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创业走向B端 文 | 梧桐 报道 | Chaos新观察 短短一个月,隔壁看大模型的记者已经跑了不下5场发布会。 8月31日,国内AI视频技术头部公司百家云召开战略发布会,推出全新大模型产品「百问大模型」。就在两个月前,百家云刚刚发布面向企业市场营销需求的「市场易」GPT大模型。 同样是在8月,百川智能发布公司旗下第三款大模型产品Baichuan-53B。这家创业不到半年的公司,在过去三个月里,连续发布了三个大模型。 ...... 密集的产品发布,只是今年大模型创业潮的冰山一角。从年初到现在,短短九月间,AIGC创业者数量一路狂飙,“百模大战”带来的硝烟弥漫开来。 有业内人士向Chaos新观察表示,中国目前已发布的大模型早已接近 200个。有通用大模型、垂直行业大模型;有已经落地的、即将落地的,甚至还有一些根本没有考虑落地的。上半年,无论行业、什么领域,似乎都能与大模型来个“沾亲带故”。 有人在狂热中野蛮生长,有人在狂热中黯然离场。大模型创业这场热潮似乎还没有消退,就已经有玩家倒下,成为了第一批炮灰。 行业真的需要这么多大模型吗?大模型创业是否会带来泡沫?哪些大模型真正有价值,哪些只是“套壳产品”?国内外大模型较为成熟的落地应用,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是时候冷静下来,重新思考大模型的价值了。 01 大模型狂飙,百模大战开启 2022 年底,OpenAI 正式发布 ChatGPT,迅速破圈,短短 2 个月便用户过亿,引发了全球科技爱好者的狂欢。随着 AIGC、大模型概念井喷,大批创业者涌入,大模型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与此同时,在二级市场,国内A股多家企业接连发布定增预案,拟定增募集资金用于训练大模型,募资金额常常动辄数亿、数十亿。 据科技部5月份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中国已发布79个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其中,自然语言处理仍是最为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