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00992)$ 在经历了漫长的价格下行周期后,从 2025 年第二季度开始,尤其是最近的一个多月,全球存储芯片合约价出现了罕见的非线性暴涨行情。其中,DRAM 与 NAND 价格在数月内经历了从两位数到在部分细分市场甚至高达数倍的增长。 驱动原因并不复杂:以英伟达 H100 为代表的 AI 加速器对高带宽内存的贪婪需求,正迫使三星、SK 海力士和美光等存储巨头将产能从传统的 PC DRAM 和 NAND,大规模转向利润高得多的 HBM (即高宽带内存)。这种 “AI 虹吸效应” 导致传统 PC 用 DRAM 和 NAND 供给趋紧,进而迫使 PC 制造商面临材料成本大幅攀升的压力。 这场显而易见的对整个 PC 行业利润率构成威胁的风暴周期中,投行和分析师将矛头对准了几家传统以渠道与低价量化取胜的 OEM 厂商,如戴尔、惠普与宏碁;但意外的是,它们普遍将联想集团与苹果公司视为可能在这一波存储价格上行周期中将 “免疫” 甚至长期将 “受益” 的例外。 支撑上述分析师们的逻辑也不复杂,这两家厂商之所以能幸免,要么凭借企业客户占比极高,具有较高的成本转嫁能力,要么凭借供应链霸主地位和品牌溢价。如果说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两者在跨周期与抗风险能力上有丰富的应对经验。 存储暴涨传导链 从供应端看,如上文所述,AI 数据中心对高阶内存和高性能 SSD(固态硬盘)的需求暴增,导致厂商将产能优先投放到利润率更高、被高端客户优先承接的产品上;这直接导致中低端 DDR(双倍数据速率)与客户端 SSD 面临供给被挤压、交付优先级下降,进而推升现货与合约价格。 2025 年,全球 DRAM 市场总收入预计将超过 2000 亿美元,其中 HBM 占比虽不足 30%,却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利润增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