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潜行者
蓝海潜行者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未知
2关注
18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蓝海潜行者
04-29 13:08
$Richtech Robotics(RR)$进罗素2000基本稳了,后面就坐等飘红

智能驾驶迈入新阶段?华为联合11家车企共倡安全规范

4月27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联合中汽中心及广汽、上汽、奥迪中国、赛力斯、奇瑞等11家车企共同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引发行业关注。此次合作覆盖传统车企、新势力及外资品牌,或为智能驾驶安全标准制定释放关键信号。 核心看点: 行业首次大规模联动:华为作为技术方案商牵头,联合多家主流车企,涵盖国产(东风猛士、岚图、深蓝等)与国际品牌(奥迪中国),凸显智能驾驶安全已成行业共识。 技术+法规双驱动:中汽中心参与预示倡议可能影响后续政策制定,华为ADS等方案或成重要参考。 商业化进程加速: $赛力斯(601127)$ (问界)、 $长安汽车(000625)$ 阿维塔等华为系车企已落地高阶智驾功能,此次倡议或进一步推动市场对L3级落地的预期。 市场影响: 二级市场近期对智能驾驶主题敏感,华为生态链车企(如赛力斯、长安旗下阿维塔)及合作零部件企业或迎短期催化。但需注意行业标准落地节奏及车企实际技术兑现能力差异。
智能驾驶迈入新阶段?华为联合11家车企共倡安全规范
$Richtech Robotics(RR)$整个大盘不好的情况下,依然很稳,等待突破
京东外卖这次玩真的!超时20分钟免单、10万全职骑手招募、正面硬刚美团"二选一",刘强东亲自督战,资源投入远超预期。这场外卖大战,本质是零售生态的生死局,京东输不起,美团更不会退。短期股价或有波动,但长期看,行业加速内卷,用户和骑手或成最大赢家?

东哥喊话外卖平台:抽佣太高,餐饮人太难了!京东外卖放狠话:利润率不超5%,真能做到吗?

