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在经济增长和客户需求持续演变的推动下,这一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1.17万亿元。作为国内AI领域的头部企业,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技术底座+场景落地”的双重战略,构建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并成功登陆港股市场,挂牌首日股价飙升逾52%,成为首家以通用人工智能(AGI)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技术筑基:从算力到算法,构建全栈式AI能力
云知声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坚实的“三层技术栈”体系。底层AtlasAI基础设施作为“算力巨擘”,拥有超184PFLOPS的计算能力与10PB存储容量,可动态调度数千个GPU的智算集群,为AI大模型的训练与部署提供强大支撑。这一算力体系已在深圳地铁20号线的语音售票系统中得到验证,将乘客购票时间从15秒压缩至1.5秒,效率提升10倍。
中央技术平台“云知大脑”是云知声技术体系的神经中枢。早在2018年,公司便推出基于BERT的首个大语言模型UniCore,奠定了技术基座。2023年,云知声发布自研的“山海”大模型,参数规模达600亿,支持动态推理与跨模态数据处理,成为赋能多场景的核心算法引擎。在医疗领域,山海大模型驱动的病历质控系统实现了从基础审核到深度质控的跨越,完成度接近人工专家水平,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
这种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的技术闭环,不仅让云知声在多模态交互、行业知识图谱构建等前沿领域建立起深厚壁垒,更为其在智慧生活和智慧医疗两大场景的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日常生活AI解决方案:营收主力驱动增长,AI赋能千行百业
日常生活AI解决方案是云知声的营收支柱,长期贡献约80%的营收。公司深耕语音识别与交互技术,其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车载语音、智慧交通、金融服务及物联网等领域。在智能家居场景,用户通过语音即可轻松控制家电设备;在车载领域,云知声为驾驶者提供安全高效的交互体验;在智慧交通方面,其技术助力深圳地铁等客户实现智能化管理;在金融与物联网领域,公司则通过提升效率与互联能力创造价值。
2022年至2024年,该板块收入从4.9亿元增长至7.4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云知声的客户涵盖中国大型保险集团、深圳地铁20号线、厦门软件园等标杆项目。此外,公司还通过开放API接口、嵌入式AI芯片及IoT模组等产品,进一步拓展开发者生态与企业服务边界。
医疗AI解决方案:第二曲线崛起,AI重塑行业效率
医疗AI解决方案正快速成长为云知声的“第二增长曲线”。公司为医疗机构提供涵盖语音电子病历、智能导诊、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及医保支付管理的全栈式AI解决方案。在语音电子病历领域,医生通过借助语音录入技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更专注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智能导诊系统优化了患者就医流程;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技术帮助医生更精准识别病变;医保支付管理系统则实现了控费与效率的双重提升,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些技术的应用,共同推动了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目前,云知声的服务网络已覆盖北京协和医院等全国近500家医疗机构。2022年至2024年,医疗业务收入从1.1亿元增至2.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由18.9%上升至21.2%。这一成绩印证了AI技术在医疗数字化改革中的巨大潜力,也为云知声的未来增长打开了新空间。
未来展望:数据飞轮加速,领跑AGI新时代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和医疗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云知声已形成“场景落地-数据反馈-模型迭代”的正向循环。商业场景产生的优质数据持续反哺山海大模型优化,进一步强化其技术领先性。在交通、医疗等公共部门积累的口碑,则为公司拓展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向未来,云知声将继续以通用能力与行业专业知识融合为方向,覆盖更多垂直场景需求。凭借全栈技术实力与双赛道商业化验证,公司有望在大模型时代持续领跑,为千行百业创造更智能、更高效的AI解决方案。
精彩评论