⽣产⼒损失等。因此,疫苗定价首先考量的就应该是宏观层面的社会卫生服务体系视角。 一直以来,进口HPV疫苗的高价格都是中国HPV疫苗可及性的重大障碍,阻碍了我国消除宫颈癌的进程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