最近,刘强东又开炮了!这次瞄准的是外卖行业的高佣金问题。他在内部讲话中提到:“外卖平台抽佣太高,餐饮是民生行业,开餐厅不容易。”更狠的是,他直接给京东外卖定下规矩——利润率不得超过5%。 这话一出,立刻引发热议。毕竟现在美团、饿了么的抽佣普遍在15%-25%,而餐饮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也就5%-10%。平台抽得狠,商家叫苦连天,东哥这时候站出来“为民请命”,确实拉了一波好感。 但问题是——京东外卖真能做到5%的利润率吗? 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外卖行业现状:高佣金,商家苦哈哈 目前,美团、饿了么两大巨头垄断市场,抽佣比例普遍在15%-25%(含配送费),再加上各种促销活动、流量推广费用,很多小餐馆老板吐槽:“辛辛苦苦干一个月,全给平台打工了。” 餐饮行业本身利润就薄,平均净利润率也就5%-10%,平台抽走一大块,很多小店根本撑不下去。东哥这次直接点出问题,算是戳中了行业痛点。 京东外卖的“5%利润率”狠话,靠不靠谱? 刘强东敢放话,肯定不是随便说说。京东如果真的要做外卖,可能会从这几个方向突破: 复用京东物流,降低配送成本 京东的物流网络很强,如果能复用仓储和配送体系,或许能省点钱。但问题是——外卖配送和电商物流完全是两码事。外卖要求30分钟内送达,而电商物流可以隔日达,模式差异太大,直接套用未必行得通。 烧钱补贴,先抢市场再赚钱 京东之前做社区团购(京喜)就是靠烧钱抢市场,外卖行业也一样,前期肯定得砸钱。但问题是——美团、饿了么已经垄断市场,用户习惯很难改,京东得砸多少钱才能撬动? 差异化竞争,专攻下沉市场或高端餐饮 比如避开美团、饿了么的主战场(一二线城市),专做三四线城市的外卖,或者主打高端餐饮,抽佣低一点吸引商家。但这样市场太小,短期内很难成气候。 现实挑战: 配送成本摆在那儿,一单外卖骑手成本就得5-8元,如果平台只抽5%,那基本就是赚个辛苦钱,甚至可能亏本。 美团、
东哥喊话外卖平台:抽佣太高,餐饮人太难了!京东外卖放狠话:利润率不超5%,真能做到吗?
$英伟达(NVDA)$AMD第五代EPYC芯片转产美国,与NVDA的Blackwell形成′美产AI芯片′双主线。台积电TSM亚利桑那厂成最大赢家,产能争夺战升温。
$特斯拉(TSLA)$ 政策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捂脸]
$Richtech Robotics(RR)$没有大起大伏,挺稳,做长线
特朗普神操作引爆史诗级反弹:全球关税暂停90天(除中国),美股暴力拉升7%!标普狂飙近8%,道指怒涨2400点,纳斯达克科技股更是疯狂反弹9%!但剧情马上反转——中国立即反制将美国商品关税提高到84%,中美125% vs 84%的关税对决创历史新高!债市却疯狂预警: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飙到4.5%,房贷车贷要涨价了!最魔幻的是全球市场反应——欧洲亚洲股市全线下挫,唯独A股和港股逆势上涨,这波操作你看懂了吗?现在最刺激的是:这90天缓冲期到底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还是新一**涨的起点?华尔街分析师已经吵翻了,有人连夜调仓避险,有人疯狂抄底科技股!今晚CPI数据即将公布,这出大戏第二集马上上演!
美国又对中国下狠手了,新一轮关税清单直接砸下来,电动车、锂电池、半导体这些咱们的强势产业全都被加税25%,这波操作直接把市场干懵了!今早一开盘,道指直接跳水400点,人民币汇率也崩到7.25,欧洲那边宝马奔驰的股价更是跌得妈都不认识。 现在大家都在问:这次到底玩真的还是作秀?跟以前加征袜子玩具税可不一样,这次是冲着咱们的命门来的!更绝的是欧盟马上跟风,宣布要查中国风电设备,这摆明了是要组团搞事情啊。看看市场反应就知道了,宁德时代在美股直接崩了12%,光伏板块更是惨不忍睹。 不过有意思的是,美国本土的钢铁股X直接暴涨15%,军工股LMT也拿到大单,黄金比特币这些避险资产都在狂飙。沃尔玛已经开始预警圣诞商品要涨价了,海运指数一天就跌了9%,这下年底的物流成本又要爆炸。 老铁们赶紧看看自己手里的票,要是公司对中国出口依赖超过20%的可得小心了!重点关注5月22号的美国CPI数据,要是通胀再起来,这波关税怕是没完没了。短期建议躲开航运、代工这些板块,农业、能源这些内需型的可能更稳当。 你们觉得这波关税能撑到大选后吗?现在这个局面,你们最看好哪个避险方向?
$沃尔玛(WMT)$ 又来压价了!要让中国供应商降价10%来抵关税,这么狠的砍价真的不会影响商品质量吗?

TikTok收购案临近最后期限,科技巨头谁将出手?

随着川普设定的4月5日TikTok出售最后期限逼近,这场围绕短视频平台的收购交易正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川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表示,“有很多潜在买家”,并称“TikTok的兴趣非常大”,希望TikTok能够继续运营。 目前尚未确定谁将最终收购TikTok,但微软(MSFT)、甲骨文(ORCL)、沃尔玛(WMT)等公司此前都曾对TikTok的美国业务表现出兴趣。而随着交易截止日期的临近,市场对于科技、社交媒体以及云计算相关的股票走势保持高度关注。 相关个股走势值得关注 $Meta Platforms, Inc.(META)$ :作为TikTok的主要竞争对手,Facebook和Instagram母公司Meta可能在TikTok面临监管挑战时受益,进一步巩固其在社交媒体领域的市场份额。 $Snap Inc(SNAP)$ :TikTok的潜在禁令或出售可能会为Snapchat带来流量红利,提升其用户增长和广告收入。 $微软(MSFT)$ & 甲骨文(ORCL):如果TikTok选择与这些企业达成合作,微软或甲骨文可能会获得部分数据存储或云计算业务,从而提升盈利能力。 沃尔玛(WMT):TikTok近年来在社交电商领域的发展迅猛,沃尔玛作为可能的收购方之一,或将借助TikTok扩展其电商业务,提高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 尽管川普希望加速TikTok出售进程,但目前不确定性仍然较大,投资者需要关注最新动态以及市场对相关科技股的反应。
TikTok收购案临近最后期限,科技巨头谁将出手?

