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CHA)$ 关于霸王茶姬的一些思考
1、茶饮上市公司梯队。第一梯队:雪王、瑞幸;第二梯队:古茗、霸王;第三梯队:茶百道、沪上阿姨、奈雪。
2、品牌。雪王和瑞幸第一梯队在于强大的品牌和供应链管理等能力。为什么把霸王放在第二梯队,作为中偏高价位的大型奶茶品牌,国内首先能想到的就喜茶、奈雪、霸王,这也是一二线白领请客的首选品牌,具有一定品牌调性。其他的如爷爷不泡茶等连锁少、还没上市不在本次分析之列。喜茶和奈雪相较于霸王的劣势在于,缺少大的单品,而且水果茶损耗太高并不是一个好生意。至于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处于蜜雪的绝对领域,没有与霸王形成直接竞争。中国的奶茶市场足够容纳得下多家上市公司。品牌调性,自上而下容易、自下而上太难。
3、单店GMV下滑及闭店率。单店GMV这个问题当时在持有瑞幸的时候,也曾经被大量投资人质疑过。但我个人认为这是快速拓店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同时随着奶茶行业竞争的加剧,除了雪王,其他茶饮上市品牌单店GMV同样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茶姬也没比其他家差很多。闭店率问题,茶姬的闭店率1.5%被网上大说特说,对比蜜雪冰城(2.8%)、古茗(4.5%)、沪上阿姨(10%+),茶姬的闭店率是什么水平?
4、生命周期。其实生命周期很好判断,只要关注几个现象就行:1、什么时候霸王茶姬加盟不需要排队了;2、什么时候霸王茶姬的加盟费由现在的100-150万降低到30-50万这个主流奶茶的加盟区间;3、什么时候开始产品降价,被迫牺牲品牌调性来换生存。这几个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换取茶姬短期收入的快速提升,这是沪上阿姨、茶百道这些品牌所做不到的,也是茶姬能稳坐第二梯队的原因。
5、估值/价格。很多人拿霸王茶姬的市盈率来对比雪王、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对比,本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重仓了霸王茶姬。但回头来看,港股有其偶然的因素,美股茶姬现在的估值也不能说很低。港股的茶饮估值上限因雪王而起,但仔细看雪王的成交额,作为市值最高快2000亿的港股上市公司,每天的成交额仅2个亿,比A股很多市值不到50亿人民币的上市公司每日成交额还低,这明显就是不正常的。对比雪王的上市发行量,其实很好理解,大概率就是控盘做市值进港股通后跑路的老路数,这里就不展开了。
不否认雪王在茶饮行业的绝对领先地位,但回归冷静后能给到的理性合理PE就是15-25倍,上限是农夫山泉、东鹏饮料的35倍左右。那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应该在什么位置呢?
6、交易策略。茶姬15倍PE是合理的,极端下限是茶百道早期的港股给到的7倍左右,上限是雪王的35倍,参考瑞幸、星巴克的市盈率25倍。
但市盈率指标受港股、美股以及粉单不同市场的流动性等多因素影响。所以从商业本质的角度来看,个人认为最好的仓位配置是在看多茶姬的同时,找一些下行梯队的票做空来进行风险对冲。一方面享受到美港股市场市盈率回归的收益,一方面可以对冲掉行业下行的风险。如果只想做单向交易,我不推荐看多任何茶饮股票,因为今年注定茶饮大混战的一年。
7、个人吐槽。出海团队能不能重视下,虽然如菜单海外菜单Teaspresso、Tea Latte翻译的不错,但是海外宣传语“以东方茶,会世界友”翻译成“chagee together”是什么鬼。看看瑞幸的“Luck in hand”和蜜雪“你爱我,我爱你”各国语言版本,茶姬还有很多提升空间。可能是我要求太高,毕竟其他品牌连together的水平都没有。当然还有越南这种公关事件,品牌出海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