特斯拉关税风暴中的赢家?马斯克的另类视角

特朗普宣布对外国汽车及部分零部件征收 25% 关税后,全球车企股价普遍下跌,而 $特斯拉(TSLA)$ 却逆势上涨。通用汽车(GM)下跌超过 7%,福特(F)下跌近 4%,但特斯拉收盘仍然走高。 特斯拉之所以不受关税影响,主要是因为它在美国本土生产的策略。特斯拉在美国销售的车型均产自加州弗里蒙特工厂或德州奥斯汀工厂,而非其在中国或德国的超级工厂。相比之下,传统车企如福特、通用的部分车型依赖海外生产,关税带来的成本上涨对它们的影响更大。TD Cowen 分析师认为,这使得特斯拉成为“关税战的相对赢家”。 尽管马斯克在推特上承认关税仍对特斯拉有影响,但投资者似乎并不担忧。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或许还能从潜在的电动汽车税收政策调整中获益。共和党如果取消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对特斯拉的影响有限,但会重创其他尚未盈利、依赖补贴的电动车企,如 Rivian(RIVN)和 Lucid(LCID)。马斯克曾在财报会上表示:“这对我们的竞争对手是毁灭性的,对特斯拉影响较小,长期来看甚至可能是好事。” 此外,马斯克押注的最大筹码是自动驾驶。他一直强调,特斯拉的真正价值在于自动驾驶能力,而不是传统电动车业务。如果特朗普政府放宽自动驾驶监管,将是特斯拉的重大利好。 市场关注的不仅是短期的关税影响,更是自动驾驶、税收政策等长期变量。特斯拉在这场贸易风波中是否真的成为赢家?或许,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
特斯拉关税风暴中的赢家?马斯克的另类视角

加拿大冻结特斯拉补贴,美加贸易战波及新能源车市场

加拿大政府宣布冻结 4,300 万加元(约 3,011 万美元)的 $特斯拉(TSLA)$ 电动车补贴,并禁止其未来参与EV补贴项目。此举是对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 25% 关税的直接回应,标志着贸易摩擦已蔓延至新能源车行业。 投资者需关注的核心影响 🔹 短期销量受压,Model 3/Y 首当其冲 特斯拉在加拿大的销量依赖政府补贴,尤其是魁北克,一家门店曾在一个周末内提交超过 4,000 辆车的补贴申请,金额近 2,000 万加元。失去补贴后,Model 3 和 Model Y 这类利润率相对较低的车型可能面临更大价格压力。相比之下,Rivian(RIVN)和Lucid(LCID)等高端电动车品牌影响相对较小,但它们仍需面对高利率环境下的市场需求疲软问题。 🔹 美加贸易战影响供应链,电动车行业受波及 美加贸易紧张局势不仅影响特斯拉,还可能波及整个北美电动车供应链。 $通用汽车(GM)$$福特汽车(F)$ 等公司在加拿大也有生产布局,可能面临类似的政策阻力。同时,台积电(TSM)等供应链企业如果受波及,可能间接影响电动车芯片供应,给行业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 政策变动与地缘政治风险,新能源股或面临波动 加拿大将在 4 月 28 日举行大选,补贴政策可能成为竞选焦点。如果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特斯拉可能需要调整定价或战略,以保持竞争力。此外,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密切,特斯拉未来在政策层面的不确定性也值得关注。与此同时,受关税影响的不仅是新能源车,其他涉及北美市场的半导体和自动驾驶公司,如英伟达(NVDA)和Mobileye(MBLY),也可能受到
加拿大冻结特斯拉补贴,美加贸易战波及新能源车市场
科技板块迎来大涨,受调整关税计划及AI突破消息提振。 $英伟达(NVDA)$ 涨3.1%, $美国超微公司(AMD)$ 涨6.9%, $Meta Platforms, Inc.(META)$ 涨3.7%。其中,马云支持的蚂蚁集团展示低成本AI模型,进一步推动AI竞争。与此同时,南韩AI芯片公司FuriosaAI拒绝Meta 8亿美元收购提议,显示市场信心强劲。值得注意的是,关税政策仍是市场核心驱动因素。
$苹果(AAPL)$苹果宣布在中国设立价值7.2亿元人民币的清洁能源基金,推动供应链向100%可再生能源转型,库克此行正值关键时刻。这笔投资不仅是环保举措,更是稳固中国市场关系的关键一步。
$特斯拉(TSLA)$做空特斯拉的基金被之前的暴涨吓怕了,这次股价暴跌40%,他们反而不敢下手了。Morgan Stanley还在喊抄底,六月的Robotaxi能不能拯救特斯拉,就看马斯克的表演了。

食品安全风波难撼股价?蜜雪冰城逆势上涨的背后原因!

近期, $蜜雪集团(02097)$ 因315晚会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市场关注。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股价不仅没有大跌,反而持续上涨。这一现象让不少投资者疑惑,究竟是什么支撑了蜜雪冰城的市场信心? 1. 品牌认同感与消费者忠诚度 作为中国本土连锁茶饮品牌,蜜雪冰城近年来在公益捐赠、社会责任等方面表现积极。无论是疫情期间的物资支援,还是在灾难救助中的大额捐款,都提升了品牌的社会形象。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消费者和投资者可能会选择继续支持这一品牌,而非因个别负面新闻而放弃。 2. 资金博弈,市场情绪稳定 股价的短期走势往往受资金面影响。在蜜雪冰城315曝光后,并未出现大规模资金撤离,反而有部分资金选择逢低买入。这说明市场对蜜雪冰城的长期发展依然抱有信心,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可以通过整改改善,不会对公司基本盘造成致命打击。 3. 行业竞争格局与品牌优势 蜜雪冰城主打“低价高性价比”策略,在下沉市场具有极高的竞争力。尽管曝光影响短期声誉,但从过往经验来看,茶饮行业往往具备较强的恢复能力。例如,某些品牌在经历食品安全风波后,依然通过调整供应链、优化管理实现业务增长。市场可能更关注蜜雪冰城后续的整改动作,而非短期波动。 4. 机构持仓与市场预期 蜜雪冰城上市以来一直受到机构资金关注,部分机构投资者可能认为此次风波不会影响公司长期价值,因而选择继续持有甚至加仓。此外,港股市场本身波动较大,投资者更关注长期盈利模式,而非短期新闻影响。 结论:关注后续整改与市场反馈 虽然蜜雪冰城股价短期未受太大影响,但企业仍需认真应对食品安全问题,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否则长期品牌信任度可能受到影响。投资者也应持续关注蜜雪冰城后续的市场反馈、消费者反应及监管动向,判断事件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影响。 相关股票: 蜜雪冰城——事件核心标的
食品安全风波难撼股价?蜜雪冰城逆势上涨的背后原因!
$Richtech Robotics(RR)$今天的行情不错,近期不知道能不能借一波东风

美国肉类出口生变,千家工厂注册失效,行业或遭重创

美国肉类出口商正面临新的挑战。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信息,由2020年“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批准的 1000多家美国肉类工厂的出口注册已于周日到期,其中包括 $泰森食品(TSN)$ 、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 Packaged Meats)和嘉吉(Cargill Meat Solutions)等主要企业。这一变动可能对美国肉类出口造成巨大冲击,特别是在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加剧的背景下。 出口影响与市场冲击 数据显示,美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肉类供应国,2024年向中国出口了 59万吨 肉类,**国总进口量的 9%,价值 25亿美元。其中,一些在美国市场需求较低的产品,如猪副产品(猪肚、猪心、猪头)和鸡爪,在中国市场有较高需求。如果中国不续签注册许可,美国产品可能被迫寻找替代市场,影响企业收益。 根据行业预估,这一变化可能导致 50亿美元的出口损失,加剧美国农业和食品行业的压力。 涉及的相关股票 泰森食品(TSN):全球最大的肉类供应商之一,中国市场需求波动可能影响公司销售和利润。 $JBS S.A.(JBSAY)$ :该公司在美国和巴西都有生产基地,若美国产品受限,巴西业务或受益。 Hormel Foods(HRL):以猪肉产品为主,可能受到影响,但其亚洲业务布局较广,有一定缓冲。 Pilgrim’s Pride(PPC):鸡肉出口企业,若中国减少进口,可能影响其供应链。 未来展望 短期内,市场可能会对相关企业的出口数据和管理层表态作出反应。如果中国不恢复注册,投资者需要关注这些企业如何调整出口策略,是否会将出口目标转向其他国家或降低价格消化库存。 美国农业部(USDA)表示,中国未回应多次续签请求,可能违反贸易协议。未
美国肉类出口生变,千家工厂注册失效,行业或遭重创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